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二百三十六章 武侯遗计

汉末三国传奇 第二百三十六章 武侯遗计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张后闻罢不言,亲回内室,抱出一只锦盒,打开来看时,却是一套凤冠霞帔,外加一方玺印。后主奇道:“此物何来,又是何意?”张后叹息道:“此系晋公司马昭前日密遣人送来,直到后宫。某因见两国交战未分胜负,是以隐而不言,以待魏兵败退,再言此事。今既事急,只好拿出,说与陛下。此乃当年被董卓所废少帝刘辩之玺,国母唐后冠冕。你道少帝却是哪个?正是我相父诸葛孔明也!唐后即其夫人黄月英便是。只因当年李儒奉了董卓之命,欲鸩害帝后,被中郎蔡邕及洛阳玄天观史子眇道长以诈死之药换了,才得逃离洛阳,投于东郡太守诸葛珪,因冒称其次子,改名诸葛亮,字孔明;后随诸葛玄逃难至南阳郡隆中,又使唐妃冒称名士黄承彦之女,改名黄月英,常易容示人,唤作阿丑。”后主不待张后说完,已从座中跳将起来道:“竟有这等奇事!既如此,当年得了荆益二州之地,相父因何却让我父来做皇帝?”张后笑道:“世间之人,亦非皆似我公公想做皇帝。相父虽曾为天子,但因有献帝在世,又天下均知少帝已被董卓害死,此时复位,诸侯又谁能信耶?当时献帝已将帝位禅让曹丕,若不立先帝时,曹丕亦必令人暗害山阳公。相父当时一心想复夺两京,平定天下,再扶献帝复位,重兴汉室。故尊汝父为天子,以延汉祚,并正天下视听。”

刘禅吓了一跳:“如此说来,相父是以我父为傀儡也。若一旦复夺两京,复我汉室,则山阳公复登帝位,则我全家必灭族矣。”张后答道:“这却不然。相父与先帝十数年相得相知,兼且相伴,岂肯如此无情?至若先帝,虽雄心万丈,果然复夺两京,平定天下之时,彼时不死亦老,相父必请献帝以汉中王封之,使裂土分茅,富贵终生,福延子孙。其后先帝只因伐吴失败,愧恨而崩;相父见天不佑汉,六出祁山不能成功,自知命不长久,这才将天子玺印及皇后冠冕送于司马懿,使其扶保山阳公之后以复帝位。今司马昭遣使送密信来,说已找到山阳公之后,便是其子司马炎也,早晚必复帝位。又将印服送来,是取信于陛下也。”

后主细思张后之语,再看玺服,不能不信。于是长舒一口气道:“这就好了!朕本非治世之才,亦无平定天下之志。我做了这四十年太平天子,本来也是白赚,既然皇位能复归刘家,我与你退做富家翁婆,岂不是好?不干了,不干了!这天下无论是马食槽还是曹诛马,让与他们去争夺罢咧。你道如何?”张后见后主并无不豫之色,反且兴高采烈,不由叹一口气道:“我看你也不是做天子材料。若是先帝见你如此,定会气得吐血。罢了,随分听命,安之若素者,是陛下强于先帝及相父之处,亦可谓得其道矣。陛下降魏,妾愿从之。”

后主次日上朝,依旧众议纷然。谯周见邓艾所许时限将至,复上疏诤之。后主乃从谯周之谏,遂令作降书,于城楼上竖起降旗,遣私署侍中张绍、驸马都尉邓良,同谯周赍玉玺符印及益州簿籍,前来雒城请降。邓艾大喜,受下玉玺,重待张绍、谯周、邓良,并作回书,付三人赍回成都,以安人心。后主拆视邓艾回书大喜,即遣太仆蒋显赍敕诰至剑阁,令姜维罢战早降;又遣尚书郎李虎送百官郡守文簿与邓艾,封存国库,待邓艾前来接收。后主五子北地王刘谌不肯投降,劝帝不听,遂自杀于汉昭烈帝祖庙。后主深为叹息,哭了几声:“痴儿,何至于此耶!”乃令人葬之。择十二月初一吉日,后主率太子诸王及群臣,面缚舆榇出北门而降。邓艾亲解其缚,焚其舆榇,拜后主为骠骑将军,其余文武,各随高下封官;请后主还宫,出榜安民,交割仓库,一面遣人赴洛阳报捷。邓艾闻黄皓奸险,欲斩之;黄皓用金宝赂其左右,因此得免。于是蜀汉亡国,自刘备称帝至后主降魏,国祚共四十三年。

且说姜维坚守剑阁,先闻邓艾领万人偷渡阴平,但报说驸马诸葛瞻领成都戍军迎敌,领蜀汉精锐兵马,且兵力远超邓艾数倍,故未派军回援,专心对付钟会,以待其粮尽退兵之时实施绝地反击。后闻诸葛瞻全军覆灭,恐直接回师成都被钟会攻袭,而致引敌入寇,于是便引军东入巴中,绕道赶赴成都。钟会闻报邓艾兵进成都大喜,自率大军进驻涪城,另派胡烈、田续、庞会等将追赶姜维。姜维引兵一退再退,到郪县遇太仆蒋显来到,入见姜维,传后主敕命,言归降之事。姜维大惊失语,帐下众将一齐怨恨,咬牙怒目,须发倒竖,拔刀砍石,号哭声闻十里。姜维见众心尚思蜀汉,乃与诸将定计,不降邓艾,却引张翼、廖化、董厥等来降钟会。钟会大喜,迎接姜维入帐,下座相拜,待为上宾。并与姜维折箭为誓结为兄弟,情爱甚密,仍令照旧领兵。姜维暗喜,遂令蒋显回成都去了。却说邓艾自以为功高,即循汉将军邓禹故事,以天子名义大封蜀汉降臣。使师纂为益州刺史,牵弘、王颀等各领州郡;拜刘禅太子为奉车都尉、诸王为驸马都尉;对蜀汉群臣则据其地位高低,或任为朝廷官员,或领受帐下各职。又派人在绵竹把阵亡将士与蜀兵死者一起埋葬,修筑高台作为京观,以宣扬自己武功。邓艾建此大功,深感骄傲,常常显示夸耀,引以为荣。

大封蜀汉文武已罢,邓艾遂大宴蜀国文武,于席间昂然高坐,洋洋说道:“诸公幸遇上本帅,才有今日之荣,得保富贵。若遇似吴汉之将,早被满门诛杀矣。彼姜维自然是乃当世雄杰,不幸与我相遇,故致穷途末路耳。”蜀中之士见他如此矜夸,无不背后嘲笑,以为谈资。邓艾闻姜维引军投降钟会,因此转而痛恨钟会。十二月,司马昭表请元帝曹奂下诏,叙功褒奖,封邓艾为太尉,增封邑二万户。封其两子为亭侯,各得封邑千户。钟会进位司徒,封县侯,增邑万户,其二子封为亭侯。邓艾即上书晋公司马昭:“今宜借势伐吴,席卷天下。但将士疲弊,当先留陇右兵二万,巴蜀兵二万,煮盐炼铁造船,以备日后沿江而下。今当厚待刘禅以招孙休,安抚士民以致远来者。某谓可封刘禅为扶风王,赐以资财,因郡内董卓所建郿坞为其宫室。赐其子为公侯,分县为食邑,以示朝廷恩宠。又置广陵、城阳为国,以待吴主孙休投降,则东吴必畏威德望风归顺矣。”写罢,又看了两遍,见并无谬误不妥之处,于是遣使发出。列位看官!邓艾此一灭吴之策实具远见卓识,若送往洛阳,司马昭必然采纳,并厚赏邓艾,使其总掌魏军,位在钟会之上也。二人见识,在此封书上胜负已分。

这一日,姜维正坐于帐中,心似油煎,苦思复国之策。正在此时,忽听帐门后所立侍卫轻笑道:“将军虽有复国之志,却无复国之策,在此独自苦思,是欲待魏军自死耶?”姜维闻言大怒,刚欲起身喝斥,却见那人摘了头盔,向前进了两步道:“大将军且仔细看来,某是何人?”姜维细观片刻,忽浑身颤抖,泪流如泉,哽咽道:“龙吟贤弟,怎会是你!莫非是梦中相见耶?”列位看官!你道这个侍卫究系何人,令姜维如此动情失态?原来正是当年服侍孔明丞相两个小童之一,左童龙吟者也。另有一个侍童名叫凤鸣,二人之名正与蔡中郎两架古琴名字相同。恩师孔明六出祁山之时,二童与孔明形影不离,姜维也是朝夕相对,如何不识?只是时过近二十年,当年小童今亦为鬓发斑白壮汉,需要细看,方才认出。

龙吟说道:“大将军休急,亦不要打断某说话。今奉故丞相令,命我前来告知将军,欲复蜀国,非令邓、钟二人自相残害不可。今有一计,当如此如此。至若能否成功,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逆计也。丞相未死,只待将军成其大功之时,便令相见。”说罢,从怀中掏出卧龙令来,请姜维验证。姜维陡闻此言,激动欲绝,有一肚皮话,几番要打断龙吟相询,但因其有言在先,不敢插言。此时又见恩师卧龙之令,如何不信?待要详细问时,龙吟已将令牌重纳怀中,转身离去,刹时不见,仿佛从未来过一般,直如梦境。

姜维乃依恩师孔明之计,暗遣部将数人潜出大营,至前面驿道埋伏。果见邓艾信使飞马而至,遂将其擒获,连人带书回报姜维。姜维折其奏书视之,微微一笑,遂依其笔迹,重写一封,将邓艾擅自承制拜官之举,以自负之语一一列出,并将其辞句均改为傲慢无礼之语。于是召其被俘信使问道:“你是想死,还是想活?”那信使倒也见机极快,连连叩头道:“某家有九十老母,我死母亦必亡。某愿活命,惟听将军吩咐。”姜维笑道:“既如此,你将此书还是发赴洛阳,休使邓艾知道内有篡改。若是回报邓艾,某亦不惧,我与钟将军这里有二十万军,直接杀到成都,连邓艾一并铲除。但你失书泄机,邓艾亦非杀你不可。”信使连连应道:“说了有何好处?某不说便是,将军自管放心。”姜维大喜,即以百金赐之,使其自去洛阳。司马昭细览邓艾表奏,见擅自封官,言语傲慢不敬,心下甚为恼怒,于是发诏至营,令监军卫瓘告诫邓艾:“卿表中所奏诸事体大,皆应上报天子侯诏,不宜自行实施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