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一百八十九章 琴瑟和鸣

汉末三国传奇 第一百八十九章 琴瑟和鸣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且说张郃既得街亭,已获全胜之机;今见大都督司马懿自后赶来,主动出击诸葛亮,怕他掩没己功,便将自己夺了街亭,大败马谡,此时大都督司马懿趁便挺进西城之事写成奏章,命人兼程送至洛阳,向魏主报捷。曹睿览奏大喜,向群臣说道:“司马懿用兵老辣,稳中求胜;张郃则千里奔袭,恃勇而战。其二人如能相互配合,则天下无敌。朕初即大位之时,即遣张郃驻守荆州,同司马懿合攻孙权部将刘阿等。祁口一战,刘阿授首,其所部数万大军顷刻烟消云散,真举重若轻也。此番即取了街亭,孔明退路粮道已断,则胜负由此定矣。”便诏令大将军曹真提兵大进,与司马懿兵分两路出击,令诸葛亮首尾难顾。

当时朝臣见张郃所奏,只是夺取了一个小小街亭,蜀兵并未大损。如今天子便断言胜负已分,并令大军并力向前,不由大惊,未知计从所出。曹睿看出众臣犹疑,便自信而言道:“朕自幼年即随高祖武皇帝及先帝出征,亦知兵法。那诸葛亮若于汉中恃险固守,我绝难进攻,无奈他何。今其自动弃险而来,至于平川旷野,与我精锐铁骑交战,非败而何?那诸葛亮自称卧龙,此正所谓猛虎离山,蛟龙离川,失其仗恃,败之必也。”众臣闻天子高论,无不拜服。于是曹睿又下诏给张郃道:“蜀寇诸葛亮率巴蜀乌合之众,遇我猛虎之师于平野。将军披甲执锐,攻无不克,朕欲嘉卿大功,增邑一千户,连同之前所赐共计四千三百户。加官特进,假节,可便宜行事,令进军陇上,收复南安、天水、安定各郡。”张郃即得圣旨大喜,暗道:“此番某亦有便宜行事专权,不必受你司马懿老狐狸钳制也。”歇军十日,曹真引大军亦至。张郃以圣旨示之,说知如此。曹真本来忌讳司马懿父子权柄过重,见天子圣旨亦大喜,即将兵权尽付张郃,令其便宜行事。张郃共集六万大军,即发兵来复夺天水三郡。

却说孔明自令马谡守街亭去后,犹豫不定。忽报王平使人送安营扎寨图本至,孔明唤入,看了图本,不由大惊叹道:“某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三年屯聚筹备,皆为今日一战。惟我用人不当,致使数载心血,化为空谈!”长史杨仪闻言,见帐中左右再无大将,遂奋勇进言道:“丞相勿忧,某虽不才,愿替马幼常回。”孔明即将安营之法再一一分付与杨仪,正待要行,忽报马到来:“街亭与列柳城,尽皆失了!魏延、高翔、马谡、王平等退守阳平关。”孔明将图册掷于地下,以双足踏得粉碎,长叹道:“大事去矣!此皆某不识良愚之过也。”帐中众官无不嗟叹。孔明急唤关兴、张苞分付道:“你二人各引三千精兵,伏于武功山小路。如遇魏兵,不可出击,只鼓噪呐喊,为疑兵惊之,彼走休追。待我大军退尽,便投阳平关去。”又令张翼引军去修理剑阁,以备归路。又密传号令,教大军暗暗收拾行装,以备起程。又令马岱、姜维断后,先伏于山谷之中,待诸军退尽,方始收兵。又差人安排天水三郡官吏军民,及西城千余家户口随军迁居汉中。书中暗表,只因冀县此时已被城中大户献于张郃,导致姜维之母陷于城中,此后终生再不能与儿子相见,亦马谡失了街亭之过也。

诸将由是各自领命,陆续拔营起寨而去。孔明身边此时已无一员正将相随,只得亲自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欲搬运粮草,退回汉中。孔明坐于县衙,正指挥那五千军装车,忽然飞马报来:“魏将郭淮与曹遵、朱赞合兵,杀进箕谷;张郃引六万大军收复天水、安定、南安三郡;又有司马懿引大军十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明晨即可兵临城下!”众官听了,无不失色。孔明闻报是司马懿来,心领神会,登时放心,即命只留五百军在城里,其余四千五百人皆押着粮车,引百姓出城,向汉中退却。又令大开城门,商旅自由出入,不许关闭。众官见说只留五百军,几乎唬煞;又见丞相神色自若,均又惊异不止,也只得听天由命。

孔明登城远望,目送运粮之军和百姓去了,不由叹息一声道:“当年先帝携民渡江之情,不想又见于今日!”众官闻言暗思:“当年尚有赵子龙死战长坂坡,张翼德独断当阳桥,关云长率江夏水军来援,今日尚有谁能来耶?”只不敢言。孔明汉罢,遂令侍童在城楼上布置香案,将瑶琴摆设案上,焚起麝香。侍童领命下城,不移时携琴上来,撤去琴囊,置于案上,焚起麝香。众官看时,见那瑶琴古色古香,台座上刻两个篆字,道是“龙吟”。孔明正襟危坐,拨弄两声,叮咚成韵。遂屏息敛气,旁若无人,即弹且唱道:“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唱毕,铿然而止,余音不绝于耳。

众官听了,因不明其意,俱各无言。唯有杨仪听得明白,在旁击节而赞道:“某尝闻丞相耕于南阳之时,好为《梁甫吟》。今日所奏,可是此曲?”孔明舍座而起,笑道:“正是。不料杨长史亦通琴律,倒是某的知音。”杨仪洋洋得意,口中却愈加谦逊道:“俞钟之交,古之高士所为,某安敢承之?丞相高雅卓绝,其世间谁敢当公之知音者?”话音未落,忽听城下有人答言,其声如风吹银铃,悦耳至极:“谁说诸葛孔明绝世独立,并无知音?丞相史侯,尚忆当年同车千里伊人否?”孔明陡闻有人叫出自己幼时小名,不由颜色更变,浑身颤抖,与适才从容不迫之相判若两人。便扶城墙而立,与众官向城下看时,却见城下一驾马车当风而立,车旁有三女俏立风中,眼望城上。居中而立者是个半老徐娘,怀抱琴囊,虽有风尘沧桑之色,但不掩当年风韵;左右二女却看不出年纪,说十几岁也可,数十岁也可,艳丽不可方物,却又令人观之忘俗。适才答话之人,正是从左侧美女口中说出。

孔明因那女子有言在先,心中已有定论,此时再仔细看时,见居中而立者眉目如画,依晰如昨,不是幼时玩伴蔡琰,又是哪个?另外两个却均不识,看样子气质非凡,又不像蔡文姬侍女仆从。当时身旁有昭德将军简雍,忽指着城下那两个绝美女子叫道:“说话者可是貂蝉?右侧之女乃公瑾之妻小乔也!某在徐州时多曾在吕奉先府中作客;去江东为使,亦蒙大都督周郎请入府中相待,均曾得见。不想一别二十余年,两位夫人得驻颜之术,竟比当年更加年轻许多。世间有神仙之说,某向来视之为怪力乱神,不肯相信,今日得见,方信有之矣。”城下二女皆笑答:“城上可是简宪和先生?果然好眼力,记性也一丝不差。”城上城下交谈之间,孔明已恢复雍容之态,急命侍童下城请三位夫人上来,自率众官在女墙之侧恭迎。蔡文姬与孔明见礼,彼此打量半天,俱各无言。貂蝉与小乔也均与孔明见礼,并扯了蔡琰一把,文姬如梦方醒道:“弟……丞相自洛阳别后,一向可好?”孔明急施跪拜大礼,趁机以袖拭去眼泪道:“弟半生颠迫流离,师父伯喈先生为王允所害,未能亲为守丧,乃不孝之人也!”

众官听了,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此女竟是名满天下才女蔡文姬,其父蔡中郎竟还是丞相之师,怪不得如此学究天人。一时不由全都为之唏嘘不已,眼眶尽湿。小乔见气氛过于悲凉凄切,即向孔明笑道:“适才论及知音,妾闻丞相与我已故夫君倒可称得。夫君在世时常对我言,今世上知音,唯诸葛孔明一人,似鲁子敬者,兄弟也。先夫今墓木已拱,而丞相风采依如往昔,怎令人不生感慨之情!”孔明逊谢,遂以嫂夫人呼之,再次见礼。蔡文姬见礼数全了,众官又离得远,便急催促孔明道:“某今居于长安西三十里,先父旧居蔡家庄上。因貂蝉和小乔两位贤妹前来寻我,说我弟诸葛丞相引兵伐魏,魏主令司马懿前来拒之。因恐他不知你……本来面目,致使刀兵相见,两败俱伤,这才拉我兼程而来,与你二人解和。今司马懿大军将至,此时非你二人相见之时,此地亦非你二人可相见之地也。你作速引众官退入汉中,此间退兵之事,由我姐妹三人为之足矣。快走,快走!否则来不及了。”

孔明亦知事出紧急,遂问道:“弟知貂蝉及小乔皆乃骊山老母门下,俱有仙家法术。但仲达今引十万大军,你三人如何挡得住他?我众官行得慢,且有粮车辎重,若其以铁骑来追,皆为俘虏矣。”文姬答道:“不妨。司马懿亦我父之徒,前番与故魏王曹操尚到我敝庄上来,已经相见相认。你只需将龙吟古琴留下与我,且将我怀中这凤鸣带走即可。我将在这城头之上,以琴声退十万之敌,且令魏将不疑仲达。你不信我么?”孔明笑道:“早闻我姐曾作《胡茄十八拍》琴曲,弹之可落飞雁。我如何不信!只是经此一别,又何日相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