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一百八十七章 陇西三郡

汉末三国传奇 第一百八十七章 陇西三郡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孔明初战天水败于姜维,即重新部署人马,自领中军,以关兴、张苞为将,三面围困天水郡,只留东门与守敌自走。却令魏延引一军往取冀城,王平引一军夺取上邽。天水探马报进城去,姜维闻之,哀告马遵道:“我母现在冀城,望乞一军往救此城,兼保老母。”马遵从之,遂令姜维引三千军去保冀城;梁虔引三千军去上邽,与郭淮同守此城。

史说郭淮字伯济,当年随夏侯渊守定军山,夏侯渊被黄忠所斩,郭淮即收集残兵,与杜袭共推张郃为主将,得以稳定局势。延康元年曹丕即魏王位,赐郭淮关内侯,转为镇西长史。又行征羌护军,护左将军张郃、冠军将军杨秋讨山贼郑甘、卢水叛胡等,皆大胜平之。至此关中平定,百姓得以安于本业。至曹丕称帝,郭淮进京祝贺,因路上得病,所以迟到。曹丕大宴群臣,责备郭淮道:“昔者大禹在涂山召会诸侯,防风来晚,结果被杀。而今普天同庆,你却为何来迟?”郭淮回答:“臣闻五帝以德训导臣民。夏后时期朝政衰败,故此始用严刑峻法,杀将立威。而今微臣生逢唐虞盛世,故知不会遭防风之戮也。”曹丕听后大喜,升郭淮为雍州刺史,封射阳亭侯,驻长安。后郭淮平定安定羌帅辟蹄反叛,威镇边疆。每当羌、胡有人来降,郭淮总问其亲戚男女多少、年岁长幼等,并记之于册。待其来进贡,已略知其意,关怀备至,因此被胡人称作神明。因其后郭淮便为曹魏朝中主将,故于此点明来历。

却说孔明派出两路人马,又令去南安监中,提出夏侯楙送至帐下。夏侯楙入帐既拜,哀求饶命不止。孔明道:“夏侯驸马,令妹为我国故车骑将军张飞之妻,其女今在我蜀国现为国母皇后,如此驸马公亦是我国舅皇亲也。故此某不杀你,但需你为我做一要事,未知驸马愿否?”夏侯楙见有活命之机,再拜言道:“丞相若有差遣,无不从命。”孔明便亲手将夏侯楙扶起,笑谓道:“一言之便,并无难为之事。今有天水姜维,现在冀县守城,使人持书来说:‘但得夏侯驸马命在,我愿归降。’若欲某饶你性命,便替我去招降姜维如何?”夏侯楙这一喜非同小可,简直是屁滚尿流,连连叩头道:“情愿招其来降丞相。”孔明乃还与衣服鞍马,放之自去。却令南安降卒扮作百姓模样,携带家眷,前去冀县路上等候。

夏侯楙得脱出营寨,便依孔明所说,欲寻路前去冀县,却被假扮作百姓军士拦住说道:“冀城今被姜维献了城池,已然归降诸葛亮,去不得了。蜀将魏延纵火劫财,我等因此弃家奔走。”夏侯楙见那些百姓携儿带女,又是一口本地乡音,并无丝毫怀疑,便不回蜀寨,直奔天水郡,报名叫城。马遵自然认得是夏侯楙驸马,慌忙开门迎接入城。夏侯楙只说自乱军中逃出,细言姜维投降之事,又将百姓所言说了。马遵叹道:“我道其不助我守城,非要去冀县不可,原来是与诸葛亮勾结,献城投蜀也!”梁绪道:“未见其真,不可轻信。”夏侯楙怒道:“某先去冀县,因见姜维已降,才转至天水,何为虚也?”梁绪即不敢再言。

却说姜维引兵探至冀城,见前面一彪军摆阵拦截,为首蜀将乃是魏延。二将交锋数合,魏延诈败奔走,姜维挺枪追来,又被蜀将张翼拦住。战不数合,魏延回马来战,前后夹攻。姜维抵敌不住,只好夺路奔回天水,又遇张苞杀了一阵,止剩得匹马单枪,来到天水城下叫门。城上军士见是姜维,慌报马遵。夏侯楙说道:“此是姜维料我不知其降蜀,来赚城门也。”便令休要使其近前,只管将乱箭射下。姜维无由解释,回顾蜀兵至近,遂飞奔上邽。城上梁虔见了姜维,大骂道:“反国之贼,安敢来赚我城池?吾已知汝降蜀矣!”遂也乱箭射下。姜维不能分说,仰天长叹,两眼泪流,拨马望长安而走。行不数里,前至一片茂林,一声喊起,数千兵拥出:为首蜀将张翼,护着一辆小车,车上之人正是自己老母。姜维见事已至此,只得下马拜降,与老母去天水关外大营,求见蜀汉丞相。孔明闻报姜伯约来降,急亲出大帐相迎,执姜维之手笑道:“某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只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姜维细详孔明之意,是要亲传衣钵于己,大喜拜谢。

孔明收了姜维,便无顾虑,传令三面攻打天水。连攻三日,城内军士死伤过半,渐渐不支。尹赏乃谓梁绪道:“今伯约已降,我二人与其至厚,后必为所累。不如纳城降蜀,以图进用。”商议已定,是夜遂各引本部军大开城门,放蜀兵入城。夏侯楙、马遵惊慌,引数百人出西门,弃城投羌胡城而去。梁绪、尹赏迎接蜀军入城,孔明先命发榜安民,后令犒赏三军。歇兵三日,孔明即亲率大军,与姜维等诸将来取上邽。上邽城被王平围了十数日,本已缺粮;梁虔见孔明大军又来,即趁夜出城来降。孔明重加赏劳,引军入城,郭淮在睡梦中惊醒,见不是头,急上马趁乱出城,投奔长安去了。孔明得了三郡,就令梁绪为天水太守,尹赏为冀城令,梁虔为上邽令,三人谢恩,分别上任。丞相分拨已毕,诸将问道:“丞相何不令我等去擒夏侯楙?”孔明道:“吾放夏侯楙,如放一鸭。且既然放了,再去促来,何处安放?其乃我皇后亲舅公,又杀不得;彼若愿降,我国中又不缺此废物,只放他去罢。某今得伯约,是得一凤也!”于是整顿军马,尽提汉中之兵,前出祁山,兵临渭水之西。

且说郭淮一路逃回长安,切齿暗恨梁虔。奔走未远,半路上正逢大将张郃引兵前来。郭淮大喜,遂进见张郃,将丢了陇右三城之事细说一遍。张郃道:“兵贵神速,事不宜迟。诸葛亮即得陇上,必令人紧守街亭为基,以图东进。我应趁其安排未定,扎营未稳,一举破之。”郭淮谏道:“将军虽勇,但孤军深入,难敌孔明大军。不如速报天子,再派大军前来相助。”张郃道:“我适才说过,兵贵神速。你可去报天子,某去陇右,两不相误。”郭淮拗不过张郃,只得自去,穿过长安,进入洛阳。却不料与司马懿父子异路错过,不曾相遇。

魏主曹睿太和元年,天子升殿设朝。近臣奏道:“今夏侯驸马已失三郡,逃窜羌中去了。蜀兵已到祁山,前军已临渭水之西。镇西长史郭淮现在殿外候见,请求早日发兵破敌。”曹睿大惊,乃问群臣:“谁可为朕退蜀兵耶?”司徒王朗出班奏道:“孔明亲出祁山,莫非诡计,岂有舍近求远之理?必有奇兵出于箕谷,东出阳平关是真。今张郃与司马懿皆去祁山拒敌,中其计也。臣观先帝每用大将军曹真,所到必克;请陛下拜为大都督,率大军屯于箕谷道口,以退蜀兵。”曹睿准奏,遂拜曹真为大都督,赐节钺;拨东西二京军马十万。郭淮官封射亭侯,领雍州刺史,命为副都督,并兼向导官,即刻出兵。曹真领旨下殿,乃命宗弟曹遵为先锋,荡寇将军朱赞为副先锋,刻期出师,魏主曹睿亲自送出西门之外方回。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且说曹真离了洛阳,两日间便到长安,督率诸军驻于郿县,遣郭淮将兵三万西渡渭水,前去支援右将军张郃。又唤曹遵、朱赞二人,各引一万军马,西出阳平关,阻住自箕谷来犯蜀兵。三将受计,分别引兵而去。再说司马懿引一万宛洛之军,紧走慢赶,毕竟没有赶上张郃。见前面将近渭水,遂令停止进军,命于东岸扎营。司马师又不解,便问父亲道:“老大人,那蜀军在于河西,我兼程而至,却止于东岸何为?”司马懿道:“我闻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为父此番用兵,便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今必出斜谷,来取郿城。若取郿城,必分兵夺取箕谷矣。今大将军曹子丹已拒守郿城,其必令人分兵两路:一路截住箕谷道口,一路去救陇上诸郡。又有那猛将张郃早渡渭河,欲抢头功。我父子且驻扎此处,离其两路军马都近,哪路有失,即往救援,岂不是好?我若此时引兵渡河西进,便是明摆着去与曹子丹抢功,则恐天子面上不好看相。”此一番话犹如石破天惊,入情合理,司马师兄弟二人听了,连称父亲高见,父子们相视而笑。列位看官!这司马懿果然老奸巨滑,竟连两个儿子都被他骗过了。他哪里是不去与曹真抢功?分明是坐山观虎斗,先保存实力,不费自己丝毫力气。若是魏兵胜了,他接应有功,若是孔明胜了,则佯作败退,引蜀兵攻入长安,直下洛阳,重扶汉室。当真是进退自如,皆可建功。

按下司马懿不提,单说郭淮引兵渡过渭河,直到张郃河西大营,前来相见。张郃大喜道:“伯济来的正好,某正愁兵不足用。你今带来多少兵马?”郭淮道:“足足三万精骑。将军当于何处进兵?”张郃哈哈大笑道:“有你这三万兵马,某大事成矣!我长年驻守汉中,素知秦岭之西有一条路,地名街亭;傍有一城,名列柳城,此二处皆是汉中咽喉。诸葛亮欺曹子丹不识地理,定然从此进兵。公可分一半兵与我,某引两万兵径取街亭,公引一万五千兵攻列柳城,不必死战,休使蜀将来救街亭即可。即得街亭,则望阳平关不远,可与曹子丹合兵而进汉中矣。诸葛亮若知我断其街亭,则陇西全境不能安守,必然连夜奔回汉中。彼若回军,公可提兵于小路击之,可得全胜;彼若不归,吾却将诸处小路尽皆垒断,以兵守之。一月无粮,蜀兵尽皆饿死,诸葛亮必被我擒。”郭淮大服其论,即欣然分兵一半给张郃,自带一万五千兵而去。张郃送出营帐,又密嘱道:“虽然如此,将军不可轻进。当循山西一路,远远哨探。如无伏兵,方可前进。若是怠忽,必中诸葛亮之计。”郭淮受计引军而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