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一百六十一章 先主伐吴

汉末三国传奇 第一百六十一章 先主伐吴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却说孙权受了魏帝封爵,众文武官僚齐来拜贺。吴王因老臣张昭力挫魏使刑贞气焰,不堕国威,遂任命其为绥远将军,封由拳侯。由此东吴立国,便令张昭与孙邵、滕胤、郑礼等人,根据周、汉前制,撰定临朝典礼规章。为巩固和魏国联盟,全力攻蜀,孙权又遣赵咨到洛阳,提出以张昭、孙邵随其子孙登一同入侍为质。曹丕为显大国气象,遂受其贡献,免遣诸子入京为质。从此便愈加相信孙权,不听刘晔、司马懿离间之辞。魏文帝欲观吴、蜀决斗,遂不发兵助吴,即率众臣出城围猎。眼见林中纵马,雉鸡乱飞,文帝曹丕环顾左右而大笑道:“射雉之乐,以至如此哉!”辛毗正在文帝身侧,却冷不防回答道:“围猎之事,于陛下甚乐,而群下甚苦。”文帝被扫了兴致,默不作声,以后便减少外出围猎。

曹丕不受人质入京,孙权心中大定,即在武昌江边设置钓台,大会群臣。孙权饮酒大醉,让人用江水洒向群臣,说道:“今日酣饮,众卿只有醉后落入水中,才可停饮罢宴。”张昭听罢,正色不言,外出坐于车中,远离宴会。孙权遣人呼张昭还,对其说道:“今日诸公皆乐,卿又何必发怒?”张昭答道:“臣以为纵酒豪饮,对于小民本非大错,但对于一国帝王,则干系非小。以往纣王作糟丘酒池彻夜宴饮,当时也以为只是高兴遣怀而已,不认为有何过错,但终至国灭身亡,悔之何及。”孙权默然而惭,于是命令罢酒散席,老大扫兴。

孙权即位为吴王,群臣皆议宜立张昭为丞相。孙权却道:“今国内百事冗杂,丞相责任过重,张子布老矣,使之为相,非优崇老臣之措。”于是不用张昭,反命孙邵任丞相。书中暗表,张昭虽为江东三朝老臣,但因其自恃身为长辈,每与孙权不和,终生未拜吴相。孙邵去世之后,众臣又举张昭任丞相,孙权不耐其烦,这才说出实话:“孤何对子布吝啬?只是丞相事务繁杂,需坦然缜密之人任之。而张子布性情刚烈,固执一念,孤一旦不纳其策,其必怨忿诘难,则君臣失和,这对他有何益处?”于是任命顾雍为丞相,终不用张昭。

东吴封王拜相已毕,早有细作报说蜀主刘备水路军已出巫口,旱路军已到秭归,大都督陆逊初战不利,兵退百里。孙权乃问文武群臣道:“蜀兵势大,当复如何?周郎、鲁肃、吕蒙皆亡,东吴即无人与孤分忧也?”言未毕,武卫都尉孙桓奋然而出,伏地奏道:“臣愿率部下李异、谢旌,乞数万之众,助陆伯言以破蜀兵。”孙桓字叔武,其父孙河本姓俞,因随孙策平定江东有功,赐姓孙,因此亦系吴王宗族。孙桓弓马娴熟,此前常从吴王征讨,累立奇功,年方二十五岁。孙权大喜,即令点水陆大军五万,封孙桓为左都督,虎威将军朱然为右都督,克日起兵。孙桓引军屯于宜都界口,令朱然领水军结营江上,以拒蜀兵。蜀将吴班探知孙桓在宜都下寨,飞奏刘备。蜀帝已到秭归,闻奏大怒:“孤闻迫我弟关云长者,便有朱然、孙桓。量此小儿,安敢与朕相抗!”遂命关兴、张苞引五千虎卫军,前去相助先锋吴班破敌。二人拜辞刘备,即至宜都会合吴班,传了蜀帝旨意,一同进兵,列成阵势。

孙桓听知蜀兵大至,合寨多起。两阵对圆,孙桓令李异、谢旌出战,李异被关兴一刀斩了,张苞一矛刺死谢旌,孙桓大败。吴班引着张南、冯习驱兵掩杀,满山遍野皆是蜀兵,吴军四散奔走。孙桓折了李异、谢旌,力穷势孤,退守大营,即差人回吴求救。张南、冯习谓吴班道:“目今吴兵势败,正好乘虚劫寨。”吴班采纳二人之计,即令关兴、张苞各引五千军伏于山谷中,以当朱然水军上岸来救;当夜自引冯习、张南分兵三路,直杀入孙桓寨中。孙桓未及防备,吴兵大乱,寻路奔走。朱然在江上见孙桓旱寨火起,果然遣部将崔禹领兵来救。崔禹引兵转过山来,忽闻山谷中鼓声大震,关兴、张苞伏兵大起,两路夹攻。崔禹被张苞生擒,残兵败回江中。朱然听知危急,将船队往下水退走五六十里。孙桓引败军逃走,直至彝陵,坚守不出。吴班等引蜀军追至,将彝陵城四面围定。关兴、张苞等解崔禹到秭归献捷,蜀主刘备大喜,传旨将崔禹斩却,大赏三军。自此威风震动,江南诸将无不胆寒。

吴王孙权闻孙桓兵败,令人求救,不由大惊,即召文武商议。张昭奏道:“今江东旧将虽多物故,然尚有十余人在。可命韩当为正将,周泰为副将,潘璋为先锋,甘宁为救应,以拒刘备。”孙权依其所奏,即发吴王符节,遣使去各营征调诸将。不数日诸将齐至,唯报甘宁患痢疾病重,已于上月亡故,未及发报哀书至京。孙权痛惜异常,遂命由潘璋兼领甘宁部众。韩当、周泰、潘璋三将遂辞了吴王,各引本部兵马起行,来彝陵相救孙桓。

刘备闻报吴主又发援兵,乃引御林军直至猇亭,大会诸将,分军八路,水陆俱进。韩当、周泰听知刘备御驾来征,抖擞精神引兵出迎。两阵对圆,韩当、周泰出马,只见蜀营门旗开处,刘备自出,黄罗销金伞盖,左右白旌黄钺,金银旌节,前后围绕,威势赫赫。韩当高声大叫道:“陛下今为蜀国之主,何自轻出?倘有疏虞,悔之何及!”刘备骂道:“汝等吴狗伤朕手足,孤誓不与孙权两立于天地之间!”便令张苞、关兴出马,冲突吴兵。韩当使部将夏恂及周泰之弟周平迎战。不过十余回合,张苞大喝一声,一矛刺中夏恂倒撞下马。周平措手不及,也被关兴一刀斩了。韩当、周泰慌退入阵,刘备令蜀兵一齐掩杀,吴兵大败。

潘璋时为合后,见前军已败,急将二将接应回去,与韩当、周泰收聚败军,各分头守把。此时刘备威声大震,江南之人尽皆胆裂,日夜号哭,怨恨吕蒙。吴王孙权连闻前线败讯,忧心如焚,此时忽又接长沙太守步骘来报,说武陵郡百越接受蜀汉马良招降,蠢蠢欲动。孙权益惊,急任命步骘驻守益阳镇之。步骘领命上任,率部兵极速平定武陵、桂阳叛乱,百越军民复又望风而降吴军。马良见事不能成,于是潜身出城,欲至猇亭归见刘备,但在逃归蜀营途中,却被吴兵所杀。可叹!使大谋士去做间谍极险之事,马良可谓是死于刘备之手。

荆南既平,孙权急令人发诏陆逊,令其协调各部军马,拒刘备深入。张昭出班奏道:“臣闻欲攘外敌,必先安内。今刘备顺江而下,志在复夺荆州。主公令孔明之兄诸葛瑾镇守南郡,不亦危哉?臣闻诸葛瑾常与刘备互通消息,臣谓不如将其召回,换以他人镇守南郡。”孙权道:“诸葛子瑜不至于此。孤既命陆伯言统管全军,可以问之。”即令使者以张昭之语问于陆逊。次日使者自军营回,呈上陆逊表章,力保诸葛瑾绝无反意。孙权即回书陆逊道:“孤与诸葛子瑜共事多年,有生死不易之誓。当初孔明来吴,公瑾曾让子瑜留下其弟。子瑜对孤说‘弟已随皇叔,义无二心,似臣不会叛吴。’孤和子瑜可谓神交,非旁人可离间之。卿之表函孤再递交子瑜,让他亦解你良苦用心。”遍示其书于众臣,张昭大惭,羞恼而出。

阚泽见吴主将举**权全都委付陆逊,却不当众授符,遂出班恳奏道:“陆逊年轻,又无大功于国,臣恐诸将不服。自汉高祖拜韩信为将,古之圣主拜将,必筑坛会众,赐白旄黄钺、印绶兵符,然后威行令肃。今大王宜遵此礼,择日筑坛,拜伯言为大都督,假节钺,则众人自无不服矣。”孙权从之,遂命人连夜筑坛完备,大会百官,召回陆逊登坛,拜为大都督、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候,赐以宝剑印绶,令掌六郡八十一州兼荆楚诸路军马。吴王嘱道:“阃以内,孤主之;阃以外,将军制之。”东吴三军诸将,观之无不肃然起敬。陆逊领命下坛,前至猇亭大营,令徐盛、丁奉为中军左右护卫,择日出师;一面调集诸路军马,水陆并进。韩当、周泰果然不服陆逊调派,于是进帐禀报陆逊道:“今安东将军孙桓困于彝陵城中,内无粮草,外无救兵;请都督早施良策,救出孙桓,以安主上之心。”陆逊道:“某素知孙安东深得军心,必能坚守,不必救之。待我破蜀之后,彼被困兵马自出。”即传下号令,教诸将谨备各处关防,牢守隘口,不许轻易出敌。众将皆笑其懦,愤愤而退。

却说刘备自猇亭布列军马,直至川口,前后四十营寨,昼则旌旗蔽日,夜则火光耀天。忽闻吴主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总制军马,乃大怒道:“便是这竖子与吕蒙合谋诡计,损害了朕之二弟云长,今当擒之!”便传令进兵,亲领前军攻打诸处关津隘口。陆逊恐韩当妄动,急飞马自来观看,远望蜀兵漫山遍野而来,军中隐隐有黄罗盖伞。韩当请战,陆逊制止道:“刘备举兵东下,锐气正盛;我今只乘高守险,但宜奖励将士,广布守御之策。今彼驰骋于平原广野之间,正自得志;我坚守不出,彼求战不得,待至仲夏酷暑烈日炎炎,其必移屯于山林树木间以避其热。彼时,吾当以奇计胜之。”韩当口虽应诺,心中只是不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