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一百五十七章 刘封之冤

汉末三国传奇 第一百五十七章 刘封之冤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且说东吴主孙权闻说曹操已死,曹丕即位,不禁又惊又喜。遂遣使至邺都上贺表,并将于禁随使团归还魏国。四边各族濊貊、扶馀、焉耆、于阗王等闻之,亦皆各遣使奉献,愿尊魏王为首。曹丕由此心安,即改魏元为延康元年,大封国内群臣。乃封贾诩为太尉,华歆为相国,王朗为御史大夫,夏侯惇为大将军。又封降贼郑甘、王照为列侯,大小官僚,尽皆升赏。谥父亲曹操曰武王,依其遗嘱葬于邺郡高陵,便令于禁都督修治高陵大事。于禁奉命到了高陵,只见陵墓已经建成,宏伟壮观,依照天子之制。因率部从巡视验收,却见陵室中白粉壁上,图画关云长水淹七军,擒获于禁之事:关云长俨然上坐,庞德愤怒不屈,于禁拜伏于地,哀求乞命之状,栩栩如生,绘声绘色。原来曹丕因于禁兵败被擒,不能死节,既降敌而复归,心鄙其为人,故先令人图画陵屋粉壁,故意使之往见以愧之。当下于禁见此画像,又羞又恼,气愤成病,不久而死。其后不久,四月庚午日,人报魏王曹丕,大将军夏侯惇病故。曹丕大悲,身穿素服到邺城东门亲为发丧,赐谥号为忠侯,厚待其子女家眷。

曹丕自继位之后,魏国法令一新,天下官民整肃。曹彰引军来吊父丧,向兄长曹丕主动交出兵符,自回许都鄢陵封国。曹丕大为嘉赏,特下诏书:“古帝王之道,以功睦亲,并分封母弟,建国以承家业,所以能保卫大宗,御侵止难。鄢陵候曹彰前奉命北伐平定朔方,功勋殊盛,益增食邑五千户,连前之封共一万户。”又因三弟临淄侯曹植不赴父丧,悖慢无礼,辱骂使臣,即令虎卫将军许褚捕之入京,当面斥责,贬为安乡侯,杀其党羽丁仪、丁廙兄弟。曹植见兄长不问当年毒死王粲等建安五子之事,已暗道侥幸,即拜别魏王,自行赴任去了。

当年三月,凉州刺史张既上表邺都,奏报武威、酒泉、张掖河西三郡叛乱。魏王曹丕闻报不惊,即命金城太守苏则前往督军平定。史说苏则字文师,乃扶风武功人,少时便以学问品行闻名于世,起家为酒泉太守,后又转安定、武都太守,所在皆有威名。曹操征伐张鲁之时,经安定郡见到苏则,与之交谈大悦,曾令其为向导先锋,为夺取汉中立有大功。汉中即定,曹操又令苏则为将,引军平定下辩各氐族部落,打通河西走廊,转任金城太守。当时汉中大战方休,金城吏民流离失所,饥饿贫乏。苏则既任太守,内抚百姓,外安羌胡,与百姓分粮而食,数千家流民皆归故乡,各有所依。于是苏则发布禁令,触犯者即斩,服从者必赏,令行禁止。由是郡内渐安,苏则又亲至田亩,力劝百姓耕种,由此归附者日益增多,陇右之地重为安定富庶之国。其后陇西郡李越聚众叛乱,苏则率领羌人围而降之。武威颜俊、张掖和鸾、酒泉黄华、西平麹演等先后举郡造反,自号将军,相互攻击。颜俊曾遣使送其母子诣洛阳为质,求援于魏王。曹操问凉州刺史张既应如何处置,张既奏道:“颜俊等内存祸心,今事急前来求救,之后必定复反。不如坐山观虎斗,使其两败俱伤,我坐收其利可也。”曹操称善,故此并未出兵。今曹操即死,河西大乱,和鸾袭杀颜俊,武威王秘又杀和鸾。

曹丕闻报河西三郡反叛,即命苏则任护羌校尉,赐爵关内侯,前往平乱。苏则领魏王诏令,先勒兵征讨西平麹演。麹演明知不敌,于是请降,待苏则退军之后,却又勾结张掖张进、酒泉黄华等复叛。当时又有三胡趁机叛乱,聚众攻打武威,武威太守毋丘兴告急于苏则。当时将军郝昭、魏平屯守金城,受魏王诏命不得西度。苏则便与郝昭商议道:“今贼虽盛,然皆新合,未必同心,因此急击之,必可破敌。若待朝廷准令发兵,则贼心已齐,难以卒克矣。”便违诏发兵,救援武威,叛胡不能抵敌,由是皆降,又与毋丘兴击张掖张进。麹演闻知,将步骑三千假意迎接苏则,苏则诱而斩之。复与诸军围攻张进,斩张进及其支党,余众皆降。黄华见大势已去,放出所扣押人质乞降,河西遂平。苏则以功进封都亭侯,邑三百户。

河西甘凉之地即平,西北得安。曹丕遂统甲兵三十万,南巡沛国谯县,大飨先茔。乡中父老扬尘遮道,奉觞进酒,效汉高祖还沛之事。武都氐王杨仆率族人内附,曹丕使其定居汉阳郡。七月,孙权遣使奉献请降,愿奉曹丕为主。曹丕志得意满,即兴兵西征,命夏侯尚、徐晃与降将孟达出兵西蜀,令与申耽、申仪兄弟里应外合,夹攻刘封以收复上庸三郡。

书中暗表,那孟达自投魏以来,曹操因不知其真心如何,故令在邺城辅佐太子曹丕,不使参与军政。但因孟达容貌颇伟,举止才观俱佳,遂得曹丕器爱,出则引与同辇而乘,并表孟达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由此渐掌兵权。此次出兵攻伐西蜀,曹丕遂以孟达为正将,夏侯尚、徐晃副之,并许得胜之后,即并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使孟达领新城太守,委以西南重任。行军长史刘晔甚为鄙薄孟达为人,又恐其得势后阻了孔明北伐之路,遂进谏魏王道:“那孟达乃屡次叛主之徒,怀投机苟得之心,而又恃才好术,一旦得志,必不对大王感恩怀义。新城与孙、刘接连之地,使其镇守,若有变故,必为国之大患。”曹丕笑而不纳其谏,遂点兵三万,令孟达率兵到襄阳,与夏侯尚、徐晃二将会合西进。

闻说魏军来攻上庸,早有细作报入成都。汉中王闻之大惊,即与文武商议道:“曹操已死,曹丕继位,威逼天子,更甚于其父。东吴孙权背盟,对曹魏拱手称臣,便为逆贼帮凶。孤欲先伐东吴,以报云长之仇;次讨中原,以除乱贼,卿等以为如何?”廖化出班哭拜于地道:“关公父子遇害,实刘封不发救兵、孟达举全城军民降魏之故。乞诛此二贼,再讨吴魏。”玄德却道:“刘封欺凌孟达,逼其造反投魏是实。若说不发救兵,是因孟达将两万守城之兵带走,使其无兵可派,也是事实,无可深责。今既孟达来攻,便使刘封迎敌可也。胜则将功折罪,败可二罪俱罚。”遂遣使至上庸,令刘封迎敌孟达并生擒之,以报关公之仇。

刘封拜领父王诏命,即整兵秣马以待孟达,欲将功折罪。不数日魏兵大至,孟达先到城外扎营。即修书一封,使人赍赴蜀寨,招降刘封。刘封大怒道:“此贼先卖刘璋,又卖我父叔,有何颜面来劝降于我?”遂扯书斩使,引军出城搦战。孟达勃然大怒,亦领兵出迎,但哪里是他的对手?战未十合即返身败走。刘封乘胜追杀,却被魏将夏侯尚、徐晃赶到,与孟达三军夹攻。刘封败走上庸城下,太守申耽在敌楼上叫道:“某已降了魏国也!”吩咐乱箭射下。刘封只得望房陵而奔,见城上尽插魏旗,申仪已降徐晃。只得引部下百余骑逃回成都,入见汉中王,哭拜于地。玄德大怒,问孔明如何处置。孔明见法正在侧,却不答言,顺手去案上执笔写道:“我王百年之后,以刘封刚烈凌上之性,太子刘禅能制之否?”刘备大悟,骂道:“非是你欺凌孟达,使其背叛,我弟云长何致于死!”即令刘封自裁。

闻听父王如此无情,刘封领命出殿,横剑长叹道:“悔不听孟子度之劝,至有今日!”遂自杀而死。上庸败回部将见刘封如此下场,相救不及,即入殿见汉中王,将刘封扯书斩使,力敌曹魏三员大将,因申氏兄弟降魏,以致失败之事一一奏报,为主将刘封鸣冤。汉中王闻之大悔,看一眼孔明,再看一眼法正,拂袖而起,退入内宫。思想当年在樊城收刘封为义子之时情景,不觉大痛,泪不曾干。当时因大败曹仁攻取樊城,县令刘泌宴请玄德,其甥寇封侍立于侧。饮宴之间,厨役上菜时不慎,将肉块遗落在地,寇封随手拣起,不拭尘砂,转身丢入口里,咽入腹中。刘备大奇,遂问其何以见肉落地,不去灰沙,不责下人,随口吞食。寇封当时答道:“身为将吏,应时时垂怜百姓。粒米片肉来之不易,弃之可惜。士卒厨役终日劳累,爱之有余,偶有过失,安忍叱斥?”此对甚合刘备心意,于是认为义子,改名为刘封,自此父子情深。厨役听闻此事,莫不为之感动,遂烹制豆沙夹糖炸肉送给刘封,以记此事,后成为襄樊名菜。玄德此时即哀刘封之死,复痛关公之亡,以致染病不起。

法正当时坐在堂侧,见汉中王因刘封欺凌孟达之故而令其自杀,不由凛然自危,冷汗湿衣。他岂不知,汉中王与孔明合演双簧给自己看,是因孟达乃自己莫逆之交,这是忍痛斩子,以儆东州之士耳。自己虽未看到孔明在案上所写为何,但仅凭数行字便逼迫刘备杀子,其手段之高,令人思之可怖。法正回府,便心神不宁,忽又想起彭羕下场,愈加怖畏,缠绵床榻十数日,竟忧惧而死,终年四十五岁。刘备闻此噩耗,愈加十分感伤,一连哭泣数日。即下诏追谥法正为翼侯,赐其子法邈爵为关内侯。后期月,又有哀书传至成都,说五虎大将、后将军黄忠病死于军营之中。刘备感念其收汉中劳苦功高,为之流涕,遂诏令厚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