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斗鸾 > 第十六章 大雨

斗鸾 第十六章 大雨

作者:Loeva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1-03 10:14:54 来源:笔趣阁

天空又开始下雨,明鸾见雨有越来越大的趋势,也顾不上多想,连忙转身往小屋的方向跑,还没跑到地方,便看到崔柏泉站在前方不远处的大树下,不顾雨势,只举着块大大的芭蕉叶在那里探头张望,见到她过来,仿佛松了口气般,急急跑过来,用那芭蕉叶挡住落到她头顶的雨水,大声问:“你去了哪里?我听说你上了山,又离开了小屋,急得不行,快过去那边躲躲雨吧!”

明鸾却连忙拉住他:“不行,天上正打雷呢,不能在树下避雨,你跟我来!”说罢便拉着他,两人齐齐遮一块芭蕉叶往西山坡林子的小屋跑去。

进了小屋,他们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崔柏泉随手将芭蕉叶丢在门外,那叶子在路上不小心撕破了些许,已经不好用了。明鸾反手拉上门,回头检查屋里的情形。

这里说是小屋,其实是一座树皮、茅草与木头搭成的简易屋棚,不过十来平方大小,只够放一张竹床、一个水缸、一个放杂物的竹架和两张板凳,还有个烧火用的瓦盆,屋角有一堆干草,还有一把锄头、一把镰刀,压着个麻袋,本来是装炭的,此时只剩下几块零星的碎炭。

明鸾将碎炭倒进瓦盆里,又满屋子寻火石,崔柏泉从腰间掏出个皮袋子,掏出火石来,点起了火,不一会儿,屋里便弥漫起一阵微微的暖意。明鸾拿帕子擦干净脸上、头上的水,顺便捂了捂耳上的伤口,拿碎发掩住了,才凑到火盆边取暖,抬起眼皮子瞥了崔柏泉一眼,抿了抿嘴:“你回过家里了?”

崔柏泉在她对面的板凳坐下,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她:“你见到我四舅了吧?”

明鸾冷哼一声:“见到了,老熟人,如果不是他说,我还不知道你们原来是亲戚呢!你倒瞒得紧,天天喝着他煮的茶,还骗我说那是你自己胡乱烧的!”

崔柏泉有些讪讪地:“我不是有意瞒你的,只是怕给四舅添麻烦……”

明鸾白了他一眼:“你当我是不懂事的小孩子,知道一点秘密就到处乱说吗?算了,他是你的长辈,也为你们母子做了很大牺牲,他不让你说,你也不好违了他的意思。其实我也不是生气,只是觉得我跟你几乎天天都见面,却完全没察觉到你屋里还有别人住着,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而已。我以前好象太过忽略你了。”

崔柏泉手中动作一顿:“怎么会呢?四舅有心瞒人,自不会让人察觉。”

“我不是指这个。”明鸾搓着手道,“你平时既要巡山,又要回你嫡母婶娘那里做粗重杂活,还要照顾你娘,每天这么忙,还要抽时间练武,就算有机会卖点东西挣钱,那也是有限的,可你娘的药钱却从来没短缺过。我曾经听到你婶娘跟你嫡母报怨说你花钱大手大脚,却不知道孝顺母亲,可见那些钱原是在你手里的。如果你没有别的钱财来源,哪里能挣这么多钱?我以前没注意,现在想来,其实是你舅舅给你的吧?”

崔柏泉犹豫了一下,才点点头:“四舅除了在六都做制药工有工钱外,闲时还给人搬运货物,上山打柴去卖,十分辛苦。他的钱除了留够自己吃穿的,几乎全都给了我,不然光靠我一人,是无论如何也没法长年为我娘请医抓药的。我娘的病情已经比早年好了许多,虽然还是呆呆的,但已经不会怕人、躲人了,只是整天窝在屋里发呆罢了。听大夫说,再养几年,或许还会有好转。”

明鸾叹了口气,看着崔柏泉,心里有些难过。对方其实是个很好的孩子,只可惜,先是被父亲的案子牵连了,又遇上可恶的嫡母,连亲生母亲都疯了,他既要照顾生母,又要供养嫡母婶娘,同时还要忍受她们对自己的折磨与污骂。对一个还不满十五岁的少年来说,这副担子实在太过沉重了些。

崔柏泉见她沉默不语,还时不时看向自己,目光中带着难过,忽然间有些不安:“明鸾,我四叔……也许说话不太中听,但他不是坏人,他其实……他其实不讨厌你的,我跟你来往,他也知道,还夸过你是个机灵的女孩儿。若是方才他说了什么话,让你生气了,你就看在我的面上,不要怪他,好不好?”

明鸾见他误会了,忙道:“你想到哪里去了?我早就认识他,自然知道他是个什么脾气,他是夸我还是骂我,都不重要,我干嘛要生气啊?而且……”她看了他一眼,“他其实也是为了你好。从前我有许多做法确实欠考虑了,还好他提醒了我。”便将左四方才劝告的话都说了一遍。

崔柏泉闻言,顿时沉默下来,良久才道:“其实……我从前并不喜欢四舅。你知道是何故么?”

明鸾摇摇头。

“他从小就很少到家里来,反而是他父母兄嫂时不时会来看我娘,临走时,我娘总是会送他们很多东西。我小时候听到下人说闲话,就觉得这门亲戚只会来打秋风,占娘与我的便宜,可我娘在家里受了委屈,他们却从来不过问,甚至连我生病了,他们也不会来问候一声。四舅倒是会关心我的安危,可家里的下人却私下议论,说他……说他……”崔柏泉犹豫了一下,咬咬牙,“说他跟我娘是青梅竹马,向有私情,甚至连我都有可能是他的种……我娘为了避嫌,也就不再见他了,他也不再来我家。”

明鸾微微张大了嘴。原来如此!怪不得她觉得奇怪,就算是亲兄妹,也没必要为了妹妹与外甥连家人和前程都不顾了吧?本来她还以为是左家人太过极品的缘故,现在看来,也许还有左四对卢姨娘的个人感情因素在内?

崔柏泉有些艰难地道:“他能来找我们,我真的很感激,但心里也更惶恐——难道……我真的不是父亲的儿子吗?但他却跟我说,娘从来没做过不守妇道之事,他也一直将我娘视作亲妹,之所以会抛下亲人与前程,情愿来这个偏僻的地方做小工,过清苦日子,是因为心中有愧。左家……其实能过上不愁吃穿的好日子,甚至还能攒些点小产业,他们兄弟几个也能在衙门里站稳脚跟,完全是托了崔家的福,我亲外祖昔年曾染重疾,是我父亲命人送去好药,才得以痊愈的,可以说,崔家对左家有救命之恩!可是崔家有难,左家上下却忘恩负义,连骨肉之情都弃之不顾了。他身为人子,不敢责怪父母,却希望能为崔家尽绵薄之力,也是为左家人赎罪。”

明鸾无言地点点头,过了好一会儿才道:“他既然这么说了,你也不要再多想。他是真的关心你们母子,现在你嫡母和婶娘是那个样子,你娘又……也许你以后能够依靠的长辈,也就只有他一个了。”

崔柏泉低下头,吸了吸鼻子:“我知道,所以对我来说,他就是我亲舅舅!”

明鸾笑了,大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啦,打起精神来,男子汉大丈夫,不能哭鼻子!”

崔柏泉也笑了,柔声问:“饿不饿?你还没吃饭吧?对了,你不是回家找你二伯父说话去了?怎么会忽然上山来?可是找我有事?”

明鸾想起在家中的经历,心情就低落下来,盯着瓦盆中明明灭灭的炭火,只是不说话。

崔柏泉见状有些迟疑,他从随身的袋子里拿出一个纸包打开,露出里头的两块饼:“这个……本是我带上山预备晚上吃的,叫雨水这一浇,也许已经潮了……”

明鸾看着那两块干巴巴的饼,便知道那是他的晚饭了,忽然觉得有些心酸:“小泉哥,你留着自己吃吧,我不饿。”

“拿着吧!”崔柏泉将饼递过来。明鸾摇头拒绝,他却索性起身走到她身边要直接将饼塞进她手中,却正好瞧见了她耳上那道口子,不由得大吃一惊:“你耳朵怎么流血了?!”

明鸾连忙躲开,他却执意要看个明白:“好象是被什么割的,这是怎么回事?!”语气间又惊又怒,“该不会是你家里人干的吧?所以你才跑出来的吗?!”

“跟他们没关系!”明鸾见他误会了,只得将家人对自己的训斥与上山后遇到盘月月的经过都说了出来,最后道:“我以前真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总觉得家里人会答应我的请求,也觉得这事儿没什么大不了的,反而可以帮助别人。但我没想到,我二伯父会那样想,其实他也有自己的立场,象他那样的人,大概会把家族利益放在第一位吧?身为军人,想要立功也无可厚非,只不过我……我……我有些难以接受而已。”她扁了扁嘴,有些委屈地道:“而且我虽然认为自己是一番好心,瑶民那边却未必领我这个情。盘月月那天跟我聊得好好的,可一旦发现有官兵察觉他们的踪迹,她就马上怀疑我了。这说明她完全就没把我当成是朋友,一切都只是我自作多情而已……”

崔柏泉皱着眉头道:“是她不辨是非黑白,你何必责怪自己?!你本来就是好意要帮助他们,不然何必插手管这等闲事?!既然他们不识好歹,你也不必为这种人难过了,由得他们自生自灭去吧!本来,这事儿就不是你能管的!”

“确实不是我能管的……”明鸾喃喃地道,“我刚才遇见他们时,他们正在砍竹子,我本来还在奇怪,他们砍那么多竹子干嘛?后来看到那支箭才想到,他们没有足够的武器,竹子可以削成箭,对他们是一大助力。那一片竹子几乎被砍光了,他们在遇上我之前,应该就已经运走了不少,看那数量,他们最终能制造的箭支,可不是三五千的事,恐怕上万都打不住!准备那么多箭,自然是想要跟官兵打一仗了……百户所还没真正采取行动呢,他们就已经开始备战,我又能怎么办?总不能为了制止他们就把自己的小命送掉吧?我还没伟大到那个地步……”

崔柏泉叹了口气,蹲到她身边,犹豫了一下,才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其实你本来就不该插手的,事情到了这一步,反而没有了遗憾,你不必放在心上了。你家里……我瞧你祖父一向是很疼你的,你就服个软,回去赔罪,求求你祖父,事情也就过去了,顶多是挨几板子,或是跪上一晚。但你打算在山上过夜,我可不依。这雨是说下就下,不知什么时候就积成了泥水,若是在我那屋里,四周没什么险地,倒也罢了,这地方是在斜坡上,一旦泥土松动,这屋子都未必能保住,你一个小女孩在此过夜,万一遇上点什么事,都没处求救去!”

明鸾缩缩脖子:“现在回去的话,我父亲还不知会怎么罚我呢!我不回去……就算要认错,我也是向祖父和二伯父认错,可是他……”她撇撇嘴,“他心里那想法太龌龊了,我就不能让他得意!”

崔柏泉眉头打起了结:“无论如何,他都是你父亲,子不言父之过,还有女子在家从父的说法,于情于理,你都不该顶撞他的。他若有错,自有你祖父与伯父教导,你身为女儿,怎么能违逆他的意思呢?你脾气如此倔强,真叫人头痛!”

明鸾心里不服气,但没有吭声。崔柏泉毕竟是古代土生土长的大家子弟,礼教观念早以深入骨髓,就算跟她再有交情,有些想法也是不会变的。他也许会纵容,却不会改变观念。这一点她早就知道了,今天也再一次清楚地认识到。

她知道自己犯了错,因为近几年事事顺利,自己计划的事也一件件实现了,家里的生活得到了改善,跟家人也相处得越来越好,所以她有些得意忘形。祖父越来越疼爱她,是因为她为家里做的事符合孝义;二伯父会无视二伯娘对她的中伤与非议,是因为她的做法对章家有利;父亲不再用冷脸对母亲,是因为顾虑陈家的面子;玉翟愿意与她做回亲近的姐妹,是因为除她之外再无别人可以为伴。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立场与思量,她却被他们表现出来的亲切蒙蔽了双眼,忘记了他们其实都是独立的个体,不会受她控制。以前愿意听从她的劝告,也是因为那些事对章家有利。当然,在瑶民这件事上,她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低估了负面影响,更要紧的是……忽视了自己和这个时代土生土长的人的观念差异。

明鸾长长地叹了口气,难道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做法才是正确的?也许这才是理智的做法,可她心里为什么就是觉得难受呢?

百户所马上就要对四姓十八家的人采取围剿行动了,而瑶民们也备好了武器准备大干一场。这场战斗的结果,无论谁胜谁负,死去的人是不会再复活了。真的有必要这么做吗?明明是可以和平解决的。可惜……这已经不是她一个小女孩能过问的事了。

此时在山脚下的章家,气氛也十分凝重。章寂闷声不吭地坐在正堂上,章放、章敞肃立在下方,低头听训。门外,陈氏与周姨娘、玉翟都面带忧色,一边摘菜,一边留意屋里的动静。

良久,章寂才开口道:“眼下最要紧的是先把孩子找回来,现在下这么大的雨,也不知她怎样了,要是因淋雨感染了风寒,可就不好了。三丫头的身子骨这几年虽有些起色,到底是曾经有过损伤的。”

章放顿了顿,顺从地应了一声:“是。”章敞却有些气愤地道:“父亲,难道就这么饶过那丫头了?她忤逆儿子这个父亲,却不用受罚,叫儿子今后哪里还有脸面?!”

“要罚也要先把人找回来!”章寂忽然提高了声音,面带怒色,“我还要罚你呢!你瞧你说的那都是什么话?!陈家怎么你了?你要含沙射影地把三丫头的过错牵扯到陈家头上,是想干什么?!我们章家可不是忘恩负义之辈!”

章寂发了怒,章敞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只能低头应是。章寂见他神情,就知道他还不服气,胸口闷闷的,想要训斥一顿,又怜他这几年受了不少苦楚,心中必然抑郁,而且今天的事,又确实是明鸾有错在先。这般纠结了片刻,他才开口撵人:“还愣着干什么?!趁眼下雨势转小了,赶紧打了伞出去找人!她在村里也没几家熟人,不是去找几家军户,就是在崔家小泉哥那儿。你把孩子带回来,路上不许打骂,要打要罚,也得将人带回家来再说!”

章敞闷声应了,退出堂屋,瞧见妻子陈氏面带希冀地迎上来,心里便有一股怒气涌上来:“你生的好女儿,如今连我这个做父亲的,都奈何不了她了,你想必心中很得意吧?!”

陈氏有些无措:“相公,你……”咬咬唇,“我陪你去找吧?兵分两路,总比一个人省事些。”

章敞冷笑一声,回了屋,陈氏连忙跟上去:“相公,是先去找几家军户,还是上山?”见章敞只是坐在床边,却无动作,不由迟疑:“相公不想去找么?那……我去好了。”说着转身就走。

“你别走,我有话问你。”

陈氏脚下一顿:“相公,今天是鸾丫头错了,但是……那些话绝对不是周叔教她的,陈家也不会教孩子这些,是你误会了。”

章敞沉默了一会儿,才闷声问:“万千户马上就要调离德庆了,新来的千户名叫江达生。这个人……你知道是谁吧?别告诉我你不认识他!”

陈氏蓦然一惊,猛地回过头来看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