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斗鸾 > 第一章 三年

斗鸾 第一章 三年

作者:Loeva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1-03 10:14:54 来源:笔趣阁

岭南的四月底,天气已经非常炎热了。明鸾借着树荫一路下山,也走得满头大汗,眼见着来到一处山泉处,便停下了脚步,把背上那捆柴枝随手丢到一边,一屁股坐到山泉旁,从自制的挎包里取出一个竹筒,小心地舀了半筒水,咕噜咕噜喝了个痛快。山泉水的冷意直入心肺,她顿时觉得整个人都清凉起来,抬头看到上方的山石突出一块,正好遮住了烈阳,她便索性挪动屁股,躲到那块山石底下,借着阴影摊开双手双脚,舒舒服服地纳起凉来。

章家来到德庆已经有将近三年时间了,在这三年里,全家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章寂兴许是因为受了打击,又失去了相濡以沫的妻子,一路流放而来,受了不少苦,明明只有五十岁,却象是年届花甲的老人一般,头发都白了一半,这几年陆陆续续病了几回,整个人的身体都垮了。刚安顿下来时,他还雄心壮志地盘算着要立下军功东山再起,可如今却只能待在家里带小孙子。不过他虽然没有了健壮的身体,却还拥有理智的头脑,明鸾有时候觉得,家里能有这么一位拎得清的长辈坐阵,真是不幸中的大幸。

章放昔日还是南乡侯府的公子哥儿,虽然号称文武双全,其实学的都是糊弄人的花花架子,所幸还有一副好身体,经过三年的操练,整个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如今跟千户所别的士兵相比也不差什么了,要论箭法可能还要再强一些,便是在德庆千户所里头,也称得上是位高手,今年春天刚升上了十人小旗的小头目。托他升官的福,如今章家人在九市一带无人敢欺负。

至于章敞,则远远比不上他的兄长了。他本生得文弱,又从小养成一股子读书人的酸气,虽然时势所迫,他不得已放下身段跟乡民打交道,也愿意为养家活口出一把力,但论起为人处事,却总差着一口气。因他能读会写,字又写得不错,平常摆个摊子替人写家书,又或者偶尔帮九市附近的百户所做些抄抄写写的文书活儿,偏又不讨那位百户大人的喜欢,总在平日言行中不知不觉便得罪了人,因此不但迟迟不能摆脱军余的身份,还总是被人克扣钱粮,若不是有个兄长护着,只怕早被整治得丢了性命,饶是如此,仍旧挨了无数次黑拳,仅是为他治伤花的银子,都超过他挣回来的十倍。时间一长,他性子越发沉默,除了在家人面前,几乎不主动与人说话。

虽然丈夫不争气,但陈氏在家中的地位却日益稳固。她在家时本就学得一手好厨艺、好针线,近三年来操持家中饮食,每晚做些针线去卖钱,还时常为镇上的大户人家做些浆洗缝补的活计,称得上是章家的主劳力。难得她温柔和顺的性子没有多大改变,只比从前更加坚强了些,与丈夫章敞的感情虽说不上很好,却也相敬如宾。

二房的情形却是另一番景象。宫氏失了丈夫欢心,又不得公爹妯娌待见,日子越发难熬了,却还是改不了那张臭嘴,顶多就是在家人面前收敛了几分,只说别家的闲话。因她死不悔改,章放与她离了心,转而看重一向老实巴交的周姨娘。如今周姨娘身为二房唯一一个男孩儿文虎的生母,已经是章家人默认的章放二房,虽然身体不大好,却还是坚持帮忙做家务,为陈氏分担不少。因她老实不生事,连原本看她不顺眼的玉翟也对她生出几分敬重。玉翟还在她的鼓励下,专在针线女红上用心思,虽说容貌有损,但论刺绣的技艺,却是在九市镇上出了名的。玉翟添了自信心,行事倒比先前大方多了。

至于明鸾本人,这几年里也没歇着。她一边帮陈氏做家务,一边也默默地为自己添加技能才学,跟章敞学习读书写字,跟陈氏学女红——没有在刺绣上下太大功夫,只是通学了缝纫裁衣等实用技能——还跟陈氏与周姨娘学厨活,除此之外,她甚至找上章放学武艺,她可没忘记那年在流放路上许下的雄心壮志,只可惜章放不赞成小侄女学男人舞刀弄枪,每次总是草草了事,只当时间一长她就会打消了念头,却没料到明鸾在二伯父处达不成目的,居然会找上另一个人——崔柏泉。

崔柏泉虽是庶子,却是正儿八经的将门子弟,从小就习武,精深的武艺未必懂得,但基础的把式却是一定会的。明鸾缠了他好些时候,终于烦得他答应教两套简单的刀法套路了。没有钢刀,她便拿柴刀代替,没有长枪,棍棒树枝也能凑活。崔柏泉的态度有些漫不经心的,也不知他是不是真心想教人,但明鸾自己感觉得到,经过两年的学习,她现在就算称不上什么高手,体力却养出来了。她如今的身量比年长三岁的二姐玉翟还要高些许,身姿挺拔,四肢有力,走起山路来,十里八里都不带喘气的,走在路上遇到三两个流氓瘪三,也能对付得了,还成全了一个“小夜叉”的美名。

此时的“小夜叉”章明鸾的姿态正如她的外号般毫无半点娴雅闺秀的气质,不过她只歇了一小会儿,便爬起来了。她记得今日二伯父章放要结束每旬一次的操练回家来,晚饭必定是要全家人聚在一齐好好吃一顿的,她得早些回去帮母亲的忙。

象牙山上幽林森森,她顺着羊肠小道走下半山,转入道旁的松树林,来到林中一处小木屋前。

这小木屋占地极小,左半边还是用树皮都没剥去的原木搭起来的,与土墙相接之处,隐约露出几处被火熏黑的痕迹。木屋前有个碗口粗的树干排列拼成的平台,平台上卧着一只半人高的黑狗,闻见脚步声,它忽地支起了一边耳朵,撑起眼皮子,瞧见是明鸾,便又闭上了眼睛,支起的耳朵又重新耷拉下去。

明鸾弯腰摸了摸黑狗的头,丢开柴枝,径自走上平台,也不敲门,直接抬脚将门板踹开了,闯将进去:“你又睡着了!这大热天的,你也不嫌屋里闷得慌!”

崔柏泉睁开眼瞧见是她,不耐烦地翻过身去:“你又来干什么?!”

“瞧瞧这个。”明鸾又一脚踢过去,将他身体往床里面踢进了些,坐到他床边上,从挎包里取出一个蒙着手帕的竹筒,小心地揭开一点,凑到他耳边去。

崔柏泉皱着眉没有动弹,听到那竹筒里传出来的虫叫声,立时翻身起来,面露诧异:“这是蟋蟀?”

“可不是么?”明鸾得意地将竹筒往前递了递,“你仔细瞧瞧,这个头可不小呢,卖相挺好的。这几年因为万千户好这口,德庆这里添了多少爱玩蟋蟀的人?我抓到这么一只好东西,要是拿到城里卖,少说也能卖上几百文钱吧?”

“山上抓的?”崔柏泉认真瞧了瞧那只蟋蟀,有些懊恼,“赶明儿我也去抓几只回来!”顿了顿,瞥了明鸾一眼:“你拿这个给我瞧,是在气我呢?!”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明鸾啐了他一口,“有好事便宜你呢!这东西,你拿到城里替我卖掉,无论卖掉多少,我都算你一成五的佣金,如何?”

“三成。”崔柏泉断然还价,“去一次德庆城,来回八十里地,我要走两天,还得算上住宿和饭钱,少说也要花上百十文钱,要是你这蟋蟀只卖到几百文,我岂不是还要倒贴?没门!”

“小气鬼!”明鸾咬牙道,“我给你介绍的好财路,赶明儿你也到山上抓上十只八只的,一起拿到德庆城去卖,顺手把我这个卖了,还白赚一笔佣金,你居然还跟我讨价还价?!”

“你要是不乐意,大不了我不帮了,你寻你二伯父卖去!”崔柏泉蒙好竹筒,摔回明鸾怀中,又睡下了,“快走快走,你年纪虽小,也有十岁了,孤男寡女的,叫人看见了说闲话,你不要脸,也别带累了我的名声。”

明鸾恨得一脚踩了上去:“姑奶奶愿意来找你,你还说什么名声?谁敢说闲话,叫他来找我啊!”

崔柏泉被她一脚踩得生痛,无奈地爬了起来:“你干嘛非要我去?你二伯今天不是要回来么?叫他去得了!”

“你知道什么?!”明鸾皱眉道,“要是让他帮忙卖掉,得的钱肯定要归入公中,那我不是白忙一场?这是我的私房钱!”

崔柏泉抓抓头发,随手往屋角一指:“那儿有个竹篓,把东西往那儿搁就行了,我正准备明日入城,顺便替你跑一趟腿得了。”

“那就多谢了,好小泉哥,你的大恩大德我不会忘记的!”明鸾嘴甜地说了几句好话,连忙拿着竹筒往角落走,崔柏泉还在后面提醒她:“另找东西蒙那竹筒,别把你的帕子留在我这里,免得有人看见了说不清。”

“知道了知道了,啰嗦!我的帕子上没绣花没名字,土白布一方,你不说,谁知道是我的?!”明鸾白了他一眼,见桌上放着一叠草纸,便顺了一张过来,从挎包里取出针线包,用针在上头戳了无数个小洞,拿它替下了自己的手帕,正要放入竹篓里头,一瞥见篓中的物事,便立刻蹦了起来:“你怎么把那些首乌给拔了?!我跟你说过的,那还要过两年才能收,现在拔了,年份不够,药力不足,卖也卖不出好价钱,而且德庆城药铺的掌柜不是说了么?何首乌要在冬天收,现在才是四月呢!”

崔柏泉淡淡地道:“当初你找我合伙种这东西时,就说过一人一半,我只挖了二十株,你那边半点没动,亏不了。”

明鸾急得直跺脚:“你听不明白么?我不是觉得自己亏了,而是觉得你亏了!这两年我们花了多少心思在这上头呀?到处打听种药的法子不说,去年大雨,你还在首乌田边冒雨守了两天两夜,费了那么大力气,好不容易看着它长起来了,眼看着再过两年就能有收益,你居然半途而废?真真气死我了!”

崔柏泉却还是那副半死不活的样子:“我问过药铺的掌柜了,这点大的首乌虽然药力不足,还能卖几个钱,我正急等着钱使,也顾不了许多了。改日我多打几条鱼赔你就是。”

明鸾被他气了个半死:“你这人真是牛皮灯笼,我懒得跟你说了!”摔袖就出了门,只是走了几步,望望天,又忍不住折了回来:“你为什么等钱使?你娘的病又犯了吗?”

“还是那样,每天继续看大夫吃药。”崔柏泉懒懒地倚着木墙,“我要存一笔钱,趁现在时间还早,多存一些,实在是等不到两年后了。”

明鸾有些不好的预感:“你想干啥?”她凑过去,“你该不会想做傻事吧?”

崔柏泉瞥了她一眼:“你忘了么?我们这些流放过来的军户,只需为官上服役三年,我家到德庆,今年已经是第三年了。秋天过后,我很可能就不能再继续做守林场的活,得另寻差使了。”

明鸾顿了顿:“那又怎么样?你今年才十三岁,就算服完役,也还是幼丁呢,至少还要再等三年,才能进入正军参加操练。”

“就算还有三年,难道我就什么都不用干了?”崔柏泉面无表情地道,“我听说镇上有人到外地跑商挣钱的,我虽是军户,只要瞒着上头,未必不能上外地跑一跑。只是这种事到底有风险,我得给家里留下一笔钱。哪怕是我成丁后入了正军,也要给家里多留点钱以防万一,免得不知几时丢了性命,我娘就得活活饿死。”

明鸾张张口,倒不知该如何劝他了,半晌才道:“就算是这样,也用不着涸泽而渔吧?这些首乌有我照顾着,过两年就能收成了,到时候挣的钱岂不是比现在卖幼株要多得多?你要是实在缺钱,我可以帮你想想办法。”

崔柏泉看着她,忽然微微一笑:“多谢你了,只是你似乎忘了一点。既然我会担心三年服役期满后的差使,你们家只不过比我晚来两个月,难道你就不用担心?”

明鸾心中一惊,但很快又冷静下来:“那要看我祖父是什么想法,我瞧他老人家平日的言行,似乎对这地方挺满意,未必想走。这象牙山林场又不是什么悠闲的好去处,就咱几个人巡林,把整座山走遍都要花上好几天,累都累死了,谁还跟我们抢差使不成?”

崔柏泉冷笑道:“你挂念着山上的好东西,自然不想走,可你家里的人却未必这么想。别的不说,光是德庆城就比九市繁华多了,想要寻营生也容易些,还有你家小弟弟,前儿不是听说要开蒙读书了么?镇上虽有私塾,但那位夫子可瞧不起咱们军户呢,你们家不搬,你弟弟上哪儿读书去?”

明鸾眉头打起了结。崔柏泉的话都说得很有道理,对章家人来说,九市确实不是个安身立命的好去处,就算她想做点小生意贴补家计,也得要有足够的顾客支撑才行啊!可如果离开了这象牙山,那山上的首乌田,还有章家人这两三年来开垦的六亩地,岂不是都成了泡影?

明鸾还在纠结,那边厢,崔柏泉已经下床整理好了衣裳,从水罐里倒了半碗水喝了,走出门去,背起了明鸾丢下的柴枝,招呼黑狗一声:“老黑,看好家,我晚上给你弄骨头来。”黑狗汪汪两声,象是回应似的,他便回头叫明鸾,脸上露出困惑之色:“你还呆站着做什么?赶紧走啊!”

明鸾耷拉着小脸反掩上门,跟在他后面一步一步往山下走,路上随手收集了不少枯枝干草,才一会儿功夫又得了一捆柴火。崔柏泉自然地伸手一抄,将这一捆也背了过去。

两人一前一后到了山脚,进了村子。崔家的屋子就在村头不远处,崔柏泉的嫡母钟氏与寡婶陆氏正在院子里做活,一抬头看见他们走近,陆氏先冷笑了一声,转头对钟氏道:“如今的女孩儿行事真不知廉耻,大白天的也跟外男走在一块。”

钟氏板着脸,起身高声喝道:“章家三丫头,你又支使我家小泉哥做事了,还要脸不要?!”

明鸾心情正糟呢,听了这话自然没好脸色,不客气地嚷了回去:“崔家大婶,你上个月又拿了我家两条咸鱼干,至今还没给钱,还要脸不要?!”

钟氏气得直跺脚:“谁家女儿这般小家子气,为了一点子鱼干斤斤计较,将来还不知谁家会看得上!”

“不管是谁家,总之不是你们家,你就放心吧!”明鸾啐了她一口,伸手接过崔柏泉背上的其中一捆柴火,“行了,也就几步路,我自己拿吧,省得她回头又骂你。”

崔柏泉面无表情地看了她一眼,抢过柴火,板着脸继续往前走,一直走到章家门前,方才丢下两捆柴,回头望了明鸾一眼,黑着脸走了。

“喂,我又没惹你,你生什么气呀?!”明鸾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只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