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斗鸾 > 第五十五章 抵达

斗鸾 第五十五章 抵达

作者:Loeva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1-03 10:14:54 来源:笔趣阁

梅岭上以关口为界线,岭南岭北,气候大变,景致也大有不同。明鸾穿行在香雪海中,闻着扑鼻的梅香,心情变得越来越好。

这一处梅岭,不但挡住了来自北方的寒风,造就了岭南的温暖,更让人觉得,它分隔开了两个世界,仿佛连京城朝廷那些纷纷扰扰的烦心之事,也一并被挡在岭北了。

既然梅岭的这一边已是另一个天地,她又何必哀声叹气,束手束脚?她就不信,凭自己的本事,不能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闯出一片天来!

章家人休息了一会儿,又再度赶路。下山总比上山要轻松些,只是刑具沉重,又是走在山道上,为安全起见,速度就快不起来,却也比上山时好受多了。周合落在队伍后面,让伙计将文虎接过去照应,又让人来前头问陈氏,要不要让玉翟与明鸾也到后面坐马车?虽然只是运货的马车,好歹不用自己走,两条腿也能歇了歇。

明鸾倒是无可无不可的,这驿道是用山石铺成,一般的货运马车没有减震装置,走在这种路上颠簸得紧,坐车未必舒服,还不如走呢。宫氏则大力怂恿女儿应下,甚至还想跟女儿一道去,被章放小声训斥两句,便板着脸不说话。玉翟也犯了倔脾气,死活不肯跟伙计走。

陈氏见状便有些为难,玉翟不去,明鸾身为妹妹,就不好独去了。明鸾瞥了她一眼,对伙计道:“不要紧的,这驿道又不算险峻,我好好走,不会有问题,还能顺便赏景呢,你们把三弟照顾好就行了。”伙计看向周合,周合略一沉吟便点了头,两人带着文虎往后走。

陈氏有些脸红,小声对明鸾道:“若是你觉得累了,跟母亲说一声,母亲来背你吧?”

“用不着!”明鸾扭开头,闭眼深深吸一口花香,“我身体好着呢,这个把月在船上我也没少运动身体,腿脚比你都利索!”

陈氏哪里肯信:“鸾姐儿……”话只开了个头,宫氏便从旁边插进两句冷言冷语:“三弟妹真是心疼闺女啊,实在对不住,我们二丫头连累三丫头了,三弟妹可别见怪!”

陈氏只能勉强笑道:“二嫂说什么呢?一家人哪有什么连累不连累之说?”

宫氏还要再开口,章放不耐烦地回头骂道:“行了行了,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要胡闹!三弟妹哪里对不住你了?若不是她,你以为有现在的好日子过?!”说得宫氏一脸讪讪地低了头。

陈氏忙打圆场:“二伯言重了……”话还没说完,便察觉女儿在扯自己的袖子:“什么事?”

明鸾很想劈开她脑子看看她的脑回路是怎么长的,明明是人家理亏,怎么她总表现出一副心虚样儿?!只是这里人来人往的,明鸾没兴趣当着外人教母,便笑了笑,扯开话题:“方才在岭北时,母亲给我说了好些诗,这里的景致比那边更好,不如母亲再给我说几首吧?”又顺道叫上章敞:“父亲最爱作诗了,可得了好句?”

众人都笑了,王老实一脸不解地问她:“章家三丫头,你是怎么了?走山路也不累?还要做什么诗啊干的?”众人听了笑得更欢。

章敞苦笑道:“三丫头也不知是怎么了,从前也不见她对诗词一道感兴趣,今儿倒起了兴致。”

章寂也回头问孙女:“三丫头莫不是叫老周那一番说辞给激出了好学之心吧?”

明鸾白了他们一眼:“哪有这么复杂?做诗不就是讲究个有感而发吗?我瞧这片梅花景致好,倒是很想做首诗来吟诵一番,可是我肚子里墨水不够,想不出句子来,只好求父亲了。”

章敞发愁地道:“这会子闹哄哄的,又有这么多人来来往往,我们也要赶路,便是有好景致,又哪里有闲心作诗?”

“非也,非也。”明鸾摇头晃脑地道,“这里不是梅岭么?长的都是梅花。大冷天的,别的花儿都不敢开了,只有它敢开,所以世人都说梅花有风骨,不惧寒风摧残。咱们做人也要学它的,辛苦怕什么?困境怕什么?日子还是一样要过的,为什么要整天愁眉苦脸?苦中作乐也无不可。所以我觉得,这里的梅花开得越好,咱们就该越高兴才是,它们可是我们的好榜样呢!”

章寂笑道:“这话说得有些意思了。”章放也笑着点头:“果然有些意思,只是说得略嫌有些粗,不够文雅。想想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路过此地,都为梅花风骨感动,也为此留下了无数诗篇,可惜咱们一家今日从此过,留下的却是这么一番大白话。”

明鸾见他嫌自己的话白,有些不乐意了:“想要文雅些,还不容易么?”绞尽脑汁想了想:“我有两句了,叫做……呃……我劝阿爷重抖擞,一路梅花一路诗!”

众人听了都是一愣,接着王老实咂巴咂巴嘴,说了句:“还挺好听。”章家人便哄然大笑起来。章寂更是一边笑一边道:“果然不错,够直白,不象你老子他们叽叽哼哼的,说的话叫人听不明白。”章敞却摇头道:“前一句就是大白话,后面那句是现学现卖的。这算什么诗?打油诗都算不上!”

明鸾斜了他一眼:“就算是打油诗,那也是诗啊,好歹有两句了。咱往后在这梅岭上也算是留下了一灿烂的篇章!”

章家人又笑了,连跟在后头的周合听说了,也笑个不停。

他们一行人又笑又闹的,别的路人都觉得惊讶不已,有一个坐在路旁的老者便说了句话,声音有些大,只是听他口音,应是粤地人,说的是广府话。章家人没一个听得出来,只是察觉他是在对自己一家说话,便停下了脚步。

明鸾在现代实习的时候,曾经在一个香港主管手下做了三个月办公室小妹,帮着做些端茶倒水送文件点餐的杂活,倒是勉强能听懂粤语,只不会说。咋一听到那老者的话,她还没反应过来,只停下了脚步,直愣愣地转头望过去。

坐在那老者身边的一位中年人便用官话解释道:“这位老先生方才说,在这条驿道上来往多年,流放的犯人也见过不少了,还是头一回见到这般乐呵呵赶路的,实在是难得。”

章寂见这中年人仪表颇为不俗,虽然只穿着半旧青袍,却别有一番气度,猜想他不是寻常人,便微笑着向对方点头示好,又向老者行同样的礼:“流放的路途虽苦,但正如小儿女所说,不妨苦中作乐,日子也好过些。”

老者笑着点点头,倒是没再说什么。反倒是那青衣中年人走过来道:“方才听见这位小姑娘说的‘一路梅花一路诗’,倒有些意思,小小年纪,情怀不俗啊!”

章寂哈哈笑道:“这是我小孙女儿,素来顽皮,打扰了先生休息,还请勿怪。”

明鸾也是补习过古代礼仪的,见状便乖觉地上前一礼:“叫先生见笑了。”

中年人笑呵呵地摆手:“客气,客气。”

他请章家人一道过去在梅树下歇息片刻,章寂便去问左四的意思,左四想了想,离方才休息也有小半个时辰了,略歇歇脚也好,便应了,由得章家人各自散开坐下,章寂便与那中年人说了一会儿话。

原来那人姓柳,名叫柳信文,是新任的广东德庆州同知,刚刚接到任命,带着儿子与家人正要前往德庆赴任,才会路过此地。章寂与他说话的时候,他的儿子一手拿着一束梅花跑了回来,脸蛋红扑扑的,见了章家等人便有些不好意思,忙将梅花往背后一藏,小步挪到父亲身后。

柳信文笑着向章寂介绍儿子:“这是小儿柳璋,都十一岁了,还象个孩子似的爱玩爱闹,倒叫侯爷见笑了。”

章寂打量了那少年几眼,见他眉清目秀的,衬着一身裘衣,如同王孙公子一般俊朗,便夸了几句,只是夸完之后,却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大孙子。文龙比这少年大不了多少,章家未出事时,也是乖巧讨人喜欢的孩子,如今却流落在外,不知几时才有再相见之日,他心里不由得难过起来。

宫氏则直接想起了自己死去的儿子,眼圈当即就红了。玉翟连忙递了手帕过去。

她这里一动,柳璋便察觉了,有些好奇地望了过来。玉翟发现他在看自己,脸一下涨红了,转开脸不让他看。柳璋反而更加好奇,便盯着看个不停,直到父亲轻咳一声,才发现自己失礼了,脸又是一红,低下头来。

这只是驿道上发生的一点小插曲,柳章两家人聊了一会儿,又结伴下山,到得山脚下后,便相互告别,柳家去寻客店,章家继续往前赶路,直到太阳西下,方才在周合事先派人来安排好的住处落脚。

第二天早起,章家人继续赶路,他们到了南雄府后,休养生息了几日,再坐上周合安排的小船沿浈水南下,到韶关转入北江,一路驶向广州。

他们到达广州那天,已经是十一月中旬,天灰蒙蒙的,风里夹着雨丝,打在身上格外阴寒。周合不方便与他们同行进城,下了船后与左四等人约好了晚上在城里的商铺会面,便与他们分开了。左四等差役带着章家人入城,直奔府衙,将公文交了上去。

此时已经将近腊月,广州府衙里的官员已经在盼望过年封衙了,大多数公务都是师爷协理,忽然来了这么一桩公务,那师爷倒有些吃惊:“足足三千里路呢!我还当你们要到明年开春才来,前儿才收到文书,说沈李两家犯人因路上遇疾,要原地收监的,不想你们现在就到了。”

左四自然不会将实情相告,便只说:“我们押送的这一批犯人运气好些,病早就好了,我们担心会误了公事,便赶早将人送了来,倒不知别人如何。”

“这如何是好?”那师爷有些烦恼,“我听说你们有可能耽误路程,便把别的犯人先拨到原先缺人的卫所去了,如今章家人忽然来了,又要分派到哪里去呢?”

左四哪里顾得上这些?便说:“您先把人收下吧,分派的事过后再说。”那师爷犹豫了一下,便给他们签了,又命人带了章家父子三人上来,想了想,道:“先把板子打了吧,打完以后暂时收押,待我报上知府大人,再决定他们的去处。”

明鸾跟着女眷们站在府衙外头等消息,等了许久也没个信出来,身上冷得不行,过了一会儿,张八斤才领了个衙役出来,对她们道:“人被领去打板子了,四十板子,放心,咱都说好了的,不会打重。”

宫氏与陈氏听得脸都白了:“怎么要打板子?!”

“流放来的犯人,都要经这么一出,老规矩了。”张八斤指了指那衙役,“这位王老哥会带你们去寻地方住下,你们先安顿好再说,慢慢等消息吧。”

宫氏与陈氏惶惶然地不知该如何是好,但听得张八斤这么说了,便只得随着那衙役走了,也不知拐了几道弯,经过几条街道,来到一处巷口,瞧着里面住的人家不少,过道旁还有孩子在玩耍。那衙役领着她们来到一处破烂的宅子门前,推开门,将钥匙塞给了陈氏,用不咸不淡的官话道:“就是这里,已经付过十天租金了,你们暂时住着,有事会叫你们。”说完就走了。

章家女眷们带着孩子站在那破旧不堪的小院当中,面面相觑,都是一脸茫然。

良久,宫氏首先开口:“这……这叫人怎么住?要不咱们去寻周掌柜吧?”

陈氏咬了咬唇:“方才来时……也没仔细看清楚道路,我……我不知道周叔的铺子在哪儿……”

宫氏诧异:“那不是你娘家的铺子么?你怎能不知道在哪儿?!”

陈氏面露愧色,明鸾翻了个白眼,站出来道:“现在去找铺子,来不及了,咱们先回府衙打听消息再说,兴许能遇上周爷爷!”

“府衙?”宫氏与陈氏对视一眼,后者有些犹豫:“可我也不认得路了。”

明鸾抚额,这些女人果然靠不住:“我认得,我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