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斗鸾 > 第六十六章 违和

斗鸾 第六十六章 违和

作者:Loeva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9:42 来源:笔趣阁

明鸾想要再看得清楚些,可惜朱翰之一行人骑马速度快,风一般跑过去了,只让她隐约看见了后脑勺。明鸾有些犹豫,想要再进庄找人看清楚些,却被老松头拉住:“小鸣哥,你要做什么?”

她从广州开始,扮男装的时候一律让周围的人唤她“小鸣哥”,以防路上被旁人听出端倪,因此时她还是少年打扮,老松头就没改口。明鸾听了,便对他道:“我方才瞧见进庄的那几个人里头有个挺脸熟的,想要靠近些再看看。”

老松头却道:“那几个人瞧着不是一般人,后头跟着的四个青壮背上还背着长长的布包,看那形状,有几分象是刀剑等物。这里是天子脚下,敢在这种地方佩刀剑,不是衙门的官差,就是歹人,若是官差,没必要包着布皮,遮遮掩掩的,可见他们来历有问题,小鸣哥还是不要靠近的好。”他长年跟着商队走天下跑买卖,见过的人多,眼界自然不是明鸾这种小菜鸟能比的。

明鸾听了他的话,回想了下,依稀记得那群人里确实有人背了什么长条状的东西,但她当时所有注意力都在朱翰之脸上,也没仔细留意,便说:“我是瞧着其中有个人脸熟,若真是他,那在这种地方背着刀剑也没什么出奇的。最重要的是,如果那个人真是我想的那一位,只要问他就能知道祖父他们的下落了!”

老松头犹豫了一下才点头说:“也罢,你就在庄外等着,待我进去瞧瞧。”

明鸾忙道:“你又不认得他,他也不认得你,你去了有什么用?还是……”话音未落,便不知从哪里跳出几个男子来围住了他们,虽是村民打扮,却个个孔武有力,腿脚灵便,脸上都带着警惕之色。其中一人抬了抬下巴:“你们是哪里来的?想干什么?!”

老松头挡在明鸾面前,赔笑着向那人作了个揖:“小老儿随少爷来京城寻亲,因不识道路,在附近迷了路,走到这里,见有人烟,想要找人打听打听,却又不敢轻易惊动,便在此处徘徊。若有冒犯之处,还请尊驾原谅则个。”

那人上下打量他几眼,又转眼去看明鸾。明鸾只觉得他的目光象刀子似的,被他看了一眼,全身就冰凉一片,心知这人不好对付。

那人微微一笑,脸上带着嘲弄之色:“来寻亲?说说吧,你家亲戚姓甚名谁?家住何处?你们是从哪里过来,又在何处迷路呀?你要是说得明白,倒也罢了,若是说不明白,那就是心存歹意,说不定是附近山里的强盗来踩场子,近来听说已经有不少村子被抢了!”

老松头额头微微冒汗,正要回答,明鸾却一把抓住他的袖子,给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退下,自己反而上前一步,对那人道:“这位大哥真是说笑了,这里是天子脚下,哪里来的强盗?至于我要找的亲戚是哪家嘛……是一位吉爷告诉我,我家亲戚住在这一带的,我姓张。”顿了顿,见那人露出几分犹疑之色,又补充道:“弓长张。”

那人一愣,眼中闪过一阵茫然:“弓长张?不是立早章么?”

明鸾眼中一亮,笑道:“大哥这话是什么意思?我自然是姓的弓长张了,总不会连自己姓啥都不知道吧?”

那人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上头曾经嘱咐过,也许会有一对姓章的母女前来寻亲,可眼前这个不但是个男孩儿,还不姓章,若说只是巧合,偏他又说出了罗吉的名字。他只得叫过一个同伴,低声嘱咐几句,然后打发回庄里报信去了。

明鸾留意到他的举动,又发现围着她与老松头的几个人神色都放松了许多,不再象先前那样面带警惕了,便知道这群人多半是自己人,心里也安定许多。

不一会儿,庄里便出来了几个人,为首的一个戴着斗笠,瞧他身量身形,还有走路的姿势,明鸾总觉得眼熟,心底顿时激动起来。果然,等那人走到近前,微微抬起斗笠边缘,便露出了半张熟悉的脸,嘴角那笑怎么看怎么讨厌:“你这丫头,怎么打扮成这个模样?我一时没认出来,差点儿把你当成是奸细了。”

明鸾脸上掩不住喜色,嗔道:“出门在外,自然是这样比较方便。我都认出你了,你还没认出我,可见我的眼力比你强,这一回是我赢了!”又问:“你做什么拿布蒙了半边脸?”刚才好象没看见他在脸上蒙东西呀?

朱翰之愣了一愣,马上笑道:“我这脸也未免太显眼了些,要是不蒙着,万一叫人认出来岂不糟糕?”

明鸾只当他是说自己的脸上有伤疤,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便也没怀疑,只是笑说:“方才我看见你骑马跑过去,好象没蒙东西,你就不怕叫人认出来?”

朱翰之笑笑:“谁说我没蒙?大概是骑马跑得太快,你没看清楚?”

明鸾回想了下,始终记不起他脸上是否蒙了东西,不过他这个说法是很有道理的,便也不再多说,只是问:“你原来也在这里。我是根据一个叫罗吉的人留给我母亲的地址找过来的,我祖父他们可是在庄里住着?”

“原本是的,但现在不在。”朱翰之微微松了口气,“前些日子,庄子外头有些生面孔的人徘徊,我担心会泄露你们家人的行踪,便让他们迁走了,不过不远,就在后头聚宝山脚下的村子里,一会儿我派人送你过去。你母亲呢?”

“我母亲还在江宁呢。我在外头听说了京城里的消息,也不知道现在是不是危险,不敢贸然将她带过来,想着先找到祖父再说。一会儿见到祖父,我再回头接她过来。”明鸾左右看看,“也难怪你这里会有人探头探脑的,我只在庄外看了几眼,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京城里的人精多着呢,你还是小心些好。”

“哦?”朱翰之笑笑,“那你给我说说,这庄子怎么不对劲儿了?”

“那还用说吗?”明鸾睁大眼睛看他,“无论哪里的田庄,总是男女老少、老弱妇孺齐全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了饭点就有炊烟,开春就要忙种田。你这庄子,庄里庄外都只见青壮,个个都牛高马大的,却连个女人孩子都不见,还人人都走出走进的,也不做农活,难道还不奇怪?”

朱翰之抿抿嘴:“这也没什么,先前这庄子里有的是老弱妇孺,都是信得过的人,只是近来有事,继续将他们留下来,未免不大方便,才把人迁走了。也就是这几天的事,这也没什么。”

这话说得有些奇怪,只是明鸾心急着见家人,也不想追问,便道:“你什么时候带我去见祖父?”

朱翰之笑了:“瞧你急的,我这就叫人去。”

明鸾顿了顿,又觉得古怪:“他们住得远吗?”

“不远啊,就在前面那座山的山脚下,大约有两三里路吧,跟九市镇到你家村子的距离差不多。”朱翰之指了指方向,回头打量一眼她的腿脚,“对你来说,想必只是小意思。”

既然只有这么一点路,为什么朱翰之不亲自带着她去呢?

这个念头在明鸾脑海里转了一转,就被抛开了。她想到朱翰之本应在北平燕王府里养尊处优,又或是陪伴在太孙身边的,可他居然出现在这危机处处的京城周边,必然有什么机密的事要做。他有正事忙,哪里有空处处陪她?于是她也没再追问下去。

朱翰之叫了一个年轻后生来领路。这后生长相平凡,手脚敏捷,由始自终都微微低着头,那五官长相,恐怕丢到人堆里就找不出来了。明鸾心想,这莫非就是传说中最适合做间谍的长相?便特地多打量了他几眼,倒叫他有些尴尬地扭开头去,加快两步,走在前头。

朱翰之轻咳一声,盯了那后生的背部一眼,嘴里却在跟明鸾说话:“你先去见姨祖父,我还有事要忙,不能过去给他请安,你替我向他老人家赔个不是。”

明鸾心情忽然又好起来,笑着应了:“没问题!你有空了记得来家里做客啊。”便带着老松头跟上那后生,欢快地往山脚的方向走了。

朱翰之看着她的背影远去,却暗暗叹了口气,回头吩咐周围的人:“都准备好了,可别露出马脚来,该改建的地方尽快改建,周边也要清场,日后再有生人出现,绝对要盯紧了!”

众人齐齐应声。

明鸾对此一无所知,她与老松头很快就来到了聚宝山下的村子。这村子不大,也就是百来户人家,村口有许多孩子在那里玩耍,见有生人来,也不理会。带路的后生直接将他们带到村后头靠近山边的一个农家大院前,明鸾立刻眼尖地发现周姨娘正蹲在院门附近洗衣裳,忙大声叫她:“周姨娘!”

因“特赦令”离开德庆的章家人都在这里了,见了分别多时的明鸾,每个人都很激动。明鸾没忍住眼泪,抱住章寂哭了一场,还是周姨娘与老松头相劝,她才跟章寂等人进了屋里,坐下详谈。

明鸾将德庆后来发生的事告诉了他们。玉翟得知找到了自己母亲的尸首,顿时便泣不成声,听说她的骨灰就在陈氏身边,便要起身去江宁,被明鸾拦住:“今日时间不早了,我明儿一早就回江宁接人。好姐姐,你别添乱,我最晚后天就能回来了。”

玉翟一边跺脚一边哭道:“我怎么添乱了?我不过是想去迎我的母亲,不行么?!”

“行行行。”明鸾求饶地看了章寂一眼,章寂重重咳了一声:“二丫头,还不快坐下?!你一个女孩儿要如何去江宁?还说不是添乱?!”玉翟哭着跑回自己房间去了。

章寂叹了口气,又问明鸾:“沈家人有什么下场?”明鸾告诉了他,他便点点头:“倒也罢了,只是便宜了沈儒平!”明鸾留意到,他说这话时,门外有人影晃了一晃,但很快就消失了。她疑心那是沈氏。

章寂又问她可有章放章敞兄弟的消息。明鸾犹豫了一下,还是缓缓将卞副使带来的消息告诉了他。章寂满脸震惊,继而又露出了伤感之色:“那臭小子……怎么就这般糊涂?!”

明鸾连忙安慰他:“祖父别伤心,都是冯家人不好……”

“难道是冯家人让他逃的?!”章寂打断了她的话,“你也别替他说好话了,虽然他是你老子,可一辈子都没干过一件象样的事儿。生前只会给家里添麻烦,正要指望他顶门立户的时候,他逃了,临死还要给家人脸上抹黑,我怎么就生养出这么一个不中用的东西?!”

他正在气头上,明鸾缩了头不敢多说什么,只是小声劝他:“您别生气……别生气……”

还好,章寂年纪虽然大了,身体也不好,但心脏血管都还算强壮,没有因为生气而出现什么危机,只是一个劲儿地骂章敞,骂完了,却又开始伤心:“也是我不好,若我当初不是存了私心,想让他逃得一条性命,松口许他去了,他也许就不会落得这样的结果……这叫什么呢?我以为会留下来陪我等死的,都平平安安逃出来了,我以为能逃得性命的,反而死得不明不白……”

章寂沉默了一会儿,终究还是长叹一口气,什么话都没再说。明鸾不敢吭声,只能陪他静坐。

过了不知多长时间,章寂方才再度开口:“你母亲在江宁?她一路陪着你上京么?怎么不劝她先回娘家避一避?”

明鸾小心翼翼地道:“母亲说,伯母和父亲的骨灰都在我们手上,理当先送还本家。而且我年纪小,她无论如何也要先把我送回章家。”顿了顿,看了章寂一眼,“祖父,母亲和父亲和离的事……”

章寂叹息一声,没有回答,只是问:“你就带着一个人找过来了?我们原本是住在前头庄上的,是谁告诉你我们搬到这村里来了?”

明鸾忙道:“是朱翰之……”张张口,“是广安王……”

“原来是他。”章寂脸色放缓了许多,“这孩子是个有心的,不但派人将我们接了来,还用心安排我们的日常起居,十分细致周到,真是难为他了。可惜我们上京这么久,也没见着他,不能当面向他道谢,你若看到他,千万别忘了替祖父表达谢意。”

明鸾愣了愣,嘴上应着,心中又再次察觉到了违和感——章家人在附近住了这么久,朱翰之又在庄子上,不过是咫尺之遥,为何一次也没来拜见过章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