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斗鸾 > 第二十一章 老手

斗鸾 第二十一章 老手

作者:Loeva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1-03 10:14:54 来源:笔趣阁

章家人一直提心吊胆地等待着锦衣卫诸人的动作,只是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是,自那天钟玉荣回去后,似乎就没了下文,除了陈氏透露钟玉荣曾找过宫氏,却无功而返之外,什么反应都没有,再过两天,德庆城崔柏泉与左四那里便传来了冯兴桂一行从码头离开了德庆的消息。

冯兴桂等人走之前,曾经打听过一群持北平口音的人的行踪。这显然是在追寻传说中的“燕王府使者”。

明鸾听到这个消息时,一度为朱翰之担心,要知道他的身份目前可是见不得光的,要是被冯家抓了去,那真是死了都没人知道。但她冷静下来后,记起朱翰之已经走了将近十日时间,就算是走得再慢,也不可能被锦衣卫的人追上了,更别说他那个人最是奸诈狡猾,从来只有他算计别人的,几时轮到别人算计他?明鸾心中大定,情绪也好了许多,却坚决不认为自己是在担心朱翰之,她只不过是怕朱翰之暴露了,会连累章家而已。

不过这群锦衣卫居然会这么轻易地走了,让人有些不敢相信是真的。章家人对此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明鸾在左四与崔柏泉处得了个不知道是不是答案的答案。

左四道:“这几个锦衣卫行事挺张扬的,尤其是领头那个小年青,进城后一直住在最好的客栈内最好的客房,每日都叫人备下最好的酒菜,夜夜笙歌。若说他是来办公务的,这也未免太懒怠了些,但他手下那几个人确实是天天都出门办事,十分勤勉。有一人甚至在两日内走访了三处村镇,路程加起来都有一百多里了,向数十个人问了话,相当仔细。可见他们此行是真有事要办,但到底是不是公务,却是难说。”

明鸾目瞪口呆地看着他:“左四叔,您怎会知道他们干了什么?”

左四瞥瞥嘴:“废话,这几个人操的是京城口音,行事做派又显然是官家人,来了德庆城也不知收敛,我们能当不知道么?若他们直接上衙门要求协助,我们反而不敢多问,但他们这般张扬,又不肯找上官府,不是在执行密令,就是办的不是公差。锦衣卫向来嚣张惯了的,天知道他们会干出什么事来?自然要小心盯紧了,省得他们惹出祸事。倘若他们遇到危险,我们也能及时救下,免得他们有个三长两短,上头怪罪下来,我们才冤枉呢!”

明鸾恍然大悟,十分狗腿地替他倒了杯茶,赔笑着捧到他面前:“左四叔说得对,你们真是太厉害了!管他是谁,到了德庆城,想要瞒过咱们左四叔的眼睛,那是做梦——左四叔啊,您既然一直留着他们的行径,可知道他们为何忽然走了?”

左四慢条斯理地接过茶喝了一口,才道:“他们为何忽然走了,我是不知道,但他们在这里几日了,做了什么事,还是有迹可寻的。他们一行五人,领头的小年青实在不省事得很,明明不懂规矩,却还能得此高位,不是官宦子弟,便是靠拍马屁升上去的。这样的人或许有些小聪明,但其实没什么真本事。”他瞥了明鸾一眼,“我虽不知道他们为何要来查你章家,但我平日冷眼瞧着,也不觉得你们家真做了什么违纪之事,想必不会有大碍。”

明鸾暗暗抹了把汗,笑道:“哪里是我们家做了坏事?原是以前的仇家见我们到了德庆四年还活得好好的,心里不忿,想要折腾我们呢!”

“是么?”左四不置可否,继续道,“那五个人中,除去领头的那小年青外,另有一个车夫长随,是打下手的,且不管他,又有一个长得五大三粗,贼眉鼠眼,惯会拍那小年青马屁的,也没甚可说的,剩下两人,一个姓裴,一个姓钟,想必就是你说的那两人了。这两人可了不得,说话行事都透着精明,尤其是那姓裴的,我手下的人冷眼在旁瞧着,只觉得他侦察追踪的本事比之最好的捕快也不差什么了,真不愧是锦衣卫。我的人远远地盯着他们,不到半天,就被他发现了,可见他眼力和警惕心都极佳,只是他无意为难我们,才装不知道罢了。不过另一个姓钟的第二日也有几分察觉,同样没跟我们计较。我们也就稍稍收敛了些。”

明鸾瞪大了眼:“为什么呀?他们既然不肯联系本地官府,应该就是不想你们插手的意思,知道你们在监视他们,居然没有反应?”

左四嗤笑:“傻丫头,他们能有什么反应?到地方上办事,若是公务,没知会地方官府,本就是他们不对,若是私活,那就更没底气了。我们又不曾拦着他们,不过是远远瞧着罢了,能有什么反应?况且,他们那头儿做事这般张扬,半点遮掩的意思都没有,想来是觉得德庆山高皇帝远,他又是领头的,无人管束,便敞开了寻欢作乐。他不知是真不知道,还是有恃无恐,也不知惊动了多少江湖绿林中人,都把他当成是肥羊呢。我们派了人去盯着,还是救了他。他手下那姓钟和姓裴的都是老手,自知理亏,又怎会为难我们?”

明鸾这方明白了,只觉得自己太蠢,这种事其实并不难理解,她略静下心一想,也有几分了悟:“那个冯兴桂这么张扬,但是又无心办正事,只顾着自己快活,他手底下的人如果都是没本事只知道巴结讨好的就算了,既然有两个真有本事还很有资历的老人,应该会看不惯吧?”

“自然会看不惯,而且那领头的小年青对这两个能干人还不算客气,常常斥责他们,那姓裴的还挨过一顿板子,听说是在他两天内奔波百里查到了许多事之后,我们知道了都觉得吃惊。”左四有些得意地道,“此事千真万确,是客栈老板、伙计还有那小年青召去相陪的几个粉头与丫环说的。”

明鸾有些无语了,只觉得那几个锦衣卫有些可怜,他们可能觉得自己还在秘密行事,只有两个人察觉到本地官差在暗中监视他们,但谁会想到他们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的眼皮子底下,怕是连吃喝拉撒都成了公开的秘密。左四不愧是捕快中的老手,什么都瞒不过他。

左四继续道:“那姓钟的和姓裴的好几回私下避了别人在一处说话,也曾在那姓裴的挨打后结伴出行,就是去的九市。回来后他们不知与那小年青说了些什么,出门时脸色都有些不好看。那天晚上小年青又召了相熟的粉头过去,他们的脸色就更难看了。这种事我最清楚不过了,对这些有真本事又在行当里浸淫多年的人而言,上官是个无才无德又懒惫的人物,谁会服他?更别说平日还吃了他不少亏。那日晚上,我手下的人恰好去草丛里解手,正遇上他们二人在附近说话,似乎是打算拿话哄住小年青,让他尽早带人回京城去,说是京城里有立功的好机会等着他们呢,说不定还能发一笔横财,不能再耽误下去了。”

明鸾听得眼中一亮:“这么说,那个冯兴桂后来真被他们说动了?他们这是要回京城去?!”

“你这么高兴做什么?”左四泼了她一盆冷水,“锦衣卫在京城能有什么立功的机会?还是能发横财的,自然是抄家抓人了。也不知京城里如今是什么情形,又有多少达官贵人要成阶下囚。”

这话一出,明鸾还有些迟钝,一旁的崔柏泉却先难受开了:“这才过了几年?今上到底想做什么?成日抄家抓人,还有完没完了?去年就已经有一批人遭殃,如今又要轮到别人了么?”

左四冷笑:“你管谁会被轮到呢,横竖那些人里多的是当年在你家遭难时落井下石的,如今不过是报应罢了。”

崔柏泉暗叹一声,悄悄看了左四一眼,转向明鸾:“前些日子我听说你那沈家的表兄走失了,可找到人了么?”

明鸾愣了愣,摆手道:“还没找到呢。他家里都不当一回事,我们四处问了都不见他踪影,也没法子,只盼着他能平安吧。”

左四瞥了她一眼,嘴角弯了弯,没吭声。

崔柏泉继续转移话题:“我舅舅也让衙门里的人帮着打听呢,有了消息就告扩你们。对了,章二叔快要走了吧?家里可都安排妥当了?若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你尽管开口。”

明鸾也偷偷瞥了左四一眼,也配合地接话:“都准备得差不多了,连我二伯母都消停了许多。若真有需要帮忙的,我一定不会跟你客气。”

崔柏泉笑了笑:“这才是正理,咱们两家四年来一向亲近,那些虚礼就不必多说了。”顿了顿,他叹了口气:“其实我倒很是羡慕章二叔,若我也能去安南就好了。明明我是千户大人的亲兵,可惜师爷年纪大了,千户大人怕累着他,不让他跟着去,我也只能留下来。”

他这话一出,明鸾尚可,左四已经瞪圆了双眼:“胡说八道些什么?!你才多大?就想上战场,是嫌命太长么?!你就算不为自己着想,好歹也想想你娘,你若有个好歹,她怎么办?!还有你们崔家的血脉,如今就只剩你一棵独苗了,若是从此断了香火,到了泉下你有什么脸见你父亲哥哥?!”

明鸾也道:“是啊,小泉哥,你还是赶紧打消了这个念头吧,我二伯去安南,自有他的苦衷,你现在日子不是过得挺好的吗?何必冒这个险?”

崔柏泉抿了抿唇:“章二叔去安南,是打算挣了军功回来,让家里人过得好些吧?我何尝不是这个打算?若我能争气一点,我娘或许能过得好些,还有机会到更繁华些的地方,请医术更高明的大夫来医治。如今她在德庆能吃的药都吃过了,眼看着病情已经有了起色,却迟迟未能痊愈,我心里实在着急……”

明鸾打断了他的话:“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卢姨娘的病已经有起色了,你有什么可急的?若是别的想法也就算了,你居然想去打仗争军功?你就不怕你有个三长两短,卢姨娘的病情更要加重了?!”

左四更是斥道:“你这样的年纪,上了战场又能做什么?白白送命罢了。人人都以为去打仗就能挣个功劳回来,可功劳哪里是那么好挣的?一将功成万骨枯呢,你怎知道自己就是那将,不怕自己是那万骨之一么?”明鸾在旁连连点头。

崔柏泉见他们二人都反对,又实在舍不下母亲,不由得露出苦笑,也就不再提起这件事了。

崔柏泉去不了安南,章放却要启程了。这次两广出兵增援,出于某种考虑,特地拨了一批瑶兵,德庆也有一批,总共有两百人,其中九市瑶寨里奉大山等青壮都名列其中。德庆千户所本来就只出六百人,倒有两百是瑶兵,很是引人注目。江千户考虑到这批瑶兵归顺不久,而他手下的武官中能与瑶民相处融洽的并不多,便特地把章放提了出来,专门负责与瑶兵沟通的事务。章放为此带上明鸾往瑶寨去了两趟,跟盘天保七公与另外三姓的长者说了很长时间的话。

明鸾只是被二伯父当成是友好象征提溜过去的,但正式谈话时,却因为年纪小不懂事被踢了出来,只能找盘月月他们说话玩耍去。但是瑶寨里的人除去赶制蜡染绸的、在农田里忙活的、带小孩做家务的,其他人大都在为出征的勇士们做准备,除了盘月月,就没人闲着,即使是后者,也是特地奉了祖父之命来陪明鸾这个友好象征的,让明鸾很是郁闷。

盘月月道:“大山哥在后山教寨里的后生门射箭哩,咱们不如过去瞧他们?”

明鸾脑中鬼使神差地想起朱翰之对奉大山箭术的推崇,便应了,两人一道去了后山。奉大山果然就在那里进行箭术教学,学生都是族中十到十八岁的少年,一个个听得十分认真。

明鸾听不懂瑶语,却隐约能从奉大山的动作手势中猜到他在教一些用弓箭对敌时的窍门,忙请盘月月帮忙翻译。盘月月翻了几句,见她听得半懂不懂的,索性拿出自己惯用的弓箭替她讲解一番,还传授了几个小窍门,更陪着练习了半日,让明鸾受益斐浅。从前她也粗略学过些箭术,但没有认真学过,要是射靶子,十箭里倒有八箭是脱靶的,如今总算有五箭能中了,可以称得上是大进步。

她对箭术产生了兴趣,也是因为这次锦衣卫事件带来的压力。她忽然想到,如果这次不是运气好,锦衣卫内部有分歧,提前离开了,章家说不定真要逃亡,到时候自己只会点粗浅的拳脚功夫,靠着一把柴刀,真的足够保命吗?奉大山箭术很好,连朱翰之都夸过,自己不敢向他请教,但求一求盘月月还是没问题的。等自己练好了箭术,要是将来再见到朱翰之,也可以向他炫耀一把了。

就在明鸾开始抱着一种奇怪的心态学习箭术之时,章放出发的日子到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