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大明当神子 > 第七章 爸爸不爱我了

回到大明当神子 第七章 爸爸不爱我了

作者:墨羽惊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10:14:54 来源:笔趣阁

唐太宗下罪己诏,是因为刚刚即位,得位不正,又突逢天灾,为了自己的政治立场,才口吞蝗虫,下罪己诏,以平舆情民怨。

可对于现在的朱元璋来说,这大明朝就是他一手打下来的,他就是开国以来的第一任帝王,二十多年来皇权已经极为牢固,下罪己诏干嘛?下罪己诏那蝗灾就不来了吗?

他要的是阻止这场蝗灾的方法!他要让他的百姓不忍饥不挨饿!

轻飘飘的下一道罪己诏,然后不管不顾,让百姓在蝗灾中家破人亡?简直放屁!

这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罪己诏,亏他想得出来!

一旁的王灵善听着朱元璋语气中的怒意,整个人都懵了。

“什么罪己诏?什么乱七八糟的?我说的是遏制蝗灾!”

朱元璋冷笑:“就凭吃?”

“就凭吃!”

“蝗灾飞过铺天盖地,人就是拿麻袋去抓都是杯水车薪,怎么可能吃完?”

王灵善笑道:“谁说只有人吃了,当然是让畜生吃,让鸡鸭鹅去吃。”

朱元璋皱眉,表情大为不解。

王灵善转身,对敬德说道:“去,给我捉几只蝗虫过来。”

然后神秘莫测的对朱元璋说道:“治理蝗灾,要遵循天理的……”

来来来,就让我这个医大高材生给你讲一讲生物防治的事情!

--

所谓概念,便是从无到有的一种理论,它本身或许并不难理解,但是在第一个人发现并总结出这条概念之前,纵使再简单的事物都不会有人去思考他的因果。

譬如达尔文的进化论,其中最重要的观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条理论在推广开之后很容易理解,甚至在后世的小学教材中就可以轻易见到,但是在这条理论没有被发现总结出来之前,很少有人会去关注这些地球上的生物是怎么来的。

对于朱元璋也是一样,他是一个卓越的帝王,但他也是一个古人,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利用生物链去抑制生物种群密度从而达到防灾的目的,这种后世人一看就理解的事情,朱元璋并不能凭空想出来。

用鸡鸭防止虫害,最早也是在明朝中期被一个叫陈经纶的人提出来的,只是王灵善现在将这个过程提前了近百年。

“陛下,请问,蝗群何以成灾?”

“所过之处,禾稼竹木皆尽,与人畜争口粮,且数量庞大,无孔不入,防无可防。”

这时候,敬德已经跑了回来。

这个季节的蝗虫是很好找的,只是他不知道自家主子要这些蝗虫干什么,也不知道要活的还是死的,生怕伤到了这些蝗虫让主子不好在陛下那里交差,所以干脆用衣服的下摆紧紧的包成了一个球,把还活着的蝗虫都放到了那个布球里边。

王灵善随手将一根箭羽折断,从断口抽出一根细长的木丝做成木签,将布球中绿油油的蝗虫一个个穿到了木签上,然后将木丝放在靶场的火盆中炙烤。

当然,这期间两个人对话也没有断。

“那再问陛下,蝗群为何数量庞大。”

“当然是能生!这群魑魅魍魉在地上边吃边生,一天数量就能翻倍。”

“对!根源就在这儿,蝗虫繁衍太快,子子孙孙连绵不绝,但是如果将蝗虫从子子孙孙这里断掉呢?”

朱元璋一脸不解:“怎么断?”

“蝗虫之害,源于数量之广,陛下且看,刚刚敬德捉到的这几只蝗虫是青色的,纵使会飞也不过数尺之遥。”

“可一旦他遇到干旱,蝗虫就会大量繁殖,并发生变异,生出双翅,攻击性极强!为了觅食而四处迁移。”

朱元璋不耐烦:“别卖关子,说点而朕不知道的!”

急性子,还不允许我显摆显摆了?好不容易有了一回穿越者的优越感!

“蝗群因干旱而生,却喜欢在低洼易涝觅食产卵,所以刚刚大涝的淮北的一定会让蝗群大量停留产卵,虽然已经发生的蝗灾无可挽留,但我们可以把蝗虫阻隔在淮北!让这批蝗灾在淮北断子绝孙,防止他们北上关中,更防止它们来年肆虐。”

“猫吃鱼,狗吃肉,此乃天理所然,所以鸡鸭吃蝗虫,天经地义。”

“蝗虫飞起来无法可治,但终归是要在地上产卵的!我们就从他们的子子孙孙做文章!”

“你是说,那些鸡鸭去吃那些幼虫?”朱元璋一点就透。

“对!只需要将鸡鸭赶到淮北地区,然后不予投食,这群鸡鸭自然会自己觅食,无论这些蝗虫在地下产卵多少,这群鸡鸭都能将他们的幼虫吃掉!鸡鸭大军只需要迎着蝗群这么一路吃下去,就能将新生的蝗虫削弱大半。”

“至于天上飞的蝗虫,只要没有新一批的蝗虫成长,后继无力,自然不足为惧。”

这时候,火盆中的已经有异香飘了出来,蝗虫烤好了!

王灵善满意的闻了一下,一抬头,发现朱元璋一双眼睛锃光瓦亮,脸上哪还有之前的阴沉表情?

妙!太妙了!天上飞的拿他们没办法,就从蝗群子子孙孙下手,用鸡鸭吃它个一干二净!

这个方法简直太妙了!

朱元璋不是什么死板的帝王,当时就在脑海中推演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在没有什么其他方法的情况下,竟然觉得这个方法越想越可行。

王灵善看他盯着蝗虫越来越亮的眼神,不由说道:

“陛下……来一串?”

朱元璋一手夺过,一口一个蝗虫,嘎嘣脆。

王灵善:……

你个老小子!你知道这家伙在后世一串几块钱不?你刚刚不还鄙夷李世民生吃蝗虫的事么?

于是王灵善装作一脸担忧的开口:“陛下呀,这玩意儿不干净,吃了恐伤龙体啊!”

“怕啥!朕又不是没吃过,以前饿极了的时候,有树皮吃就不错了,这东西害人不浅,可吃起来可是好东西!可惜蝗虫过境太快,蝗灾的时候没粮食吃,想抓这东西却抓不了多少。”

“再说了,就允许这蝗虫吃百姓的粮,不允许朕吃它?”

说完之后,朱元璋短暂的沉默了一下。

他刚刚说的这句话怎么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这句话当年李二是不是也说过?

王灵善忍住嗤笑,说道:“看来陛下也觉得我这个方法可行!”

“可行,若是实施好的话,绝对可以阻止蝗灾肆虐!”

“来人,给太子传旨!让他给朕去淮北养鸭子去!”

王灵善想了一下,说道:“陛下,虽说这件事听起来可行,不过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和损失的。鸡鸭治蝗,需要一定的数量,需要在淮北汇集大量的鸡鸭。如何将鸡鸭运到淮北是个问题。”

朱元璋想了一下说道:“你刚刚不是说人各有长要知人善用么,这件事可以交给光禄寺来办,他们常年和这些鸡鸭打交道,让他们想办法去。”

“还有,这次治蝗是在淮北,蝗群从台州往淮北的路上……”

王灵善适时的沉默。

朱元璋叹了口气:“你是说,从台州到淮北的这一路上,依旧拿这群无法无天的蝗虫没办法是吧。”

王灵善不语。

大明毕竟不是六百年后,蝗群移动速度太快,吃的也太快,如果是六百年后,在蝗灾起始阶段硬着头皮用直升机喷洒杀虫剂,就能大大延缓蝗群的规模和行进速度。

可对于现在的大明,真的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尽人事,听天命吧,能把蝗群拦在淮北,让他们不再北上,不在明年肆虐就已经让朕出乎意料了。”

“让户部准备赈灾吧。”

想起自家的国库,朱元璋不由的一阵肉疼,关中旱情还需要赈灾,如今蝗虫从南方到淮北的一路又不知道要吃掉多少粮食!

想起地里庄稼被蝗群糟蹋,朱元璋不由心疼!

于是他便又骂了起来:“狗日的蝗灾,和百姓抢粮!户部还不能及时把粮运进去!”

王灵善自然知道朱元璋为何生气。

蝗群成灾,在于不断生卵,一波蝗群飞过去,把该吃的吃完了,但卵都在地下,户部若是把粮运去,地下的第二波蝗虫再出来,说不定又要掠夺一次,平白的浪费粮食!

对于这个,王灵善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说道:“蝗灾的时候,蝗虫人也能吃,只是要注意,已经变色的蝗虫身上有毒,要让百姓确保烤熟了才能吃。”

“有毒?吃了会怎样?”

“会引起肠胃不适,严重的会恶心呕吐,甚至丧命。”

朱元璋又沉默了,随后说道:“把神子的话吩咐给太医署,让他们想办法。”

“蝗群未过之前,也只能让百姓吃这种东西,多挨过几日了。”

“陛下爱民如子,实乃圣君。”

王灵善小小的拍了一下马屁。

朱元璋看着这个刚刚还在那和自己吹嘘谁的功绩比较大的神子,真没想到几句话竟然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于是心中对于他打自己儿子的那点儿小小不快也一扫而空。

那个孽子,打就打吧。

于是朱元璋的脸上和善几分:“以后你还是继续叫朕光纪吧,称朕陛下的人,已经太多了。”

王灵善一愣,面上不动声色。

“好,光纪。”

--

皇宫外,跪在地上接旨的朱标都惊呆了!

“陛下旨意:让太子收拾一下,给朕去淮北养鸭子去!”

他一脸不可置信的抬头:???

我就去了户部一趟,到底发生了什么?

爸爸不爱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