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大明当神子 > 第六十四章 回到应天

回到大明当神子 第六十四章 回到应天

作者:墨羽惊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10:14:54 来源:笔趣阁

来凤阳的时候快马加鞭日夜兼程,恨不得每个马都长八条腿,如今回去的时候却没有那么着急,轻车简从的马车换成了最高级的那种,车驾一路慢慢悠悠,途径各个府县需要留下休息的时候便停下来歇上一晚。

朱标大有巡视四方的样子。

王灵善已经完全适应了没有神躯的身体,虽然现在他不会像之前那样觉得身上压着几斤沙袋,但却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普通人。

之前在他手中如臂挥使的天理剑,现在仅仅是挂在腰间便觉得有些累赘。

也是这个时候王灵善才意识到,这天理剑其实也蛮重的。

徐妙锦看王灵善对着天理剑发呆,好奇的问道:“想什么呢?”

“在想这天理剑,这把剑似乎颇为不俗,之前在靖宁候府,这把剑竟然能和叶升的长枪对砍……你什么时候又跑我马车上来了!”

徐妙锦直接忽视了最后一句话。

“这把剑当然不凡,前朝远征之时,曾遇天降陨铁,当时的托雷王孛儿只斤欲将陨铁打造成器,可惜数位工匠都对那块陨铁束手无策,最后是一位西蛮奴隶为求活命接下了这块陨铁,竟然真的让他锻造成了这把剑,据说剑成之日还出现了天狗食日的奇观,孛儿只斤闻之大喜,便将此剑献给了他的父王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知道此剑来历之后,便让人工匠刻上‘天理’二字作为此剑铭文,从此为元庭宝器之一。后来蓝玉大将军北破元庭,那些来不及被元主带走的财物悉数落入到了我大明手中,其中就包括这把天理剑。据说此剑削铁如泥,无坚不摧!”

王灵善闻言点了点头。

削铁如泥什么的,是不是有夸大的成分他不知道,但这把剑绝对抗造,这把剑到他手里之后就和叶升互砍过,叶升那把长枪似乎也不是凡品,不过天理剑砍在上面却是连卷刃都没有,可见质量过硬。

至于对战沈万三的时候,的的确确破了沈万三的防,这点儿连蒋瓛都没能做到。

可惜,现在他拿起这把剑仅仅是挥舞几下就力竭了,这天理剑再无坚不摧也成了一个装饰品。

王灵善干脆将剑从腰间解下来,准备过一会儿让敬德把剑收起来,他掀开窗帘,看了眼窗外的景色,问道:“走到哪了?”

一直守在窗外的敬德笑道:“主子,莫约还有两个时辰,就到京城了。”

王灵善点了点头,心中长舒口气。

总算回到应天了!

他还是低估了那把“天火”带来的影响,或者说低估了这次的蝗灾。

人肉眼可见的距离终究是有限的,当时只觉得天地放眼全是蝗虫,可看到的却还是这蝗群的一角。

蝗群覆盖广,这火的范围也自然就更大,那天不止凤阳,整个淮河地区几乎都能看见那天边的火焰,于是这些从来没见过“神迹”的人们轰动了,消息经由各个驿站层层传播,神子降下天火的事情就那么传扬开来。

这次回京南下的路上,王灵善算是知道了当一个神也蛮累的,这把火让他在大明的地位直线上升,“天子同位”四个字好像一瞬间便落到了实处,每到一个地方当地官员都把他当皇帝供着,战战兢兢唯恐惹怒神明。

帝王让人敬畏,在于帝心难测,在于挥手间伏尸百万,可在这些官员眼中,王灵善手里握着与天子不同但却同样让人敬畏的“天威”。

朱标将一切看在眼里,却仿佛理所应当一般不加干涉,而且他自己比这些官员还要恭敬。

王灵善不是很擅长应对这些繁琐的礼节,而且也很替这些官员们担心,你们这样当着太子的面去拜另外一个人,真不怕惹来杀头之祸么?

所以一来二去,他便顺势给自己立了一个高高在上的人设,到了地方连马车都不出,直接下令让敬福驾车无视那些跪在地上的官员,直奔落脚的地方,然后深居简出。

后来徐妙锦说,王灵善这种故作神秘的举动落在那些官员的眼里,就显得更加天威难测了。

王灵善默默吐槽:真是一群贱人!

想到这次的蝗灾,王灵善又一次皱起了眉头。

这件事有些不对。

这次的蝗灾太严重了,肆虐地区横贯南北,如果没有他这把天火的话,蝗群进入淮北关中,大明绝对会伤筋动骨,以现在的大明来说根本没有阻止这次蝗灾的手段。

可明初若是有这么一场堪称灭世的蝗灾的话,历史上又怎么会只字不提?

王灵善搜索了脑海的各个角落,确定上辈子看过的史书中没有提过明初曾经历大规模蝗灾的事情。

此事怪异至极!

所以王灵善这半个月便一直在试图还原这场蝗灾的本来面貌,在想若是没有他,大明会如何阻止这场灭世蝗灾。

可惜,数次推敲的结果都是大同小异,大明完全拦不住这场灾害。

所以最近两天他甚至在想,或许这场蝗灾在历史上并没有多厉害,是他的到来引起了什么蝴蝶效应,最后加剧了蝗灾。

可他来到大明之后就在扬州逛了一圈,其余时间都在应天京城,和这起源自台州的蝗灾八竿子打不着呀。

难不成他冒充紫微大帝坐上了神子之位,惹得天怒,降下了灾祸不成?

这理由比他这个神子还扯呀!

他隐约觉得自己忽略了什么,但是却想不起来。

和她同车的徐妙锦见王灵善心事重重,便问道:“你在想什么?”

“唔……在想凤阳的事……你说白露坊的那些女子,死的值吗?”

王灵善随口敷衍。

徐妙锦摇了摇头:“我没有走到她们那一步,不知道她们值不值,可如果换成我的话,或许我也会选择死。身为女子却落得如此境地,不如死了。”

王灵善下意识的反驳:“可只要活着,总归能找到机会摆脱这一切的呀,就像陆绮韵那样。”

徐妙锦只是看了他一眼:“若不如此,你觉得她们能有什么机会呢?入了教坊,失了清白,这是世上又有什么地方可供容身?”

王灵善陷入了沉默。

“她们没有机会的,那陆绮韵只是一个例外而已。况且陆家姐姐对自己的这个结局应该也是满意的。”

王灵善又想起了那日在那龙兴寺里,语墨和陆绮袖凭栏打闹的香艳情景。

那时候谁能想到仅仅几天之后,这两位美人便会香消玉殒。

白露坊之事不久,王灵善便也知道了语墨的身世,右相汪广洋之女,也算家世显赫。

当年胡惟庸为了独揽朝纲,诬蔑汪广洋与诚意伯刘基之死有关,最终死在了流放海南的路上。

戏剧性的是,胡惟庸没想到自己的这个举动反而给自己贴了一张催命符。

当时汪广洋死了之后,妾室陈氏为他陪死,如此忠贞女子传到了朱元璋耳中,马皇后念及陈氏忠贞,便随口问了陈氏的身世。

这一问便问出了事情,原来那陈氏乃是被抄没入官的县令之女!

按照大明的律法,凡是罪臣之女,若没有没入教坊,便只能赏给有军功的功臣勋贵之家,不可能赏给汪广洋这种文臣。

朱元璋知道之后大怒,下旨命法司调查,这便成了胡惟庸案的开端。

而化名语墨的汪引圭,便是汪广洋和陈氏之女。

啧,也是一个身世曲折的女子。

--

有徐妙锦在身边聊天,时间反而过的快了些,徐妙锦虽然年龄小,有许多小女孩才有的幼稚想法,可自幼生长在大明顶端的她知道许多耳濡目染习以为常的事情,这反而让王灵善听的津津有味。

很快便到了应天,王灵善觉得聊的很愉快,而徐妙锦则有些恋恋不舍。

回到应天,她就不能时时刻刻跟在王灵善身边了。

马车到了应天城外突然停了下来,驾车的敬福掀开车帘说道:“主子,皇爷带着百官来迎接您和太子回朝了。”

王灵善后背一僵,然后整个头皮顿时麻了起来。

我艹!朱元璋来了!

他急匆匆的向马车外钻去,结果刚刚钻出马车,便听到耳边山呼一般的大喊:“臣等恭迎神子、太子回京!”

王灵善一愣,抬眼一看,马车下跪的全是身穿朝服的官员,六部皆在!

他下意识想躲,可马车车辕上就这么大,他上哪躲去?

他侧头去看朱标,却见朱标只是向他点头示意,向着百官大手一伸,摆了一个“请”的姿势。

请你个大头鬼啊!

对了,朱元璋呢?王灵善扫了一圈都没看到那位高高在上的帝王。

马车里伸出一只小手,捅了捅他的小腿,王灵善低头,只见徐妙锦探出车帘的手向斜上方指了一指。

王灵善立刻抬头,微微西斜的阳光有些刺眼。

城墙之上,那里有一位身着龙袍的老人正低头看他。

两人对视,王灵善逆着光看不清楚朱元璋的神色,涌到嘴边让众臣请起的话语迟迟的说不出口,一时间心跳如擂鼓。

两个人竟然就这样对视了起来,朱标拱手站在自己的马车上,偌大的城门前便只有他们三个人站着,安静的只有风声。

当着朱元璋的面命令他的臣子,活腻了吧!

最后,还是城门上响起了声音洪厚的笑声:“灵善,回来了!标儿,让大臣们都起来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