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庚辰年正月 > 49.南墙太厚,撞不动哦

庚辰年正月 49.南墙太厚,撞不动哦

作者:岚小榕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00:30:29 来源:笔趣阁

自从向陈于朝挑明自己喜欢陈于珍,崔通判就开始刻意向她靠近。他总找各种借口往府衙后院跑,一有机会,还会留在陈于朝家蹭饭。

一开始,陈于朝夫人只当崔通判单身赴任,缺乏家人照料。可时间一长,她也看出来,崔通判踢断府衙后院的门槛,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陈夫人出身大户人家,知书识礼,温良贤淑。自陈于珍到家后,姑嫂相处也亲密融洽。渐渐地,她也知道了陈于珍情感上的一些端倪,但她也同夫君一样认为,一个江湖里觅食的酿酒匠人,配不上自己的妹妹。因此,对于崔通判的追求,陈夫人明里暗里都会提供帮助,还有意无意地配合夫君,在妹妹面前对崔通判多多美言。

陈于珍性格大方外向。崔通判作为哥哥的亲近同僚到家中走动,在她看来也属正常。刚开始时,每当崔通判到家,她总主动端茶递水。待崔通判忙完正事,她也会主动向其打探一些山里山外的趣事。但凡她有询问,崔通判也总是不厌其烦,尽心讲解。一来二去,两人也就熟络起来。慢慢的,崔通判过府时,还会给陈于珍捎来些钗头水粉、时令水果小食。

陈于珍是过来人,时间一长,也读懂了崔通判对自己的想法。于是她开始有意回避,尽量不单独与其相处。

从陌生到熟识,崔通判以为自己这是有希望了。可他还没来得及高兴,陈于珍就开始躲他,连他精心找来的各种小礼品也都拒收。崔通判不清楚自己是哪里做错了。他找陈于朝商量,可陈于朝虽内心支持他追求自己妹妹,却又表示自己爱莫能助。崔通判决定,找个机会亲自跟陈于珍谈谈。

一个旬假,崔通判估摸着陈于朝兄妹都已起床,就带了糕点香茶伴手,来到陈于朝的府衙后院。守院衙役跟崔通判早已熟络,没通报就将其放进了院内。

崔通判进院时,陈于珍刚浇完院里花草,用嫩竹枝在逗喂两只白熊。

见崔通判进来,陈于珍起身说去内堂通报知府大人,想要避开。崔通判伸手拦住她说:“妹子,我今天登门,不是找知府大人议事,是为你来的。”

“我一妇道人家,知少识浅,又不担公务,崔大人找我作甚?”陈于珍仍是想走。

“找妹子肯定不是要说公事,只想说一点妹子和我的私事。”崔通判伸手欲拉陈于珍。

“我一孀居寡妇,跟大人有什么私事可说。还请大人自重!”陈于珍愠怒道。

这时,陈于朝夫妇也闻声来到了前厅。

“崔大人是我同僚兄弟,绝不是那种随意轻狂之人。你们二人好好说话。”陈于朝见崔通判有些尴尬,只好出面圆场。

“听大哥的,有些事说开也好!”见崔通判急促面红,陈于珍似也觉得刚才过了点,就顺势给了他一个台阶。

“你们好好说,我们出去转转。”陈夫人识趣地挽起陈于朝的手臂,退出前厅,把崔通判和陈于珍留在厅里。

哥嫂走后,陈于珍见崔通判还不知所措,心下有些不忍:“崔大人请坐,刚才是我话重了,待我去泡壶茶来,给您赔个不是。”

“男女授受不亲。”崔通判也为自己刚才的唐突而道歉,说,“妹子不生气就好。”然后在桌旁坐了下来。

陈于珍没接话,回身到厨房拎来一壶开水,为崔通判泡了一壶清茶,与崔通判对桌坐了。

崔通判翻过桌上盘里倒扣的茶杯,拎壶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小抿一口,平复一下情绪,才又开了口。

“妹子,我是个直人。实话说,从见到你的第一面开始,就很喜欢。我知道我有家室,没法给你一个太太的身份。但我可以保证,只要你愿意跟我,我一定把你带在身边,好好地痛你、照顾你。”把这些话说出来,崔通判先前的紧张反倒松弛下来。

陈于珍见崔通判说得坦荡,心中生出些许不好意思。她略作思考,然后正色道:“一向以来,大人的心意于珍也看得明白了。但我一寡居妇人,确实有负大人垂青。”

“我不在意你的过去!”崔通判以为陈于珍是顾虑自己的过往,忙接话说。

“不是怕你在意我的过去,是我无法接受你,因为在我的心里,已满满地住了一个人,再也腾不出一点地方来装别人了。”对于“过去”,关外长大的陈于珍并无耻感。但被人反复提及,她感觉很不舒服。

“此前也听知府大人说了。但那不过是一个流落江湖的匠人,这门不当,户不对呀?”

“外人怎么看,我不管。在我心里,他是个顶天立地的真男人。”见崔通判说话激动,陈于珍反而冷静了下来。

“士学农商,四民之中,商居贱尾,更何况他还流落江湖,那难道不是贱民吗?他咋配得上你的出身?”崔通判有些口不择言。

陈于珍不由火起:“我本就奴才出身,哪有挑剔别人的份!再说,人品高低贵贱,非出身可定,关键在为人处世,能否守君子之德!背后说是道非,大人你就高贵了吗?”

“我无意背后说人,只是不想妹子所托非人。”崔通判已非常紧张,急切地做着解释。

“我是否所托非人,就不劳大人操心了。这些年追夫寻兄,于珍虽未读透万卷书,却也走了不下万里路,形形色色的人,千千万万的嘴脸都见到过。这茫茫人海之中,人品如我意中人般伟岸的,真是凤毛麟角。再者说了,我看好的,就算他将来一无是处,我也不惜飞蛾投火!”

“他,真就那么好?”崔通判的语气软了下来。

“好与不好,我自有评判。要不是秉正哥舍命相助,于珍不仅贞节难保,就连这小命也早丢在异乡了,何来今日的兄妹相聚呢……”陈于珍长叹一声,声音充满了悲凉。

“我很好奇,他到底为你做了些什么?”崔通判低下声调说。

“想听?”

“想!”

“那我就给你说道说道。”

调整好心情,陈于珍把自己多年的经历、遭遇统统说给了崔通判。一帧帧、一幕幕,说者真切,闻者感动。

陈于珍讲完,崔通判起身向她深深一揖:“当初,是在下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不知江湖当中,尚有如此义薄云天之人。如今看来,秉正兄确实值得妹子托付。从今往后,我祝妹子有情人终成眷属,保证不再有非分之想。如有机会,还望妹子能做引荐,让我也结识一下这位好汉。”

说罢,崔通判欲起身离开。

“大人稍等。”陈于珍先站了起来,走向自己的卧房。少顷,她拿出一个锦帕包袱递与崔通判:“这些是先前大人送于珍的钗头水粉,细想来,于珍本不该受,否则也不会引起大人误会。好在这些东西于珍也未动过,现还与大人,待大人觅得佳人,或许有用。”

“妹子何必太见外,我与知府大人既是同僚,又情同兄弟。既然你我无缘,拿你当妹子总是可以的。”见陈于珍要退还礼品,崔通判有点不知所措。

“如只是些玩意儿吃食,于珍收下无妨,但这些钗饰水粉,另含意义,于珍真不敢受,还是恳请崔大哥收回吧。”陈于珍顺着崔通判的话把称呼改了,但态度仍很坚决。

“好,好,依妹子就是!”怕再引陈于珍生气,崔通判拿了锦帕包袱起身退出。

走到后院门口,遇到刚刚回来的陈于朝夫妇。

“情况咋样?”

“唉!南墙太厚,撞不动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