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庚辰年正月 > 19.勾引别人,还是被别人勾引呢

庚辰年正月 19.勾引别人,还是被别人勾引呢

作者:岚小榕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00:30:29 来源:笔趣阁

丙辰年中,清廷派图海征平凉,王辅臣再次背叛吴三桂降清。

辛酉年(1681),三藩之乱平息。

按照满清朝廷对汉将“降又复叛必诛”之法则,随吴三桂叛乱的王辅臣知道自己被清廷清算的日子已不远。为保全家人,王辅臣在奉诏入京前选择了自杀。自杀前,他以重金遣散了跟随自己多年的亲信。

三秦大地自此恢复安宁,进入又一个太平时期。

官道又见车马喧嚣,贾旅再现繁荣,柳林铺烧坊的生意也再次红火起来。一度相对清闲的王秉正,又开始忙碌了。

烧坊吸引了大量的粮商、酒商和酒工。有人就有买卖,一时间,镇上客栈、酒楼,乃至布庄、赌坊、青楼都先后开起来。谪仙烧坊原来在镇子外围,随着商铺不断增建,镇子越扩越大,不几年,竟成了热闹所在的集镇中心。

距王秉正和李有德两家院子不远的地方,新开起一家荣昌绸布庄和一家好运来赌坊。这两处生意的掌柜同为一人,对外宣称姓江,其实姓姜,是前明大同守备姜瓖后人,王辅臣的旧将。

这姓姜的因随王辅臣附吴三桂反清,亲手参与杀害了莫洛,害怕被清廷追究,在王辅臣临死前被遣散。随后带着一彪人马逃到陕北与蒙古相接的长城一带,在沙漠里做了马匪,靠劫掠过往商旅为生。

清廷平定三藩之乱后,加强了对蒙古的用兵,边地的匪患也被整肃,马匪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这姜掌柜有一亲弟弟,也曾是王辅臣手下军官,虽也随王辅臣反清,因未做出太过招眼之事,在图海再次逼降王辅臣后,他并没有离军避祸,而是随后被编入绿营,任了凤翔府守城营守备。

马匪不能做了,这姜掌柜化姓为江,带人投奔弟弟而来。在其弟的安排下,趁着柳林铺兴盛,开起了自己的买卖。可他明面上经商做生意,暗地里仍干些劫掠绑票挣快钱的勾当。

在柳林铺久了,生意越来越红火的谪仙烧坊成了江掌柜一伙人的目标。

丙寅年(1686),是王秉正的本命年,李有德儿子李法天也已十岁,早进了镇上的学馆读书。这一年对谪仙烧坊来说,仿佛注定会有许多事发生。

秋天,王秉正趁烧坊开锅立窖之前的空闲,想再次亲往秦岭收储荆条。

前些年由于战事影响,生意清淡,烧坊已很久没添置和翻修酒海。如今市场需求日增,储酒能力已成为烧坊扩产必须解决的问题。除买荆条,看望山里弟兄也是王秉正的心愿。

王秉正把出行的日子定在农历八月初八。照他计划,准备在山中待上一月,九月初九前赶回,一为赶上新酿酒季立窖,二为干儿李法天过十岁生日。

对王秉正的行程,孙氏并未在意。几年的平淡生活,王秉正对她好像已经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她养成一套自己打发时间的习惯。除了到酒楼小坐,去绸布庄做做衣服外,她还迷上了去好运来赌坊耍钱。那些骰子牌九,当年在西安随陆老秀才时,她就已玩得烂熟。

自己忙着没有时间陪孙氏,王秉正对孙氏日常的行为也并不管束。吃吃买买逛逛玩玩,在他眼里不是好大的事,家中也不短那点银子。

平日在赌坊,孙氏也就是几钱几两银子下注,有输有赢,每日输赢不过就几两十几两。钱的输赢孙氏看得并不很重,她在意的是银子易手间的快感。

送走王秉正当天下午,孙氏又到好运来赌坊消遣。

已是常客,赌坊前厅掌柜见她进门,立即迎了上去。

虽然时间尚早,赌坊大厅里已有很多人。这些在大厅里玩的,多是些贩夫走卒,酒工伙计,赌注和输赢不大不说,堂子里烟味汗气还重。

孙氏是不在大厅玩的。前厅掌柜把孙氏迎到赌坊后院侧房雅间,那里赌客较少,赌注也稍微大点,还有茶水侍候。

孙氏到的时候,雅间牌九桌前已坐了好几位赌客。与外面大厅相比,这些人的衣着明显要光鲜很多。他们以中小客商为主,虽也喧嚷,却不那么粗俗。

孙氏找一个位置坐下,开始要牌下注。当天的牌局,孙氏手气一直很顺。不到一个时辰,竟赢了近三十两银子。见孙氏手顺,很多赌客都围着她起哄叫好,这让她更加兴奋,注也越下越大。

在为孙氏叫好的人中,有一三十出头,衣着华贵,白面有须的俊俏男子,声音最有磁性。每当孙氏回头,男子总是脉脉含情地与她对视。

孙氏本就来自风月场中,见过了太多的引诱挑逗。这些年跟了王秉正,面上算是本分,心底总有一种躁动。这样的诱惑,正是她已然陌生却又深深渴盼着的。

仗着赢钱的兴奋,孙氏对身后俊男的好感回应得很是直接。开始,派牌下注时,她偶尔会回头用眼打探男子的意思,按男子示意买大买小,总能把握好机会。她志得意满,觉得遇到的是福星财神,以致最后每次下注,都会直接征求男子意见。

当夜,孙氏一直玩到亥时初才下桌,由赌坊伙计挑灯将她送回。回家清点,当天所赢银两竟已过百。更让她兴奋的是,她身后站着的那个男人,他俊朗的模样和身上淡淡的香味,他那充满磁性的嗓音和满含秋水的目光,令孙氏久久无法入睡。

好不容易睡去,春梦竟然来袭。梦里的良人,正是赌坊里的男子。

第二天,孙氏醒来时已是巳时末。她慵懒地躺了好一会才起床。精心梳洗打扮后,吃了午饭,她又去了好运来。当天,她并没有等到想见的人,不温不火地玩了个把时辰,失落地回了家。她吩咐用人去镇上一家酒楼切了两三样卤菜,温了一小壶酒送到自己房间,独斟自饮,至半醉后,了无情趣地睡了。

照平常习惯,孙氏在暴赢及手气下行时会休息两天,换换手气。次日起床后,她没有去赌坊的打算。

天渐凉,用过早饭后,孙氏叫上用人去了趟绸布庄,找裁缝给自己做了件小夹袄。从绸布庄出来,打好运来经过时,她习惯性地向赌坊望了望。这一望,立即改变了她的安排。因为那不经意的一瞥间,她看到前日的男子就站在二楼一扇打开的窗前,似在冲她微笑。

这一望,把孙氏的魂勾住了。她想立即就去,但赌坊的惯例是,上午不开门迎客。孙氏只好回到家里,潦草用过午饭,又一番打扮,未正时分,就出现在好运来昔日的牌桌上了。要牌、下注,手气不错。但孙氏的心明显不在于此,她一边玩牌,一边偷眼四顾。

约半个时辰后,孙氏闻到了似曾相识的味道,接着,是那绵柔而又具有磁性的嗓音,要搭着她下注。

孙氏回头看。依旧精致的华服,依旧勾魂摄魄的眼神,四目相对间,孙氏简直快被融化了,她的神情立马抖擞起来。

孙氏要牌,男子跟着下注,八成时间两人都在赢钱。玩了半个多时辰,男子开口说:“小娘子这般好手气,在这里小打小闹,太浪费。不如我们合股,到楼上玩点大的,我也好倚着小娘子发财。”

好运来楼上有豪局,一局牌有几百两银子的输赢。孙氏虽然晓得,但从来没有上去玩过。一个妇道人家,孙氏赌钱,多是为了好玩消遣,真没有过发横财的算计。经该男子鼓动,孙氏竟然动了心。“我们上去看看。”孙氏离座,在男子的引导下走上二楼。

二楼玩的是牌九,房间比一楼雅间更为清静,也更为豪华。赌客在这里不仅有茶水瓜果和糕点享用,房间里还有年轻的婢女服侍。与楼下的赌局不同,这里赌局人不杂,每桌只容四个赌客,并不设固定庄家,由每名赌客轮流坐庄。桌上没有现银往来,赌客都用从赌坊换来的牙筹下注。那牙筹有两种,一种为犀角,一种为象牙,皆为一寸宽,二寸长,半寸厚。象牙筹一块代银十两,犀角筹一块代银五十两。每局赌完或有赌客离场,用牙筹从赌坊再换回现银,而赌坊按十抽一比例收取乞头。

孙氏和汉子二人来到楼上,刚好一张赌桌上有赌客要离局。汉子让孙氏接位坐了,然后吩咐一婢女端了一千两的牙筹上来,交到孙氏手中。孙氏看到筹码盘有点尴尬,出门时并没想大玩,身上怎会有上千两银子。孙氏望向汉子。汉子明白孙氏意思,体贴地说:“小娘子放心去玩就是,银子我先垫着,输赢都算我一份。”

孙氏从男子宽慰的话语中找到了底气,伸手接过了筹码盘。按规矩,换人新上的赌客坐头庄。其余三位赌客都扔下筹码后,孙氏熟练地投下骰子,开始派牌。

派好牌,孙氏抓起自己的牌看,是一对鹅牌,推牌后,她将桌上一块犀角、四块象牙全收了。

旗开得胜,孙氏信心大增。她抬头看那汉子,得到的是他眼神中的赞许。

当天手气不错,无论庄闲,都赢多输少。酉时末,有两个玩家下桌,赌局结束。汉子吩咐婢女将牙筹换成现银。扣掉乞头,孙氏共赢了现银五百多两,二一添作五,她和汉子各分得一半。

局散时,时辰尚早,孙氏不想离开。她考虑是否再到楼下玩一会。这时汉子对她说:“今天借小娘子手气,赢不少银子。为表谢意,我在隔壁备了酒菜,不知小娘子能否赏光共进晚餐?”

孙氏不想离开赌坊的原因本就是不想离开那汉子,汉子的邀请正中她下怀。略作忸怩,她跟汉子走进了二楼的一间屋子。屋里点着两盏高柱油纸灯,甚是明亮。圆桌上已摆了几碟精致小菜,些许肉食和干果,还有一个青花瓷凤嘴酒壶。桌前两个鼓凳,桌上两套碗筷。

邀孙氏入座,汉子将孙氏和自己面前的小白瓷杯斟了个满盈。他举杯轻声说:“谢谢小娘子。”然后仰头一饮而尽。举杯间隙,孙氏借着灯光第一次正面打量,才发现这汉子不仅身形俊朗,穿着讲究,还有一张线条清晰、棱角分明的白净脸庞。唇上两撇胡须经过精心修整,看起来很是有型。

看孙氏用袖掩面将酒饮尽,汉子再次拎壶斟酒,并柔声说:“这酒就是娘子家烧坊酿的,很不错,今天一定多饮几杯。”

“连酒是我家出的都知道,看来你对我知道不少。但你是谁?是否也该给我说道说道?”一杯酒下肚,孙氏没了拘谨。

成人以来,孙氏阅人甚众,但无论是陆老秀才还是现在的王秉正,包括当年不得不陪侍的那些人,孙氏都是被选对象。她从未有过主动选择的权力,却多么渴望有朝一日,能有机会亲自选择一个俊俏又体贴的如意郎君。今天,与这汉子两人独处,孙氏心中蠢蠢欲动,话自然也多了。

“娘子不认识我,这正常。但这镇上的男人,要说不认识娘子的,可能就不多了。你是谪仙烧坊二东家屋里的,人和你家的酒一样美。不管是镇上的人还是南来北往的过客,谁不知道你是这镇上的花中魁首,女里翘楚?”

“就你嘴巧。我咋就没听人这样说过?”孙氏虽嘴上不认,心里却很美。

“平日间谁敢和你亲近?不得亲近,你自然就听不到了。”汉子端起酒杯,美美地把酒喝下后说。

“你又是谁?”又一杯酒下肚,孙氏忍不住追问。

“在下姓江,就是这赌坊和隔壁绸布庄的掌柜,这两处生意是我和凤翔府及西安府几个老爷同开的,日常由我打理。我们来柳林的日子不太长,以前没机会与娘子亲近,娘子自然对我不熟悉。”汉子说话间,两眼间闪烁着柔情爱意。

“原来是江掌柜。你家这生意体面干净,可比我家那酒坊挣钱多了。”孙氏主动拿起酒壶,给江掌柜和自己的酒杯斟满,回敬江掌柜一杯。

“托当今圣上洪福,现在天下太平,街市繁荣,我们这行才有钱可图。但这钱来去皆易,哪及娘子家生意稳固长久。”觥筹交错间,江掌柜似乎很是实诚。

“长不长远,稳不稳固,与我们妇道人家何干?我只要无忧衣食,有酒有乐就行,别的,就是你们男人的事了。”孙氏举杯投箸,脸上泛起春色,眼中溢满了秋水。

“娘子成天锦衣玉食,又有下人支使,难道还有啥不快乐的?”江掌柜的话音里,包含了对孙氏的关切。

一声叹息。

江掌柜干脆起身离座,绕到孙氏面前,为孙氏斟满酒后,亲手端起酒杯递给孙氏。趁孙氏接酒杯时,伸手握住了孙氏手腕:“娘子有啥不快乐,可说来听听?”

孙氏的身体微微震动了一下。但她没有挣脱,只把酒杯换了个手,一口喝干了杯中酒。见孙氏没有拒绝,趁她扭身放下酒杯的空当,江掌柜轻轻用力,就把孙氏拉入怀中。

江掌柜不再言语,他径直抱起孙氏,回身踢开房内那扇镂空雕花的隔门。原来,这房间还有一豪华内室,置有床褥。

罗帐低垂,锦被温软,烛火正红。在孙氏,还是第一次。

事罢,两人又温存许久,直到夜深,孙氏才依依不舍穿衣回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