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仙朝纪元 > 第六百一十二章 南北

仙朝纪元 第六百一十二章 南北

作者:西城冷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1-02 09:52:41 来源:笔趣阁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苏照浩浩荡荡的车驾离了丰乐郡,在四月初巡视了广平郡,与丰乐郡同为苏国最为富庶的三郡之一,广平郡人烟稠密,商贸发达,地处洪河中下游,土地平旷、肥沃。

苏照在广平郡停留了大约有五天,如前例清查户口、税赋、狱讼等诸事,比起长水郡、砀郡、鄢陵郡以及丰乐郡,这一路上的腥风血雨,广平郡郡守,也不知是不是充分汲取了前面几郡“翻车”的教训,还是广平郡上下并无弊政,苏照查验了几郡郡务之后,发现并无错漏。

郡下诸县既无大过失,苏照也没有多做盘桓,就前往下一站——颍阴郡!

此郡还是他当初从郑国手中夺下的土地,当日大败庞灌麾下的郑军,掠郑国一郡半疆土。

全下颍阴郡以及半个武阳郡。

苏照车驾过颍阴郡,这座郑人占据的疆土,经过近半年的治理,因为郑人渐渐习惯于苏国的统治,尤其苏国推行新政之后,颍阴郡的普通百姓得到了实惠,愈发归治。

苏照在颍阴郡同样待了五天,依例将颖阴郡治下的诸县的基本情况摸清,而后就向武阳郡而去。

此刻的武阳郡守是前石荆关守将——杨阜,这位擅于镇戍的武将,终于在四十岁左右,得到了苏国新任国君的重用,简拔为武阳郡守。

武阳郡·郡衙

官厅之内,听完杨阜对武阳一郡治下诸县的情形介绍,苏照微微颔首,说道:“将军,武阳为我大苏南方门户,杨郡守在武阳郡要看好我大苏的门户。”

此刻的武阳郡,更像是一座郡级兵营,郡守杨阜既为武阳郡守,又为阳平关镇将还为苏国南面行营都督,麾下六万苏军,同时节制颖阴郡军事,担方面之任。

杨阜抱拳说道:“微臣定为君上看好国门。”

苏照点了点头,又是勉励几句,问道:“南方郑国最近可有异动?”

杨阜道:“启禀苏侯,郑国边关最近似在调集大军,囤积粮草,似有异动。”

苏照凝了凝眉,道:“郑国莫非要调兵北犯,但孤并未收到消息。”

郑国先前因恭玺被污一事,贻误仙朝开启之日,而根据前日的情报得知,郑国已经解决了恭玺之秽,着手祭天筹备事宜了。

因郑国家大业大,至今似乎都在紧锣密鼓筹备当中。

“莫非其已经腾出手来,想要偷袭?”苏照眸光深深,心头思忖着。

这不是没有可能,郑国这等大国,只要想偷袭,偷摸摸派出一支偏师。

“或许是为了夺回失地?”

苏照念及此处,觉得或许需要和在郑国潜伏的阎先生联络一番,让其打听一下郑国高层的动向。

见少年君侯面上现出思索,杨阜也不打扰,只是静静等候着。

苏照道:“多派斥候、探子,打听郑国兵力调动目的,孤也会将在郑国天听司的部分密谍力量,给予配合。”

杨阜拱手道:“多谢君上。”

天听司密谍,作为苏国情治机构的核心,其鬼神莫测的情报能力自然为杨集所知,不过从未与杨集有直接隶属关系。

哪怕是军事情报,也是通过枢密院的军情司进行转递,所以,杨集也并未直接接触过天听司的密谍。

苏照又和杨阜交流了关于边防之事,而后返回后院。

方进入跨院之中,就见范潇已等候廊下,清丽脸蛋儿上现出惊喜,道:“君上,天听司送来的情报。”

说着,递过去一个玉简。

“是哪里的情报。”苏照问着,接过玉简,以特殊法门,将神念投入玉简,阅览者其中讯息。

“好像是北方聂国的。”范潇轻声说着,眉眼中满是对面少年君侯的影子。

从被敕封为淑妃,再到让她掌握一部分的情报讯息,这般不避讳她,足以说明眼前的少年,心头也有着她的位置。

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角落,她也不枉了。

苏照将玉简看完,冷笑一声,道:“这田桓倒是挺能打的,下了聂国二郡半之地,聂国兵甲不利,被田桓大败。”

这个公子桓,一不小心就让其坐大,若是在聂国站稳脚跟,以其人才略,势必合纵连横,近与晋交,远与郑合,对他苏国形成合围之势。

“这?前日,申屠枢密不是已派兵在甘原、长乐逐公子桓的齐军了吗?”范潇秀眉紧蹙,清声道。

苏照道:“是龙族插手了,长乐已收复,这是公子桓的齐军主动舍弃,唯独最北方的甘原郡,还在拉锯。”

他先前从龙门秘境出来,就一直疑惑龙族迟迟没有动静,一副不要龙族至宝的模样。

如今看来,龙族显然知道以其势力,不足以对付李观鱼这位上真掌教,打算以田桓为突破口,在苏国北方边境构筑成一道枷锁——困龙!

“说不得,郑国也有参与!”苏照心头一凛,这也解释了为何郑国于边境调度兵马的缘故。

“龙族的手笔?”苏照喃喃道。

范潇诧异道:“什么龙族?”

苏照正要解释,忽见前方光影一闪,一个神情清冷的女冠现出身形,凝眉说道:“龙族的人出手了?”

苏照点了点头,道:“龙族可能串联了郑国,以及公子桓也得到了龙族的暗中支持,这才得以在聂国掠地四方,节节胜利。”

聂国拥地六郡,如今的聂国二郡已为公子桓占据,可以说三分之一的国土已经丧失,已有亡国之危。

李观鱼自是不关心苏照的皇图霸业,但对龙族的暗施伎俩也有几分反感。

尤其,当初她在秘境被龙族暗算……每每思及此事,心头一股杀意沸腾。

苏照道:“我需得前往北面的聂国看看,这玉简上说,聂国国主已正式向我国求援,请求我国派兵大举相援。”

在他当初和阎先生的兰若之对中,对卫聂二国的定位就是荆益之地,帝王之基。

如今他已下卫国,等待时间就可彻底消化了卫国疆土,而聂国更像是他打开北方战略门户的锁钥。

苏照面色微顿,思忖道:“这正是师出有名,堂而皇之介入聂国之争,不过,郑国这边也不得不防。”

郑国如今磨刀霍霍,一副要搞事情的样子,显然在配合着公子桓行事,发兵估计也就在旦夕之间。

说不得,他又要南北两面两头跑了。

李观鱼冷声道:“我们一起去聂国!”

显然也要和龙族算账。

苏照面色欣然,看了一眼李观鱼,在其透视神通之下,李观鱼的眉眼清冷依然,只是目光中有着难以言说的神采。

郑国·新郑

崇政殿后殿,紫檀木的玻璃屏风之上,一副山河舆图悬挂着,周方黑压压站在十余人,文武公卿皆有。

计有,郑国太宰范琼,司徒韩进,新任大司马吕都,郑国左将军曹骈,右将军粱乾,后将军姜续,还有十余位披着甲胄,身形雄武的青年将军。

同时,另一侧,还有一群装束奇特的仙道中人,司天监监正杨郇为首,神情肃然,望着屏风上的山河舆图。

郑公端坐在一张金椅之上,白皙面皮上没有丝毫神情波动,对着前方的吕都,淡淡道:“开始吧,吕司马。”

吕都——这位郑国后庞灌时代的小司马,如今的郑国大司马,郑国三十六郡,嗯,三十五郡的兵备都由其和庞灌筹谋经画,此刻头戴粱冠,一身黄褐色宽大官袍,面色沉静,威仪沉凝,从容地走到舆图之前。

“君上,诸位同僚。”吕都手持一根玉杆,指着舆图的上端一片描有黑色三角小旗的区域,沉声道:“去年,我大郑痛失颖阴、武阳,损兵折将,多达十万,六百里之地为苏国窃据,将及一年,此我大郑崛起中州,虎视四方以来,未有之耻辱!”

吕都先简单介绍了一下局势,而后开口道:“而当时国家四处用兵,无暇北攻,一刷耻辱,而后苏国贪婪,南抢北掠,遂有此般声势,更兼苏侯贪狡,使君上首启仙朝……”

郑公皱了皱眉,心头十分不爽,哪怕只是前情回顾,可仍是被撕开了伤疤,打断道:“吕司马,直接进入正题吧。”

吕都顿了下,将前面的煽动情绪省略掉,沉声道:“如今君上,要收复失地,一雪前耻,我司马府自当赞画,今当抽调二十万大军,水军十万,自延宁郡,党阳郡,大安郡三路齐出,只待将武阳郡、颖阴二郡与苏国截断,前后夹攻,从容夺回失地!”

后将军姜续,这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将,虎目熠熠,瓮声瓮气道:“吕司马,据本将所知,北方武阳以阳平关遏止我军北上唯一进军之路,我二十万大军,调度如此之多的兵,从纵然是从三郡出,可要如何进兵,如何绕行,才能切断苏国与二郡的联系,我闻武阳郡守杨阜,都督苏军南方之兵六万,其人性情沈重谨慎,善于守城,若我军北上,势必为其所阻,二十万军虽众,可一旦拖延日久,苏国势必增援,战况旷日持久,我二十万精锐兵力,就牵绊在北,恐天下人心浮动。”

吕都道:“老将军此言问的好,这也正是本司马接下来要说的。”

迎着周围一众将领的目光,吕都道:“此战,我军要发水师,自洪河逆水而上,载兵颖水,截断苏国南援助之兵,让苏国二郡成为飞地。

姜续皱眉道:“飞地?”

“吕司马或许忘了庞大司马之前例?那苏侯身怀弄水之能,可封锁洪河之水,水师想要纵横往来,并不容易。”

吕都道:“杨监正,还请与姜老将军释疑。”

杨郇道:“苏侯虽然善弄水法,但贫道和昊阳宗的李道友借来了定水珠,其操控水力阻我行兵,再难成事!”

“定水珠?”姜续苍老、古拙面容上就是现出一抹不解。

不怪这位老将军不解,只怪这世界变化太快,仙术、神通、灵宝皆用于军争国战,战事之争不仅是排兵布阵,心神谋算,还要计算仙道插手的变量。

杨郇轻笑一声,摊开手掌,只见其中现出一颗苍青色珠子,珠光绚烂,散发着一股至搞无上的先天气息。

迎着大殿之中一众或惊讶、或疑惑的目光,杨郇解释道:“此物是东海龙族镇族之宝,神通莫测,专司水行,龙族为天生水灵神祇,当年为夏皇定鼎山河功莫大焉,于水行神通,于人道龙气……都是浸淫多年,诸般奥妙,了然于心,克制之法,层出不穷!彼族不知何故,竟和苏侯有仇,将此重宝借于贫道,正克苏侯之弄水神通。”

此言一出,殿中众公卿都是面有激动之色,唯郑公面色淡漠,显然早已知道这个消息。

甚至,郑公还知道,如今的齐国公子桓在北方搞风搞雨,向聂国进兵节节胜利,就是得了龙族的鼎力支持。

“斯是一时权宜之计,先扫灭苏卫二国,将来还是要上龙族支持下的公子桓。”郑公眸光闪了闪,思忖道。

这等时而合纵,时而连横的国策,在以往的郑国国史上屡见不鲜,现在与田桓联合同样是一时权宜之计。

这边厢,吕都借助司天监杨郇之口,回答了姜续的疑问,转而继续说道:“我二十万战兵,也不能尽走水路,十万大军仍然要猛攻阳平关,此关虽险峻,更有苏国名将坐镇,但也并非不可下。”

曹骈皱眉开口道:“十万大军,攻不破杨集两万五千苏军镇守的关隘,吕司马,除非还有其他仙人之法。”

当初他就率十万大军,在阳平关前逡巡不前,他比谁都知道杨集这位苏国大将的难缠。

吕都道:“仙宝倒是有,只是如今仙朝并行,气运禁空,想要如苏国前番偷袭河阴,几无可能。”

这也是仙朝大行后的,由人道龙法网辅以军煞之气编织而成的法网,带着无上的禁空之力,想要破开这禁制需要费一番手脚。

尤其是郑国还在梳理内部局势之时,纵然以仙舟试图冲破苏国禁空,也要糜费不少气运或心力。

“那如何以十万大军渡关,收复失地。”曹骈沉声道。

吕都笑道:“这一路本意就是牵制杨集的兵马,勉力为之,但也需要全力而攻,便于我大军自水路背刺苏国二郡,随时侧应,此非智谋无双的上将不可担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