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重生千金梦想家 > 第三百九十一章现象级

重生千金梦想家 第三百九十一章现象级

作者:龙之宫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2:11 来源:笔趣阁

“了不起啊。”院长从梦中醒来,要不是有工作,真希望就留在梦中,食髓知味。院长在《百家争鸣》中是一个道士,但并不准备止步于此,肯定还要去尝试一下其他学派,因为每个学派都有相似和不同。

都是面对乱世危局,都希望能找到一个能够落实的富国强民的方法,这是相同点。

“明明目标是一样的,路线却有不同,这《百家争鸣》太过真实,简直惊艳,就好像真的在某一个世界,或者某一个时代存在过这样的思想。”院长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收拾,准备上班。

老师们也全都在谈论不同学派的思想,甚至还会争得面红耳赤。对于经历过骚乱的老师,他们都希望能找到一条解决骚乱的路线。

七个答案显然太多了,也不知道哪个答案才真正有用。听起来都挺有道理的,好像都挺不错。因为都有道理,反而发生了争吵。

其实很多都是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一体两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林茹之表示自己在地球是非常深刻地意识到不同的思想都要放在历史背景中理解,才能明白。比如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和近水楼台先得月,都有道理,可是完全相反。

再比如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和好马不吃回头草,也都有道理,那到底是回头还是不回头?

这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例子还有很多:宰相肚里能撑船和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得饶人处且饶人和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善有善报和人善被人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和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回头是岸和开弓没有回头箭,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和祸从口出沉默是金……

总之不同环境有不同的做法,不同学派其实就是选择了一个片面的角度,当然随着学派的发展,矛盾之处也会渐渐地被完善。

当然也有些学派一开始就很完善,比如道家。

老子一开始就意识到了矛盾的内生性,意识到了万物都是相对存在的,丑美、高低、长短、善恶、黑白……不但相对存在,而且还会互相变化。仁爱会变成不仁,智慧也会变成愚蠢,所以他思考这些到底是为什么?有没有一种高于相对变化的存在?

他认为有,就是道。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道之下才有仁义,因为仁义是有反面不仁的,智慧也一样存在反面和分歧。

这些反面和分歧是动乱的源头,比如一个人追求财富,最后必然会被财富所累,如果追求宝剑,最后必然会被宝剑所伤……不仅仅是物质如此,思想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无私,那他就会把自己的无私强加给所有人,这就是自私……

只有道是没有反面的,是绝对的秩序,不会发生混乱。

院长学习之后,深表认同。但他还有问题,那就是怎么实现道?道是好东西,可问题是能实现么?他觉得世界上并没有一个没有反面的东西,万事万物都有好坏两面,哪怕是造梦也一样。

可能阿赖耶识没有反面,但阿赖耶识也是看不到摸不到,甚至不存在于现实和梦境,根本无法接触。就算阿赖耶识没有反面,和现实也没关系。

“或许现实就是有好有坏,就是不会如人所愿。”院长也是一直在思考。

其他老师也一样,哪怕体育老师也乐在其中。

林茹之乐呵呵地数钱,加上快乐水的收入,不用再为上学的钱操心了。《百家争鸣》的火爆完全在意料之中,因为大家都看到了现实社会的问题。就比如造梦,现在很多造梦师都无法让梦境水平更上一层楼,所以是进行各种细节的疯狂堆砌,真的是要在一粒米上刻字,在鸡蛋上雕花。

很难向上突破,只能寻求横向的发展。这是一个文明发展到后面,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这个文明的人才、资源、技术已经顶天了,除非运气使然,否则真的无法更进一步创新。只能不断在已经有的技术上精雕细琢,把技术搞得花里胡哨,看似很厉害,但其实对技术发展没什么实质性的帮助,这个时候就需要注入新的活力。

这是对所有文明的考验,每个文明都会发展到瓶颈阶段,都会出现相似的现象。

只能说人类毕竟是有极限的,不可能无限突破,异世界的造梦技术就是如此,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加上大城市化导致贫富差距问题,一系列的乱象全部爆发出来。

《百家争鸣》带来了新的思想,就让大家有新的思路,说不定就能突破瓶颈。

“我认为儒家更好。”师伯吴张是儒生,他赞同儒家的观点:“克己是为了复礼,完成克己复礼就是完成了仁爱。礼是社会规范,大家都应该努力去维持。”非常符合他的性格,平时克制情绪,一向以学校工作为优先。

但姚远山表示反对,他选择了墨家,成为了一个墨者:“儒家的礼完全就是繁文缛节,只会限制发展,还是墨家更好,有兼爱重技术,而且不回避利益问题。儒家明明铺张浪费,却还总是回避,也不想想到底是谁支付了礼的成本?光靠克己,能支付礼的成本么?”

显然不能,光是克己又吃不饱肚子,还是需要一群不克己的人日益劳动才能维持礼制。儒家的克己复礼是需要成本的,显然儒生自己无法支付。虽然做个谦谦君子的想法很好,可是如果一个人天天加班,只怕也很难保持君子的儒雅随和,很难克己,也没时间去遵守繁琐的礼仪。

墨者就实际多了,从功利角度思考,得出‘兼相爱交相利’才是最好的生活状态,当然也实现不了。毕竟兼爱的水平太高,没办法落实。

比如所有人都兼爱了,那么你要不要听上级的话,要不要听长辈的话,要不要听伴侣的话,要不要听孩子的话?

如果不听,那肯定不行的,不兼爱。但听了,也不行。为什么?因为听上级的话就是爱戴,听长辈的话就是敬爱,听伴侣的话就是爱情,听孩子的话就是关爱。

本来兼爱了,对谁的爱都一模一样。可是在领导这里多了一点爱戴,在长辈这里多了一点敬爱,伴侣这里多了点爱情,孩子这里多了一点关爱,爱就不平均了,兼爱就被打破了。

所以儒家表示爱就是有差异的,只要社会秩序稳定,有差异的爱一样维持和平。

墨家和儒家就好像冤家一样,目标都一样,可是思路完全不同。两者都有理想化的一面,儒家不考虑克己复礼的成本,墨家不考虑理想的可行性。

礼乐如果太繁琐,成本太大,那维持礼的人都要破产。兼爱太理想化,太脆弱,连理论推导都很难完成,更不要说实践了。

不过这样的思路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就足以让更多的人掏钱购买《百家争鸣》,造就了一款现象级梦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