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山寨小姑爷 > 第一百六十一章 京里京外

山寨小姑爷 第一百六十一章 京里京外

作者:十一月的射手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2 02:18:37 来源:笔趣阁

大晋京城太康城,除了北面的城门,其余各处城门均有伶俐的豪门奴仆在等待保宁县的消息。

京城中暗流涌动,影龙卫前几日当街白日亮刃,杀了一个血流成河。

钢刀划过密谍的脖颈,却犹如割在百官的心尖上。

至于杀的到底是密谍还是无辜百姓,文官们其实并不关心。但这种没有经过文官同意便杀人的行为,是对文官治理天下权力的极大挑衅。

一连多日,无论是清流还是浊官,全把天下大义扛在肩头纷纷上书皇帝。他们一致要求皇帝惩罚肇事者,还大晋百姓朗朗乾坤。

其实是官老爷们怕了,谁知道下次这些皇帝鹰犬又会把钢刀挥向何方。刀砍在庶民身上无所谓,若是砍在官老爷头上,人头可不会再长出来。

难道说重熙皇帝已经发现朝中百官都是硕鼠的真相?如今放出影龙卫这只猎鹰,就是为了打虎拍蝇。

皇帝将奏疏留中不发,使百官错误地认为皇帝已经服输,所以皇帝只能选择沉默,希望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重熙皇帝这种息事宁人的态度,更加激发了百官们上书言事的热情。

个别官员一天写一道奏疏,已经无法满足喷涌而出的正义感。开始加班加点,以一天三道奏疏的热情,欢快地指责起皇帝与影龙卫。

北周使团也派人找到礼部,要求重熙皇帝看在两国友好的情分上,归还使团送到当铺中的货物。

乃朵不花声称影龙卫在当铺与商铺查抄的北周货物,全部是他个人资产。目的是为了倒些现银,所以才寄售在一些商铺之中,得到银子后方便在大晋境内采买物资。

对于这种屁话其实连街边的六岁顽童都不信,可百官们信了。凡事不需要真相,理由这种东西,只要趁手能用便好。

不管一天一道奏疏,还是一天三道奏疏,百官们的建议高度一致。他们要求皇帝厚葬死难者,退还使团货物,并诚恳下达罪已诏。顺便再把影龙卫这个暴力违法机构裁撤掉,将冯克明关进公主府,永远不得出府半步。

至于肖华飞不过是个黄口小儿般的存在,百官们根本对他无视。只待冯克明一倒,其他人还不是想免则免,想杀便杀。

重熙皇帝在多重压力下依然沉默,在他看来这一切不过是刚刚开始。

孙福要把皇帝御案上的奏疏挑一部分拿走,这几天的奏疏实在太多,多到皇帝的案头根本摆不下。

重熙皇帝笑道:“放着别动,看到这些东西,朕才觉得自己是个皇帝。难得众爱卿一片忧国忧民之心,拿走烧掉岂不可惜。”

按常理一些不重要的奏疏会在留档后处理掉,否则皇宫再大也有堆满的一天。皇宫东北角便有一巨大铁炉,专用于处理无用奏疏。

孙福知道重熙皇帝在说反话,几十年的主仆,他对重熙皇帝的脾气秉性摸得一清二楚。

“主子爷何必生气,百官们无非是怕影龙卫专权,给他们脖子上栓上缰绳,所以才聒噪不止。”

重熙皇帝问道:“卢生先那边怎么说?”

孙福思考片刻,谨慎回道:“老丞相那里自然是支持陛下,但他手底下那些官员因上疏支持影龙卫,被清流们骂个狗血喷头,已经不太敢发声了。”

重熙皇帝满脸皱纹犹如刀刻,比接见使团时显得更加苍老。他起身走到窗前,推开窗户任冷风呼啸而入,沉声说道:“他们以为朕离开他们就不行,天下离开他们便会乱掉。所以才敢一而再,再而三的逼迫于朕。”

孙福不能接,也不敢接这句话。他赶紧抱来银狐披风让皇帝裹上,省得受凉。

重熙皇帝看向窗外,萧瑟地说道:“你说老尚书在保宁真会服毒自尽?朕虽德薄,但还是给够他面子。纵是老尚书有错在先,依然让其荣归故里。若真是服毒自尽,才是其心可诛,陷朕与不义。”

孙福忙开解道:“主子爷睿智宽容,实乃天下第一的气度。老尚书那边冯都尉已派肖华飞前去查明。是非曲直自有公论,人之生死皆有定数,主子爷不必介怀。”

“朕只担心百官们借题发挥,引动更大的朝议。那时朕想保冯克明,也保不住,说不得就会让他们称心如意。”重熙皇帝说出内心真正的担忧。

卓尚书已经七十岁,早死几年,晚死几天,皇帝并不在意。重熙皇帝连自己还能活多久,都已不抱希望,何况一个致仕的尚书。

只是卓尚书可以死,但不能死得不明不白,更不能是因为皇帝而死。

孙福道:“肖华飞虽然年轻但人还算机敏,想必他能明白此事的重要性,不会让主子爷为难。”

重熙皇帝叹道:“借你这个老家伙吉言吧,希望他能怀有忠君之心,把事情办明白。”

孙福没有将心中担忧向皇帝直言,他觉得冯老弟此事办得有些草率。肖华飞毕竟太年轻,能否斗得过那些文官,孙福实在没底。

重熙皇帝有一句话说得对,忠君之心在处置这件事上尤为重要。只要肖华飞真心忠于皇帝,那卓尚书的死就可以有很多种解读。

卓尚书只要不是怀有忧愤而死,便不会过于影响朝局。

大晋朝堂的安宁与平稳,寄托在一个十七岁少年身上,冯老弟属实有些儿戏。

孙福此时想尽快出宫,再去找下冯老弟,一定要把事态说得更明白些。让冯克明派出快马,交代肖华飞该如何处理此事。

孙福暗自决定,这回得让冯老弟下些黑手,世间哪有那么多的对与错。而且对错也不能全凭文官们来决定,当然这一切还要看肖华飞敢不敢背起这口黑锅。

皇帝龙体每况愈下,已经没有心力再应付一场朝争,孙福只希望皇帝能在平静中走完一生。

待到新君登基,孙福若是侥幸未死。他便会去皇陵为重熙皇帝守墓,带走无数的秘密与冤魂,每日吃斋念经了此残生。

窗外阴云密布,寒风呼啸;新年将至,冬雪未下。

百里外的保宁县,官驿正门被看热闹的百姓围个水泄不通。

米富贵一路打听来到官驿,他吆喝着挤开人群,正看到邹通提着一个人走出官驿大门。

那人的右腿从膝盖处向外扭曲,疼得涕泪直流,口中哀嚎不止。

米富贵看得牙根发酸,眼见此人的膝盖骨肯定是碎了。米百户为自己是名技术型人才而深深自豪。他心中不由鄙夷,当兵的干活就是糙。哪像他不费吹灰之力便药倒那个信使,对方连油皮都没破一块。

邹通将人提到肖华飞面前,家仆并不求饶,反而向着围观百姓哀嚎道:“父老乡亲们帮我作证啊,,,我不过说了几公道句话,他们便将我的腿活活打断。什么狗屁影龙卫,他们这是在乱命害民。你们这群恶狼,才在京城杀了无数人,而今又出京害人。我家老爷必与你们没完...”

肖华飞先让邹通将此人的嘴堵上,等到耳根子清净之后,才对家仆说道:“你不是普通的仆从吧,既然已认出我们是谁,还依旧敢抢夺佩刀,说明你觉得自己很有后台。或者说你是故意在让我的人揍你一顿?京里的事,你一个家仆能如此清楚,你家老爷莫非姓百?每日给你答疑解惑?”

肖华飞说完仔细观察此人表情,见这家仆眼神开始慌乱,一直下意识的看向官驿里面。

“你们影龙卫还当真能只手遮天不成!纵是你们刀再快,却斩不尽天下忠臣之头。”一道正义凛然的声音,从官驿大门里传出。

这句正面人物的典型台词,其实肖华飞一直想说来着,可惜他就是影龙卫的二当家,没有立场吐槽自己。

肖华飞眯眼望去,他想看看是哪个王八蛋,敢抢自己台词。

一道身影穿过门里众人走向官驿门外,那道身影修长负手而立,沐浴着冬日的寒风。

这人身着六品官服,有四十岁上下,白面长须,目光猥琐。

这名官员指着那个家仆说道:“你们所抓之人是本官贴身书童,你们还不快快放人。否则本官必将告上朝廷,参你们祸国殃民,屠戮无辜。”

肖华飞看向马远,马远摇头表示不认识此人。

肖华飞便明白出头这人,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马远作为影龙卫小头目兼京城土著,应该认得出一些特殊人物。

这是一种在京城中官场必备的求生技能,而马远正是具备这种技能之人。

显然此人不在马远认为需要特殊照顾的名单上,肖华飞自然更不用在意此人。

那官员见肖华飞不理他,便开口自报家门,“本官乃是南海州琼崖府通判,齐大月。”

齐大月神情倨傲,满脸正义之色,肖华飞很奇怪对方不过一个六品地方官,为何如此有底气。

肖华飞觉得肖大月在用机构看待散户的眼神在看他,那冰冷的目光中充满不屑与贪婪,仿佛肖华飞是一捆等待收割的韭菜。

这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蔑视,齐大月此时就像掌控宇宙终极奥秘的神祗,只消动动小指,便能让肖华飞全身家当灰飞烟灭。

马远悄悄对肖华飞道:“此人是京中齐家的远房子弟,虽然算是齐家人,可是借不到太多光,他只能唬唬衙门胥吏,咱们不用怕他。”

肖华飞闻言心中了然,这就是依仗门阀出身的官场小白。往日里在穷乡僻壤呆久了,养成了称王称霸的习惯。

肖华飞不知为何心中一痛,开口呛声道:“这位犄角旮旯的通判老爷,还请擦亮你高人一等的狗眼,看看本官身上穿得是什么官服。大家皆是朝廷命官,本官用不着看你脸色行事。不管刚才那个兔爷与你什么关系,本官未审问清楚前,绝不会放人。”

肖华飞心里暗忖,那个家仆看上去快三十的人了,齐大年还亲热地称其为书童。看来他们二人不只是主仆关系,彼此间肯定是有故事或者事故啊。

齐大月何时受过这样的气,霎时间脸色铁青,嘴角气得直抖。

肖华飞乘胜追击,促狭地笑道:“别用刚听说你姨娘顺云铺河跑了的眼神看我,就算你姨娘跟别人跑了,本官也不会同情你父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