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山寨小姑爷 > 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风凛冽

山寨小姑爷 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风凛冽

作者:十一月的射手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2 02:18:37 来源:笔趣阁

孙福领着太医在屋子里忙了半天,直到太医们都快被孙福折腾得快要虚脱,冯克明才重新睁开双眼。

孙福进院以来第一次露出笑脸,关切地坐在床边询问冯克明感觉如何。

冯克明睁眼后只托付一句,请孙福帮自己照顾好陛下与影龙卫,便又再次昏迷过去。

孙福再次狂怒,吐沫星子喷了太医一脸。

直到太医们再三保证冯克明其实已无大碍,只是身体虚弱睡着了。

孙福抹了把光秃秃的下巴停嘴不骂,开始与芸娘小声交谈,了解今日始末。

芸娘觉得没什么好隐瞒,全都一五十一向孙福讲述清楚。

孙福听罢吩咐太医照看好冯克明,迈步走出房间。

肖华飞一直等在门外听动静,心中暗自敬佩冯克明手腕高超,半死不活之下谁都不好对他个人发难。

冯克明这么做就是为了明天耳根子清净,不想理会朝中百官的弹劾,更无需上表自辩。

不过这样做就等于把压力转移到皇帝身上,看来冯克明和重熙皇帝的私人感情很是不错。

不知重熙皇帝会如何应付百官,肖华飞觉得手里的金牌越发烫手,他可不想被皇帝拉到百官面前挨骂。

孙福抬眼瞧了一下肖华飞,又让他把发生在逸闲楼里的事情讲一遍。

肖华飞将冯克明那些为老不尊的言行略过,大致讲清冯克明中毒前后的经过,以及冯克明短暂清醒时对影龙卫下达的清剿命令。

孙福道:“你所讲基本和芸娘一致,这件事就这样定稿了,不管以后谁问都是同样的说辞。老夫与冯老弟从陛下还在东宫时便认识,有些事自然会替你们遮掩。”

肖华飞装着一脸忧虑,不肯接话。

孙福看眼房门,压低声音道:“一会我走后,告诉冯老弟装得挺像,可是别太过。要知道文官那边都是人精,装得太过反而让人生疑。生病也好,中毒也罢,总要时好时坏才能让人信以为真。最后拖延过这个风头,再出门理事。”

肖华飞这才明白孙福这个大内总管可不是水货,对方早已人老成精看透其中的关节。只是不知出于何种目的,孙福愿意主动帮着冯克明一起遮掩。

虽说冯克明中毒在先,但私自发令大索京城也是事实。

如今京中至少多处血光横飞,闹得人心惶惶,文官们绝不会善罢甘休。

肖华飞恍然想通,孙福这样做是出于皇帝的授意,毕竟孙福此人只对皇帝一人忠诚。

肖华飞道:“小子会让指挥使大人维持好这个半死不活的状态。刚才指挥使大人将御赐金牌暂托小子保管,小子自知才疏学浅,怕当不好这个家。还请孙公公向陛下请命,另寻他人暂时统领影龙卫。”

肖华飞说着将金牌捧到孙福面前,想让孙福将金牌收走。

权力的确是好东西,可得看是在什么情况下拿到权力。

以目前的情况,朝中马上会有预料不到的波澜。

肖华飞乐于参与其中,但绝不想成为冲在前面的那个人。

肖华飞觉得自己与这些京中大佬们相比,唯一的优势就是时间充裕,他还年轻等得起。

孙福将手背在身后不去接金牌,笑着说道:“这种事老夫可做不了主,不过既然冯老弟认可你,陛下那里想来也会应允。老夫觉得你有时比老夫还像个老头,这是不对的。年轻人就要有些冲劲,否则你这代副指挥使,何时能成为指挥使。我们都老了,将来江山社稷还需要你们这些年轻人去维护。”

肖华飞不会因孙福给口鸡汤便找不到东南西北,仍旧坚持请孙福先将金牌带回宫中。

孙福道:“这是御赐的金牌,老夫可没权力收走。暂且放在你这里吧,若是遇事难以决断,便向宫里给老夫送消息。”

孙福很满意肖华飞得分寸的做派,拍着肖华飞的肩膀鼓励道:“别把我们这些老家伙想得太坏,冯老弟其实对你很是了解,你在姚安的所作所为他很满意。否则你以为谁向陛下保举的你,过分的耍滑头不是明智,会叫人觉得你难堪大任。”

肖华飞这些小心思被对方看破,他并不觉得奇怪。

面对孙福这种老狐狸,根本就没有心思可以藏得住,他们在意的更是面子与尊重。

反正该说得,肖华飞已经说过,给皇帝留下一个知晓进退的印象就好。

孙福要赶回宫里复命不能久留,他再三提醒肖华飞不可再生乱子后,领着几名太医动身回宫。

孙福把太医都带走,就是给冯克明装病行方便,省得这几天有不好的风声传出去。

肖华飞才松口气,王书吏又来禀报。说是公主府的人已到大门外,他们想要接冯克明回府静养。

肖华飞开始敲起冯克明的房门,屋里没有丝毫回应,连芸娘都没有动静。

王书吏笑着等肖华飞答复,肖华飞只得再次敲门,隔着门把公主府派人前来的事情说清。

“告诉来人,就说老夫快咽气了!撒泡尿的功夫就会去见先帝。我要和老丈人好好聊聊天,他老人家生了一个好公主。”

冯克明暴躁的声音在房中响起,紧接着是芸娘的小声宽慰。

冯克明既然明确表示不肯回府,肖华飞也不好再问。

肖华飞估计以冯克明现在的状态,两个人就算留在屋里,也只能保持纯洁的友谊关系。

既然什么都做不了,冯克明还不如回府的好,赖在官衙只能给大家找麻烦。

肖华飞知道冯克明所说不过是气话,为了稍稍挣脱无法抗拒的婚姻桎梏,这老家伙也是拼了。

只是在场的人全都明白,无论冯克明还是公主,亦或是芸娘,他们只能在羁绊中前行,却无力改变事实。

不知冯克明这混不吝的性子,是不是与这些年不和谐的婚姻生活有关。

王书吏转眼功夫躲得无影无踪,肖华飞只身来到大门前,硬着头皮对公主府派来的主事老嬷嬷好言相劝。

肖华飞告诉对方冯克明经太医施药后已经睡下,按目前状况不便移动,等病情稳定后自当回府。

公主府的老嬷嬷自然不肯轻易点头,提出想要亲眼探望一下驸马,这让肖华飞倍感为难。

要是芸娘在房中的事被她发现,可以想象下个要来的人便是大晋的公主。

那样的话老冯估计除了中毒以外,还得加个满脸花,不死也剩不下半条命。

冯克明如何肖华飞不关心,这老色胚肯定是有所依仗,才敢如此搪塞公主。肖华飞其实是担心芸娘的安危,他不想让如此恬静的女子遭遇不幸。

肖华飞无论如何也不会让公主登门捉奸的情况发生,那样的画面太美,他不敢想象。

他开始连唬带骗,谎称京中还有针对冯克明的刺杀行动。虽然影龙卫已经杀过几批人,但还是有人在暗中蠢蠢欲动。

老嬷嬷一路上已经亲眼看到影龙卫的清剿行动,不敢承担驸马在路上被刺杀的结果,只能撂下几句狠话后讪讪退走。

肖华飞好不容易劝走老嬷嬷,只感到身心俱疲,心中发誓以后绝不和老色胚一起去青楼。

今天他可连姑娘们的小手都没有摸过一下,反而惹了一身麻烦。

他此时真想把冯克明打包捆好给公主送去,或者中毒的人是他自己,而不是冯克明这个老混蛋。

公主府的人离开后,再没有其他人前来探望,可见冯克明在京中人缘也不是太好。

王书吏再次如鬼魅般现身,他帮着肖华飞找了间干净公房休息,顺便告诉肖华飞给姚安的密信已经送出。

肖华飞对王书吏的办事效率很满意,夸奖几句后便回屋安歇,至于冯克明那里有芸娘陪着根本无需操心。

肖华飞在睡着前默默地祝福冯克明老当益壮,俗话说女子四十如虎,不知道老冯的身板受不受得住。

一连几天影龙卫的官衙大门前,可谓人影稀疏,偶尔路过的行人走到此处纷纷加快脚步。

影龙卫白日亮刃,血洗京中密谍据点,让京城百姓重新拾起对这座官衙的恐怖记忆。

但从那日之后,肖华飞开始极力压制影龙卫众人已经活泛的心思,不许他们轻易出现在京城的街道上。

影龙卫一些千户对于再次蛰伏十分不满,认为既然已经亮出刀锋宣布回归,便不该轻易收手。

最好再找些理由整治下那群文官,省得他们整日盯着影龙卫不放。何不借着大好机会让朝廷内外折服,重振影龙卫的威名。

不过他们尚不敢硬扛肖华飞手中的那面金牌,只是在私下里议论肖华飞此人没种,有权不用难当大任。

有人反对就会有人支持,马远帮助肖华飞拉拢了许多基层军官,米富贵这种长期不得志的百户开始支持肖华飞。

马远与米富贵同样希望影龙卫再次崛起,但靠谁崛起便有了讲究,谁不想往上再进一步。

这些年影龙卫里的脏活累活全都由下级军士完成,可是到了论功行赏时,功劳都被千户们拿走。

马远他们干得最多,得到的总是最少,肖华飞让他们看到了久违的希望。

他们认为肖华飞年纪虽小却深得皇恩,而且办事谨慎老道,只有肖华飞能带领他们重拾辉煌。

肖华飞对这两种相反的看法洞若观火,不过没有任何多余动作,他在等待一个契机。

京中官员将潮水般的弹劾奏折堆满皇帝的案头,重熙皇帝留中不发一封不看,全当没有这回事。

这种冷处理的方式并没有让百官斗志受挫,反而越发的怒火中烧,新的风暴正在酝酿。

齐大年喜欢这样的氛围,卓尚书归隐后清流们失去方向,正急需新的带头人。齐大年自忖身为卓尚书的得意门生,此时正是他在同门面前突显自身能力的绝佳机会。

他虽然没资格成为新的旗手,但可以把自己在清流中的排位向前提一提。

为了完成家族使命与个人抱负,齐大年更加频繁地游走在高门大院之中针砭时弊,一时间风头无双。

这几天发生的另一件大事已无人关注,卓尚书因年老体弱多次上书请辞,执意归乡养病。即使皇帝再三下旨挽留,依旧无法改变老尚书的决定。

重熙皇帝在无奈之下只得同意,然后让孙福亲自上门宣旨厚赐老尚书荣爵与财物,再派遣二十名京营兵士护卫老尚书归乡。

君臣间礼数周全,情真意切,没有留给任何人置喙的余地。

重熙皇帝又下旨命沿途官吏对老尚书多加照顾,不许闲杂人等惊扰,以免影响老尚书在路上养病。

在一个寒冷的清晨,卓尚书仅带一名老仆赶着辆马车启程归乡,除了随行的二十名京营兵士,满朝文武无一人出城相送。

张景清带着赵先生站在城头,向恩师的车驾作揖拜别。

等马车已不见影踪,赵先生才出言说道:“大人不下城相送是对的,还是不要辜负了老尚书的爱护之意。”

张景清愤慨道:“恩师在京中桃李遍布,就算恩师不许大家相送,可他们到此处远远看一眼总行吧。原本我还以为在城头能见到几名同门,没想今日仅我一人登城相送。恩师对他们向来关爱有佳,人心冷漠何至与此。”

赵先生洒然道:“老尚书为官一生,事前说不让人来相送,怕是已猜到今日情景。大人着相了,老尚书从哪方面看都算是起过高楼,也宴过宾客,只差一步便可位极人臣。大人还是多顾念自己,你我二人在京中可算是无依无靠喽。”

这事赵先生就算不点破,张景清又岂能不知。他现在的位置虽然是邀宠得来,但也是自己努力所得,恩师并没有给过他什么帮助。

可卓尚书毕竟是多年就中高官只要还在位,张景清借着师门招牌,算是有块能遮风挡雨的靠山。

京中的各部高官多少会给些卓尚书一些面子,尽量不给张景清使绊子。

如今这座大靠山辞官离京,张景清不知自己的官位还能否稳固,自然是忧心忡忡。

赵先生道:“听说陛下赐给肖华飞一座宅院,在下想去肖家在京中的新宅拜会一番。他与大人都算是姚安来京的旧人,走得近些也是人之常情。”

张景清本就有此想法,只是碍于同僚白眼,不便亲自前往。如今赵沐林主动说替他走动一下,当然正中下怀。

张景清思虑片刻,说道:“本官上任以来两袖清风,实在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沐林兄空手上门会不会让人笑话。”

赵先生道:“如今肖华飞在京中任影龙卫军职,大晋官场历来文武互看生厌,地方官场可不会卖他面子。大人只需给新任姚安县令去信一封,请他多加照顾肖家,顺便再表示一下对黄石集的关切之心就够了。大人诚意相助,叫县里对黄石集多加扶照,就是一份大礼。肖华飞此人向来精明通透自会感恩相报。”

张景清皱起眉头颇感为难,这种事要是传出去,他担心以后在文官当中不好立足。

他主动给恩师故乡县令写信,托请对方照顾恩师,传出去只会在仕林中传为美谈。

百官都会说张景清尊师重道,做人不忘本,是个可交之人。

他若帮肖华飞说请,就是另外一回事,弄不好会惹出麻烦。

百官现在对影龙卫心生警惕,谁都怕这把刀哪天落到自己脖子上。

齐大年那群人更是磨刀霍霍,喊打喊杀,要求皇帝诛除戮民首恶,彻底裁撤影龙卫。

要不是外面总传冯克明马上就会毒发身死,他们就会跑到影龙卫门前闹事。就算没有人闹事,也总有砖头瓦块被人丢入影龙卫官衙,听说好几次差点砸伤院里的人。

京中形势过于复杂,张景清担心此事被人知晓,那些人会说他攀附奸佞,有辱斯文。

赵先生看破张景清的想法,笑道:“若是大人担心落人口实,此信便由在下代写。估计姚安县令若珍惜自家前途,自会知晓雅意。”

张景清想起当初在姚安城外,他面对齐大年下来外查时的样子,自嘲一笑。

赵先生见张景清没有任何表示,心知他已同意。

赵先生打算信写好后,先拿给肖华飞看上一眼,然后再通过驿路发走。

人情这种东西一定要当面说清楚,白做好事不求回报,在官场中根本不存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