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山寨小姑爷 > 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性文官

山寨小姑爷 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性文官

作者:十一月的射手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2 02:18:37 来源:笔趣阁

乃朵不花压抑着心中的不快,觉得不仅他个人连带大周整个国家都受到极大的轻视。

方才让大晋朝臣先入殿他能理解,这样会显得接见场面较为隆重,可把他晾在午门外傻等便太没有道理。

晋国一向自称天下文脉礼仪之邦,为何如此轻慢使臣,乃朵不花心下狐疑。

密报说重熙皇帝近来身体有恙,不知里面是否有大事发生,重熙皇帝尚未立储晋国许将生乱。

这对大周来说或许就是一个上天恩赐的机遇,乃朵不花压下心中不快,沉稳迈步走向勤政殿。

时间回到一个多时辰前,重熙皇帝穿上崭新的冠冕与帝服,在大象与雄狮开路下由御林军护卫着向勤政殿缓缓前行。

出玉虚楼前孙福特意为皇帝两颊涂过少许胭脂,远远看去重熙皇帝气色不错,可皇帝眼底的疲惫之色就没有办法遮掩。

所幸北周使臣不可能被允许靠近皇帝,不担心会被对方看出破绽.。

一个小太监快步走到孙福身边低声禀告,孙福听罢眉头紧锁挥手让小太监离开。

重熙皇帝自然已将一切看在眼中,随意问道:“可是有什么热闹?”

孙福将卢丞相让小太监转告的话,原原本本说给重熙皇帝听。

重熙皇帝脸上既有遗憾又有失望,用嘲弄的口气说道:“还以为许久不见他们能搞出什么新花样,可叹天底下就没有新鲜事,随他们去吧。”

皇帝虽然不在意,可孙福的心却揪起来。皇帝身体大不如前,若是被朝臣们气出个好歹,天下非乱不可。

这些清流整日不思为国分忧,总要背地里搞幺蛾子,今日又是接见使臣的大日子。

眼看着事情将要无法收拾,孙福试探问道:“要不要老奴多调些禁军...”

重熙皇帝和朝臣们斗了一辈子,身体虽然不适却越发斗志昂扬。天下已太久没有听到皇帝的声音,那今天就让这些自诩正人的君子们回忆一下,他们的皇帝是何样脾气。

勤政殿高大的七十二根楠木大柱周围已站满了大晋朝臣,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目不斜视。

庙堂明的位置就这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站位,缺一补一。只有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才有前进的机会。

卢丞相为百官之首,自然站在所有人的最前列,领班大臣的殊荣让许多人心生嫉恨。

皇帝尚未入殿,卢丞相回望自己下面几位得力干将,收到对方肯定的眼神后才把头转向御座。

卓尚书目光低垂,没有左右观望,但他能感到身后有些炙热的眼神正向望他的背影。

“陛下临朝,众臣迎驾。”孙福那苍老而尖锐的声音终于在御台上响起。

卓尚书马上躬身弯腰口呼万岁,整个执礼过程就如《礼经》所记载的一样标准规范,未多一分也未少一分。

众朝臣纷纷行礼,口呼万岁,恭迎皇帝临朝。

有的大臣偷眼看到皇帝没用人搀扶自己走上高台而心生安慰,也有大臣表情复杂略有失望。

重熙皇帝并不在乎他们的偷看,走到御座前站定,提气高声道:“免礼,平身。”

说过这一句,重熙皇帝觉得胸腹间不适之感更重,但他神色如常挺直身体端坐在御座之上。

重熙皇帝淡然说道:“今日与众爱卿欢聚,朕心甚喜。若无事...便传北周使臣入殿吧。”

皇帝话音刚落,大殿中便响起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臣户部侍郎冯世闻,有事启奏。前日臣下清查国库账目,发现江南州今秋税赋仍未解送入京,臣参江南州巡抚衙门怠慢国事,懒于政务,望陛下明查。”

重熙皇帝看向卢丞相问道:“为何?”

这种事冯世闻肯定不敢无中生有,自然确有其事,所以重熙皇帝直接向丞相询问原由。

卢丞相连忙躬身解释道:“今秋南方雨大,阻塞运河。老臣早已派人催促尽快清理河道,应该赶在年底前可以入库。”

重熙皇帝只是说道:“天灾难料,就请丞相多费心,巡抚衙门那边下旨申斥便是。”

接下来又有几名各部官员出班,启奏的全都是一些鸡毛蒜皮小事。

大晋境内哪条河堤该修,地方上山野间惊现四角的白鹿,有功勋大臣亡故需要朝廷赐谥号追封。

重熙皇帝不急不缓依次处理,对奖错罚无一疏漏。

大殿中的气氛逐渐诡异起来,禀事的官员级别越来越低。

卓尚书手抱笏板闭目养神,好像对殿中议事充耳不闻,老神在在不发一言。

卢丞相心中越发不安,眼下看似风平浪静的议事中,明显正酝酿着风暴。

皇帝心里却有点打不起精神,他已多年未上殿可官员们的争斗方式依然毫无新意。

他登基日久见过无数能臣异士,下面人的小心思自认可以猜到十之**,按以往发展就快要图穷匕现。

当卢丞相出班正要终止百官启奏,请皇帝下旨召见北周使臣时,在大殿的角落猛地响起高亢走调的奏事声。

“臣工部主事沈妙才,有事启奏...”

卢丞相抢先一步打断沈妙才后面的话,温和说道:“少时陛下还要召见北周正使,国事为重,沈主事有事等使者觐见完毕,再说不迟。”

沈妙才畏于卢丞相威势,心下惴惴不安,有了打退堂鼓的打算。

可未等他退回朝班,卓尚书睁开有些浑浊的老眼,冲卢丞相说道:“卢相辅政多年,向来虚怀若谷,朝中百官均称颂有佳。老夫身为礼部尚书自然知道接见北周使者的重要性,但也不差些许时间让沈主事说完不迟。”

卢丞相还要找理由继续阻止沈妙才,防止事态向不可控方向发展。

没想御座之上的重熙皇帝开口道:“老尚书说得有理,丞相就让他说完。”

卢丞相无奈,只得退回原位,眼神飘向手下亲信打了个小心的眼色。

重熙皇帝想得很简单,既然已经来了,就要听听这些人心里到底等不及的是什么。

沈妙才刚才让卢丞相打断舍生取义的气势,此时已经后怕起来,将准备好的言辞忘记得差不多。

他强撑着精神不让自己后退,嘴里磕磕巴巴地说道:“臣...臣启禀陛下。先圣有云,国无储君则民心不稳,天下动荡。肯请陛下以江山社稷为念,即刻在诸皇子中择贤德明理之人定立储君,召告在下。保我大晋宗庙传承有续,天下官民尽且安心。”

沈妙才堪堪说完,卢丞相眼神变得凌厉起来,连忙冲己方阵营眨下眼睛。

随即朝班中走出一人,向沈妙才高声喝斥道:“大胆狂徒,整日不思忠君报国,无视北周使者正在午门候旨,故意拖延朝会议事进程其心可诛。当下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召见北周使臣。陛下宽仁不愿与你记较,快退回去,不要在此鼓噪。”

户部尚书齐春秋出班说道:“王尚书不操心你们刑部那堆烂摊子,反而管起工部主事说了什么,是不是有些操心太过了。是非对错,自有圣天子明断,咱们这些尚书、丞相还是不要参于的好。”

卢丞相让此话说得有些进退维谷,齐春秋这话分明就是说给他听,警告他不要阻塞言路顾着点丞相的体面。

丞相自持身份不好下场,但双方的高级官员都撸起袖子打算大吵一场,多少年没有大朝会了,谁还没点郁闷之气需要当着皇帝面发泄出来。

接着一个个尚书侍郎纷纷出班开骂,卢相一派自然希望事态快些过去,本着眼下息事宁人尔后报复的心思。

但卓尚书这派人自然不肯放弃当面指责皇帝的机会,双方越吵越凶,不知谁扬手扔出一只鞋子正砸在卢丞相脸上。

于是整个大殿如同火药桶般瞬间炸裂开来,双方不少官员挥拳扭打在一起,充分发扬着大晋文官吵不过就动手群殴的优良传统。

一时间大殿中官帽,官靴乱飞,不时有叫骂声在人群中传出。

部分中立官员与年老的高官都退到大殿边角,静观事态的发展,时不时再偷眼瞧瞧皇帝的脸色。

卢丞相此时喊停喊得嗓子都哑了,却无一人听他话语停手。

重熙皇帝坐在御座上脸色铁青,面沉似水,可心中一点不气反而看得津津有味。他也开始怀念起当年还每日上朝时的往事。

眼下百官大打出手的情形,当年每隔几个月就要在他面前上演一次,如今事隔十年终又再现,皇帝心里压根不想喊停。

工部李侍郎双拳上下挥动,一招黑虎掏心正中刑部主事的左脸,当时打掉这主事一颗门牙。

但未等李侍郎得意多久,刑部韩侍郎在其身后出手拉住他的腰带,猛得往下一拽将李侍郎内里穿着得红色大裤头展示在百官眼前。

重熙皇帝真想为韩侍郞叫声好,这韩严守不愧为刑部侍郎,出手稳准狠一击直中对手要害。

工部李侍郎现在只能提着裤子退出战团,跑到一边大骂不止。

重熙皇帝看着满殿衣冠禽兽终于没了斯文,心中那种喜悦实在无法表露,你们天天骂朕荒唐,终于你们也有斯文扫地的一天。

重熙皇帝只能把这些话压在心里,真要讲出来这些文人能在史书上把他写得更臭。

皇帝重重咳了一声,孙福心领神会,连忙放开喉咙尖声高喊道:“殿前武士何在?还不快进来分开诸位大人,切记不可伤人。”

殿门口金甲武士听到命令,将手中金漆仪刀放到另一队同伴手中,赤手空拳冲入殿中插入正在混战的人群。

期间有官员将拳头打在武士金甲之上,只能疼得自己呲牙咧嘴,还没反应过来就已被高大武士横挡在他与对手之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