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 > 第389章:东吴灭亡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 第389章:东吴灭亡

作者:酸汤折耳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1 09:49:31 来源:笔趣阁

三天。

攻打武昌的汉军,只给孙权留了三天时间,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是选择拼死抵抗玉石俱焚,还是宣布东吴正式灭亡,完全都在东吴大帝孙权的一念之间。

论国力,东吴完全无法与大汉相比。

论兵力,大汉仅算益雍凉并四州,现有步、骑、水三种兵种总兵力接近六十万,而东吴受制体制依然是依靠氏族,东吴仅有水陆两种兵种,在汉吴之战前,也只有二十余万。

如今战斗打到现在,汉军虽然也受到了不少的损失,但是比起东吴来说,就显得不值一提,而东吴现在全国加起来,总兵力也只剩十几万人,而且还全部安排在关键位置。

最后,最为致命的,就是汉军拥有领先时代的先进武器。

看上去,孙权已经没有了别的选择。

即使他选择拼死抵抗,最后的结果也不会改变,东吴王国已经是难以改变。

但是,孙权却迟迟做不了这个决定。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他一直待在御书房,没有去过前面的朝堂,没有宠幸一个他深爱的后妃。

至汉末黄巾起义开始,父兄三代历尽艰辛开创的江东基业,仅仅几十年,如今却要亡于他之手,他当然是不甘心的。

想当年,他从兄长孙策手里接过这份基业时,江东那是何其风光,文有贤臣周瑜、陆逊、鲁肃、张昭等;武有良将吕蒙、甘宁、黄盖、太史慈等等。

可是仅仅几十年过去,如今东吴早已独立建国,可是能堪大用的文臣良将,却是屈指可数。

赤壁之战时,遇到左右为难时,还可以采用兄长临终的遗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现在,汉军兵临国都武昌,大吴到了亡国的危急关头。

可是却无一人为其出谋划策,为其排忧解难。

可悲。

可叹。

...

三日后。

公元252年,大吴赤乌十三年,9月6日清晨。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因为从今天开始,大吴将正式退出历史的舞台,经过三日的艰难的抉择,孙权做出了他的决定。

思路客

献城投降——

公元229年6月18日,吴王孙权在武昌登基称帝,公元252年9月6日,东吴大帝孙权,不愿武昌城军民再遭兵灾,决定正式向汉军投降。

从孙权登基称帝开始算,共计立国23年的吴国,终于走完了它的历史使命。

己时初刻。

武昌北门缓缓打开,城外三百步外,大汉秦王刘谭此刻是意气风发,一身银白亮甲分外耀眼。

刘谭仰望苍穹。

虔诚的敬告说道:“皇孙刘谭,敬告先帝,皇孙刘谭今日将完成了您未了的夙愿,东吴——今日投降。”

建安二十四年,先帝刘备拜大将关羽为前将军,节制荆州军政,同年前将军关羽兵围樊城,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而就在这个时候东吴背弃盟约,派遣吕蒙白衣渡江,奇袭荆州,最后更是让关羽败走麦城,后被吴军俘杀。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丕逼使献帝禅让皇位,建立大魏政权;建安二十六年,先帝刘备在成都武担山之南登基即皇帝位,续延大汉国祚,改元章武元年。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先帝决定出兵伐吴,以报前将军关羽被东吴杀害之仇,就在出兵之前,车骑将军张飞,又被部将范强张达杀害,此二贼更是割下张飞的头颅去降了东吴。

虽然很快东吴就派遣了使者入成都求和,先帝大怒不允,随后亲率大军东征伐吴。

章武二年(公元222年)秋,吴将陆逊火烧连营,先帝遭遇惨败,退居白帝城,于次年病逝于白帝城永安宫。

作为大汉皇长子,这些史实,他当然是铭记于心。

三十年。

整整三十年。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年前大汉伐吴,先帝被东吴陆逊击败,三十年后,作为刘备的皇长孙,他这一次完成了皇祖父未完成的事业。

灭亡东吴。

冬,冬,冬。

三声清脆的鼓声敲响,将刘谭从思绪中拽了回来,武昌的城门已经打开,城头的吴军也已经放下了武器。

城头上原本的东吴旌旗,此时已经全部换作了白旗随风飘扬。

城门洞里,数百人正缓缓向外走来,为首的是一位身着素衣,脖挂白绫的老者,他手里端着一个精致的木盘。

在那老者的身后,这是一辆马车,马车上赫然停放着一口崭新的棺材。

孙仲谋!

刘谭自然知道,这位老者,就是与先帝征伐天下的东吴孙权。

与刘谭的得意不同,此时正领着东吴百官徒步出城的孙权,却是眉头紧锁,脸上看不到一丝表情。

大吴,没了。

大吴,没了。

孙权愧对父兄信任,将父兄历经艰辛创立的江山,就这么给弄丢了。

虽然他很不甘心。

但是,他也无法扭转吴国灭亡的局势。

三日前,汉军炮击武昌北城,导致武昌城内军民人心惶惶,次日深夜,南境三线传来急报。

也就在刘谭炮击武昌时,南境三路汉军同时向吴军发起了勐攻。

本来南境三路吴军,人数上就不占有,加上三路汉军都是步骑配制,突然强攻三路吴军,虽然吴军将士顽强抵抗,但还是遭到了汉军毁灭性打击。

攻打建安郡的大将军诸葛恪,已被汉将马岱击败,正率残部向武昌败退。

镇守庐陵郡的左将军朱据,被汉军的三弓床弩射杀,庐陵城被汉将关索攻占。

最后一路是在零陵牵制大汉丞相诸葛亮的骠骑大将军丁奉,此前几个月里,诸葛亮也曾发动过数十次进攻,但是每次都是无功而返,最后退守零陵城。

可是这一次,诸葛亮兵分三路合击丁奉,丁奉苦战一日一夜最终还是兵败被俘。

原本想着三路大军挡住南境的三路汉军,武昌现在有七万余兵马,或许还能与刘谭这一路汉军抵抗一阵。

可是现在。

南境三路大军全部战败,大将军诸葛恪败退,左将军当场阵亡,骠骑大将军丁奉兵败被俘。

如此一来,即使武昌的七万兵马继续坚守武昌,不出十日,南境的三路汉军将齐聚武昌城,加上刘谭手上可怕的火箭炮。

经过艰难的抉择后,孙权自知继续顽抗,只能让武昌城血流成河,军民死伤殆尽。

投降——

投降只是朕一人受辱,但大吴军民却可以得到保全。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