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 > 第200章:武昌震动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 第200章:武昌震动

作者:酸汤折耳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1 09:49:31 来源:笔趣阁

就在关凤兵不血刃攻占桂阳郡的时候,兵出秭归的东吴车骑将军朱然逆江而上,在固陵郡的魚復县与汉军展开了激战。

狭窄的江面,两边则是悬崖峭壁。

朱然本打算趁汉军不备,快速打通长江防线,可是当他的大军一路杀至魚復县附近,却发现汉军早有准备。

汉军依靠天险,分别在两边悬崖上布置军士,等到吴军船只到时,汉军将士则居高临下,用石头去砸吴军船只。

除了两边悬崖,在魚復县一旁的江面之上,汉军水军早已恭候多时,镇守魚復县的汉军将领姓李名丰,是大汉尚书令李严的长子。

“放!”

李丰立于船头,一声爆喝之后,数百支长枪飞射而出。

吴军并无准备,本想着吴军最擅长的就是水上作战,若论三国之间,水上作战吴军要称之第二,魏汉两国绝不敢称第一。

况且从江面上汉军船只数量,就可以看得清楚,汉军人数绝对不会超过万人。

吴军可是出动了八万水军,数千只战船绵延数十里,这两军人数差距实在是太过明显,朱然自然没有将李丰这不到万人的汉军放在眼里。

可是——

当朱然率军抵达峡谷口时,两边悬崖上顿时滚石乱飞,堵在峡谷口的李丰,又突然施射枪雨。

咻,咻,咻!

三弓床弩,早在刘禅刚研制出来不久,就将制造方法,送到了李严的手里。

李严经过测试,见识过这三弓床弩的威力之后,江州的汉军很快就装备了百余架三弓床弩,用于防守长江防线。

都十多年了,江州的汉军水军,还从未使用过三弓床弩。

此番朱然率军杀来,正是检验其威力的时候。

看着一阵枪雨射出,李丰朗声笑道:“周郎曾在赤壁火烧曹贼八十三万大军,陆逊小儿曾在夷陵烧了先帝连营;”说着,他冷冷的道:“今日我李丰,就要烧了朱然的这八万东吴水军。”

李丰射出的长枪,每支枪头都缠绕着一个大布头,布头上都裹满了桐油。

随着数百支火枪飞入吴军战船,霎时间火光冲天。

朱然是逆江而上,而这段江面又相对狭窄,当无数火枪不断射入吴军战船,又有两岸崖壁上汉军的乱石滚落。

“快撤!”

“快撤!”

朱然看着不断着火的战船,急忙催促后队船只撤退。

吴军是逆江而上,按理说他们进军相对缓慢,但是退兵应该是很从容才对。

只是很可惜,数千只战船涌入狭长的江面,突然想退,可就没有那么的容易。

因为前军着火,自然不敢再继续前进,他们开始催动船只向后撤退,而后队反应不及时,却被前面的船只撞击着火。

而就在这个时候,两岸悬崖上的汉军,扔完石头,看着江面上的吴军战船已经着火,他们那能放过这个大好的机会。

“放!”

“全部推下去。”

一声声爆喝,一根根浇灌了桐油的滚木,不断的从天而落,原本船只就已经着火,此时这些浇灌了桐油的滚木,除了可以重创东吴船只,还能作为点火的燃料。

李丰继续向吴军施射火枪,两岸的汉军则不断给吴军战船,补充点火的燃料,没多长时间,吴军上千只战船就被点燃。

霎时间,狭长的江面上,燃起了熊熊烈火。

还未进入峡谷里的吴军战船,那还敢继续前进,他们慌不择路,调转船头就开始败退。

有了前面的战船退走,倒是给了后免着火船只退却的机会。

“追!”

看吴军开始溃逃,李丰当即指挥战船追击,他不打算让吴军可以从容退军,他要一路给吴军继续打击。

数百只汉军战船,顺江而下,紧追败退的吴军战船。

朱然也是身经百战的将领,可是这一仗他是输得侧头侧尾。

两军经过数日激战,李丰率领八千汉军,一边追击,一边对吴军战船施射火枪,一直追杀到秭归城,汉军这才此停罢。

“将军!”一名将领不解的问道:“吴军已然败退,我军正可趁机掩杀,不需十日,我军便可兵至夷陵。”

李丰摆手道:“我军现在还未到与东吴决战之时,此番已经攻占秭归,只需扼守秭归要冲,吴军就难已再犯蜀中。”

那将领似乎有些不甘,想着此番吴军遭此大败,汉军正可一举南下,说不定就可以攻占夷陵。

若是汉军占据夷陵,随时可兵进荆州。

只是——

李丰想的却是,吴军虽然遭此大败,但是想要攻占夷陵,却并不是那么容易。

先不说夷陵本就是扼守蜀中进兵荆州的咽喉,就算汉军趁机夺了夷陵。

东吴会善罢甘休吗?

东吴丢失夷陵,必然会大举反扑。

一旦东吴反扑,夷陵可就不像秭归这等险要之地,还可以拒险而守。

可别忘了,先主刘备,可是在夷陵遭到过大败。

倒不如见好就收,扼守秭归险要之地,也算是给蜀中增加一道屏障。

......

朱然兵败魚復县,消息很快就传回了武昌城,东吴皇帝孙权闻言暴怒:“废物!废物!都是废物!”

“八万水军,竟然打不过李丰小儿八千蜀军。”

“陛下!”骠骑将军步鸷出班奏道:“请陛下息怒,此战并非我大吴水军不力,而是蜀军早有准备。”

出战之前,孙权听信曹魏使臣之说,司马懿出兵十万将攻打蜀汉的武关,而此时蜀国丞相诸葛亮正在征伐唐旄国,皇帝刘禅又领兵去了西域的大宛。

想着蜀军兵力不足,他们必然会将关中的主力,全部派往武关已拒司马懿的魏军。

孙权觉得有理,毕竟蜀军负责镇守长江防线的李严,他手里的兵力也就两三万人。

即便他占据地理优势,面对八万大吴水军,他又能如何抵挡?只要大吴水军突破李严的防线,整个蜀中,将尽被大吴攻占。

所以当步鸷话音刚落,孙权怒道:“准备?”

“准备了八千人,就烧了我军数千只战船?”

孙权是真的很生气,想着趁司马懿攻打关中,他就可以趁机占据蜀中,那曾想不但未能占得蜀中寸土,反倒是让大吴损失数万水军。

这不算。

就在昨日傍晚,他已经收到消息。

蜀汉建宁太守李遗,兵不血刃就攻占了桂阳郡,如今李遗关凤二人,又挥军南下去攻打交州。

尼玛——

孙权不是不知道,至从士燮归附之后,桂阳、交州、交趾等郡就成了东吴的大后方,他将主要兵力基本都调到了长江沿线。

而桂阳交州等郡,每郡也只有数千郡兵负责日常防卫。

这几千郡兵,如何能够抵挡李遗的蜀军?

可是,收到桂阳郡失守的消息第二日,朱然战败的消息,又传回了武昌,真可谓是雪上加霜。

“启奏陛下!”看着孙权怒不可遏,大将军诸葛瑾跟着出班奏道:“我军此战已败,微臣以为,陛下可速遣使至长安,与蜀汉重修盟好,让蜀军退出桂阳交州等地。”

此番联魏伐蜀,一开始诸葛瑾本身就提出过反对意见,若是不然,这伐蜀的重任,就该由他来担任,而非是朱然。

只是,他一开始就觉得。

虽然其弟蜀汉丞相诸葛亮远征唐旄,蜀汉皇帝刘禅又领兵去西征大宛,但是关中尚有能人徐庶坐镇,即便是司马懿十万大军去攻,也不一定能够撼动蜀汉。

毕竟这些年,蜀汉的发展,可不是魏吴两国可比的。

更何况蜀汉坐拥益雍凉之后,其兵力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此时与蜀汉对立,并不是东吴可取之策。

只是——

孙权十余年间,北伐曹魏也有十余次,可也只是趁蜀国与曹魏会战关中时,趁机夺了江夏一郡而已。

剩余的北伐,东吴皆是以失败告终。

孙权也很清楚,无论是曹魏,还是蜀汉,这两家任何一方灭掉对方,他们下一个想要歼灭的必然是东吴。

与其等着将来他们来灭,不如趁他们厮杀之时,寻得机会趁机壮大自己。

以往都是联蜀抗曹,但是结果却是吴国总是在为蜀国化解危机,而吴国却是损兵折将。

或许——

联魏抗蜀,吴国可以获得一些实惠。

可是现在才发现,联魏抗蜀,吴国的损失更大,仅仅一次战斗,吴国不但损失数万水军,而且还丢城失地。

当诸葛瑾提出遣使与蜀汉修好,孙权虽然有些不甘心,但也算是给他找到了一个台阶可下,他冷冷的道:“蜀军现在连战连捷,岂肯与我大吴修好?”

“陛下!”诸葛瑾补充道:“此战蜀军虽然取胜,但是在武关,可还有司马懿的十万魏军,微臣以为...”说着他顿了顿才又说道:“微臣以为,蜀国定然也不愿意腹背受敌。”

“况且吴蜀联盟形成已久;”诸葛瑾道:“陛下若是遣一能言之臣到长安游说,微臣以为,吴蜀定然可以重归于好。”

吴军遭此大败,又连失城池,那些主张联魏抗蜀的大臣们,这一刻全都闭上了嘴巴,再也没有了开战之前,诸葛瑾提出大吴应该继续联蜀抗曹时,他们便以诸葛瑾是因为其弟诸葛亮是蜀国丞相,所以不顾大吴利益,一心偏向蜀国。

现在——

诸葛瑾再提联蜀,却没有一人反驳。

孙权听完诸葛瑾的话,也觉得有些道理,他道:“既然此谋为爱卿所献,朕就命爱卿为使,立即出使长安,与蜀国重修盟好。”

诸葛瑾虽然有些无奈,但是也只得答应出使长安,谁让这是他提出的建议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