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 > 第188章:立储(下)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 第188章:立储(下)

作者:酸汤折耳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1 09:49:31 来源:笔趣阁

虽然诸葛亮与徐庶俩人都没有说话,不过今日这朝堂的争论,刘禅却发现了新奇的地方。

原本他以为,这俩高人年轻时本为好友。

这些年治理大汉,他俩偶尔也有过不同的意见,也有过争论,但是最终俩人的意见,都能回归统一。

但是今天似乎不同。

因为丞相府的人,坚持认定立储就应该是立嫡不立长;而御史大夫府的人,则坚持立长不立幼。

似乎都没有退让的意思。

诸葛亮是丞相,丞相府的人,自然代表着诸葛亮的意思;徐庶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府的人,自然就代表着徐庶的意思。

只是——

刘禅等了好半天,也没有等到这两位高人发表意见,他们任由朝臣们各抒己见。

至于最终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好像他俩并不关心。

“陛下,臣等请立皇长子谭为皇太子。”

“陛下,臣等请立皇次子谌为皇太子。”

两方官员争论之后,一前一后的向刘禅请旨道。

本来想听听两位高人发表意见,只是大殿上已经争论成这个样子,他俩依然选择不说话。

当然——

刘禅自然也不愿意大汉朝廷,因为立储的事情分成两派,从此明争暗斗。

此前想听听两位高人的言论,也只是想知道,他们都会说些什么。

既然他俩都不说话,刘禅也只能暗自感叹。

高人啊——

“诸位!”刘禅突然抬了抬手,笑着说道:“诸位爱卿的意见,朕已听得非常清楚,朕知道,诸位也是为了大汉长治久安着想。”

争论了近一个时辰,刘禅觉得这场立储之争,可以终止了。

先是两方安抚之后,刘禅才又说道:“无论是支持立长,还是支持立嫡,诸位说得都有道理;”说着他顿了一下,才道:“但是无论是朕决定立嫡还是决定立长,恐怕都会让另一方不满意。”

刘禅说话的时候,大殿上出奇的安静,没有一个人开口打断,似乎他们都在等着皇帝的决定。

即便是诸葛亮与徐庶,也是依然安静的待在原地。

只是——

现在朝堂上已经有了两种意见,但是太子之位,却只有一个。

如何平和两方?

这似乎很考验天子刘禅。

这也是所有大臣,安静的原因。

只是刘禅却并没有觉得为难,毕竟他是来自一千多年后,看过以前多年的皇储之争。

无论是立嫡,还是立长。

随着皇子越来越多,最终都难逃为了皇位,手足相残,同室操戈,这种事情不要太多。

比如特别有名的,就有清朝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

这几日,刘禅也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如何避免将来他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皇位,从而手足相残。

以前他没有想过这事儿,但是现在他必须得想了。

无论是张鸳生的刘谌,还是马娪生的刘谭,亦或者是以后的曹绫、王元姬、张鸯,他们都会生孩子。

毕竟刘禅现在也才二十多岁,而他这几位后妃,又都是青春靓丽,美丽动人,用不了几年,这后宫里,还不知道会生出多少个皇子来。

无论是跟她们谁生的孩子,在刘禅眼里,都是他的亲儿子。

同室操戈、兄弟相残。

这是刘禅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诸位爱卿!”刘禅突然有些疑惑问道:“除了立嫡、立长之外,可还有别的立储之法?”

刘禅的话音刚落,整个大殿顿时陷入死一般沉寂。

大臣们似乎都被刘禅这个问题,给震惊到了。

短暂安静之后,一直没有说话的丞相诸葛亮,率先出班问道:“陛下此言何意?”

看诸葛亮终于开口,刘禅笑着说道:“相父,朕是在想,诸位爱卿都说得有道理,一时难以决断,便想着可有两全其美之策。”

众人闻言皆惊。

两全其美?

这一个太子之位,却有两位皇子竞争,如何能做到两全其美呢?

难不成俩人都册立为皇太子吗?

“陛下,恕老臣愚钝;”诸葛亮摇了摇头说道:“太子之位关系国本,只能是在立长与立嫡二者选其一。”

诸葛亮的话,得到了大殿上所有大臣的认可。

在他们看来,现在就是二选一,没有第三种选择。

要么是立皇长子刘谭。

要么就是立皇次子刘谌。

只是,刘禅却笑着说道:“相父所言极是,侧立太子,这关乎于我大汉国本延续...”说着他突然停了下来,然后却从怀里取出一个精致的小木匣。

整个大殿上的文武众臣,皆是不明所以。

心道皇帝陛下,您这是何意?

不过,看到那小木匣。

他们似乎也明白了什么。

太子的人选,看来皇帝已经有了选择,只是此前他并未明示而已。

刘禅将小木匣放于御案之上,顿了顿,才说道:“册立太子之事,朕有一个新的想法,不知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说完刘禅看向大殿上的文武百官。

“请陛下示下!”诸葛亮开口道。

皇帝有了新的想法,也就是说,他并未选择是立长还是立嫡,那又会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决定太子之位呢?

“诸位爱卿!”刘禅轻轻拍了拍御案上的小木匣,说道:“这里有一份诏书,就是册立太子的诏书。”

“不过,现在朕并不想公开宣布。”

嘶——

所有人又都是愣住。

“朕决定——”刘禅朗声说道:“朕决定,采用秘密立储之法,册立我大汉的太子人选。”

???

包括诸葛亮在内,整个大殿上的文武大臣,无一人不是惊恐莫名,心道什么叫秘密立储之法?

看着大臣们一脸的懵逼,刘禅自然知道,他们现在都很懵,也都想知道什么是秘密立储。

因为在此之前,并无什么秘密立储之说。

这秘密立储,得是一千多年后,一个叫作雍正的皇帝,所发明的一种立储的办法。

因为雍正经历了九子夺嫡,他深知皇室为了争夺皇位,同室操戈,兄弟相残,他不愿自己死后,自己的儿子们,也出现这种事情。

于是他便选择了秘密立储的方法。

后世很多学者,曾经探讨过,都觉得这秘密立储,比起直接册封太子,可要高明得太多太多。

首先,因为是秘密立储,所有的皇子都有机会。

其次,也是因为皇子们都觉得自己有机会,但又都不确定是不是自己,往常削尖了脑袋,各种勾心斗角,尔虞讹诈,互相残害。

现在,却没有皇子敢于如此做。

想让自己最终被父亲看上,就只能拼命努力的表现,让父亲觉得你是一个有资格成为继任之君。

如此一来,皇子们会将如何坑害兄弟的心思,放在如何表现自己上面,反倒是让皇子们更加刻苦努力。

所以,刘禅觉得。

与其立一方,得罪另一方,或者得罪其他皇子。

倒不如也学雍正皇帝,给每一位皇子都留下希望,然后让他们努力学习,从而让自己成为一个帝国有用之人。

只是——

这满朝文武,却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个方法。

刘禅笑道:“此匣朕将悬于这大殿房梁之上,无朕许可,任何人均不得开启;”说着他顿了顿,才又道:“需得等到朕百年之后,由所有臣公一起将其取下开启,依此召侧立新君。”

这——

所有人都懵了,他们并未听过这种立储的方法,比如礼部侍郎张毣,就率先出班说道:“陛下,此法古之未有...”

只是没等他说完,刘禅没好气的道:“张爱卿此言差矣,此法虽古之未有,但是古时没有,现在就不能有乎?”

“朕问汝,若是朕依照旧制,立嫡或者立长,汝能否保证大汉诸位皇子,就不会拉帮结派,勾心斗角?”

“朕再问汝,古之旧制,夺嫡之争,尚可少乎?”

刘禅连续抛出几个问题,闻得张毣顿时懵了。

张毣是原丞相府长史张裔的长子,后张裔病逝之后,刘禅提拔其为礼部尚书。

可是此时,面对刘禅的两个问题,他却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因为无论是立嫡还是立长,没有人能够保证,未立的一方,以及其他的皇子,就不会参与争夺继承人的斗争当中去。

至于参照旧制,夺嫡之争不要太多。

远的不说,就是距离现在只有几十年的曹魏,就经历了夺嫡之争,曹操打破了非刘氏不得称王的组训,逼使汉献帝封其为魏王,定都邺城,加九锡,假节钺,为下一代篡汉建国,改朝换代铺平了道路。

后来曹丕与曹植,就上演了一场夺嫡之争。

所以,无论是立嫡,还是立长,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册立的方法,因为无论是立谁为太子,其他皇子,还有一些世家勋贵,依然有可能掀起争夺继承人的争斗。

被刘禅问懵的不知是张毣,其实就在刘禅的两个问题抛出之后,大殿上所有大臣,也都在暗自琢磨。

少时——

听明白了刘禅秘密立储之法的丞相诸葛亮,率先站出来支持刘禅,他说道:“陛下的秘密立储之法,老臣以为是最为妥当的立储之法,如此既不会导致夺嫡之争,也可使诸位皇子努力学习,从而成为我大汉的栋梁之材。”

“丞相所言极是!”御史大夫徐庶,也是点头附和道:“秘密立储,皇储的人选,只有陛下一人知晓,此法甚妥,甚妥。”

有了诸葛亮、徐庶俩人的支持,其他大臣很快也都接受了这个秘密立储之法的决定。

这场立储之争,最后以刘禅秘密立储而告终,刘禅也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将立储诏书悬于未央宫前殿的房梁之上。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