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 > 第179 章:朕答应你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 第179 章:朕答应你

作者:酸汤折耳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1 09:49:31 来源:笔趣阁

三弓床弩送与轲比能,这事儿并不是刘禅现在所关心的事情,毕竟在他的脑子里可以改进的武器,还有很多。

即便是曹魏拥有了三弓床弩,他也有办法去应对。

不过现在却有一件事,却让刘禅有些犯难,他笑着问诸葛亮:“相父,既然我大汉暂时不能出兵伐魏,那朕该如何回答轲比能的使者?”

这是刘禅现在琢磨的问题。

因为轲比能派遣的使者,此时已经到了长安,明日早朝的时候,刘禅就要在未央宫接见他,同时还得给人家一个答复。

出兵?

还是不出兵?

刘禅犯难,诸葛亮却一脸的轻松,他道:“陛下明日大可以先答应轲比能的使者,剩下的事情老臣自有办法解决。”

“好!”刘禅闻言大喜道:“有相父此言,朕心安矣。”

对于诸葛亮,刘禅自然是深信不疑,既然他说有办法应对,那他肯定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毕竟他可是诸葛卧龙。

次日清晨。

未央宫。

大汉文武百官,齐聚未央宫前殿,一位肤色黝黑,身长七尺的中年书生模样的男人,向刘禅行了个大礼之后,看上去似乎有些紧张。

他便是轲比能派到长安的使者。

这也是他第二次进入长安,只是这一次不同于上一次。

上一次那还是半年前,他奉轲比能之命,带着三百匹战马朝见大汉天子刘禅,他到长安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代表轲比能来向大汉王朝称臣,从此轲比能的鲜卑部族愿意依附大汉王朝。

上一次长安之行,是非常愉快的。

因为鲜卑愿意依附大汉,这就解除了大汉王朝北部的威胁,大汉王朝自然十分愿意接受轲比能的依附,更何况人家轲比能还送来了三百匹战马。

结果自然是刘禅欣然接受轲比能的归附,然后赏赐轲比能一些大汉的特产,诸如蜀酒、精盐等物以示友好。

这些东西,对于草原上的鲜卑部族,当然是十分珍贵。

但是,他这次临走时,大汉丞相诸葛亮却又送给了轲比能一份大礼,就是大汉王朝独有的三弓床弩,而且还派出了一个匠人随他一起北返,去教鲜卑人如何制造这三弓床弩。

当然,这件事并未公开。

知道这件事的人,也只有大汉丞相诸葛亮、大汉皇帝刘禅,以及这位鲜卑使臣。

所以上一次出使长安,他是非常舒心的。

这一次却不同,因为他自己也很清楚,轲比能依附大汉,并不是真的从此就成为大汉的臣子,只不过是轲比能为了自己发展壮大,不得已才选择暂时依附大汉王朝。

因为眼下中原三国的局势,已经发生改变,大汉不再是偏居一隅的小朝廷,大有与曹魏一争天下的底气。

这也让轲比能看到了鲜卑崛起的希望,数十年前,曹魏武帝曹操对鲜卑诸部进行了强有力的镇压,让鲜卑诸部难以再现昔日之勇。

现在轲比能似乎看到了希望,依附大汉,他或许能够趁机统一鲜卑诸部,然后进而图谋中原。

这半年的时间里,轲比能在得到诸葛亮赠予的三弓床弩之后,他很快就战胜了他的头号敌人步度根,剩余的一些小一点的鲜卑部落,自然再也无法与轲比能相抗衡,只得选择归顺轲比能。

此番轲比能联盟依附东吴的公孙渊,他的目的自然是为了继续扩大自己的势力,就是要攻占曹魏的幽州之地,而公孙渊则看上了曹魏的冀州。

于是两家一拍即合,同时出兵伐魏。

但是现在,曹魏的大将军司马懿亲统大兵抵达范阳城下,原本一路势如破竹的鲜卑军、燕军现在却面临着极大的考验。

或许鲜卑军、燕军可以出城与司马懿一决雌雄。

但是,正面与曹魏抗衡,即便是轲比能与公孙渊联合,他们也难以抵挡,所以轲比能与公孙渊,才想到要搅乱天下局势。

“陛下!”

鲜卑使者躬身道:“我军现已占据幽州范阳诸城,曹魏的主力也已尽被牵制于幽州地界,陛下若此时东出潼关,定可一战直取洛阳。”

大汉以恢复汉室天下为立国之本,虽然此前大汉与曹魏和亲达成停战协议,但是天下人皆知,这只不过是缓兵之计。

所以此时鲜卑使者,才说大汉兵出潼关,可一战直取洛阳。

这个诱惑自然是不小。

毕竟现在曹魏的大将军司马懿,已经领着数万曹魏精锐到了范阳,那这个时候刘禅的大汉兵马若是东出潼关,或许真的可以一战而定天下。

“当然;”鲜卑使者又道:“陛下出兵也能让我家单于,可以更加从容的迎战司马懿的大军,若是陛下不愿出兵,我军虽然骁勇,可面对强大的曹魏兵马,恐怕也难以坚持多久。”

“好!”

等那使者话音刚落,刘禅当即欣然说道:“贵使可速回范阳,告诉轲比能单于,朕应了他的好意,克日便兵出潼关,诛灭曹魏。”

鲜卑使者,顿时大喜。

他没想到刘禅会答应的如此痛快。

“多谢陛下!”

“臣替轲比能单于拜谢陛下。”

等到鲜卑使者大礼道谢之后,一直没有说话的大汉丞相诸葛亮,缓缓出列先是向鲜卑使者行了个礼,然后才又说道:“兵伐曹魏,事关大汉一统天下。”

嘶——

诸葛亮刚一开口,鲜卑使者不由得顿时心惊。

毕竟眼下的大汉王朝,诸葛亮可是一位重要的人物。

即使天子答应出兵,若是诸葛亮不同意,这出兵也很难成行。

“丞相!”

鲜卑使者急忙开口,只是诸葛亮笑着道:“使者勿惊,陛下既然已经答应使者出兵伐魏,亮自然会协助陛下,尽早东出潼关。”

!!!

鲜卑使者闻言长舒一口气。

“只是希望贵使早日返回范阳,告知轲比能单于;”诸葛亮淡淡的说道:“伐魏之事并非小事,非今日决定,明日就可出兵。”

“兵马调集,粮草调度。”

诸葛亮说着似有难色,但是最后还是承诺道:“请贵使告知轲比能单于,亮自当加快兵马调集,粮草调度,不过还请轲比能单于,一定要拖出司马懿。”

“这——”

鲜卑使者顿时无言以对,因为诸葛亮的话,并无不妥之处。

大军出征。

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说出兵就能出兵的。

这兵马调集,粮草调度,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

看鲜卑使者有些愁容,诸葛亮又道:“两个月,请轲比能单于再坚持两个月,我大汉必将出兵伐魏。”

两月——

听到这话,鲜卑使者差点没气得背过气去。

因为现在对于轲比能来说,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而且现在司马懿的大军已经将范阳城围得是水泄不通,若是司马懿突然大举攻城,或者曹魏继续增派兵马奔赴范阳。

轲比能还能坚持住两个月吗?

只是,这鲜卑使者也很为难。

毕竟人家大汉皇帝、大汉丞相,都已经答应了愿意出兵伐魏,只是人家需要时间调集兵马粮草,你总不能让人家啥都不准备,就奔赴战场吧。

诸葛亮此时并不着急。

但是范阳城内的轲比能,却早已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不能再等下去了。”

“不能再等下去了。”

轲比能咆哮道:“若是继续等下去,汉吴还未向曹魏出兵,我军就已经被司马懿给困死了。”

“大单于!”公孙渊阻止道:“大单于休要急躁,算算时间,派出去的人应该刚到武昌、长安。”说着他坦然道:“或许再等数日,我们就能收到汉吴出兵伐魏的消息,到时候我军即可出城与司马懿厮杀。”

这句话,这几日公孙渊已经说了好几次。

轲比能耳朵都已经听出茧子来了,他摆了摆手说道:“太守等得起,我轲比能却不愿再继续这样空等,若是汉吴不出兵,或者延缓出兵,我等岂不是就要困死于这范阳城?”

“靠汉吴出兵帮助,不如靠我们自己手里的弯刀。”

说着轲比能顿时拔出腰间弯刀,冷冷的看向屋外,然后也不管公孙渊是否同意,一边朝外走,一边随口道:“太守若是害怕司马懿,大可以坐守范阳城,我自率鲜卑铁骑与司马懿决一死战。”

“大单于!”

“大单于!”

公孙渊急忙追了上去,想要拦住轲比能,可是轲比能已经下定决心,相比于整日这样焦急的等着汉吴出兵,倒不如出城杀司马懿一个措手不及。

况且这些日子他一直在琢磨。

也一直在关注司马懿的动态。

至从司马懿将范阳城包围之后,魏军就没有出过大营,或许司马懿压根儿就不敢出营厮杀。

现在范阳城的鲜卑军、燕军加起来也有五万多人,而司马懿的魏军也不过是五万人而已。

两军兵力相当,但是鲜卑军却是骑兵为主,若是两军真的拉开架势厮杀,魏军也不敢保证一定可以战胜轲比能。

轲比能出府之后,当即点齐兵将就奔向城门方向。

跟在后面的公孙渊,虽然很想拦住他,但是任其如何劝说,这轲比能却并不为所动,到后来公孙渊也放弃了再次规劝。

“既然大单于一意孤行,”刚至城门口,公孙渊道:“某非是不敢力战司马懿,只是范阳城是我与大单于好不容易才打下来的,若是范阳城有失,某与大单于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听到这话,轲比能随口道:“那公孙太守就留在范阳城镇守,本单于这就去踏平司马懿的大营。”

轲比能话音刚落,便命士卒打开城门,然后领着两万鲜卑骑兵冲出范阳城。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