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 > 第143章:摸着石头过河

这个胖子名叫丁二,这是第一次来长安,不过他这次并不是来参加武举京试的,因为他在汶山郡的郡试中,成绩并不突出,第二轮就被淘汰了。

这次到长安,丁二就是来凑热闹的。

那个瘦一点的年轻人叫田牧,之前在汶山郡的郡试当中技压群雄,一举获得汶山郡头名。

丁二与田牧是同村的小伙伴,虽然他未能进入京试,但是他还是跟着田牧跑到长安来了。

丁二从小就生活在汶山郡,长这么大,走得最远的地方,就是汶山郡郡城。

所以当他走进长安城,犹如打开了新天地。

但是那田牧,虽然也没有去过别的地方,很小就跟着爷爷到了汶山郡,不过他一向稳重,所以长安街头的繁荣,并未让他驻足观望。

“快点走了。”

田牧有些无语的道:“马上就要京试了,京城的客舍必然紧俏,我们要不早点找到客舍,后面就更难找到了。”

丁二有些失望,好不容易来一次长安,却不能随心所欲的观看。

只得无奈的跟着田牧走街串巷,寻找落脚的客舍。

......

大汉王朝第一次武举京试,朝廷自然是极为重视,御史大夫徐庶这些日子忙得是焦头烂额。

因为全国近三十个郡,每个郡的前三名都赶到了京城。

而且这是第一次举办这种考试,没有先列可以借鉴,一切都得凭着感觉摸索着来,倒是皇帝刘禅,给了他一个建议。

人数太多,那就分组进行。

所有参加京试的考生,加起来有一百多人。

当然,这一百多人,并非都是参加过郡试的,还有一部分人,是徐庶留给了那些氏族,毕竟这是第一次举办这种人才选拔方式。

所以除了每个郡通过郡试,决出前三名,可以参加京试之外。

蜀中、南中、关中、陇右各地的氏族,也获得了一定的名额,这部分人不需要参加郡试,他们直接晋级京试,人数有六七十多人。

加上各郡的前三名,此次参加京试的考生,一共是一百五十人。

刘禅看着这份名单,有些激动。

他的名字,自然也在这一份名单当中。

没错——就是文单。

宣室殿内。

刘禅认真的看这份名单,他是想看看,有没有历史上熟悉的名人。

只是很遗憾,并无他熟知的历史人物。

虽然没有看到熟悉的历史人物,不过他也给了徐庶一个建议,就是将这一百五十人,分成五组,每组三十人,在长安设置五个考场,同时进行考试。

这是第一次举办武举考试。

徐庶采取了刘禅的建议,将京试分成了两个阶段,先进行初试,也就是五个小组在五个考场进行的比试,最终选取每个小组的前四名,总计为二十人。

胜出的二十人,再进行一个复试,或者可以理解为是决赛。

初试的考官,由御史大夫府、丞相府两府参军组成。

大汉建兴十年,公元232年1月8日。

参加初试的分组出炉。

刘禅改名的文单,被分在了第三组。

京试的比赛,相比于郡试,要求就要复杂一些,除了两两对抗PK之外,每一名参加考试的考生,还需要单独进行诸如箭术、骑术等科目考核。

因为考核的科目增多,单独PK的输赢,不再直接决定胜负,最终成绩是根据各科成绩相加决定排名。

大汉建兴十年,公元232年1月20日。

经过十天的初试比拼,一百五十名参加京试的考生,完成了初试的较量,最终入围前二十的名单,也就新鲜出炉。

“夏侯泽、公孙望、陈信、关震、柴山、黄晋、徐平、孙续、马武、田牧、卢顺、文单、史进业、廖宇、魏倘、涂连虎、韩仓、王禹、邓辽、钟毅。”

“这就是进入复试的二十人?”刘禅看完名单问道。

“回陛下!”徐庶道:“就是这二十人。”

刘禅暗自得意,因为他也成功进入到前二十。

这些人能否真的领兵打仗,现在还不能确定,不过若是论武艺,刘禅对他们多少还是有些了解,因为大部分的比试,他都有现场观看。

比如陈信,这是让他最为记忆深刻的一人,还有诸如涂连虎、钟毅、公孙旺等人,这些人的武艺也都很出众。

就在刘禅暗自得意间,徐庶又说道:“陛下,三日后将举行复试,复试之前,微臣想请陛下...”

“好!”没等徐庶说完,刘禅就抢话说道:“爱卿放心,复试当天,朕自当到场。”

等等——

刘禅刚说完,却突然顿住。

可是徐庶却是很高兴,他说道:“微臣替这些考生躬谢陛下,若是复试当天他们能够得到陛下的训示,他们日后必将成为大汉的栋梁将才。”

“徐爱卿——”刘禅急忙叫住徐庶:“朕,朕...”

看着皇帝欲言又止,徐庶一时犯懵。

他并不知道刘禅想说什么,但是他是真的懵了,因为前一刻皇帝还那么兴奋,这一刻却好像并不是那么激动。

这是为何?

莫不是陛下反悔,复试当天不想到现场?

看着徐庶疑惑的模样,刘禅缓缓道:“徐爱卿辛苦,三日后,朕一定亲赴考场,见见我大汉的这些勇士猛将们。”

“谢陛下!”

徐庶总算长舒一口气,这是他的计划之一。

因为武举选拔将才,这很重要。

但是,举办武举的真正目的,其实是为了后面的科举制度,提前做铺垫的用的,三日后的武举复试,自然就很重要。

根据安排,复试当天,除了要请皇帝亲自到场观看,大汉王朝现在的主要高官,地方高层,届时都会亲临现场。

他就是要让大汉的文武百官,世家大族们看看。

大汉——

即将迎来新的变革。

也提前让他们看看,大汉王朝新的人才选拔方式。

所以这一天很重要。

三日后。

长安,城东校场。

数千长安城百姓,近百名大汉王朝文武百官,早早的就来到校场内。

二十名进入京试复试的考生,他们个个神采奕奕,接受着擂台下围观百姓们赞赏的目光。

他们是胜利者。

他们是从全国近万名考生中脱颖而出的人。

而今天,他们将在这里,接受皇帝的检阅。

擂台下方,一个小胖子,不时的对台上一少年挥手,显得特别兴奋。

“牧哥!”

“牧哥!”

田牧就站在二十人的中间,他也很激动,不过在这么大庭广众之下,被一个小胖子如此惊呼,他还是有些尴尬。

不过,这份尴尬的状况,并未持续太久。

随着一声高喝,现场顿时安静了下来。

“陛下驾到!”

太监总管福安的话音刚落,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同时四下观望着,只是他们有些奇怪。

陛下在何处?

四周并无移动的人影。

按照正常操作,皇帝驾到,必然是前呼后拥,太监宫女开道。

可是此刻——

别说皇帝,就连太监宫女,都没有见到一个。

就在这时,擂台上原本站定的二十人当中,一个头戴面具的年轻人,缓步走出队列,这可让身边的考生,还有台下的百姓,监考台上的文武官员们都是一愣。

他们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其中擂台边上一名侍卫,还想上前制止出列的年轻人。

就见那年轻人缓缓取下面具。

“陛下!”

大汉丞相诸葛亮顿时大惊道,他真没想到,这个戴面具的年轻人,居然就是大汉天子刘禅。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