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还政于朝之归魏 > 第三十一章 青山处处埋忠骨

还政于朝之归魏 第三十一章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作者:楼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1 22:43:28 来源:笔趣阁

新兴城外,官道之上,一名一袭黑衣的青年,独自一人牵着一辆驮有口墨色棺材的马车,缓缓的向城南而去,没人知道他的目的地是在哪。

走了许久之后,他来到了一座独立却又简陋的茅草屋外,只见他抬头自己看了一下这个简陋的小院,沉默了一会儿,还是叩响了院门上的铜环。

“可是我儿回来了?”叩门声刚响起,院内立刻传来了一道慈祥老妇人的声音。

“干哥哥,是你回来了嘛?”

只听一名少女一边兴冲冲的叫着,一边匆匆的从屋内奔了出来,吱呀一声打开了院门。

可是开门看到的,却不是那个让她魂牵梦绕的人儿,而是一个陌生的青年人,脸上的笑容顿时褪了下去。

“这位公子,不知你找谁?”少女怯生生的问道。

青年人看着面前的少女,勉强挤出一丝微笑,俯首一躬道“敢问,可是兰儿姑娘?在下董祀,董子规,乃是李干小弟的结义兄长”

这名青年自然就是新兴郡太守董祀,他今日此番前来就是为了送他那李子小弟回家。

“原来是兄长来了,不知干哥哥......”

忽然她看到了这个青年身后的马车上那口漆黑的棺椁,再看看眼前这个青年。仿佛想到了什么,面色刷的一下变得苍白,一把捂住了自己的嘴巴,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兰儿,是谁来了?”屋内的老妇人应是行动不便,见屋外之人久久不曾进屋,便又开口问道。

而此时,少女已经飞扑到了棺材之上,也不让帮忙,自己费力的推开了棺材盖,终于见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那个他。

见到此时的他,安静的躺在棺木之内,少女再也忍不住了,开始放声大哭。

屋内老妇人闻声,焦急的询问道,“兰儿,怎么了?发生何事了?”

此时,一旁的董祀也无法劝慰,因为在这种时候再多的话语都是苍白无力的,只能呆滞的站在一旁再次承受这锥心之痛。

“母亲,干哥哥回来了。”少女向屋内哭喊道。

屋内的老妇人还不知发生了什么,闻听兰儿的哭喊,还以为自己的儿子应该是战场受了伤,所以兰儿是心疼的大哭,“我儿快快进来,让为娘看看,伤在哪了?”老妇人的话语显的更加急切。

少女兰儿听闻老妇人的喊声,只能强行压下心中的悲伤,向屋内跑去。

董祀见状,赶忙跟在身后一同进了屋里。

只见屋内摆设简陋异常,只有两张床,一口柜子和一套桌椅板凳,可是还算整洁。

一位白发苍苍面容憔悴的老妇人躺在一张床上,此时正在强行撑着身体坐起来,正是李母。整个房间内充斥着稍微有些刺鼻中药味,应该是李母常年卧病在床的缘故。

董祀进屋见到李母之后,纳首便拜,“见过伯母,在下董祀,董子规,是李干小弟的结义兄。”

李母见状急忙说道,“先生快快请起,我儿为何不进屋来?”

少女兰儿此时趴在李母的塌边早已是泣不成声。

李母心中颇是疑虑,只能问向还在地上跪着的董祀。

“李子小弟他,几日前战死疆场了。”董祀低着头一脸悲容的说道。见李母久久没有动静,他缓缓抬起了头。

只见卧榻上的李母,并没有想象中的悲痛欲绝,反而更多的是平静,似乎早就料道了这些。李母脸上仅是悲悯之色,嘴角仿佛还有那么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

李母嘴角一抿的平静的说道,“先生快快请起。我儿能够为国效力,战死沙场也是他的天命之所在。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更何况今日还有先生将我儿送回,已是荣幸之至。其他战死沙场的千千万万的将士们,也是他人的儿子,她人的夫君和他人父亲,他们又当如何?故,我不曾太过伤心。”

“只是心疼我这可怜的兰儿丫头,等了我儿这么多年,最后却......”

听闻李母言语,董祀心中颇为震撼,万没想到李母竟是这般豁达之人。

不过想想也是,只有这样的母亲,才能教导出李干那样忠勇的儿子!

“我儿生前可曾留有书信或者什么话,还望先生告知。”

闻言,董祀赶忙回答道,“李子小弟生前,曾嘱托我代为照顾您老人家,还有...还有...让兰儿姑娘找个好人家嫁了。”

“伯母您尽管放心,李子小弟如今不在了,我就是您的儿子,兰儿就是我的亲妹妹......”

李母抬手打断了董祀的讲话,“我儿生前嘱托,先生自不必放于心上。老婆子年岁已高,恐也时日无多。”

“至于兰儿,老婆子我并不是那迂腐之人,我不会让她替我儿守寡,自会帮她寻一个合适的人家嫁了。”

“先生贵为一郡太守,自当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去办,我新兴郡数十万百姓的安危和生计,均系于大人一人身上,无须太过于顾忌我们。”

董祀闻言瞬间瞪大了眼睛,心中无比惊讶,他就怕李母和兰儿顾忌自己的身份,而不愿接受自己的照料和馈赠。故今日才会单独前来,而且并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没想到李母竟然猜出来了。

“大人,神态雍容华贵,又于郡守大人同名,自不难猜。大人以后也还请尽量不要到寒舍来,老妇人虽然不太过伤心我儿生死,但大人若总来,也不免让老婆子会常常想起他。”

“大人,还请自便吧。”

李母最后的这句话,就等同于下了逐客令。

董祀自不是愚笨之人,闻言,跪地砰砰砰的磕了三个响头,起身头也不回的出门去了。

刚走出院外,便见到郡守府的随从们在门外等候了。原来郡守府的官员们看着太守大人独自一人扶棺送李干回家,恐路上有所闪失,便一路暗暗跟随了过来。

看着随从们,董祀平静的说道,“记住这家,暗中派人多多照料吧,不要被她们发现。”

“诺”

————————

“好,太好了,不愧是我黄须小弟,一战功成,竟然全歼了匈奴左大将申屠隆的两万骑兵。”

此时,几百里外的许都城世子府内,曹丕收到了北地传来的捷报,正合不拢嘴的跟执金吾曹真分享着这份喜悦。

“哈哈哈,如此一来,可顺理成章让的让子文(曹彰,字子文)官复原职了”曹真在一旁也兴奋的附和道。

“这倒在其次,重要的是,由此一来,那张郃再想要与我小弟分庭抗礼,可就难了,除非它能够砍掉匈奴大单于的脑袋。”曹丕狭隘的打趣道。

“子恒所言有理,没想到马镫这么个小小的玩意竟有如此大的威力,看来这东西多多益善才是。”

“没错,传令司金都尉韩公至,命他速速打造马镫,要在最快的时间内装配全军。也写信将此喜讯告知荆州子健(曹植,字子健)小弟和骠骑将军(曹仁),于他们早日知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