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还政于朝之归魏 > 第八十八章 印刷之术冠神州(三)

还政于朝之归魏 第八十八章 印刷之术冠神州(三)

作者:楼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1 22:43:28 来源:笔趣阁

大魏黄初五年,公元239年,春,二月。

雕版和胶泥活字,以及这两种印刷之术的论策,被朝廷快马加鞭的送往了各地州郡。很快不过旬月的时光,即便是诸如交州、幽州和凉州这种极其偏僻之地,也就收到了这些教化之物。

凉州敦煌郡,刺史兼西域都护府邓艾,收到了朝廷快马送来的这些物事之后,大为震惊。可很快他也就释然了,如果说天底下还有谁能够有这样的奇技淫巧的话,恐怕也只有江陵王.曹植大人了。

自从西域都护府设立之后,凉州的近几年的政务重心,自然而然便落在了这都护府之上。

西域都护府归凉州刺史府管辖,而凉州刺史府的州治之地,则在凉州东部武威郡中的姑臧[zang]城。先别说到西域之地西部的乌孙、康居、大夏以及大月氏[zhi]等国了,即便只是到西域东部的都护府治所海头城,都有小两千里之巨了。因此,邓艾将凉州其余的大小事物,暂时交给了新任的凉州别驾。而自己则常年驻守在了凉州西部的敦煌郡,敦煌太守行西域副都护仓慈,则在都护府所在的海头城驻扎,这样邓艾则可以居中运筹各项事物。

自大魏黄初三年,西域都护府建立以来,已有两年有余。敦煌郡到海头城之间的驿站、烽火台已经趋于完成,现如今已经进入了从海头城向南北和西部的各国之间修建驿站的阶段。

昔日的羌族首领,今日的西域都护府司马.姚士祥,在北部高昌城之地附近的屯田,也进行的比较顺利。同时与北部车师等国也已经联络上了,对方对此也表示出了很大的兴趣。姚士祥也因为这些功绩,不久前在邓艾报告朝廷之后,已经被擢升成为了西域都护府的戊已校尉了,也成为了与副都护仓慈所并列的实权二把手。

而且包括车师在内的西域各国之间,也开始慢慢派出规模不等的商团东进,试着与新建的大魏帝国建立联系。在西域都护府建立之前,西域之地摩擦不断,而有了大魏国所建立的西域都护府之后,这片土地也就再次的有了主心骨,持枪凌弱的事件也在日益减少。

再加上邓艾本身出身于寒门农家,虽然贵为一州刺史和西域都护,可他平日里依旧喜欢穿一身布衣,而且还喜欢跟手下的人一起做活,为人又十分和善,没有一丝的官架子,因此在邓艾颇受兵士们的爱戴。而西域诸国的人们哪里有见过这样亲民的上位者,故而当地的百姓和东来的西域诸国的国人们,对这位帝国所派遣的布衣都护也是十分的敬重。

这一切都在趋于稳定,一切也都在向好的地方发展。

如今,朝廷的印刷之术的论策来到了凉州,邓艾也是东归姑臧城的时候了。至于这西域的诸多事物,那副都护仓慈已然熟识,邓艾在不在这里也就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了,更何况他还有昔日的都护府戊已校尉.姚士祥和都护府兵曹.无弋剑与他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起镇守呢。

只是这敦煌太守,得另外找人接替他了,毕竟一个人的经历是有限的,更何况西域之地各项事物繁杂,而且敦煌作为西域东进的帝国首站,更是重中之重非同小可。

在敦煌太守有了合适的接替人选之时,也就是邓艾东归姑臧城之日了。

邓艾对改善九品中正制,一直有着很大的意愿和想法。而在与临松先生.郭瑜多次细谈之后,他的心中的思路也越发的清晰了,只是一直苦于没有可以实施的社会基础。再后来,因为建立西域都护府的事情,他心中的那项“大事”便也就被迫暂时搁置了。真正是,困了有人递枕头来了。

如今有了兴学诏令和这两种印刷之术的加持,想必过不了多久,天下可以读书的士子便会越来越多,不出十年,自己就真正可以实施心中所想了。即便是到时候,自己会粉身碎骨,可也要给后世之人留下这清白坦荡之路。

能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即便万死,又何足道哉?

想到这里之后,邓艾加快了甄选敦煌太守人选的步伐,争取早日东归。这样才可以更快的推行兴学和印刷之术,也才可以加快实现自己心中的那个理想。

......

此时的益州,刺史钟会已经在年前回洛阳奔丧去了,而且短时间内都不会回来。现如今是当初的益州别驾.吕乂[yi],在行益州刺史事。没错就是当年那个故益州刺史费祎被郭修刺杀之后,前去审问犯人的别驾.吕乂。

自从费祎、王平以及老将邓芝相继去世之后,他就成为了昔日西蜀旧臣名副其实的领头羊。如今钟会因故东归洛阳,郭淮镇守关中和巴郡,他自然而然也就顺位成了益州刺史,虽然朝廷的诏命还没有下来,但也是迟早的事情。

也或许是钟会时运不济,这兴学如今正进行的如火如荼,再加上印刷之术的加持,正是收拢蜀地士子之心的大好机会,可他的父亲钟繇却偏偏在这个时候去世了,而他自然也就必须得回家奔丧守孝三年了。

不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对于他也是一件好事,毕竟他如今也才二十六岁,可却已经是镇西将军兼任益州刺史了,难免不会遭受他人的妒忌。而且,这次平息氐[di]族和羌族人的叛乱,若不是他的父亲丞相.钟繇和皇帝.曹丕有意为之,想要缓一下他的上升之路,凭他的功劳,那征西将军的牌子就该是他的,而不是郭淮的。

如今,借着奔丧守孝的这个事情,他也正好可以避避风头,从众人的视线之中淡化一下,缓和一下暗中别人对他的敌意。

此时,益州别驾.行刺史事的吕乂正在刺史府的大堂之上,带领着一众人等观看从洛阳诏令,以及相应的雕版、胶泥活字以及印刷之术的论策。众人见之,无不啧啧称奇。

虽说益州境内经历了氐族的叛乱,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可毕竟有着一定的天府之国的底子在,以及部富商、百姓和读书士子们的慷慨解囊,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因此在黄初三年的冬季,各州郡的国学馆也陆陆续续的完工了,甚至某些大族的私人书院反而更加提前完工了。

天下聪明人不可能都在中原,也不可能只有曹植和韩公至二人。或许其他人比他们两个稍逊一筹,但是也能看出来这纸张、书籍的捉襟见肘是必然的事情。只不过还不待他们有所作为,曹植就已经提前将这些问题给解决了。

而吕乂就是这类人之一,正当他苦于兴学之事进入瓶颈,没有相应的书籍予以使用的时候,朝廷就送来了这印刷之术,解决了燃眉之急。既然问题,已经得到解决,那就没有什么需要再考虑的了,按照朝廷送来的这印刷之术执行即可。在众人朝着洛阳的方向,真挚的深深一拜之后,便各自领命下去准备去了。

与此同时,刺史府贴出了告示,广邀各州郡包含国学校馆、氏族书院、书坊商贾等所有相关的有意参与印刷的人士,来刺史府免费观瞻和学习。

......

荆州就不必多说了,这些东西本来就是荆州牧.曹植所研制出来,因此它自然也就早其余各州先行开始印刷了。

再其后就是它隔壁的扬州,为了加快进展,曹植在带着这些东西北上洛阳的同时,也就已经派人将那雕版、胶泥活字以及印刷之术的论策送往扬州刺史.贾充之处了。

交州南蛮之地,虽说偏远一些,可是经过旬月的时间,这些东西也已经送到了。虽说大司马.交州牧曹仁去世了,可新任的交州刺史.满伯宁(满宠),也不是泛泛之辈。另外他还有别驾.谯周和主簿.郤[xi]正,从旁尽心辅佐呢,这二位当年在蜀地那可是颇有盛名的赫赫有名之辈。更何况,像这种有助于交州教化之事,这二位当代大儒,肯定会更加上心卖力气了。

幽州北寒之地,虽说此次公孙渊的叛乱使得州内元气大伤,可这种有利于百姓的事情,刺史府肯定还是放在前面的。最重要的是那幽州双虎之一的西虎.夏侯玄,虽说年轻,可确实难得的文武全才之辈。虽然他此时身为武将,可他博学多识,才华出众。就连当初丞相.钟繇在世之时,都评价他为“皆大善”。有他在,幽州的兴学和教化自然也就不必担心了。

至于徐州.王陵,青州.诸葛诞,关中.崔琰,并州.陈泰、冀州,豫州,兖州等其余各州,因为距离帝都较近,于是也都在三五日之内便收到了尚方令所派发的这些。

中原之地受教化的历史更为悠久,推行起来这些自然也就更加容易一些了。

自黄初五年始,天下一十四州各地均进入了加快教化的节奏,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天下读书的士子,开始成倍的暴涨,为日后的盛世和万国来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