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还政于朝之归魏 > 第十八章 钟繇被封异姓王?

还政于朝之归魏 第十八章 钟繇被封异姓王?

作者:楼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1 22:43:28 来源:笔趣阁

未时刚过,城门口的众人便看见了一队车驾由南而来,中间一辆车驾在华盖之下,更发的惹人注目,自然便是那钟繇一行。

刘协肯定是要做足礼贤下士的好皇帝的架子的。

而且他此时心中,仍抱有一丝将钟繇拉倒自己阵营中的幻想,虽然他也知晓事不可为。

眼见车马前来,刘协率先信步走出龙辇,前去相迎,魏王和文武百官们马上紧跟其后。

刹那间,钟乐齐鸣,万民欢呼。

钟繇见状,也不顾年迈,抛下车驾,疾步赶来,在相距十余步的时候,诚惶诚恐的跪下行君臣之礼,“老臣钟繇,西征归朝,特向吾皇复命,愿我大汉江山永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协紧忙冲上前去一把扶起跪地的钟繇,仿佛很是高兴的说道:“爱卿不惧艰险,以古稀之年,披荆斩棘,收复西蜀,此乃本朝不世之功也。朕曾经说过,爱卿归朝之日,朕必当亲率文武百官为爱卿接风。”

随后,他又环视一周,在看曹操和曹丕的时候,若有深意的眯了一下眼睛,大声的对众人说道:“太傅钟繇,剿灭逆贼,复我国土,此乃本朝第一功勋也。朕特封钟繇为钟城王,封邑加增一万户,仪同三司,准其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此言一出,周围百姓瞬间爆发出激烈的叫好声。

“吾皇万岁”“大汉万岁”

好一副忠君贤臣的景象,可是孰真孰假,也只有自己知道。

文武百官们此时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十分精彩,但更多的是惊讶,面面相觑,一时间竟无人出面奉承,也无人出面反对。

因为他们突然都想到了,那汉高祖刘邦曾留下的一道遗训“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而来已四百余年矣。

因此当时曹操被封魏王的时候,遭受了无比巨大的阻力,其中最大的阻力就来自于刘协和荀彧。而如今,刘协竟然不跟荀彧商量,也未曾问策于任何人就在大庭广众之下册封钟繇为‘钟城王’,这怎能不让众臣们惊惧,也怎能不让皇室一派的臣子们寒心。

如此看来,刘协为了拉拢钟繇,所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小啊。

曹操内心倒是没有太多的波动,一来自己也已经贵为魏王,位极人臣;二来,他与钟繇自年少时便相互熟识,更是交好几十年,他也相信钟繇自然绝不会为了所谓的荣华富贵背叛自己。

可曹丕心里却泛起了波澜,看来自己还是小看了这个皇帝,没想到他为了拉拢伯父钟繇,竟然封他做了本朝的第二个异姓王。

不过他依然选择相信自己的父亲和钟繇伯父,想当初钟繇几乎要带走全国一半的兵力去征讨蜀国,面对重重阻拦,父亲最终还是力排众议,让钟繇伯父带兵西去了。

最终伯父果然不负重托,仅仅两年不到就平定了西蜀。此时的钟繇兵强马壮,本可以像刘备一样割据益州,封蜀自立,但是他并没有,他毅然而然的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朋友的信任和对曹氏的忠心。

要说此时场内内心最为复杂的就要数荀彧了。

此时荀彧的心里五味杂陈,很不是一番滋味。他与钟繇被称为曹操的左膀右臂,曹操称他为“张良”,称钟繇为“萧何”。

其实荀彧本身对权力并没有太多的眷恋和沉醉。食君之禄,自当忠君之事。所以在当年曹操准备称王时,他明知皇帝孱弱,自己更是势单力薄,但仍然不惜断绝了和曹操几十年的友谊,撕破了脸面。而如今,钟繇竟然却成了第二个异姓王,还是皇帝主动册封的。

自己为拉拢钟繇已经向皇帝献策数条,可没想到皇帝当他的面应下之后,反过头来却来了这么一出。这让自己如何自处?反对册封?不行,这是皇帝本人自己的旨意,此乃不忠。同意册封?可高祖皇帝那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遗训又当置于何地?

一时间,即使是胸有万策的荀彧,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界。

终究还是老谋深算的钟繇率先打破了这尴尬的局面,再次俯首跪拜的大声说道:“老臣恳请吾皇收回成命。臣功微德薄,‘钟诚王’这一王爵老臣实不敢当啊。”

听到这话,刘协脸上隐隐有不快之色,只是当着这满朝文武和全城百姓,钟繇又是刚刚归朝的大功臣,自己不好发作。

心中暗暗骂道,“好你个老匹夫,敬酒不吃,吃罚酒。要不是想着削弱曹氏一族的势力,而你灭蜀有功,又与荀彧同名,朕会看的上你个老叫花子?”

可是脸上依然笑呵呵的说道:“爱卿过谦了,想那西蜀偏远,群贼奸恶,魏王多次讨伐都不得功成,而爱卿一出马就令群贼颔首。怎当不得这‘钟诚王’?”

刘协此话有意的抑曹仰钟,趁机想要使二人产生间隙,只可惜他太小瞧了曹钟二人几十年的友谊。

曹操倒是面色如故,波澜不惊,只是俯首叩拜的钟繇眉头不经意的皱了一下,不过很快也就恢复如常。

此时,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吏从队伍后方挪步而出,结结巴巴的高声喊道:“启...启...启奏陛下,还...还请陛下一同封赏灭吴首功之臣,曹...曹...曹仁大将军。灭蜀,灭...灭...灭吴皆是盖世之功,不当有...有...有...所偏颇。”

此言一出,刘协的脸上挂不住了,众文武的脸上也满是异样之色,每个人心中不禁暗揣道“这是何人,如此口吃,却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一针见血,指出此局关键之所在”

是啊,灭蜀、灭蜀都是灭国之功,按理来讲,哪有只封赏一方的道理。

“大胆,汝是何人,焉敢在圣上面前如此狂悖?”曹丕很合事宜的站出来发声了,佯怒训斥道。不过心里却是乐开了话,也不禁纳闷此子是何人,年纪轻轻,竟有如此见解?

身旁的司马懿见状走出身来向着皇帝一躬,回答道:“回天子、魏王和众位大人的话,此乃我京兆尹府,典农功曹,邓艾,邓士载,乃是微臣的属官。”

“区区一屯田小吏,焉敢如此放肆,来呀,将他叉了下去。”

说着,曹丕唤来左右卫士将邓艾赶了出去,其实是在变相的保护他。假如一会儿,皇帝或者荀彧回过身来,借机问难于他,于情于理都无法保他,所以只能自己抢先做个坏人,把他赶出去,大不了以后再多做擢升罢了。

司马懿自然知晓曹丕此举深意,但唯恐邓艾年轻莽撞,误会了曹丕的一番好意,少时便也偷偷的溜了出去。

荀彧见当前迷局已破,便顺势劝谏道:“陛下,封王拜侯之事,应当由尚书台选一良辰吉日进行册封,如今这般有些亏欠钟太傅了。”

刘协眼见事不可为,便借坡下驴道,“今日之事,实赖寡人,此事容稍后再议。卿等随朕一同回宫,为钟太傅接风洗尘啊。”

“谨遵万岁旨意”

众臣们随之附和道。

随后,众人簇拥着皇帝,在百姓们的夹道欢迎之中又一同回了宫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