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还政于朝之归魏 > 第三十八章 张家有子初长成

还政于朝之归魏 第三十八章 张家有子初长成

作者:楼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1 22:43:28 来源:笔趣阁

在凉州被叛军围困的同时,并州的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任城王.车骑将军.曹彰,不过刚刚从太原郡去往长安一个来月,草原的胡人就挥师南下了。

五年前,曹彰好不容易才夺回的并州六郡,除了上郡和西河郡之外,长城以北的领土,竟然又重新落入了草原胡人的手里。最重要的是百余年来,都没有敌人染指过的雁门关,竟然被攻破了,而且帝国还损失了一名夏侯宗室的高级将领。新兴城再次的成为了抗战的前线,征北将军.陈泰,早就已经在三个月前移营北上驻扎了。

只可惜自建安年间平定北部各郡以来,帝国所有的辛劳全部付诸东流了,日后还得重新开始。这几年开荒、军屯所屯守的粮食,也都成为了叛军的给养。

可此时帝国北地的定海神针,还依旧在长安城中,并没有北上镇守太原。因为轲比能的五万大军,此时距离长安城也不过也就三四百里了。并州丢了,还可以领兵重新夺回,但长安要是丢了,可就不那么容易了,而且对帝国北方的民心绝对会涣散。

八月末,中领军.曹休所率领的六千虎豹骑就已经到达了长安,可曹彰并没有将他们留在身边。而是将他们派往了并州,令他们与陈泰共守并州诸郡。而叛军之所以没有再继续南下,一方面是因为凛冬已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虎豹骑在关外不停的袭扰。

早在胡人南下后不久,曹彰就收到了洛阳的来信。信中说,朝廷此时正在调集各州兵马,扬州也在尽力赶制宝船,需要两三个月时间。希望他能好好坚守,为援军的到来争取时间,明年一开春,朝廷的援兵自然也就会到了。

但是信中并没有告知他,皇帝.曹丕要御驾亲征的消息。不是说曹丕不愿意告诉他,毕竟这是大事,而且有关国体,疏忽不得。

曹丕对自己的这位弟弟,还是比较了解的,也知道如果提前告知了他,以他的性子绝对不会同意,说不定还会率兵出城寻找战机,尽早的平叛。但是,关中之地不过也就堪堪四万大军都不到,还分驻在了各地。前些日子更是分出了一部分兵力,作为援兵西进雍州的安定和汉阳。曹彰要是率领剩下的兵马出城寻战,无异是以卵击石。

不过现在,时机已经到了。

长安东去洛阳,不过六百余里。要是快马加鞭的话,两日便可到达。即便是曹丕率领着大军西进,半月也已经足矣。这时候,就算曹彰不同意,也没什么用了。

当曹彰收到洛阳传来的圣旨的时候,曹丕已然率领着一众臣子和十万大军,起身向长安出发了。

曹彰看完曹丕给他的亲笔密信之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不禁自言自语道,“早料到朝廷会派援兵前来,本以为会是辛毗或者孙礼,甚至我都有想过会是子健(曹植)小弟来,可就是没想到竟然会是二哥亲自来了。看来,自己也该准备准备,北上太原之事了。”

曹彰知道,朝廷的十万大军一到,再加上关中和雍、凉二州,所剩余的兵力,平叛不过是迟早的事情。而且既然又二哥镇守长安,自己也就没有必要在这了,还不如趁早北上驻守太原,为平叛那辽东公孙渊做准备。

想到这里,曹彰顺口对着门外喊道,“长弓,长弓?”

话音方落,便见得一大约十七八岁的少年迈步走了进来,“王爷,有什么吩咐?”

这名少年名叫高勇,字长弓,其身高八尺有余,面如重枣,朗目星眉。虽然还未及冠成年,可那份英气已然铺面而来。只是此人的相貌却,似乎与已故的镇军大将军.张郃,有六七分的相像。

也曾有人对着他调侃道,“高勇,看你这相貌,似乎与老将军张郃有几分相像,不会与老将军有什么关系吧,难道说你是老将军留着这里的私生子?哈哈哈...”

刚开始听到这样的调侃,高勇还会应付着笑两声,回怼道,“我要真是老将军的儿子,还跟你们这群王八蛋在这玩?再说了,老将军英勇盖世,别说给他当儿子了,当孙子我都愿意啊。”

再后来听得多了,高勇也就不再搭理了。

高勇打小就没有见过他的父亲,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在长安郊外。他小时候也曾经问过自己母亲,他的父亲是谁,可母亲只是告诉自己,他的父亲当年上了战场就没再回来。

五年前,老将军张郃战死沙场,当时他的灵柩经过长安回往许都的时候,几乎城里所有的人都去送别了,可母亲没有去,只是对他吩咐道,“老将军为国尽忠,战死沙场,好男儿自当如此,你去送一送他老人家吧。”

她自己却没有去,反而一个人暗暗的待在家里。待自己回到家的时候,依稀看到母亲的眼角有哭过的痕迹。再后来,张氏五兄弟在许都宫城朱雀门外的消息,传到了长安。他清楚的记得,母亲听说这个消息之后,脸色刷的一下变得苍白。

不久后,母亲就病倒了,也就再也没有起来,而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孤儿。那一年自己才十四岁,如今已经过去四年了。

后来的某一天,自己偶然在郊外做农事,却恰巧碰到了一名年轻的将军出城巡游。

那名将军,见了自己第一眼,就惊讶的赞叹道,“咦,郊外这等荒凉之地,竟然还有如此俊秀之人?怪哉,怪哉!”在询问了自己的家室之后,便将自己揽入了他的麾下。

后来自己才知道,原来这位年轻的将军,竟然是镇北将军.陈泰.陈玄伯。再后来,陈将军北上太原,却把自己留在了长安跟随大将军。

这几年里,为了报答玄伯将军和曹大将军的知遇之恩,高勇不畏严寒酷暑,苦练功夫,研读兵法,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在战场上帮上这两位将军。

只是高勇所不知道的是,他其实并不姓高,而是姓张。但他并不是老将军张郃的儿子,而是他的孙子,是张家长子张雄的儿子,准确点儿来说是私生子。

世人皆知,张郃爱兵如子,治军有方,但是在家法上也特别严苛。

早年间,其驻守关中之时,他的长子张雄,与府中丫鬟偷尝禁果,产下一子。可是张郃却要将他们赶出府外,随后张雄百般求情,可终究还是没有拗过自己的父亲。

无奈之下,张雄只能在长安郊外,为其母子购置了一份不大不小的田产,并承诺过些时日就将他们领回府中居住。

只可惜这一等就是十几年。

再后来,张郃年老体衰被朝廷征召回京。临行之前,张雄再次提出将那母子二人接回府中,一同返回许都,可还是被张郃给拒绝了。

最终,高勇和他的母亲只能被留在了长安。只是这些事情,高勇一直不知道罢了。所以,张郃的灵柩经过长安的时候,高母并没有去送行。但是从个人角度上,她还是挺敬佩张郃为国为民,甚至献身疆场的行为的,所以他还是让自己的儿子去了。

她哭并不是因为张郃的死而哭,而是哭张郃至死都不接受她们母子。

张家五子死后,她知道自己再也没有了被承认,和回到张家的机会。等了半辈子,终究还是没有等来那一天。她的心自然也就死了,人的心一死,自然也就活不了多久了。

只是她所不知道的是,张郃死后不久,张雄便打算在服丧期一满,就接她们母子回家。只是后面发生的事情,太过于迅速和匪夷所思,张雄他自己都不知道。

可怜的两个人,直到临死都没有再见上一面。

张郃恐怕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当年所嫌弃的那对母子,竟然成为了张家最后的一丝血脉。

这件事情极为隐秘,曹操当年也是无意之中才听知道的。

张家五子自尽朱雀门之后,曹操才想起来了这档子陈年往事。于是便密令当时驻守长安的陈泰,秘密寻找当年的那母子二人。

只可惜,当陈泰找到了他们之后,才发现原来那个丫鬟已经病逝了,不过幸好那个孩子还活着,所以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高勇自然不知道,那些个巧合和偶然,其实是有意为之的。就连他的表字,也是曹操临终之前,亲自给起的。长弓,反过来再合到一块儿,不就是个张字嘛。

曹操临终前不久,也才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曹丕和曹彰他们兄弟,并告诫让他们好生照顾这个少年,将来有朝一日择机让他认祖归亲。

如今,在曹家和陈泰有意的照料之下,张家有子堪堪长成。

恐怕再过些时日,待他成年加冠只有,便要认祖归宗了。

十几年来,高勇一直以为,自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烈士的儿子,可现如今却告诉他,他其实是大将军的孙子,恐怕换成谁,一时都难以接受吧。

只是不知,到时候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