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交手 > 第二十九章 来意

交手 第二十九章 来意

作者:可大可小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1 18:41:51 来源:笔趣阁

日伪安装手榴弹的速度快,拆手榴弹的速度也不慢。

每个据点都分配了任务,必须在规定时间,把辖区内的手榴弹全部拆完。

日伪兴师动众,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几乎出动了沿线所有军队。

几天时间,手榴弹全部拆完,游击队也没出来割电话线。

只是,不能为保护电话线,投入所有部队吧。

日军为了守住公路和电话线,想出一个卑鄙无耻的办法,让沿村的村民协助联防。

如果哪个村子的电话线出了问题,马上枪毙负责看守电话线的村民。

八路军不是宣布,他们跟老百姓是军民鱼水情吗?看他们还讲不讲鱼水情?

不得不说,日本人的办法很恶毒。

割电话线,百姓死,不割电话线,日军通讯方便,全县所有的日军,有如一个整体。

张晓儒接到李国新转达的命令,区分委决定,暂停对临双公路电话线破坏。

张晓儒一脸不甘,他在得知日本人的办法后,也一直在想解决之道:“老李,真要停?”

李国新笃定地说:“当然,不能因为割电话线,而让老百姓丢了命。我党的原则是什么?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做事。暂且让他们得意一段时间吧,等秋收入冬后,日伪放松警惕再说。”

张晓儒坚持着说:“我觉得,一定有办法解决的。日本人越卑鄙无耻,越不能让他们得逞。”

李国新正色地说:“张晓儒同志,这是区里的决议,必须无条件执行!”

他知道张晓儒鬼主意多,可正因为如此,才担心张晓儒会乱来。

我党历来将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如果为了电话线,而导致群众牺牲,严重违背了党的原则。

此次区里同意淘沙村搞手榴弹,是因为这个计划,不仅能破坏日军的电话线,还能解决其他游击队或民兵队的手榴弹短缺。

但关系到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就另当别论了。

张晓儒还是不甘心:“好吧。如果找到了解决办法呢?既能保护群众生命,又能破坏日军电话线。”

李国新郑重其事地说:“破坏了电话线,日伪就要拿老百姓出气,保护了群众,就不能破坏电话线。就算找到了解决办法,也要先汇报,等上级研究后才能实施。”

而且,他也觉得,张晓儒不可能找到办法。

目前,上级首长,都在想着如何解决呢。

既然上级有命令,张晓儒自然不能违反。

组织上的决定,等于暂时放了张晓儒的假。

接下来,张晓儒全身投入到了自卫团和杂货铺的事务上。

张晓儒借着维持会长的身份,命令淘沙村十八至四十五周岁的男子,必须接受自卫团的训练。

魏雨田承诺的十条枪已经到了,虽然都是那种“老套筒”,瞠线都快磨平。

但用来训练,还是可以的。

初加入自卫团的人,只练习立正、稍息、卧倒、刺枪、劈刀、冲锋,这些最基本的动作。

这些动作看起来没什么用,可一旦遇到打仗,能让人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并且进行反击。

自卫团轮训一百来人,不可能让他们开枪,但掌握基本的射击要领还是没问题的。

魏雨田既然兑现承诺,张晓儒自然也不会失信,枪到的当天,他就正式宣布,王双善担任自卫团副团长。

同时,自卫团分为两个小队,一小队的队长为关兴文,二小队的队长是张达尧。

王双善虽然当了副团长,但在自卫团,依然还是光杆司令一个。

自卫团除了王双善外,其余全是淘沙村人,他们自然更愿意听张晓儒。

至少,张晓儒不会与土匪勾结。

原本张晓儒考虑,是不是让王双善当个小队长,让张达尧或关兴文当副团长。

后来想了想,觉得给王双善一个副职更好。

在张家大院,张晓儒有时间,也会跟大家一起训练。

同时,他还是自卫团当之无愧的教官。

正当张晓儒在教大家如何瞄准时,关巧芸气喘吁吁地跑到张家大院,找到张晓儒,说:“三哥,有人找你。”

张晓儒心里一动,不会是李国新吧?

他把枪交给旁边的关兴文,跟着关巧芸往回走。

抬头看了看天色,现在还是下午,李国新没道理这个时候来啊。

他们约好傍晚接头,一来傍晚天色较暗,二来正是家家户户吃饭,准备睡觉的时间。

李国新从外地回大云村,也需要路过淘沙村的。

真被人发现,也不容易惹人怀疑。

如果真是李国新的话,一准是出了大事。

不管如何忐忑,张晓儒脸上显得很平静,随口问了一句:“谁啊?”

关巧芸说:“镇公所的。”

张晓儒心里的石头落了地,镇公所的人来找他,肯定是因为蒋思源的事。

搞不好,是因为狗皮的事。

之前蒋思源让他收购狗皮,还给了一块半银元的“高价”。

回村后,张晓儒将价格改动了,小狗一块半,中狗一块六,大狗一块七。

同时硬性规定,淘沙村不能养狗,必须全力以赴支持蒋思源的生意。

为此,张晓儒第一个带头,请张达尧和关兴文兄妹吃了顿狗肉。

张晓儒迅速跑回家,看到镇公所的交通员王朴堂,马上笑吟吟地迎了上去,顺手还拿出一包烟,小心翼翼的抽出一支,笑吟吟地说:“王兄弟,辛苦了,抽烟。”

如果李国新在的话,一定会觉得这烟眼熟,因为还是那半包。

王朴堂接过烟,捋了捋烟身,说:“蒋镇长让你马上去趟镇公所。”

王朴堂个头不高,中等身材,相貌普通。

但他有个特长,记忆力比较好,而且腿好,一天跑十个村子,什么事都没有。

张晓儒连忙掏出火柴,划燃后护着火苗送到对方面前,随口问:“知道什么事吗?”

王朴堂吸了口烟,随口说:“警备队的常大队长和新民会的顾问川夜濑不逢来了,好像是为了老军庄的事。”

张晓儒忙不迭地说:“我收拾一下,马上走。”

王朴堂突然说:“张会长,蒋镇长说了,你家酱菜不错,让再带点去。”

张晓儒微笑着说:“没问题,等会也给王兄弟带点尝尝鲜。”

乔子清做的酱菜,陆续可以开卖了。

农村人一般都会做酱菜,但有条件做,并且做得这么好吃的,并不多。

乔子清做的酱小菜甜、咸、嫩、脆,酱香浓郁,味道鲜美,吃过的人都说好。

现在,淘沙村的酱菜,已经小有名气。

很多人特意跑来淘沙村,就是想买点酱菜。

原本容易烂掉,甚至得喂鸡喂鸭的蔬菜,经过乔子清一加工,群众争着要,抢着买,价格自然也很好。

如今张晓儒的杂货铺,酱菜收入,占到全部利润的三成。

张晓儒特意买了十几个大缸,一字摆在院子里,毕竟酱菜的品种很多,农村里的黄瓜、白菜、蒜、萝卜、辣椒、豆腐,都可以腌。

他的要求是,酱菜的利润,要占到杂货铺的七成以上。

王朴堂听说自己也有份,脸上露出了笑容:“多谢。”

王朴堂是镇公所的交通员,接触蒋思源较多,对镇上的情况很了解。

毕竟,很多事情,都需要王朴堂传递消息。

而传递的消息,全部得记在脑子里,时间一长,王朴堂自然而然掌握了很多信息。

“王兄弟是蒋会长的心腹,以后多多关照。”

王朴堂自谦地说:“我算什么心腹啊,就是个递话的。但淘沙村的事情,一定放在心上。”

张晓儒微笑着说:“多谢王兄弟。镇公所的事情,全得你传递,交通员非常重要。蒋会长能处理全镇的事情,多包你这双快腿。”

王朴堂面带得色地说:“我没什么特长,全靠跑得快,不敢耽误蒋会长的事。”

张晓儒的话,听在耳里很是舒服。

到镇公所前,张晓儒已经知道了常建有和川夜濑不逢的来意,提前作好了心理准备。

常建有并没有带日军来,而是带着原来的宣抚班长,现在的新民会顾问川夜濑不逢。

可见,日军对老军庄的态度。

如果日军不使用武力的话,要如何才能收服老军庄呢?

或许,这就是常建有来三塘镇的用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