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永乐朝第一女婿 > 第八十六章 不鸣则已

永乐朝第一女婿 第八十六章 不鸣则已

作者:文傲wa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1 12:18:50 来源:笔趣阁

养心殿。

听了朱瞻基的话,纪纲突然觉得心中一颤,他看着朱瞻基那副“欠揍”的样子,心中恨得咬牙切齿,不知道对方要出什么幺蛾子。

“哦,这件事还和勇仁有关,小土倒是说说…是哪一件事情啊!”朱棣抚着胡须,轻轻的说道。

称呼纪纲为勇仁的,只有朱棣一人,要知道当时朱棣“靖难之役”起事,纪纲挖空心思为了接近朱棣,从草丛中跳出来直接抓住了朱棣的马缰,差点让侍卫们当成刺客被砍了脑袋。

朱棣制止了侍卫,他看着这个豁出一切的纪纲,很欣赏纪纲这种勇气,并赐字为“勇仁”,纪纲从不让别人用这个称呼叫自己,或许在他心里,除了朱棣谁也不成。

“听说纪指挥使这段时间积极整顿锦衣卫,还要求手下避免和其他人发生冲突,佩服之至!”朱瞻基说得轻描淡写,实则是“捧杀”。

“哪里哪里,都是俺应该做的!”自从上次和侯显正面交锋,被燕地骑兵喝退,又传来了朱棣关注的消息,纪纲确实老实了一段时间。

这件事看似轻描淡写,实际上还是凸现了见血封喉的作用,朱棣听了朱瞻基的话之后,眉头皱了起来。

本来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纪纲确实有些飞扬跋扈,不把律法当回事,本着“民不追官不究”的原则,过去就拉倒了。

今天,朱瞻基看似无意提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小土莫要再提,今天你们都来了,陪朕用膳吧!”朱棣看了他俩一眼,转身向偏厅走去。

暖心阁是朱棣休闲和用膳的地方,朱瞻基和纪纲对视了一眼,同时“哼”了一声,跟在朱棣的后面,朱瞻基前来的目的就是吸引纪纲的注意,为张澜争取更多的可能。

几日后,朱高洵看着飞鸽传书,突然发了狂一样,将密信撕了个粉碎,他的眼神冷厉,面部似乎要阴沉的滴出水来,自言自语道:“既然你来找死,别怪本王心狠手辣,呵呵……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现在的张澜一路飞驰,距离金陵不过两日的距离,在这里提前来的龙嫣然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对于朱高洵能够做出的种种伎俩,已经想出了更多应对之策!

“大人,我等已经布置好了一切,请大人放心。”龙嫣然看着张澜,手里接过龙羽递过来的食盒,有些兴奋不已。

龙嫣然特别喜欢京城的小吃,比如那个……驴打滚、艾窝窝、糖耳朵、焦圈、馓子麻花、奶油炸糕……

想起这些,龙嫣然不由自主得流出了口水,知道她好这一口,龙羽跟着张澜一出发,嫂子古晓婉就让龙羽,给龙嫣然带了足足一大食盒。

好在天气微凉、又刚过了中秋,要不然……这些糖食早就化了。

看着龙家兄妹,张澜嘴角一翘,“你们兄妹去叙叙旧,我累了,先去休息一下。”

“是,大人。”龙羽点点头,安排了一下周围的护卫,三十多人浩浩荡荡开进了客栈。

这个客栈是张波设立的一个联络点,都是自己人,这么说吧,如果有外人进入客栈周围,客栈里面的情报人员会准备好一切。

早在两天前,客栈就不对外营业了,就是为了等张澜一行,这里距离金陵城还有三百多里的路程,最快赶过去也要两天,张澜决定休整好了,再开始下步的谋划。

总之就是那么一句话:张澜准备大闹金陵城,并且本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态度,让朱高洵知道知道,自己一个小小的千户,根本就不惧怕他这个王爷,不服来战!

“舒服……”张澜从床上坐了起来,看了看沙漏,自己睡了差不多一个时辰,本来具备现代思维的张澜可以做一些基础的改变,例如设计个什么玩意来提升效率,。

但是他张澜丝毫不想破坏历史,因为他本身就是个巴各,还是开了挂的那种……这些都是官面堂皇的话,主要是因为张澜太…懒!

金陵城,汉王府。

书房里的朱高洵皱着眉头,他拳掌交错,狠狠地撞在了一起,突然他站起身,貌似想到了什么,盯着书房门外,低声叫道:“来人。”

“王爷,请吩咐。”侍卫队长弯腰行着礼。

“你…你去通知下去,这次张澜他们来了,只要给本王监控好就成。”朱高洵看着侍卫队长,轻轻的说道。

“王爷……”侍卫队长有些疑惑,早在之前朱高洵的态度都是“杀无赦”那种,而现在他突然改变了态度,让手下一下子成了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

“还不快去……”朱高洵没想到,自己的侍卫队长会迟疑。

“快滚!”朱高洵有些微怒,并且对他而言,自己的旨意不容置疑,任何人必须遵守,否则死路一条。

这或许就是他的本意,要不然……也不会对皇位有如此大的执念。

侍卫队长心头一震,他立马反应了过来,自己的主子一共有两条理念:第一自己从不会犯错,第二如果有错请参考第一条。

主子是不会错的,如果有错也是因为自己不够敏锐,所以侍卫队长行了礼,急忙退出了书房。

“张澜,虽然本王现在不杀你,不代表以后不会,本王有的是时间。

还有我那位皇兄还有皇侄,你们以为这样就可以吓住本王,做梦,休想……”想到最后,朱高洵有些气急败坏,将案几上文房四宝通通扫落。

先不说别的,光是那个砚台就价值不菲,这是歙砚,其料取于江西婺源县龙尾山一带溪涧中,故又称之为龙尾砚。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自唐朝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如此可见一斑。

砚台碎成了两瓣,但是朱高洵毫无感觉,门口的侍卫握紧了刀柄,身体微微抖动,他们知道王爷在发怒,如果运气不佳,自己或许没了脑袋。

朱高洵有时候会因为某些事迁怒手下,虽然他在军中威望极高,但是大家都知道“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由来,不野心勃勃、杀伐果断、不心狠手辣,终究当不成王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