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八十章 韩王信:感谢老铁送的金坷垃…

天命唯汉 第八十章 韩王信:感谢老铁送的金坷垃…

作者:曹吉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5-06 21:38:41 来源:笔趣阁

上郡,肤施县。

休整一天,刘盈带领的偏师吃饱喝足后,开始向着故云中郡的方向行军。

在韩信的安排下,打前锋的兴军主将是战争狂人林挚,副将则是刚刚从匈奴回来的吕马童。

有了吕马童的带领,他们就可以直扑冒顿留在云中郡的大本营。

虽然抓不到冒顿本人,但抓点牛羊牲口也算是不虚此行。

所以兴军的主力,自然是刘盈幼军中的匈奴胡骑,以及林挚在上郡集结的北地骑兵。

共计五千多人。

虽然那些胡骑是匈奴人,但他们或多或少都和同族的权贵有仇,恨不能亲手砍掉他们的头颅,因此完全不用担心他们会倒戈相向。

至于刘盈带来的幼军和关中兵,以及上郡郡兵,则和辎重车队一起随后出发。

这是一套中规中矩的进攻方式。

如果兴军发现小股敌人,自然是毫不客气的击败并试图全歼对方,有了那些善于骑射的胡骑以及一人双马的配置,达成这样的战术目标不是难事。

但是当匈奴发现入侵的汉军,并试图集结大量大群骑兵和兴军决战的时候,兴军就快速回撤到后方的主力军群附近。

这时候主力军群将会展开车阵,准备防守反击。

刘盈为了达成这一个战术,将军中使用的四轮马车做出了相应的改动,大篷车两侧的车厢木板,是可以拆卸并拼接在一起的,而且木板一侧,还钉上了一层薄薄的铁皮。

嗯,虽然薄,但是防御刀剑劈砍或是弓箭射击还是没问题的。

具体的作战方式,则是将四轮马车围成一个营垒,然后将车厢内侧的木板拆掉,拼接在外侧车厢的上面,从而使得面向敌人一侧的车厢高度倍增,形成一块巨大的盾牌。

这种战术虽然没有什么进攻性可言,但却稳如泰山。

比如当年的李陵,比如明朝时期湟中三捷的西川康缠沟之战。

蒙古骑兵用优势兵力,包围了用火炮战车结成王八阵的明军,先是‘四面其攻、矢下如雨’,没有占到便宜。

之后‘四集而攻其南’,集中兵力攻击明军主力的西宁营兵,意图先打出缺口再冲垮明军车阵,结果依旧没有奏效。

之后在明军火枪火炮下损失惨重,杀红眼了的蒙古骑兵,亮出了最后的底牌:

复骁骑重铠,奋长枪钩杆,单犯西宁兵!

这句话意思就很明显了,无非就是重装骑兵开始无脑猪突了。

当然,又送了一波人头。

不过如果对方列装了大批火炮的话,情况就又有所不同了。

比如明槐宗四年的大凌河之战,救援大凌河的张春率领四万多人,以车兵为主排成密集步兵方阵,迎战后金两万骑兵。

后金没有重蹈蒙古人的覆辙,掏出了四十门红衣大炮一阵乱轰,大破明军车阵,之后骑兵追击,全歼明军。

只不过现如今的匈奴人并不掌握火炮这种大杀器,反倒是刘盈出发的时候,携带了不少的二踢脚……

这种炮仗内的火药在他的微调之下,除非是贴近身体爆炸才有杀伤力,否则也就是听个响……

嗯,能把人耳膜震碎的那种!

马是一种敏感且胆小的食草动物,尤其是匈奴人那种散放在草原上,没有怎么经过社会化训练的半野马,它们的性格就更加的胆小敏感了。

当炮仗炸响在匈奴人的马群之中,绝对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这时候,就是躲在车阵中的汉军骑兵发动反击的时候了!

刘盈骑在马上,感受着扑面而来那草原上豪迈的秋风,觉得要不是自己还有着配合刘邦作战,伺机抄了匈奴后路的任务,他都想着带领军队向更北方逛逛,争取封狼居胥一下……

虽然,他不认识路。

…………………………………………

雁门郡,马邑城。

太阳照常升起。

韩王信在一队持盾甲士的簇拥下,按照惯例巡视着城防。

对面的匈奴人在经过了两天的猛攻之后,丢下了几千具尸体仓皇退了回去,驻扎在马邑城周边那些砍掉了树木,用作农田的平地。

而这几天下来,匈奴人虽然没有发起攻击,让城中的韩军士兵再次暴富一场,但也同样让他们心花怒放。

数以万计的匈奴兵,数以十万计的马匹牛羊,每天都会在原地留下一座小山一样的屎堆……

这,可都是肥料啊!

这让正愁着城外农田土地贫瘠,恐怕粮食产量不高的韩军士兵,如何能够不高兴?

要知道这些士兵全是士伍籍的戍卒,战时是兵,平时是农,如今虽然不能斩首立功,但敌人却主动帮自家肥田……

一时间,韩军士兵甚至盼望着刘邦的援军能够晚几天再来……

城头上,在一张张笑脸之中,韩王信走到靠近治水的那一段城墙,手扶墙垛微微愣神。

几百米外汤汤流淌的治水,河道好像比前几天要窄了不少。

或者说,是水面下降了许多!

韩王信久经战阵,如何能不知道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

水攻!

敌人必然是在上游铺设水坝,人为截断治水,然后假装攻城挖开马邑城边的河堤,然后放水淹城!

韩王信神色莫名的看了看远处的匈奴大营,真的相信了吕马童所说,匈奴人中,果然有投奔了胡虏的中原人!

前两天匈奴人攻城的战术实在是太粗糙,所以并不能使韩王信相信吕马童刺探到的情报,但如今这种修筑水坝,挖掘河堤的水攻战术,绝对不是那帮茹毛饮血的匈奴人所能想出来的!

所以,一切都说得通了。

毕竟秦军在战国的时候,最为擅长使用的正是这种水攻之法。

比如白起水淹鄢城,一举将楚国打的半死不活……

当然了,楚国后来趁着秦国兵败邯郸,又被信陵君堵在家门口暴打一顿的时机再度崛起,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再比如王贲水淹大梁,最终灭了魏国。

嗯,这次魏国是真的再起不能了……

只是韩王信站在城头上挠了挠头,脸上浮现出了鄙夷的神色。

现如今的马邑城可不是夯土城墙,而是水泥砖头做的城墙,完全不怕水攻,相反的,城墙刚刚建好的那段时间,筑城的工人还不停的把水浇在城墙上,据说是为了帮助水泥硬化……

虽然韩王信对此不甚了解,毕竟眼见为实,城墙并没有因为泼水而导致融化剥落,尽管不知道是不是更加坚固了,但至少不怕水淹这一点,真实不虚!

而且在筑城的时候,为了防止城市内涝,还特意挖了好多条下水管道,直接通向治水河道……

所以,即便是堤坝被毁,水淹马邑,洪水也可以顺着下水道重新流回治水,不会在城中淤积。

想到这里,韩王信吩咐身边甲士,让他去告知城中被征调的民夫,命令对方加高井口,免得到时候被洪水污染了……

污染这个词是他从刘盈这里学到的,虽然他不知道什么是污染,但古人也不是傻子,有条件吃井水的地方,人们几乎不会去河里取水。

无他,脏。

……………………………………

代郡,班氏县(今山西大同市东南)。

近乎将代王一家软禁在了王府之后,丁复带领集结的代郡郡兵,悉数驻扎在此地,防范匈奴人从这里攻入代国。

与此同时,他也将自己的所作所为写成奏疏,分别送到了栎阳的相国府,以及刘盈的东宫。

前者自然是对监国的萧何说明情况,至于后者,则是防范刘邦真的因为兄弟情深,而对他做出处罚的时候,可以有一座靠山。

毕竟,他现在是刘盈的门客,兄弟之情,如何比得过父子亲情?

况且,他也有话说啊,刘喜身为代王,要是抛下封地独自跑路,那代国的军队只怕和匈奴人打起来的时候,分分钟就不战自溃了……

所以,身为国尉,囚禁自家大王的行为就很合理!

快到日中的时候,远处恒山所投下的阴影处,一支数千人的骑兵马队正在快速靠近。

丁复抽出望远镜看了一下,见到马队中飘扬着一面硕大的汉军战旗,于是放下心来,准备亲自出城迎接。

虽然他和引军来援的周勃没多少交情,但那张脸他还是认识的。

毕竟周勃是沛县起兵的功候,在军中无论是资历还是战功都能排的上号,周勃也许不认识丁复,但丁复必定认识周勃。

城外数百米处,二人并骑之时,丁复特意落后了半个马头,周勃看在眼里心中很是满意,回过头来问道:“代王何在?”

丁复神色有些不自然:“代王此刻安居王宫之中,并未亲临前线。”

周勃松了一口气,笑呵呵的点头说道:“他不来正好,免得瞎指挥害死大家……”

丁复只当没听见,自顾自的说道:“昨天傍晚接到接到飞鸽传书,说是陛下已到句(gōu)注山(雁门山)之南,命令我汇合绛候,立刻向马邑城行军,如遇敌袭,只管就地坚守,不可轻敌冒进!”

周勃先是点点头,旋即不屑的说道:“区区匈奴,蕞尔蛮族,也值得如此小心谨慎?罢了、罢了,谁叫他军令如山呢?吾等按照军令行事好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