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二百五十七章 刘盈:我无敌了?

天命唯汉 第二百五十七章 刘盈:我无敌了?

作者:曹吉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5-06 21:38:41 来源:笔趣阁

邯郸城郊的旷野上,马蹄隆隆,喊声震天。

这里,是刘盈新组建的五千名燕赵骑兵的训练场。

烈酒换马的贸易还要等到明年春天,但丝绸换马,铁锅换马就已经步入正轨了。

汉初的时候,虽说就连官员也大多只能乘坐牛车,同色的拉车马也找不齐。

但,这主要是因为国家太穷了的原因。

楚汉战争打空了社会财富,所以即便北方的胡人牛马成群,但人家也没有白送的道理不是?

虽然说匈奴单于本部禁止将战马出售给南边的汉国,但更东面的林胡,娄烦,以及很多被匈奴人征服了的小部落,却对这一禁令视若罔闻。

草原广袤,从东到西,即便是快马疾驰也要数月之久。

自己家里的马群多了少了,大单于又怎么会知道?

到时候,大不了就是抵死不认!

所以在北方长城的很多处隘口,铁锅、铁皮桶、陶碗、丝绸等物北上之后,几匹,十几匹一群的草原骏马,就姓了刘了。

于是,按照刘盈设想中的,第一支类似于近代骑兵的五千人骑兵军团,就组建好了。

之所以说是近代骑兵,是因为此刻这些骑在马背上的燕赵汉子,大多数在此之前,连牛都没怎么骑过……

要想将他们训练成一支精通骑射,懂得在将领的命令下,迅速组成不同阵型的古典精锐骑兵,则非十年之功不可。

而刘盈,则等不了他们太久。

所以,刘盈的打算是将他们和那些骑术精湛的胡骑混编。

作战的时候,两翼放置胡骑,用来防止对方从侧后包抄。

至于燕赵骑兵,则排成队列,正面冲锋。

其实在骑兵作战的时候,双方使用弓箭互相杀伤的效率不高。

毕竟马匹告诉运动之中,骑弓的射速不快,再加上风速、箭失的重量等一大堆的不同情况,计算提前量,是一件几乎做不到的事情。

除非是财大气粗的一方,才能做到开战的时候,用箭失洗地。

否则的话,还是白刃战最为有效。

谁怂了谁就跑,跑,就把菊花亮出来……

所以,哪怕是当年尤其擅长骑射的蒙古骑兵,在作战的时候,负责正面冲击的重骑兵,也远比游骑散射的弓骑兵要多得多。

当年蒙古人暴打东欧诸国,攻入莫斯科的时候,就是仰仗自己身上的铠甲,比东欧那些骑兵要厚的多!

嗯,毛子的冬将军没有发功的原因,就在于蒙古高原的冬天,要比莫斯科的温度还要再低十度以上……

比耐寒,毛子在当时的蒙古人面前,只是个弟弟!

而且冬天的时候,河流完全上冻,骑兵往来于河流两岸也丝毫不受到影响。

但在楚汉之际的中原,在冬天的时候,黄河虽然也上冻,但却并不足以让人畜通行。

这,也正是韩信可以轻松抵挡项羽北上的原因。

骑兵训练场边缘的凉棚下,刘盈面前摆放着一柄模样很奇怪的长刀。

雁翎刀。

准确的说,是清代所制的雁翎军刀。

这种军刀,可以说得上中国古代刀剑的集大成者了。

刀尖略宽两面开刃,可以适用于步战和骑战的挥砍噼刺,再加上弯刃和弯柄,完美的构建了武器的重心。

除了看上去有些丑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缺点了。

嗯,之所以不彷制近代骑兵刀,主要是在这一时期,骑兵面对的敌人,身上穿的不仅仅是一身单薄的军装,而且还披着一层厚实的战甲。

这就要求骑兵手中的武器,必须要兼顾厚重,以及一定的破甲性。

刘盈选用雁翎刀的原因,就是看中了这种兵器兼顾的噼砍和冲刺特性。

其实只要战马还在奔跑,骑兵在攻击的时候,就完全不需要做出挥砍的动作。

在己方阵型很紧密的时候,大动作的攻击姿态,很有可能会误伤到自己人。

马速足够的前提下,只需要刀尖轻轻扫过,敌人轻则重伤,重则当场毙命!

而且在交战的时候,其实一个很大的忌讳,就是将手中的兵器完全插入敌人体内。

刺杀的目的,绝对不是将对手刺个对穿。

无论是长戟,还是后来的长矛等骑兵武器,都会在刃部下方,有一个横着的凸起,避免刺杀的时候过于深入。

因为一旦武器卡在敌人的骨头里,哪怕对方毙命当场,但他的体重,也足够把己方骑兵从马背上拖拽下来了。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的骑兵剑,都是弯曲的。

弯刃相较于直刃,刺或砍都不会陷入很深,手腕转动就可以很轻松的将兵器从对方身体抽出。

尤其是很多向下弯曲的骑兵刀剑,其兵刃前部,就是用来方便瞄准站在地上的步兵。

刘盈构建的排队冲锋的燕赵骑兵,更是如此。

他们在作战的时候,因为骑术并不精湛,所以长戟长矛之类的长兵器是装备不了的。

能装备的,除了护住躯干的胸甲,就只有一个头盔,以及一把雁翎军刀。

而此刻,他们正在练习的动作,正是排成横队,冲向不远处的标靶。

冲锋之时,雁翎刀向上斜举。

攻击之时,手腕向外,切割或刺击目标。

嗯,和很多影视作品中,骑兵持剑冲锋时,手腕向内不同,真正的骑兵攻击动作,手腕是需要朝向外侧的。

试一下就知道了。

手腕向内,支撑冲击力的是人体的手臂,也就是肱二头肌。

而手腕向外,则就变成了背部肌肉在做支撑。

很明显,相比于肱二头肌,背肌就要结实的多了。

这些东西,放在古代,就是累世将门才能拥有的不传之秘。

通过掌握这种小技巧,他们训练出的士兵,和许多瞎练出来的乌合之众,不可同日而语。

于是,在燕赵骑兵的反复冲锋联系中,坐在刘盈身侧,只是来凑个热闹的韩信,越看越是震惊,看向刘盈的眼神,已经稍微有些不对了。

其实在他的心里,有一个奢望。

那就是和张良萧何一样,成为刘盈的老师。

太子太傅,是一个说出去很有面子的头衔!

但无奈的是,他来到汉国的时日不长,且大多数时候,都是需要东征西讨的奔波个不停,根本没有和刘盈相处的时间。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时间,但他却绝望的发现,对方似乎能做自己老师了……

别的不说,这种训练骑兵的方式,已经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了。

如果仅仅只是骑术粗糙,战术呆板的燕赵骑兵,韩信心中,有着无数种的方法,可以几乎无伤的全歼这样的一支军队。

但问题是,战场上并不只存在单一的一个兵种。

这样的冲击骑兵,再加上位于两翼的胡骑,所形成的战斗力,绝对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这么简单!

毫不夸张的讲,按照现在这个进度训练,最多再有半年,这支军队将无敌于天下!

是的,无敌。

韩信心中很是笃定。

别的不说,就看对方身上那个如同乌龟壳一样的胸甲,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

韩信亲自试验过,他拿着一把制作精良的长戟,在一个助跑之后,戟尖从胸甲前端的穹顶划过,只在上面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划痕。

他心里明白,如果是生死搏杀,这一下过后,自己十死无生。

不过福兮祸兮。

这样的盔甲虽然好,但却太挑人了。

当日在各地的戍卒中挑选的时候,光是因为身材不合适,就刷掉了很多懂得如何骑马的好兵苗子。

于是,那些人就便宜了他……

凉棚下,看着盘腿坐在竹席上,吃着冰沙,打着折扇的刘盈,韩信很想上前抓住对方抖搂两下,看看能不能掉出来一些别的惊喜。

…………

关中栎阳。

刘邦顶着两个黑眼圈,一副身体被掏空的样子,出现在了卢绾面前。

迎着对方揶揄的眼神,他大咧咧的从怀中摸出了几根品相上佳的虎鞭丢了过去。

旋即,卢绾开始破口大骂。

无他,他一个情根深种他人,守身如玉的单身狗,哪里用得到这种东西……

于是,他们二人在互相抡了对方一套王八拳之后,再次笑嘻嘻的勾肩搭背向殿外走去。

今天,刘盈送来的另一个惊喜到了。

虽然刘邦心中想要的是诸如鹿茸等其他滋补的药材,但这次很明显不是,因为送来礼物的,是位于宜阳的煤铁商社。

少顷,见到实物的刘邦和卢绾,下巴碎了一地。

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副大量使用黄金作为装饰的板甲。

这是一套被刘盈魔改的,加入了东方元素的哥特式板甲。

嗯,所谓哥特甲和米兰甲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有着硬朗的线条和棱角。

刘盈选用这种样式的原因,看中的是哥特甲尺寸略大包裹效果更好的特点,好方便于将因为日常喝的醉醺醺的,而肚子变大的刘邦整个包进去……

而穿上了这种后世里主要用来抵抗早期热兵器的板甲,刘盈相信,刘邦就拥有了和项羽近身一战的可能。

当然了,单方面的挨打……

“看吧,这就是有儿子的好!”

刘邦在短暂愣神过后,看着卢绾,一副父慈子孝的模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