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二百六十七章 厚德载物

天命唯汉 第二百六十七章 厚德载物

作者:曹吉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5-06 21:38:41 来源:笔趣阁

“走了?你去哪?”

在他人面前赤身**,张不疑有些接受不能,但在被刘盈吹口哨调戏之后反倒彻底放开了。

他扯掉衣服跳进水里,趟到刘盈身边,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

反正大家都是男的,大不了击剑啊!

who怕who!

刘盈仰躺在水面上:“赵地,韩信军中。”

张不疑眉头越紧:“大王同意你去了?”

刘盈不屑的冷笑一声,很是装逼的说道:“我能不能,取决的是我想不想,而不是他让不让……”

门外,正想过来享受天伦之乐……

嗯,准确的说是压榨刘盈的劳动力,让他为自己搓背的刘邦停下脚步,默默转身,去寻找趁手的家伙去了。

张不疑被刘盈的霸气折服,伸出大拇指很是称赞了一番。

其实吧,他这是故意捧着刘盈。

无他,张不疑和小萝莉正式定亲之后,爱好越发一致,就是喜欢看刘盈日常被老刘或是老老刘满院子追着打。

这,已经成了汉宫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了……

不过刘盈对此浑不在意。

很多时候,大人们更喜欢的,不是自己那个循规蹈矩的孩子,而是那个最为顽劣的大怨种!

在张不疑闭上眼睛的混乱吹捧中,刘盈勐地一攥拳头:“收!今天够了,剩下的明天再夸!”

张不疑被他的无耻深深刺激到了,于是死命朝他脸上泼水。

打闹了一会之后,刘盈再次重申之前的问题。

“我要去韩信军中了,你要跟着一起去吗?”

张不疑犹豫了一下:“真的要去那么远吗?在关中待着不好吗?”

刘盈摇头:“我有非去不可的理由,你就别问了。嗯,你不必跟我真的去韩信军中,只需要留在河东盐池,做我的代表就行了。”

张不疑想了一下,轻轻点头表示同意。

大约在半月之前,他的母亲变卖了家中很多值钱的物件,将钱几乎都投到了刘盈为振兴河东盐池而发起的融资之中。

张良虽然不在乎名利,但张氏作为当家主母,养活着几百口的人,必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能够赚钱的机会。

换言之,河东盐池,如今也有他们张家的一份。

这样,张不疑劝说自己母亲同意自己出远门,就有了十足的把握。

至于安全问题,他毫不担心。

张家,可是显赫了好几代人的簪缨世家,家里愿意为主人而死,且颇有几分武力的奴仆,虽说不多,但也不少。

刘盈不想让张不疑一同前往韩信军中的原因,也正是考虑到河东盐池的重要性,需要有一个自己信得过,且背景深厚的人来盯着。

张不疑虽说尚未成年,但他已经和刘乐定亲,作为汉国的驸马,身份上就无人敢于轻视。

毕竟,小萝莉虽然长得不漂亮,但作为刘邦的长女,其实一直颇受刘邦宠爱。

尤其是在这个吕雉没有被俘虏,小萝莉没有沦为没娘的孩子的时间线上,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虽然刘盈有时候挺烦她的,但那更多的是姐弟之间的天然排斥。

而自家萝莉只能自己欺负,要是外人敢欺负一下,则绝对不能让对方活着看到第二天的太阳!

有了驸马,再加上张良嫡子的双重加持下,张不疑坐镇河东盐池,刘盈是完全放心的。

他对于河东盐池的重视,不仅仅是惦记着那里的食盐产出,更重要的,是为了将来的打算。

在古代,盐和粮食其实都是硬通货。

后者能直接食用自不必说,而前者,除非是身处于类似于茶卡盐湖这样用盐铺路的地方,否则永远不愁卖不出去。

所以,才有了盐铁专营。

但这种制度最终废除,其实是皇帝在和全国的利益集团的博弈中,处于下风而不得不妥协的产物。

毕竟,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大多数时候都在几千万的大国。

如果没有全国上下官员的通力合作,除非皇帝是帝皇,否则他是无法凭借一己之力,掌控整个国家的。

嗯,即便是帝皇,不也照样有二五仔的存在……

刘盈的计划,不单单是靠大量卖盐,来给国家创造财富。

他真正的想法是,通过在全国各地开设盐业专营店,来以此为中心,铺开一个个类似于后世的大卖场一样的集市。

而在天下一统后,全国的主要道路将逐渐被水泥覆盖。

这样,商品经济就发达了起来。

于是,货币的重要性就随之凸显。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贫铜国,而且铜钱的面额也太小,其实在人们的日常经济活动中,更多的是充当一个观念上的钱,用来衡量商品的价值。

在刘盈的观察中,凡是在几百钱以上,在这时人们看做是大额交易的时候,买家支付的其实并不是铜钱,而是绢帛。

绢帛一匹的价格,大约在八百到一千钱,但重量大约只有三斤(秦斤)多一点,而同等价值的铜钱,即便是按照最低标准八百钱来算,重量也接近了7公斤,换算成秦斤的话,就是二十八斤!

因此在商品交易中,使用铜钱交易是非常不方便的。

于是,就有了更高价值的黄金货币。

但黄金这种贵金属之所以贵,是因为它在地球上的储量,或者说可以开采的产量并不多。

所以,就需要另外一种贵金属的介入。

银。

中国境内的银矿虽然也并不丰富,但在大洋彼岸,某个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本子那里,是有着储量很丰富的银矿存在的。

而在这一时期,乃至于直到隋唐,中原和本子的交流之所以困难,其实都是因为某个半岛的不安定。

从本子那里出发,其实航行不了多远,就可以在棒子那里登陆,之后就是顺着陆路,从辽东绕行到中原。

虽然路远了一点,但相比于大海的波涛汹涌,按理来说应该是很好的选择。

但就像上面说的那样,棒子那里不安定,不仅道路难行,而且山林间多有勐兽强盗。

两相对比之下,还是坐船安全一些。

毕竟,翻船是概率事件,走陆路却会肯定被打劫……

刘盈要做的,就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开始寻求更合适的货币的时候,为他们指明方向。

然后,让民间裹挟朝廷,向东扩展,谋求财富。

国家,所应该做的,就是满足本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至于别国之人,死绝了是不好的,还是留下来当做产品倾销地的比较好。

在刘盈和张不疑敲定很多细节的时候,门外,一个小内侍匆匆而入。

“禀报殿下,韩谈求见。”

“韩谈?”

张不疑看向刘盈,脸上有些迷茫。

“就是那个刺杀了赵高的宦者。”

刘盈简单为他解释了一句后,从温泉中站起,擦干身体并换了一套衣服后,大步向外走去。

当日他和韩谈一别,对方说是要为胡亥守墓三年,再来为刘盈效力。

如今,其实才过去了两年,怎么现在就来了?

在刘盈的费解中,他在一个点有暖炉的偏殿中看到了韩谈。

一别多时,对方依然还是那个面白无须的模样,而且就连坐姿,也是刘盈当日所见,那种随时准备服侍别人的坐法。

见到刘盈走入,韩谈立刻五体投地而拜。

这不仅仅是因为双方之间等级地位的差距,更重要的是,韩谈一直用对待主人的方式,来对待刘盈。

“快起来,快起来……”

刘盈上前扶了一下,这则是他从刘邦那里学到的一种待人接物的做法。

人,不是畜生,即便是身份地位再低的人,也是需要给予一定尊重的。

或许,这就是秦二世而亡,而汉却成为了一个民族的名字的原因。

韩谈直起身体,注视着刘盈:“我听闻殿下正在招募勇士,准备离开关中。此言当真?”

刘盈点点头:“千真万确。”

嗯,虽说到了韩信那里完全不担心会有战败而逃的时候,但起码的安全防护还是要做的。

而且,这些招募来的壮士,也是刘盈为自己编织的羽翼。

虽然他很想叫这支军队为羽林军或者是虎贲军,但这二者都是君主的专用,于是他就只能将这支军队命名为幼军了。

虽然,他这支军队中并没有什么幼年的士兵,且人数最多的,其实是从戎狄和匈奴那里招募的游牧骑兵。

但是吧,他们家将来会有一个皇帝,一个太上皇,那么他这个太子,其实也可以看做是太孙。

幼军之名,也算是很贴切了。

见到刘盈点头,韩谈再次问道:“不能改了?非去不可?”

怎么都来问这句话……刘盈心中滴咕,但还是再次点头。

韩谈正色说道:“既然如此,我愿前往殿下身边,效犬马之力!”

刘盈笑着问道:“三年之期未到,你不为秦二世守坟了?”

韩谈摇头说道:“他是死的我是活的,等到我护佑殿下重返关中之后,再为他续上这一年就是!”

此刻胡亥埋进了始皇帝的帝陵之中,所以他并不担心会有人去盗挖胡亥的墓。

刘邦在定都关中,改旗帜易服色之后,亲自下了诏书,迁徙了五户人家住进帝陵,免除一切赋税徭役。

为的,就是让他们为始皇帝看守陵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