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四十七章 刘盈:这就是住在大城市的好处!

关中,长安城。

食时(辰时,早上七点)一到,矗立在长乐宫门的钟楼上顿时响起阵阵嘹亮的轰鸣,唤醒了这座拥有三四十万居民的超大型城市。

伴随着布置在城市中轴线上的一座座鼓楼、钟楼发出的钟鼓之声,紧闭了一夜的坊门次第打开,穿着厚实夹袄的坊民打着哈欠从坊门中走出。

虽然这时候匈奴来势汹汹,整个北方边境都燃烧起了烽烟,但出征的汉军却只征募了良家子和戍卒,并没有征召诸如恶少年之类的七科谪之人参战,这就说明战争的规模并不大,还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所以,生活还在继续。

官吏奔赴府衙,学生前往学堂,工人和商贾则一南一北,前者快步疾走去赶第一班免费的公共马车,而后者则想要抢在东西二市开市之前,先于竞争对手一步招揽生意。

只不过就在他们所有人认为这不过是平常的一天时,里坊外的大街之上,突然涌出了许多身上斜挂着一个腰包的小孩子。

“号外号外!西路军大捷!”

“号外号外!汉军兵不血刃收服富平县,拓土千里!”

“号外号外!太子殿下仁德盖世,无数军民欢呼膜拜,口称万岁……”

这些头上扎着羊角辫的小孩子,奋力挥舞着手中连夜加刊的小册子,穿行在大街小巷,用充满激情的声音向周围的坊民兜售着报纸。

十钱一份,每份只赚两钱,小本经营,概不赊欠……

嗯,这叫做勤工俭学!

而居住在长安城这座首善之都的居民,在心痒难耐以及好面子,不愿意和别人合看一份报纸的情绪下,虽然有些肉疼,但还是叫做了在身边乱窜的报童,掏钱买了一份报纸。

但旋即,他们就有了一种上当的感觉。

整张报纸,除了单刊的号外,以及头版的一些朝廷邸报有些看头之外,剩下的差不多全都是各种各样的广告,有卖香皂的,卖牙膏的,还有卖大力丸的……

低声咒骂了两句后,他们摸了摸纸张的厚度,将那些写满广告的报纸叠放整齐,塞进袖囊。

这些好纸,他们要留着给家里的小孩子练字用,之后还要湖墙、湖窗户,一点都不能浪费,争取多回点本……

于是,在等车的时候,他们打开报纸,开始

有关描述如何作战的消息被他们一眼带过,毕竟别说是现如今的汉军了,之前那些装备更加粗糙的秦军都能打的匈奴满地找牙!

因此,他们的重点,则在于战果。

看着看着,他们的心思开始活络了起来。

开荒垦殖,最难得一点在于干掉杂草。

这是一个持续的工程,要一直延续到放弃农业生产为止,毕竟就算是到了有除草剂的年代,也一样要间隔十天半个月打一遍,否则杂草分分钟就干掉了那些没有人类干涉下,毫无竞争能力的庄稼。

比如归隐田园的陶渊明,就需要‘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而如此辛勤,最终也是个‘草盛豆苗稀’……

嗯,这也可能是五柳先生不擅长农业生产的原因,除草的时候把苗干掉了也不是不可能……

而按照报纸上所说,‘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也就是说富平县一带的土壤和关中平原的土壤一样,黄土层很厚,而且松软。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前期开荒所需要的成本,要远远小于帝国掌控下的任何一处大平原!

尤其是蜀中平原。

嗯,这是因为诸如河套地区、华北平原这种冲积平原属于黄河中下游,沉积物以沙土和粘土为主,大的砂砾和沙石一般沉积在上游。

比如华北平原,豫西附近有山,因此土层中会有石块,但再往东去,挖地三尺都不一定能找到石头……

而蜀中平原虽然也同样是河水冲击积淀而形成的平原,但成都周围都是山,尤其是河流的上游是山不是黄土高原,因此土壤中的石头多到令人发指!

所以,对于那些世代种田为生的农家子来说,除草相对简单,只是个日常工作,最让他们头疼的,则是土壤中的石头。

毕竟,土壤本来就是岩石风化的产物,土层中有大大小小的石头很正常,甚至土壤本身在一定的压力下,还会重新石化。

而对于垦荒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板结石化的土层变得酥松,这样才利于植物的生长。

小石子问题不大,虽然会磨损农具,不利于水土保持,但并不能直接报废耕犁之类的农具,耽误耕种,但那些拳头大小的石头就不同了,即便是精钢打造的耕犁,一旦在耕牛牵引下撞上了石头,犁刀也分分钟碎给你看……

所以,在开荒之初,只有用造价很低,相对粗苯的羊角镐之类的工具,一下一下的戳进土里,再利用杠杆原理,将板结坚硬的土层硬生生顶起来,然后再用另一头的扁平面一点点的敲碎土块。

最后,则是用背篓将地上的石头收集起来,拿回家盖猪圈……

就这样,每年犁一遍地,捡一茬石头,在此期间不停的将诸如粪便、草木发酵而成的农家肥洒在地里,增加土壤中腐殖质的厚度,持续个十年八年的时间,开荒就算是完成了。

因此,这就是农耕民族最初的发源地和兴盛的地方,都位于黄土高原以及华北平原的原因。

也因此,正在看报纸的长安城居民开始兴奋了起来。

别管是农业时代还是工业时代,谁家还没有三五个穷亲戚?

与其一直接济他们,让他们时不时的来家里打秋风,不如给他们指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

比如,抛弃家里的几十亩薄田,去富平县左近开垦那些黄土层两三米,堆积了数千年腐殖质的沃土!

他们老家的土地因为已经开垦了几百上千年的缘故,每年的产出很少且固定,土地的价格也很稳定,基本上旱田三五百钱一亩,好一点的水浇地两千多钱一亩。

但富平县周边的土壤虽然肥沃,但却是荒地,每亩的价格也就是一两百钱!

这样,卖掉老家的房子和土地,购买耕牛和农具,然后去沃土垦荒,争取早日实现阶级跃迁,从农民转变为农场主。

反正之前的垦荒令还没有取消,新开垦的土地前五年不仅免赋税,还能按照开垦的面积,抵扣一定的人头税!

说干就干!

许多人放下报纸,四下寻找着代写书信的摊子,准备将这一消息传递给留在老家,消息闭塞的那些穷亲戚。

而在他们准备行动的时候,有些人已经开始行动了。

和普通人只能通过报纸获取消息不同,长安城的勋贵们早在昨天晚上就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了第一手的信息。

虽然他们家里主事的男人或跟随刘盈出战扫荡河套平原,或跟着刘邦去了韩国抵御匈奴入侵,但执掌中馈的当家主母还在,她们夤夜召集家中管事,挑选得力人手,筹集资源,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

至于她们本人,则在天不亮的时候就开始化妆打扮,搜罗家中库房中的珍玩,准备进宫面见吕雉。

无论是秦汉还是之后的封建王朝,女人虽然没什么权力,但母亲的权力却几乎可以等同于父亲。

母权,其实就是父权。

所以只要能够得到吕雉的首肯,搞定刘盈就易如反掌了!

也因此,他们不仅准备了给吕雉的礼品,就连小萝莉的那一份也备好了。

众所周知,小萝莉作为汉帝国的长公主,太子同父同母的唯一亲姐姐,不仅在宫中和刘姓宗族中很有面子,在刘盈那里面子更大!

毕竟她们这些人眼睛毒得很,小萝莉身上挂的配饰,头上戴的首饰,一看就是东宫之物!

很明显,这就是刘盈这个弟弟主动孝敬自己姐姐的!

……………………………………

“阿嚏!”

刘盈站在河边开闸放水的时候,突然打了个喷嚏,身体一抖,差点尿了自己一腿……

“定是有人在背后议论本太子,别让我逮到!”

他用手背揉了揉鼻子,非常麻利的提上裤子,扣好皮带。

无他,冷。

在他面前,整条大河冻得结结实实,从空中俯瞰,冰层犹如蜿蜒曲折的白色丝带平铺在大地之上。

因此渡河,其实就是从冰面上走过去。

刘盈之前让人测验过了,冰层起码有好几米厚,足以支撑人和马车在冰面上行走,只不过为了钉了铁掌的马蹄不打滑,需要在马蹄子上绑点草或是布条什么的,用于增强摩擦力。

而为了加快步兵渡过冰层的速度,刘盈留驻在富平县组织分田地的时候,将自己准备好的雪橇也组装了起来。

只不过可惜的是没有哈士奇之类的雪橇仨傻,狗拉爬犁变成了马拉爬犁。

反正刘盈这次出战统领有三万骑兵,携带的马匹以十万计,那些从匈奴人手中贸易获得以及自己繁育的草原马更是多不胜数。

但更多的,还是骡子。

骡子这种杂交而成的产物,虽然没有繁育力,但却更加耐粗饲、力气大,脾气也好,不适合用来做战马,但用来驮辎重却是一把好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