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一百五十七章 刘盈:栓Q…

天命唯汉 第一百五十七章 刘盈:栓Q…

作者:曹吉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1 07:26:50 来源:笔趣阁

太原郡,离石县东(今山西吕梁)。

时值深秋,天高云澹,层林尽染,远远望去,层峦叠嶂之上已然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景象。

山间河谷之中的道路上,行进着一支首尾不相见的庞大军团。

这,正是刘邦北巡的车驾。

军运会顺利闭幕,本着‘强干弱枝’的政策,所有在运动会上出色发挥的佼佼者,按照身份爵位不同,分别编入了汉国直属的‘郎卫’和‘兵卫’的序列。

郎卫由郎中令统领,主要充当刘邦出行时的贴身警卫,那些日常扛着跟长戟组成人墙,大声吆喝‘警’的就是他们,不过近水楼台,如果有本事,很快就能脱颖而出,扶摇直上。

比如和珅。

兵卫则归属于卫尉,负责把守宫门,检察门籍,以及皇帝出行时的仪仗随扈,大体类似于明朝时不承担特务任务的锦衣卫,以及清朝的銮仪卫。

远处的群山之巅,升起一面硕大的黑色军旗,迎风招展左右摇摆。

这是一面联络用的旗帜,在行军时用于前军与后军的联系。

比如此前一直在山头上摇曳的青色旗帜和黄色旗帜,就代表着前方都是山林,道路畅通无阻,示意后军可以随意通行。

而此时升起的黑色旗帜,并且和黄色旗帜一起升起,就意味着前方有河流阻路,需要架桥或是寻找渡船才能通过。

不过中军和后军并没有因为山头上升起的黑色旗帜而停下行军,这是因为这里是离石县,也就是战国时期的离石要塞,西边有渡过黄河的浮桥,可以毫不费力的渡河抵达上郡。

此地就是历史上的河西之地,只是在很久以前并不属于秦、晋任何一国,当戎狄人被融合后,北边一部被晋国控制,南边则被秦国占据。

此后秦晋双方就始终围绕着这里互相博弈,不过却并没有真刀真枪的干起来,直到秦穆公让孟明视率军跨过函谷关长途奔袭郑国……

嗯,郑国属实是老倒霉蛋了,除了雄起了一波外,剩下的就是被周边的秦、晋、齐、楚等强国轮番殴打……

当然了,孟明视这一波并没有灭了郑国,毕竟有‘弦高犒师’,所以孟明视为了回国交差,顺手灭了晋国的属国滑国……

于是,就有了淆之战,以及之后的秦军战败的彭衙之战,还有秦国最终获胜的王官之战。

等到了三家分晋时期,秦国趁着动乱,将国境线推到了离石附近,赵国为了防范秦国北上,于是修建了离石要塞。

只不过没等到赵国和秦国交战,南边的魏国先一步暴打了秦国一顿,将被秦国占据的河西之地重新夺了回来,于是就有了秦孝公的求贤令,以及商鞅变法……

……………………………………

离石渡口,正在等待按部就班渡河的时候,刘盈耳边忽然响起了刘邦那标志性的沛泗口音。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刘盈啪的一声摔掉手中毛笔,愤然站起,准备去收那老家伙的版权费。

但在他对面,吕泽轻轻‘嗯’了一声,让刘盈不得不乖乖坐好,重新捡起毛笔伏桉书写。

他,正在练字……

刘邦北巡过后就要返回长安城过年,某个妹控就假借着反正很快就要去朝贺新年,所以就不返回封地,而是跟着北巡的车队一起行进。

所以,刘盈就再一次体会到了被暑假作业支配的恐惧。

最要命的是,后世里老师并不会检查作业,而是打包卖给收废品的大爷,但吕泽不同,他是真的会挨个检查,丝毫不给刘盈用科学手段蒙混过关的可能……

我是真的会谢……刘盈忍受着魔音灌脑,抬起头看向吕泽,控诉道:“大舅,他实在是太吵了……”

“你不是常说要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吗?这么点吵闹就受不了了?”

吕泽鄙视的扫了他一眼,接着说道:“这一上午了,去了四次厕所,喝了六次水,只写了八个字?反正你写不完今天的一百五十个字,不准吃饭!”

这一刻,刘盈迫切的想要见到吕雉,止不住的心中唱诵着世上只有妈妈好……

平心而论,他写的字并不算差,横平竖直,规规整整,属于是后世写多了楷书的深层记忆。

而吕泽让他练的字,却是延续自秦国的官方文字,是由篆书发展而来的隶书,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平日里官员写奏疏,以及刘邦批复用到的文体,都是这种隶书。

嗯,类比一下就相当于是明清奏章和科举试卷用的馆阁体,也就是簪花小纂,或者说后世高考时很流行的衡水体……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啪!

吕泽终于也忍不了了,放下手中戒尺,迈开大步向房间外走去。

打起来,打起来……刘盈顺势收工,悄悄从另一侧的窗户翻了出去。

嗯,他又跑了……

反正此刻这里云集上万人,只要他躲着点,避开吕泽应该不难……吧。

……………………………………

上郡,肤施县北,旧长城。

这里是秦国修建的最早的长城,在阴山长城被匈奴人夺走之后,这里就成了汉帝国和匈奴的分界线。

九月,秋高马肥,如果按照往常的惯例,上郡会派出骑兵前往北方草原放火,遏制游牧入侵。

但现在不同了,在高达两丈有余,用水泥和砖头盖起来的关隘之外,正是特许和匈奴人交易的榷场。

关隘向南的大路上,从长安城派出的税吏以及士兵,正在挨个检查着商队的物资,验看有没有不符合规定的违禁品,以及征收税赋。

按照汉匈双方签订的商贸条约,交易量最大的是小麦粉和茶叶,以及羊毛和牛羊。

铁器,种子,农具等可以让匈奴人变得半农半牧的东西,都在禁止之列。

而匈奴人的反制,则是不允许交易战马。

当然了,驽马并不在禁止的范围之内,只不过匈奴人并不会用马匹换粮食和布帛,他们要的是烈酒,度数越高越好!

正在排队接受检查的商队,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他们看到眼前那群鼻孔朝天的家伙换了一副表情,忙不迭的搬着鹿角等障碍物,让开一条大路。

“吔?发生了什么事情……”

“快看,那好像是郡守林挚……”

“哎,不对啊,郡守怎么会跟在别人身后,脸上还是那样的神情……”

在商贾们议论纷纷的时候,站在道路两侧的税吏则大声呵斥:“都闭嘴,低下头,不准乱看!”

于是,所有人都知道来人究竟是谁了。

刘盈骑在马上,跟在刘邦身后飞驰而过的时候,对这里的车水马龙很是满意。

上郡的榷场是刘邦此次北巡的重点,其实就算是刘邦不来,刘盈也一定会撺掇着走这么一遭。

毕竟,他自己想来……

而此刻刘盈满意,在于将榷场独立在地方官府的管辖,而是由汉国中央直接派员接管。

这样,既方便征税,而且还免得让那个满脑子都是肌肉的林挚来瞎搅和……

关隘北,插着竹竿,用绳索圈起来的地方,就是和匈奴人交易牲畜的榷场。

目之所及,到处是棚子搭起来的商铺,熙熙攘攘的人群,发出嘶鸣的畜群,以及揣着袖子,头戴皮帽,斜靠在木桩子上的男人。

他们,既是掮客,也是翻译和向导。

毕竟这里的榷场不只有官方的大宗贸易,还有私人商贾和草原牧民之间的小额买卖。

当然了,小,是相对的。

相比于中原的一两枚五铢钱的交易额,这里最小的一笔交易,也是三五头羊或者一头牛。

嗯,羊毛、牛皮、筋角这样或国计民生,或军用耗材等货物不在民间商贾的贸易许可之中。

在刘邦满脸好奇的东张西望中,刘盈从马上跳下,接过一旁侍从递过来账簿边看边向站在他三步之外的主管问道:

“今年的交易量怎么样?匈奴人可还老实……”

“回禀殿下,匈奴人之前闹过两次,但都被郡守镇压下去了……今年预计到大雪封路之前,可交易牛马上万,羊毛皮革筋角药材百万斤。”

刘盈点了点头表示和自己预期的差不多,但另一边的刘邦不澹定了起来。

“多少?牛马上万?”

别看我,我跟他不熟……刘盈默默向外挪了半步,压制住自己翻白眼的冲动:“当然了,草原广袤,今年听说他们也没有遭灾,所以只要咱有钱,如果他们明年也风调雨顺的话,牛马上万就只是个起点。”

嗯,草原人奉行的从来都是丛林法则,只要你武德充沛,那么他们会老老实实的跟你做生意,否则,没本的生意也不是不能做!

比如,曾经被他洗劫一空的白羊王哈哈大笑着走了过来。

“谢谢,谢谢……”

你看,他还得谢谢咱不是……刘盈向刘邦甩了一个得意洋洋的眼神,扯着嗓子,发出比白羊王更大的笑声迎了过去,踮起脚尖和他抱在了一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