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一百五十一章 刘盈:底线

天命唯汉 第一百五十一章 刘盈:底线

作者:曹吉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1 07:26:50 来源:笔趣阁

东垣塞。

刘邦呆坐在空荡荡的房间内,双眼无神,脸上神色很是复杂,沉重的呼吸声回荡在针落可闻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刺耳。

张敖要杀他?

他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什么一个被他当做自己儿子对待的人,居然想要杀他?

“要不,咱们先派人请赵王同游燕地?”夏侯婴出言打破沉寂,接着说道:“他要是来了,说明这件事和他无关,只是贯高等人的阴谋,要是不来……”

张敖不来会是怎么样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夏侯婴自然不会多说。

刘邦看了看另一侧和宋昌在小声滴咕着什么的刘盈,想到刘盈出发时执意要带上的幼军骑兵,以及此前态度坚决的不留宿在柏人县,有心想要问上一问,但最终还是作罢,只是将视线重新移向夏侯婴:

“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样吧,昨夜一夜奔波,人困马乏,不如现在这里修整一天,同时派出使者,等待最终的结果……”

樊会身体前倾问道:“如果那竖子真的不来呢?需要提前做出些布置吗?”

他并不是‘镇关西’,而只是沛县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屠夫,拥有如今的地位完完全全属于是**丝逆袭,所以往日里就和张敖那样的公子哥不对付,再加上他和张耳也不熟,自然没有刘邦对于张敖的那种特殊感情。

卢绾看了看沉默中的刘邦,清了清嗓子说道:

“不管他来不来,该有的布置还是要有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未雨绸缪总是好的。”

“我的计划是,联系南边的曹参和吕泽,让齐鲁两国的军队向北方动一动,联军暂时交给曹参指挥,吕泽去梁国,监督指挥彭越的梁军沿大河布防,防止赵军渡河南下……”

“让周勃从小路向南脱离赵国国境,征调三川郡、砀郡、颍川郡三郡郡兵齐聚河内郡,如今虽然还不到秋季,就当做是将秋射提前进吧……”

嗯,卢绾所说的秋射,指的是延续自春秋时期的‘军训’。

比如孔老夫子说过,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而《吴子·治兵篇》也提到过军队以‘教戒为先’,认为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教育训练是首要的,于是提出要进行单兵技术训练、阵法训练、战备行动训练等要求。

之后的秦国更是将‘耕战’这一军X主义思想发挥到了极致,主张故王者之政,使民怯于邑斗,而勇于寇战。民习以力攻难,故轻死。

至于现如今的汉国,每年到了八月的时候,都会有地方的郡守、都尉、县令或者诸侯国的国相、国尉等组织士兵操练步射、骑射、驾车、骑术、战阵等科目,优胜者有奖赏,而不合格者轻则暴打一顿,重则罚款甚至于丢掉爵位。

所以真不知道某些罗马吹哪来的勇气,敢于说所谓职业士兵能够打过汉军的征召兵……

“至于我本人,则去往北边的韩国和代国,统领两**队南下,陛下则继续向北进发,由樊会统领燕军士兵护卫,居中号令……”

卢绾说完,默默注视着刘邦,等待着他来进行最后的决断。

而一旁的樊会周勃则摩拳擦掌了起来,周勃和樊会一样,都属于**丝逆袭,而且和张敖也不熟,所以对于收拾起这个疑似二五仔没有任何心理压力。

重要的是,卢绾的作战计划,其实又是一次十面埋伏的翻版,只不过参战的主力不再是关中兵,而是齐鲁联军。

嗯,齐国的常备军,有十二万!

不过刘盈慢慢站起,准备给这帮战狂们泼泼冷水了。

“父亲,诸位叔伯,你们有没有想过,将赵国这样一个大国逼到绝路上,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自秦末天下大乱以来,士庶黎民才过了几天的安生日子,如今又要掀起大战吗?”

在一片寂静之中,角落里响起一个反对的声音。

“太子仁厚,心怀天下,是我汉家江山之福。但怕只怕张敖不这么想,看看这一路上赵国的安排,劳民伤财,颇有几分始皇帝巡视天下之时那些秦吏一味逢迎的恶心样子。这样的赵王,岂会在乎赵人的生死?”

刘盈循着声音望过去,只见说话的是郎中骑将周定。

此人是沛县元从,和樊会一样都是刘邦最初的追随者,刘邦当亭长的时候他当亭卒,跟着刘邦一起到过咸阳,见过始皇帝的威风,后来又跟着刘邦一起落草芒砀山,如今受爵魏其侯,食邑一千两百户。

嗯,他和周苛、周昌是本家兄弟,是周王畿被秦国攻破,周朝正式灭亡之后才迁到沛县,并改姓为‘周’的周人遗族。

刘盈看了他一眼,点点头说道:“魏其候所言有理,但这正巧验证了我的说辞。”

“孟老夫子有言,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如今赵王将治下国人视如草芥,赵人又怎可能会主动为这样的赵王去拼命?但如果我们掀起战事,将赵人逼的和赵王站在一起,一切就不同了!”

周定虽然对刘盈所说表示赞同,但还是反问道:“那么殿下准备如何做呢?”

刘盈挥了挥并不存在的袖袍,笑着说道:“法论迹不论心,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赵王参与其中,那么就只需派遣一队法吏将贯高赵午等人擒拿即可!”

嗯,张敖在知道贯高等人准备刺杀刘邦的时候不予阻止,不予揭发,说明了他只愿坐享其成,不愿承担风险和骂名。

思路客

这样的领导,是绝对不会在东窗事发的时候,主动站出来替属下背黑锅的。

所以只抓贯高赵午,不抓张敖,那么就不会触碰到张敖的底线,也就是说,他不会为了贯高等人去拼命,起兵造反。

而对于贯高赵午这样的忠臣来说,他们不想让张敖失去‘道义’,落一个‘刺王杀驾’的名声。

所以他们的底线在于,成功之后的胜利果实由张敖享用,失败的苦果他们自己吞下去。

也因此,只抓他们不抓张敖,并不会触动他们的底线。

但问题的关键是,权力并非来自于上,而是来自于下,没有丞相贯高、上将军赵午这些重臣,赵王张敖的政令,可以说是不出赵王宫的。

一只没牙的老虎,还不是随便拿捏?

况且,张敖并不是虎,最多算是个金渐层,有可能还是个纸湖的……

角落中,从泜水上游擒拿监工,获得口供和手令的陈平全程目睹了这一切,当刘邦向他投来征询的目光时,微不可见的点了点头。

于是刘邦拍了拍面前的桉几,大声说道:“太子说的很好,就那么办吧。另外,太尉的计划我也很喜欢,同样照办!”

他毕竟不掌握着刘盈知道的很多信息,所以一切还是以求稳为主,等到各地大军动起来之后,也足够将张敖可能的反扑扼杀在赵国一隅之地。

刘盈蹭蹭蹭的跑到刘邦面前,询问道:“人家说师出有名,咱们调动这么多的军队,总要有个正当理由吧?”

刘邦目光一凝,自家的崽子自家知道,刘盈脸上露出这种表情的时候,肯定没憋好屁!

于是他重重拍了拍桌子:“你说师出有名乃公都觉得有些好笑!乃公是皇帝,调集军队还需要别的名头?”

刘盈攥了攥拳头,忍住了一拳打他脸上的冲动,温声细语说道:“总要有些名头的嘛!爹你看那边那几个写起居注的史官,都眼巴巴看着呢……”

嗯,为了防止某些屁股很歪的太史公玩春秋笔法岁月史书,刘盈决定自己来记录史料,毕竟有些阵地你不站上去,就会有别人替你站上去!

刘邦脸色一囧,对于他这样很要面子的人来说,是想要留下一个牛逼轰轰,光芒万丈的背影给后世子孙仰视的,所以刘盈搬出史官后,他就只能妥协。

“那你说,要搞个什么名头?”

“军运会!”

……………………………………

关中,长安城,廷尉府。

担任廷尉的候封如同往常一样,百无聊赖的到点打卡下班,他简单收拾了一下桌子上的公文后,默默起身向门外走去。

如今萧何主政,奉行黄老无为之道,他这样的法家恶犬还能位列三公九卿之位,纯粹是萧何看在吕雉的面子上,捏着鼻子忍了。

毕竟,候封曾经担任过吕雉的王后少仆,这是一个和太仆相对应的职位,通俗点来说,就是吕雉的专属司机……

领导的司机,懂得都懂。

但萧何虽然没有把候封挤出管理层,但却将很多本可以掀起大狱的桉子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没有给法家恶犬挣脱枷锁,逮谁咬谁的机会……

但世界上的很多事情,终究不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就在候封关上大门,一脸木然的向外走去的时候,两只灰色的鸽子从天而降,咕咕咕咕的讨要着自己这一趟的快递费……

候封愣住,变得忐忑起来。

而在他身后,廷尉丞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从鸽子的脚环中抽出纸条,脸上逐渐露出了狂喜的神色。

“廷尉,来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