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一百二十六章 划船不用桨!

天命唯汉 第一百二十六章 划船不用桨!

作者:曹吉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1 07:26:50 来源:笔趣阁

听到刘盈的话,刘邦皱着眉头接连问道:“肃慎人?什么时候的事情?我怎么不知道?”

刘盈有些不耐烦的解释道:“就是你和卢叔在燕国阅兵的时候,我抽空和肃慎人聊了几句。还有,能不能别打岔,让我把话说完!”

刘邦笑了笑,在自己嘴边比划了个闭嘴的手势。

“从那时候起,我就想着派人过去看看,然后把他们接回来。”刘盈脸上挤出几分悲天悯人的神色:

“谁人无父无母?哪个孩子不是父母的心头肉?昔日被徐福带走的三千童男童女,他们的父母必然日日依靠在柴门之外,期盼着能够再见到自己的亲生骨肉,能够再听到他们喊自己一声爹娘……”

“现如今咱们的船终于造好了,凭借着如此大船,横跨重洋不是问题,也到了让他们回家的时刻了!”

刘邦转头看了看横在海面之上的两条风帆船,重重点头。

始皇帝当年乘坐的楼船他是有印象的,相比较眼前刘盈建造的这两条‘威远’级的帆船要小了不止一圈。

所以徐福等人可以乘坐着更小的海船出海寻仙,登上海外岛屿,那么只要知道了他们的下落,凭借这两条大船一路找过去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只不过刘邦看着看着,突然又发现了不对,这两条船,好像没有船桨!

他怔怔的指向大船:“桨呢?”

刘盈一愣,反问道:“什么?是划船的那种桨吗?”

看到刘邦点头,他笑着解释道:“现在打造的这两条船,和父亲平日里看到的桨帆船迥然不同。咱们这叫做风帆船,专门用于在大海之上航行!”

“这是一种小型的三桅船,其中前帆和主帆是横帆,可以利用顺风航行,而后帆则是三角帆,可以用来逆风航行!”

“也就是说,只要有风,不论是顺风还是逆风,这种帆船都能顺利出海航行,而且逆风的时候,甚至会比顺风的航速更快!”

在刘盈的讲述中,刘邦盯着远处的帆船,满脸不明觉厉的表情。

其实刘盈做的是早期的卡拉维尔帆船,当年发现美洲的哥伦布在他的旗舰搁浅了之后,就是乘坐着这种小型风帆船返回的欧洲。

刘盈不是不想一口吃个胖子,直接做出诸如盖伦帆船,也就是西班牙大帆船这种载重量超过两百吨的大型帆船。

毕竟系统给的图纸里,这种类型的帆船应有尽有,而且各种细节也都标注了出来。

只不过造船厂工人的手艺不行,最早建造的几条大帆船都是翻车在了铺设龙骨阶段,所以就只能循序渐进,先用这种快速轻帆船填补海上运力的空缺,接下来再研究大型帆船,走向深蓝。

嗯,让刘盈选择先建造小船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胶东郡附近可用的木料并不太多,容不得浪费。

刘盈身侧,刘邦看了一会船员拉起风帆,将帆船慢慢航向码头,于是渐渐变得有些意兴阑珊起来。

突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喜笑颜开的转身就走。

刘盈一把抓住他:“父亲哪里去?”

刘邦挑了挑眉说道:“之前你说咱们在燕国阅了一次兵,现在距离那次阅兵已经过去了好久,所以我打算在齐国也阅一次兵……”

嗯,这时候的大汉基本上有六成以上的人口是士伍籍,也就是预备役,所以每年郡一级都会选调年龄合适的男人组织一次军事训练。

看着兴致勃勃准备再出一次风头的刘邦,刘盈只是挠了挠头,权当无事发生。

他招来一旁站着的季布询问道:“第三艘和第四艘船还要多久才能建造完工?”

季布想了想,非常肯定的说道:“今年年内,这两条船就能下水!”

刘盈睁大眼睛:“当真?”

季布重重点头:“当真,殿下若是不信,某可以立军令状!”

刘盈摇了摇头说道:“季布一诺千金,你的话,胜过白纸黑字的军令状!”

一瞬间,季布红了眼眶,胸中涌起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动。

过了好一会,他才慢悠悠的说道:

“在下并非是信口开河。殿下请看,随着两条同样规格的船只建成,这里的工匠都已经掌握了所有的难点和建造细节,并且也自主研发了不少结实好用的工具,造起船只自然事半功倍!”

“殿下从关中运来的水泥,快速建造起了后续的几个干船坞,让工人在造船的时候不需要半截身子都泡在水里,这也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季布迟疑了一下说道:“只不过造完四条船之后,咱们的造船进度就不会像从前那么快了……”

刘盈转头问道:“为什么?”

季布回答道:“因为合适的木料没了,现有的木料还不够干燥,达不到造船的标准。”

刘盈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他现在造船的木料都是就地取材,从胶东郡各处的原始森林里砍的。

但是齐鲁大地经过了自夏商周时期的开发,粗大一点的木头本来就不多,再加上造船厂的一通滥伐,大木已经消耗殆尽。

尽管刘盈本着砍一棵种一棵的原则,补种了不少的树苗,但要想等到这些树苗成材,至少还有十几二十年的时间。

所以后续造船的木材,都是从其他地方砍伐后陆续运过来的,晾晒的时间自然不够。

嗯,木材里的水分两种,一种是细胞壁里的吸着水,一种是自由水。

晾晒干燥的目的是去除吸着水,这个过程称为解吸。

正确处理的木材放置在湿润空气里,吸湿一般不超过20%,但是,未解吸过的生材很容易超过70%。

正确处理木材的方式,可以理解为是对木材进行‘灭活’,彻底杀死植物细胞,减少木材在海水中浸泡的时候,吸收水分的能力。

而如果使用未经阴干的木材去造海船,那就会使得船只在海水里行驶时,船体木料吸水越来越多,船体自身重量逐渐加大,严重影响海船的使用性能和安全。

至于烘干木材的工艺太复杂了,尤其是稍有不慎,会导致烘干的木料内里产生裂纹,降低船只的使用寿命。

不过刘盈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他之前在燕国疯狂跑马圈地,惹得卢绾追着他打了好几顿,就是想要未雨绸缪的解决造船的难题。

他转头看向季布说道:

“去统计一下,这里除了留下可以完成按期交付船只的工人,剩下的人全部前往新造船厂。”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时候那里的宿舍区和干船坞也建的差不多了。”

季布愣了片刻:“新造船厂?在哪里?”

刘盈指向远处的大海:“海的那边,沓氏县!”

季布虽然不知道刘盈说的是哪里,但还是点点头转身离去,召集造船厂的大小管事商量起搬家的事宜。

嗯,所谓沓氏县,指的就是后世的大连。

春秋战国以来,齐国的百姓为了躲避日益严苛的法令和沉重的赋税,选择下海,摸着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的小岛屿一点点逃离曾经的家乡。

所谓沓,指的就是纷至沓来之意,沓氏县是一个慢慢形成的移民据点。

不过这些人太天真了。

自从周朝年间起,华夏大地上就流行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说法。

当沓氏县的人口慢慢多了起来之后,名义上掌控着辽东的燕国自然不会放过这块肥肉。

但燕国是一个奇葩的国家,当战国七雄中的六个都在开阡陌,变法强国的时候,燕国依然抱残守缺,拿着老祖宗传下的井田制当宝。

故此燕王只是将沓氏县纳入版图,并且按照井田制征收赋税。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燕国发生了数次动荡,渐渐的王令不出国都,以至于各个郡县都基本上属于自治状态……

所以刘盈在燕国遵循着后世的记忆跑马圈地的时候,就在大海边发现了这帮‘不知有秦,乃至楚汉争霸’的家伙……

而刘盈之所以选择在沓氏县建立新的造船厂,则是因为现如今的辽东郡遍地都是原始森林,正好砍伐掉用作造船的材料。

嗯,后世的封建王朝之所以开发辽东很困难,就是因为这些森林的存在,导致土壤保水能力太强,遍地都是沼泽泥潭。

比如让辽东长城不得不向内凹陷的辽泽,在夏天的时候蚊子多的能吃人!

而且只有砍掉那里的原始森林,才能将蛮荒之地变成帝国的粮仓。

刘盈敢于将这一两万人迁徙过去的原因,其实也是出于了经济方面的考量。

在辽东半岛砍掉树木,然后运到胶东半岛建造船只的花费,要远远大于直接在辽东半岛造船,然后从胶东半岛运送粮食物资到辽东的造船厂。

现如今有了两艘排水量近百吨的大船,尤其风帆船依靠风力驱动,并不是人力划桨,这就可以节省下来好几百名桨手的空间,只需要拨出其中一艘用作运输船,就可以轻松完成运送补给的任务。

至于剩下的另一艘船,刘盈的想法自然装载水军,汇合上带路的肃慎人,去给海对岸的蛮族送送温暖。

目标,石见银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