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五十七章 刘盈:推耜三下,刘邦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刘肥茫然的挠了挠头:

“多生孩子多养猪我理解,父亲昨天拉着我说了好久,说是秦末天下大乱,死了太多人了,所以我到封国之后,需要用心料理封地,劝课农桑,奖励生育……但是多养鸡鸭是为了什么?卖蛋换钱吗?”

他没说养猪,是因为堆肥法已经在各处普及,里坊内外到处可以看到高高堆起的土堆,里面有粪便、稻草等一切可以沤烂作为肥料的东西。

“当然啦!”刘盈记得后世里有一种很贴切的称呼,屁股上的银行……

看到刘肥点了点头,刘盈接着说道:“你还记得在中阳里时,在稻田里拔草的痛苦吗?”

那时候他们种的刘邦成为亭长之后分的官田,只是打理庄稼的主力是吕雉、曹氏,以及满地乱跑的刘肥和刘乐,刘盈更多的是作为啦啦队来拖后腿的……

毕竟要照顾奶娃就不能拔草,放下奶娃他又哭的让人心烦……

刘肥缅怀了一下那辛苦,却又无拘无束的生活:“记得呀,怎么了?”

刘盈解释说道:“如果当时咱家养有几十只鸭子的话,等到水稻长高了之后,只需要把鸭子赶进稻田,鸭子就能把杂草踩死或者吃掉,而且很多农田里的小虫子,也会被一并吃掉!”

刘肥虽然满脸疑惑,但还是将刘盈说的仔细记在了心里,毕竟这些年他已经完全养成了一种习惯,那就是刘盈说的一定对!

刘盈点点头继续说道:“在沼泽湖泊附近多养鸭子,还有个一个好处,那就是能控制蝗虫的数量,避免蝗灾发生……”

汉武时期那场席卷了帝国最精华农垦区的蝗灾,就是起源于齐鲁大地。

帮人,就是帮自己。

刘肥指着远处被工人提溜着翅膀塞进笼子里的鸭子,笑着说道:“我听卢叔说,你为了防止燕国闹蝗灾,想要在燕国养鸭,是不是就是这些?”

“是的。”刘盈回了他一个笑容,随即摇头说道:“只可惜道路太远了,我的鸭鸭灭蝗团这一路上,还不知道要牺牲多少呢?”

在这个年代长途运输活禽,死亡率肯定不小。

但没办法,燕人太穷了,很多人家只是够自己勉强糊口,根本没有余粮去饲养家禽,所以从当地收购鸭蛋就地孵化是行不通的。

而且这样做的话也很难快速形成规模,无法将可能发生的蝗灾遏制在未发生之前。

所以路上如果有应激死亡的,就只能给运输队加餐,以及便宜卖给当地人了。

“鸭鸭灭蝗团?叠词词,恶心心……”刘肥调侃他一句后说道:“父亲对我说将我封为齐王,领七十三县……齐地广袤人口众多,若是发生了蝗灾就不好了,不如弟弟也将你的鸭鸭灭蝗团派到齐地去吧!”

我就等你这句话呢……刘盈脸上露出了矜持的笑容,踮起脚尖,搂在刘肥肩膀上:“咱俩合伙在齐地搞养殖呗!多养点猪牛羊鸡鸭鹅之类的,到时候我帮大哥联系销路,卖出去的钱咱俩五五分,保证让大哥赚的盆满钵满……”

见到刘肥虽然很是心动,但还是下不定决心的样子,刘盈轻轻叹息,妈保男的痛,他也懂啊!

他压低声音说道:“大哥放心,这件事我肯定不告诉曹姨……到时候赚的钱,全是大哥的私房钱!”

“而且我听说曹姨正在给大哥张罗着娶亲……大哥,你也不想在未来嫂子面前抬不起头吧……”

刘肥犹豫了片刻后终于下定决心:“好的,我干了……不过弟弟,你可千万不能给我娘说啊!”

刘盈做了个用拉链锁住嘴的动作:“放心吧,我这张嘴最严了!”

刘肥一脸欣喜的看了看养殖场内一排排的鸡圈鸭舍,畅想了一下自己暴富之后的舒心生活,只是下一秒钟,他的脸上多出了几分沮丧,有些底气不足的问道:

“弟弟啊,你的想法很好,可是大哥没什么钱,恐怕……”

刘盈摆手打断:“你我兄弟之间,谈钱多伤感情……你听说过以地参股吗?”

……………………………………

孟春一月,草木萌生。

按照从周朝以来就制定好的规矩,这个月的第一个辛日,天子要祭祀上帝,祈求一年的丰收。

上帝,指的是天之最尊贵者,并不是专门指的某一个神祇,所谓人之所尊,莫过于帝,托之于天,故称上帝。

而到了第一个亥日,则要把农耕用具,比如耒耜放在专门的马车上,率领满朝文武官员前往郊外亲耕。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刘邦虽然满心不愿,但在刘盈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不愿意代替他参加启耕大典的情况下,以及又被刘太公用拐杖狠狠教训了一顿后,终于换上了葛衣草鞋,坐上了那一辆羽盖华蚤,却加了三层伞盖的大车,前往栎阳城郊。

在刘邦那辆极其招摇的大车后,是一辆朱轮青盖、画轓文辀的马车,车上坐着一脸美滋滋的刘盈和有些忐忑的刘肥。

毕竟刘肥虽然是刘邦的庶长子,但出席这种大型的场合并不多,怯场自然是难免的。

马车上,刘盈一脸淡定的说道:“大哥放心,到时候我做什么,你就跟着做什么好了,最多一个时辰全部搞定,然后大家就可以回宫吃吃喝喝了!”

刘肥跽坐在马车上,双手攥着袖口,虽然还是有些紧张,但却强行挤出笑容问道:“怎么又说起吃吃喝喝了?”

刘盈有些诧异:“咦?大哥不知道吗?启耕大典结束之后,会有一次盛大的赐宴,叫做劳酒。”

刘肥点头:“弟弟你知道的真多!”

刘肥撇撇嘴:“只是大哥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听罢了……”

……………………

栎阳南郊,临近渭水的地方。

这里,就是叔孙通选择举办启耕大典的地方。

当刘邦的车驾到来之后,手持干戚和羽扇的舞者开始起舞,黄钟大吕之声也随之响起。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在一首描述后稷的出生传说和从事农业生产,获取五谷丰收的诗篇中,让刘邦深恶痛绝的启耕大典正式开始。

万幸的是因为秦国典章制度的流失,所以很多的繁文缛节得以省略不计,整个大典很快进入到了最后一个环节。

亲耕。

这其实完全是一场政治秀。

刘邦在叔孙通的安排下,手中拿着缠绕着丝绸的耒耜站在圈好的农田边上。

在他左手边,依次是刘盈、刘肥、刘如意,以及蹒跚学步中的刘恒,而在他的右手边,则是郦商、萧何、周苛这些三公九卿的大臣,至于那些没有这样官位的功候,则在更远处一字排开。

刘盈转头看了一下被重物压的快要哭出来的刘恒,莞尔一笑,让人给他换上了一个迷你版的耒耜。

所谓耒耜,就是耕犁的前身,虽然耒和耜分别指的是不同的工具,但其实外形大同小异,且早就没人用了。

毕竟,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掌握了铁质耕犁的制作方式,比如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和河南辉县,都曾出土过这一时期的铁犁铧。

刘邦看了看兄友而弟因为年幼所以没有恭的场景,满脸欣慰的举起了手中的耒耜,用力插入土中,翻了一下地。

紧接着,是第二下,第三下。

然后,到此为止。

按照周礼,天子推耜三下,三公推耜五下,卿、诸侯推耜九下。

刘邦身侧,刘盈有样学样的刨了三下地停住不动。

作为太子,他在这件事情上有着和刘邦一样的规制,而在刘盈身侧,刘肥刘如意也是这样的动作。

刘肥虽然预定了一个王位,但毕竟没有昭告天下,所以还享受着皇子的待遇。

在地上刨了几个大坑后,一群礼官走来,收走了刘盈等人手中的农具,让紧张了整整一夜半天的刘肥满脸懵逼。

形式主义害死人啊……刘盈举起手拍了拍刘肥肩膀,默默走到站在渭水岸边的刘邦身侧,和他做出了相同的动作。

左手下探撩起衣服下摆,右手穿过重重障碍精准定位,然后牵引成功,开始努力提升渭水水位。

在汤汤渭水上激起道道涟漪后,他和刘邦不约而同的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没有让平整的堤坝受到一丝污染。

“干嘛学我?”

“小兔崽子有种别跑,等乃公系好裤子……”

耀耀暖阳中,在刘太公不经意间投过来的视线下,刘盈成功虎口脱险,眺望着南岸的断壁残垣悠然长叹。

刘邦也同样长叹一声:“多美呀,可惜永远不会再有了……”

他们说的,自然是被烧毁的秦都咸阳城。

只是刘邦的叹息是痛惜楚人一炬,而刘盈的叹息则是在没有金融体系下,要搞房地产项目需要的前期投资太大了……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如今昔日的咸阳宫,除了那些宫城之外,其余已经尽数落入了他的私囊之中。

一栋楼收租算什么?我有一座城,我骄傲了吗……刘盈双手叉腰,挺胸抬头,如同破晓金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