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163章 刘盈:乱自下起?

天命唯汉 第163章 刘盈:乱自下起?

作者:曹吉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1:27:03 来源:笔趣阁

南郡。

石碣村。

因这里是村而不是里聚,没有什么里监门之类的小吏负责开门关门,全村随意进出,故此天甚至还没有彻底亮起来,很多半大小孩子已经睡眼惺松的从家里离开,去田里割红薯藤之类的猪草。

等到太阳升起,露水消散时,他们有说有笑的满载而归,并且相约等下吃过早饭,一起去河边捕鱼抓虾。

这就是不用上学的快乐……

阮仲家。

阮氏如往常那般从屋子里走出,先是拐到墙边,将早就嘎嘎乱叫的鸭子放出家门。

养鸭子的好处在于鸭子既合群也认路,到了晚上基本上不用人赶,自己就会慢悠悠的排着队回村,相互告别一番后再各回各家,灵性极了……

接着,阮氏在鸭窝里转了转,挨个将里面的鸭蛋捡出来,小心翼翼放好,这是用来制作咸鸭蛋的原料。

不过不是自己吃,而是拿去县里卖掉换钱,用来给她的一群儿女攒彩礼和嫁妆钱……

最后,阮氏才来到灶台边,生火做饭。

只是在人吃饭之前,她需要先把猪食做出来,也就是将家里那两个半大小子割回来的红薯藤煮熟了喂猪。

这是县里的田典特意交代的事情,若是将采来的红薯藤直接喂猪,那么猪吃后很容易拉肚子,严重一点的甚至会直接死掉,因此哪怕费点柴火,她依旧会选择将红薯藤煮熟了之后才拿去喂猪。

猪很值钱,而且他们家还欠隔壁村吴老三家两斤猪后腿肉呢!

嗯,古人没有冰箱,农民也没有多余的钱去县里买肉吃,因此想吃肉时,就是等到临近村子里谁家的猪养大了,去帮着杀猪的时候顺便借一点回来吃,然后等到自家杀猪的时候再还回去。

借多少还多少,分毫不差!

毕竟熟人社会……

片刻之后,阮氏让那几个大点的男孩去喂猪,自己则领着几个女孩子做饭。

她们早上的饭很简单,就是大饼配咸菜。

这种吃法是从北方流传而来,玉米面、小麦粉加水搅匀成稀溜溜的面团,然后舀一点放在烧热的平底铁锅上,摊匀,只需要在心中默念几个数,一张杂粮煎饼就好了。

接着,只需要重复这个动作,最多一刻钟的功夫,全家人的早餐就算是做好了。

虽然煎饼不如米饭软糯,也不如面条爽滑,但这种做法很省燃料,刚好不浪费煮完猪食之后炉灶里的余温。

阮氏招呼全家人过来吃饭,看着空缺的主位摇了摇头,旋即吩咐家里的两个大孩子吃完饭后不要乱跑,教家里的弟妹认字。

县城里虽然有免费的大汉公学,但他们家住的离县城比较远,因此家里的小孩子若想在县城读书,要么就是在学校申请宿舍,吃住都在学校,要么就在县里买一套房……

而这两条,他们家哪一条都做不到……

因此只能是买两本那种最初级的识字教材,自学成才,不懂的再去央求村子里有学问的人指点一二。

比如晁长子。

而听到阮氏的话,不仅那两个大孩子耷拉着脸,几个小的也是一副哭唧唧的样子。

阮氏老调重弹了一下孟母三迁的故事,最终如往常一样,以谁不听话就等阮仲回来了让阮仲揍他为结尾……

看到家里的熊孩子们变得俯首帖耳,阮氏的脸上情不自禁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她其实不求大富大贵,如同那些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一样,求的就是一个全家人齐齐整整,开开心心健健康康的生活在一起。

但事与愿违。

上午十点二十分。

石碣村村口出现了十几个穿着草鞋短衫,手中提着哨棒,腰间别着短刀的男人。

嗯,哨棒加短刀绑在一起就是朴刀,属于是居家旅行必备之良品。

于是,石碣村再度变得鸡飞狗跳起来。

阮氏皱皱眉头,让家里的女孩回屋子里躲着,同时让男孩堵住屋门,吩咐他们不准出来,并且不能给除了自己之外的所有人开门!

无他,催贷的又来了。

片刻之后,那个疤瘌脸的黑胖子再度来到阮仲家门口,只是和上次的和蔼可亲不同,这次他的神色满是凶狠。

砰!

黑胖子一脚踹开柴门,身后簇拥着两个膀大腰圆的打手冲了进来,厉声问道:“嫂嫂,本月的船贷可备齐了?”

阮氏摇头:“我家良人外出未归,实在是没有钱,能否再宽限数日?”

黑胖子上前两步,瞪着眼睛:“上次我来,嫂嫂也说宽限数日,如今我又来,嫂嫂又说宽限数日,莫非是在耍弄洒家?说吧,阮仲藏哪了?”

嗯,洒家这个词是他从戏文里学的。

不止是他,因这种称呼确实霸气,故而成了许多江湖人的自称。

阮氏满脸畏惧,哀求着说道:“五天,不,再给我三天!等到这批咸鸭蛋做好,拿去县里卖了,然后我把钱亲自给你送过去……”

“咸鸭蛋?”黑胖子怒极而笑,脸上横肉乱颤:“几个破鸭蛋能值多少钱?自上月开始,你们家的船贷就已经延期未交,这些天利滚利下来,别说卖鸭蛋换钱,就算是把你全家的鸭鹅猪都卖了也不够!”

阮氏惊慌失措的倒退几步,直到靠在院子里的石桌才停下。

她哆嗦着问道:“那,那可怎么办?”

黑胖子脸上露出几分淫邪:“嫂嫂,此事说难办也难办,说简单也简单,就看你舍不舍了……”

阮氏下意识紧了紧衣领,旋即手又放开,脸上的神情有些坚定,很明显已经做好了某些准备。

男人不在,女人自然应当顶起半边天。

哪怕,过程充满羞辱……

但黑胖子却一脸惊诧的样子,冷笑:“嫂嫂,你还以为你是当年那个黄花大闺女?你也不去河边照照,如今谁看了你这个老母猪的模样不倒胃口?”

阮氏羞愤万分。

在她身后,房门碰的一声打开,三个涨红着脸的少年冲向那个嘿嘿冷笑的黑胖子。

如今父亲不在,儿子自然要守护母亲。

但几个年岁尚幼的农家少年,如何打得过那些就靠干架吃饭的打手?

不出一分钟,他们三人鼻青脸肿的趴在地上,嘴角眼角鲜血淋漓。

黑胖子阴鸷着一张脸:“小畜生不知好歹,今日若不是见你们几个年纪还小,否则当即杀死!要知道即便是告到官府,也是你们先行动手,洒家只是正当防卫!”

阮氏抱着自己遍体鳞伤的儿子悲痛万分,用一双喷火的眼睛怒视黑胖子:“你,你究竟想要干什么?”

黑胖子露出皮笑肉不笑的神情:“县里的王大善人病了,需要一个冲喜的婆娘,两个使唤的丫头伺候!不过他一直找不到合适人选!”

“洒家上次来,见到阮家三姐妹模样不错,手脚也还麻利……”

“王大善人说若是他能得偿所愿,就出钱替阮家还了这个月的利钱!”

“那几个丫头跟着你每日吃糠咽菜、破衣烂衫!可到了王大善人家虽说是给人为奴为婢,但鸡鸭鱼肉、绫罗绸缎样样不缺!”

“嫂嫂,你若真心是为了那三个孩子好,还是允了吧!”

黑胖子说完,蹲在阮氏面前将一张卖身契摊开。

如今的大汉虽然废除了隶臣制度,但雇佣契约却可以一签九十九年,虽说这种雇佣契约也是非法,可只要民不告,官自然也就不好管……

在他身后,那两个手持朴刀的打手厉声喝道:“若是不签,就带你们见官!欠债还钱乃天经地义之事……”

不过那两个唱黑脸的打手话音未落,院落外却响起一个洪亮的声音。

“欠债还钱虽然天经地义,但如此逼迫却又符合哪条律令?”

“谁?谁在多嘴?”黑胖子愤怒转头,但脸上迅速换上了谄媚的笑容,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小民不知武右尉驾到,有失远迎,还请右尉原谅则个……”

右尉指的是县尉。

大县设左尉、右尉各一人,掌一县军事,逐捕盗贼,秩四百石,由汉庭中央任命。

阮氏猛然抬起头,见到的是一个二十岁上下,形貌很是魁梧的年轻男子。

而在那个年轻男子身边,还站了十多个手中提着水火棍,腰间挂着环首刀的县兵。

被称为‘武右尉’的年轻男子走入院中,无视了跪在地上的黑脸胖子,径直捡起地上的卖身契看了几眼。

“果然不出某之预料,又是一个九十九年!”

“此地,难道不是我大汉管辖之疆域?”

“此地,奉行的难道不是大汉之律法?”

武右尉勃然大怒。

此人姓武名食其,是善道君武涉的二儿子,因此也被称为武二郎,读的是皇家陆军军官大学,不过没有被分配到军队,而是考公上岸后到了南郡做了县尉。

武食其说完,依旧没有理会那个瑟瑟发抖的黑脸胖子,只是看向阮氏问道:“本官问你,阮仲和晁长子等人现在何处?”

阮氏摇了摇头。

毕竟她是真的不知道阮仲去了哪里……

武食其轻叹一声:“既如此,你交代一下家里的事情,随本官去县里一趟……不只你一个,凡是家中男人外出未归者一并前往县里!”

他说完,看向跪在地上的黑胖子:“左右,与我拿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