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11章 刘邦:先质疑!

天命唯汉 第11章 刘邦:先质疑!

作者:曹吉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1:27:03 来源:笔趣阁

西海,湟源县。

出县城向西不远,就是烟波浩渺的青海湖。

每年的夏季是青海湖最美的季节,湛蓝如洗的湖水岸边,满是金黄色的油菜花田,一块块一片片,一直延伸到远处的雪山尽头。

不过今年的西海郡,却显得满是肃杀。

一队队从九原、云中等北方边郡抽调来的骑士,沿着铁路安营扎寨,不时有三五铁骑奔驰往复,偶尔还能在他们胯下的骏马上看到悬挂的人头。

羌人的人头。

血淋漓,面目狰狞。

毕竟汉军并不知晓当日是哪个部族的羌人犯边,因此自然是无差别的进行报复!

如今西海郡南侧的丘陵草原上,再不复之前羌人放牧牛羊、修剪羊毛售卖的盛景,只有零零散散的土坯房和简易仓库,依稀在诉说着曾经的往事。

不过那些陆续从中原迁徙到这里的汉人却对此浑不在意,甚至还有几分喜悦。

尤其是那些圈有草场养殖牛羊的农户更是如此。

从前汉羌关系融洽的时候,因为羌人的养殖成本低,造成了羊毛价格的格外内卷,如今羌人都跑到了更远处的高原荒漠,他们剪下的羊毛终于有了一个好价钱……

重要的是当羌人被彻底击败之后,他们就有了染指那些空出来的草原和林场的机会!

虽然他们家里的劳动力数量甚至连操持家业都困难,但土地就是资产,谁也没有嫌弃自家资产多的时候!

因此这里的军民关系就格外融洽,哪怕北地骑士放养战马的时候,一个不留神让马匹啃了当地百姓家里的庄稼,也基本上没有百姓会去告官……

但在法家看来,民不告官不究是纯纯的陋习。

于是在郅都的命令下,几十个北地骑士被噼里啪啦的打了一顿军棍……

军纪,顿时为之一振!

那些成年之时战争已经打完,因此空有一身武力却未有过军旅生活,因此往日里十分散漫的北地骑士更是战战兢兢,生怕自己惹了那条见谁咬谁的疯狗……嗯,是饿狼!

…………………………

郡守府向西,悬挂着一面牙旗的院落,就是如今的西南夷招讨司的办公场所。

从清晨开始,这里的佐贰官顿时觉得工作量似乎相较往日翻倍,走廊之上人流如织,所有的人都是一副急急忙忙的样子。

于是所有人都明白,接下来就是动真格的时候了。

郅都从他那间装饰简单,完全可以称得上寒酸的房间走出,和已经等在门口的冯唐汇合,联袂登上马车。

“国之公器沦为私用……哎,勋贵!”

“使司慎言!”

冯唐忙不迭的嘘了一声。

他们今天是去接车,讲武堂那些通过考核的二代子们将会乘坐火车从长安城直抵湟源县,成为征讨羌人的基层军官。

因此郅都的埋怨就可以理解了。

毕竟这是作战,一个老兵的价值要高过一百个纨绔子弟!

重要的是,在郅都看来,那帮不辨菽麦的膏粱子的个顶个的天真愚蠢!

可能是战争距离他们太过于遥远,以至于让他们忘了战争是一种何等残忍的东西!

在纨绔们的幻想中,所谓战争,不过是男人的光荣与浪漫,是一场慷慨豪迈的冒险,如他们这样的天之骄子,就应该应该穿着华丽的铠甲,骑着迅疾如风的战马,面对着数十倍于己的敌人,英勇无畏的发起冲锋,直到长戟折断,铠甲破碎,战马死去,然后在众人的簇拥下仰望着天空,慢慢闭上眼睛……

蠢货!

郅都虽然心中咒骂,但却无力制止已经发生的事情,好在当他抵达车站的时候,上百个讲武堂的委培生都已经整整齐齐站在一起,让他稍稍有些宽心。

嗯,郅都放宽心的原因,并不是委培生们横平竖直的队列,而是站在旁边,替他们背着行装的那些随从。

那些人虽然只在腰间插了一柄短刀,而且看上去很是憨厚老实,但郅都在西域都护府见惯了军士,从对方的站姿和神情中就可以判断出对方的身份。

老兵。

能征惯战,杀人如麻的那种!

“私蓄武士……呵呵。”郅都冷笑,转而背着手向远处走去。

那里,是正在装卸的军需物资。

冯唐稍稍为那些被郅都盯上的勋贵默哀三秒,旋即笑着迎了过去。

“诸位公子远道而来,辛苦了、辛苦了……”

“哪里哪里,护羌校尉客气了……”

瑕丘侯申无疚拱手抱拳应和两句,随后站直身体大声呼喝:“讲武堂第三期,步兵科三班申无疚前来报到!”

在他身后,那些委培生也纷纷挺起胸口,大声呼喝。

“讲武堂第三期,步兵科三班武最前来报到!”

“讲武堂第三期,骑兵科九班王忌前来报到!”

“讲武堂第三期,步兵科二班郦寄前来报到!”

……

冯唐暗暗点头,果然如他听闻以及预想的那样,这群自报家门的勋贵子无一炮兵专业……

当然了,这很大程度是因为讲武堂并没有开设炮兵科的原因。

但追其根源,却是因为进讲武堂读书之人尽皆权贵高爵,总要有些许体面。

毕竟要当炮兵指挥官,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数学要好。

虽然有很多通用的公式来计算弹道、装药量之类的数据,但最终的结果却依旧要靠人工演算,比如手开平方根之类的操作……

所以,讲武堂只开步兵骑兵两个学科,至于当日演武的炮兵,其实是从长安城的卫戍部队中临时借调而来……

冯唐嘴角露出几抹了然的笑容,旋即让身边的属官将他们带回,等候分配,至于他自己,则一路小跑着追上郅都,指着从车厢中搬出来的木头箱子问道:

“这就是陛下说的叫什么……嗯,方便面的新式军粮?”

郅都摇摇头:“是也不全是。”

“士兵日常食用自然还是以米面为主,这种方便面是用来犒军之用……”

“毕竟面饼是精细面粉,还用油炸过,每箱方便面还标配两大瓶炒好的酱料,一个肉罐头……”

“油炸面条?怪不得。”冯唐笑着说道:“看样子,咱们这次算是托了那群勋贵的福,要不然这如此昂贵的东西也轮不到咱们享用!”

郅都脸上露出了一个比哭还要难看的笑容,不过并没有接话。

此刻他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接下来的战争之中。

但愿吧,但愿蜀郡郡守能够传来大捷的消息,这样我南北夹击,可彻底解决边患……郅都偏头向南望去,只是伸手攥住了冯唐那并不是太干净的小手,冷冰冰问道:

“偷窃军粮,该当何罪?”

……………………………………

“再来一碗,多切些肉!”

林光宫中的家宴中,刘乐油光满面的举起碗,一如多年之前她第一次吃到片汤之时的样子。

只不过这一次掌勺的不再是曹氏,而是窦漪房和臧儿。

红烧牛肉YYDS……刘盈同样举起碗。

窦漪房接过碗,很是自然的将本来要给刘乐的肉放在了刘盈碗中,然后顺势又多切了好几片,而另一边的臧儿也是如此,捞起面条放在碗中之后,还不忘又浇了半勺热气腾腾的肉汤。

刘乐满脸懵逼,豆豆眼怒视着假装无视了她的窦漪房。

见色忘友!

还有那个臧儿,别以为长得好看我就会原谅你……刘乐鼓着腮帮子,侧目看向刘盈:“这么大个皇帝了,整天不操心国事,偏偏对吃这件事这么上心!”

刘盈瞪了回去:“谁请你来了?每次过来都是连吃带拿,哪来的脸敢指责我?”

刘乐扁着嘴看向吕雉:“娘,你看弟弟……”

“闭嘴吧!”吕雉抬起头:“食不言寝不语,你俩谁再嚷嚷谁就给老娘滚出去!”

我不再是娘的小可爱了吗……刘盈满脸受伤的看向吕雉,最终却一无所获,只是嘴角情不自禁露出了几分喜悦。

真好,不用做妈宝男了!

另一旁的刘邦却开始拉偏架:“我觉得刘乐说得对,你现在已经是皇帝了,应该多想想国家大事,别一天天总惦记着做木工活,做稀奇古怪的吃食……”

我劝你表多管闲事……吕雉瞪着卡姿兰大眼睛:“劳逸结合你懂不懂?木工活我不懂,但这种方便面可不仅仅是个吃食这么简单,这可是军粮呢!”

“就这?军粮?”刘邦一脸我读书少你别骗我的神情:“你有没有算过这一碗面要多少钱?军粮?我大汉什么时候富裕到这种程度了?要我说,就是那小子贪嘴才找的借口!”

“哼!”吕雉翻了个白眼:“我们妇道人家不干涉国事!”

嗯,她自知是有些说不过了。

吕雉虽说出身富商之家,但嫁给刘邦之后也过了一段时间的苦日子,自然知晓民间疾苦,这种油汪汪还有肉的面食,重要的是汤头还添加了大量的香料,绝对不会如刘盈说的那般是军粮!

军中饮食主要以吃饱为主,即便是吃肉也大多是清炖而不是卤制。

毕竟一大包卤料的价格,差不多能兑换一头羊!

在实惠面前,口味就变得不再重要。

所以,吕雉直接岔开话题。

她,不打逆风仗!

不过刘盈却笑着说道:

“话不能这么说,和这种方便面相比,难道美酒很便宜吗?”

“大战得胜犒军之时,即便是最普通的步卒,也会赏赐一斤以上的好酒,这换算下来,可购买半只鸡了!”

“所以我这种面食,也是用来犒军之用!”

“犒军吗?”刘邦点头:“那就说的通了……可乃公怎么听说,如今在长安东市新开了一家面馆,叫做什么方便面小食堂,专门经营这种面食?”

刘邦边说,边看向一旁的吕雉:“你知道吗,同样一碗面,让他们给煮了,再加点青菜叶子、炸的焦丸子,顿时就卖十钱一碗!”

“要知道普通卖油泼面、裤带面的食肆,那比脑袋还大的一碗面才不过三个五铢钱,两碗还有优惠,只要五钱!”

“如此说来,那什么方便面小食堂不仅倒卖军粮,还是个哄抬市价的奸商!”

“该杀!”

吕雉翻了个白眼权当没听见。

这,就是传说中的堂下何人状告本官了。

毕竟如今这个方便面的产业是她的娘家侄子,就是那个失去了嗣王身份,之前被和尚忽悠着做了‘人间行走’,之后因为六根不净又还俗了的吕台。

当然了,盈利的一部分送进了宫中。

准确的说,是长乐宫。

这是保护费(划掉)……嗯,专利费!

于是刘盈笑着说道:“可以啊,到时候爹不光要杀那些奸商,还有鲁国、薛郡的上万工人,以及数以十万计的牧民、农民,到时候杀他个血流成河,伏尸千里!”

刘邦愣住,皱眉看向刘盈。

刘盈解释道:“爹不是说要杀既得利益者吗?既然要杀,那就杀他个干干净净,河清海晏!”

刘邦戟指:“竖子又在编排乃公了,真真是气煞我也!”

刘盈笑眯眯的说道:“爹你可知,为何会有此方便面吗?”

刘邦摇头:“不知。”

刘盈食指敲着桌面:“齐鲁中原之地,物产丰饶,得天独厚,只要风调雨顺之时,粮食产量就有了保障,其中尤以小麦为主!”

“但问题的关键是,多收了三五斗,造成黔首困顿不堪……”

刘邦打断,问道:“等等,什么多收了三五斗?多收粮食怎么会贫穷?”

毕竟他生活的年代亩产很低,普通人家连温饱都不能保证,因此自然不能理解多收粮食的苦恼。

另一边的刘乐双手托腮,向身边的张不疑努努嘴:“臭弟弟又在瞎说了!”

张不疑点头表示赞同。

毕竟在他看来,多产粮食,多卖钱,然后买地、买农机、买肥料,来年多收粮食,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就如同他开的那些工厂那样。

生产、销售、扩张再生产!

因此他并不打算揭穿刘盈,免得那个小气又记仇的家伙变着花样的折腾自己……

刘盈本想直接向刘邦解释什么是多收了三五斗,但想了想,揪过坐在角落里捧着碗坑哧坑哧满头大汗的刘启、刘德以及如臧儿一般满脸怯生生的刘弘。

“你们可知道我那句话的意思?就是多收了三五斗。”

在他面前,两个小胖子满脸茫然的摇了摇头,而刘弘则满脸呆滞,既不摇头也不点头,很明显,他连刘盈问的是什么都不知道。

刘邦轻声长叹。

神童这件事果然是可遇不可求,当年刘盈如他们几个这般年岁的时候,就已经煽动着一家老小从沛县出发,前来颍川郡和他汇合了……

这么说来,他的儿子,果然比那臭小子的儿子要聪明!

于是,刘邦脸上满是洋洋得意之色。

刘乐一脸神秘的捅捅张不疑:“你猜我爹现在在想什么?”

张不疑摇头。

刘乐笑眯眯的说道:“我爹一定在想,他的儿子比刘盈的儿子要聪明!”

到底是知父莫若女啊……张不疑悄悄竖了竖拇指,旋即皱眉问道:“那要这么算的话,刘盈也可以说大父的孙子比父亲的孙儿要聪明……”

你说的好有道理,不愧是我选中的男人……刘乐满是星星眼的看了看张不疑,很温柔,也满是毅然决然的将自己碗里的牛肉夹了一片放在了张不疑碗里。

一瞬间,张不疑满脸受宠若惊。

从前都是只有刘乐从他碗里夹走好吃的,如今居然反了过来!

他,这辈子值了!

神经病啊,这种场合秀恩爱……刘盈微不可见的皱了皱鼻子,笑着摸了摸刘弘的脑袋:“去吃饭吧。”

刘盈心里很清楚,这种问题要让这几个小学都没上完的少年儿童,尤其是长在深宫,养在妇人之手的少年儿童明白什么是米贱伤农,到底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不过有些道理,该填鸭的时候就要填鸭,他们现在不理解,将来总有一天会明白。

于是刘盈将凑过来的刘暄搂在怀里,看向刘邦解释道:“所谓多收了三五斗,其实就是谷贱伤农。”

“究其原因,无外乎几点。”

“首先,中原地大物博,物产丰饶,尤其是冬小麦的播种面积很广,这就导致了每年夏天,会有十几万万,甚至上百乃至数百万万石小麦同时收获!”

“这种情况下,国家虽然制定有小麦的最低收购价,各地的常平仓、治粟内史府的粮库也在大量收购小麦,但终是归杯水车薪,并不能够将所有农户的小麦都收入库中,必然会有大批私人粮商,用低于官府标定的最低价收购粮食……”

刘邦皱眉:“那官府呢?就任由商人鱼肉百姓?”

刘盈摇摇头:

“管不了。爹你听说过阴阳合同吗?粮商出示给官府的收粮文书,是比官方收购价稍稍高一些的价格,但他们真正从农户手中收购粮食,却执行的是另一套标准。”

“美其名曰等级不同,价格不一……”

“毕竟就算是官府收购粮食的时候,也同样会按照籽粒饱满与否、含水量多寡给出不同的收购价。”

“所以,这就是个两厢情愿的事情,官府强加干预,说不定还会被农户一通臭骂……”

刘邦无声叹息,脸上满是有心无力的神情。

刘盈接着说道:

“造成这种现象的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消耗粮食的方式有些少了。”

“过去的时候粮价很高,是因为仅凭借国内的粮食产量,不足以,或者说仅仅能让国内的百姓吃饱饭,想要顿顿有肉、碗底有油基本不可能……”

“但现在不同了,首先是一年一熟变成了一年两熟,有牛耕、马耕等新的耕作方式,再有马拉收割机、播种机之类的农用器械,粮食产量和耕种面积双增加,这就意味着如果人口没有办法骤然暴增一倍的话,农户家里基本不缺粮食……”

“最早那几年,咱们的海外督府还都处于草创阶段,和番邦之间的粮食贸易也没有开始,农户可以通过养殖家禽牲畜来消耗多余的粮食,增收,而且也可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但问题是,海外运来的粮食比咱们自产的粮食还便宜,虽然不好吃,但用作养殖没问题,这就导致了农户家里再度有粮食堆积,只有放坏或是贱卖这种局面……”

“当然了,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我大汉轻徭薄赋。”

“若是按照前秦征收赋税的标准,农户即便是亩产翻了一百倍,依旧是个吃不饱、穿不暖……”

“毕竟暴秦主张弱民,贫民……”

刘邦暗暗点头,脸上露出几分欣慰。

这就是他为天下人选的皇帝,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所以我就一直有个想法,那就是增加零食对于粮食的消耗量,以此让粮价保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

刘盈嘴角微微扬起,脸上有些得意:

“但囿于成本原因,这个想法屡屡搁浅,毕竟大豆和油菜的亩产太低,导致油脂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不过随着帝国在南洋的种植园越来越多,尤其是棕榈树种植园数量增加,导致了我可以大量获取更加廉价的油脂!”

“于是,就有了这种油炸方便面的诞生!”

“咱们多一种吃食,种粮的农户、养牛的牧民多了一点收入,海外种植园也有了足够的利润,属于是一举多得!”

刘邦虽然很想夸刘盈几句,但话到嘴边还是变成了质疑:“说的比唱的都好听,十钱一碗那么贵,普通人又如何吃的起?”

刘盈摇摇头:

“堂食当然贵了!”

“而且新东西太便宜,不利于产品的推广,就像是如今风靡长安城的共享自行车一样,要不是有着那些售价十万堪称奢侈品的自行车,那帮装逼犯能不骑高头大马,转而蹬自行车?”

“不过方便面属于快销品,等到棕榈油的产量上来了,方便面的价格自然就降下来了……”

“嗯,炸完方便面的棕榈油能做肥皂,装船卖到身毒或是环地中海沿岸国家,还能卖个好价钱!”

“毕竟,他们敬神活动多,需要频繁把身体洗的干干净净,自然离不开肥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