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一百一十章 刘盈:求问,虽然是皇帝但被姐姐揍怎么办,在线等,急…

雒阳宫。葁

明媚的阳光下,颇具几分江南水乡风格的御花园显得明媚俏丽。

这里是雒阳宫的前殿区域,属于左右丞相,以及九卿所辖官僚的办公场所。

三公,也就是相国、太尉和御史大夫,他们身份尊贵,有开府建牙的特权,因此办公地点在宫禁之外。

当然了,他们本人在宫禁之内的另一边有个单独的院子作为办公室,方便平日里随时被刘盈传唤,咨询国事。

虽然,除了曹参之外,剩下的两个老家伙从来不在……

顺着花园向西走,穿过一道高大威严的宫门,就到了汉白玉铺成的殿前广场,从这里向北,依次穿过两重宫禁,一条有着遮天莲叶无穷碧以及金色游鱼的护城河,就算是真正的进入了雒阳宫。

富丽堂皇,美轮美奂,除了高高架起的电线和水塔显得有些突兀……葁

不过手中捏着一叠奏疏的张不疑既无暇欣赏,也没空吐槽,囿于皇室规矩,他只是一路急趋,也就是低头迈着小碎步快走……

只是走到正殿之下的时候,一阵凌乱的脚步声响起,然后,张不疑就看到了百十个头发花白的老头蹒跚而下,脸上的神情如同死了亲爹……、

张不疑按捺下了自己幸灾乐祸的笑容,只是退在一旁,神情肃穆但并没有什么恭谨。

毕竟他是留候嗣子,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尚公主,是帝婿,自然不需要向除长辈以及皇族中身份更高者低头。

相反,那些看到了张不疑的老头,却稍稍整理衣冠,主动拱手行礼。

“见过中书仆射……”

一瞬间,张不疑的嘴里发出阵阵咬牙切齿的声音。葁

仆射是个好职位。

秦汉尚武,主射者掌事,故诸官之长称仆射。

但坏事就坏事在了中书二字。

按照汉朝官制,中书谒者令掌内宫导引、接待、典仪,听起来还行,但却由阉宦担任,毕竟要出入内宫……

所以,中书仆射很容易让人和中书谒者令联系在一起……

张不疑在原地愣了足足五秒,皮笑肉不笑的点点头,随即拾阶而上。

……………………葁

殿中。

中书谒者令中行説手脚麻利的换掉之前的劣茶,重新冲泡起真正的雨前茶。

刘盈端起薄如蝉翼的茶盏,轻轻掀开杯盖,贪婪的嗅一下幽香四溢的味道,笑呵呵的说道:“不是朕小气,这么好的茶让他们喝了,如同牛嚼牡丹……”

中行説很机灵的站在一旁,什么也没有说。

但在门口,却传来了一个带着惫懒中带着悲愤的声音:“什么好茶,让我看看……”

刘盈先是微不可见的使了个眼色,示意中行説将茶叶罐子收起来,旋即抬头看向门口,皱着眉头说道:“你怎么来了?”

张不疑脸上带着几分薄怒:“不是你说,男人当建功立业,所以安排我在朝中任职?呐,从南边发来的奏报,乙级最上……”葁

“拿过来。”刘盈轻轻颔首。

如今关于加急文书,共分为甲乙两等,其中甲级最上归类于十万火急,需要立刻处理,至于乙级最上,大多是奏报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只是想要尽快得到回复。

不过没等张不疑走几步,一旁站着的中行説直接飘了过去,旋即又飘了回来,依旧保持着弯腰如同对虾的姿势,只是手中已经多出了一份奏疏。

厉害了……张不疑目瞪口呆。

刘盈早就习以为常,只是伸手接过,边翻阅边喝茶。

“打的好呀,南海大获全胜,收服故土,岛上土著或擒或杀,之前培育的幼苗正在移栽,要不了五六年,就再也不会为橡胶犯难了……”

嗯,所谓故土,指的是他在秦宫中翻到的一张旧日舆图,虽然将海南岛的样子都画错了,但依旧将之标注为了秦之疆土。葁

因此,秦之疆土,自然是汉之疆土。

登岛作战,无非是想要收回祖辈传承的应许之地,并非侵略扩张!

听到刘盈如是低吟,张不疑好奇之心大起,向前走了两步,随即站在原地不动。

无他,在廊柱两侧,四个手持长戟的虎贲卫士走了出来,神情严肃,目光炯炯,虎视眈眈。

他们并非是担心张不疑刺王杀驾,主要是规矩。

外臣面见皇帝的时候,尤其是近前说话,必然有虎贲卫士陪护在侧,用长戟抵在外臣肋下,这样无论对方有异动或是得到皇帝诏命,都可以第一时间将对方扎个对穿,然后举起来扔出去,不会让半点鲜血染脏宫殿……

所以,张不疑若是再踏前两步,虎贲卫士就会遵照规矩,用长戟抵在张不疑肋下。葁

这就是封建皇权,至高无上,也视百官如贼寇。

刘盈稍稍沉默了一下,轻轻摆手示意虎贲卫士退下,张不疑见此情景,脸上露出了几分不可置信,以及激动脸孔涨红的神色。

毕竟自从虎贲制度实行之后,整个汉朝,在正式面见刘邦的时候,只有刘交、刘贾、以及卢绾、萧何、张良以及吕家兄弟等寥寥十余人不需要被长戟抵在肋下。

除此之外,即便是亲近如樊哙者,面见刘邦时也是如此!

而现在,他也跨进了这个享有特权的圈子!

某种程度上,他和他爹,汉初三杰的张良张子房平起平坐了!

张不疑压下了自己想要跳起来大声呐喊的冲动,很是沉稳的走到刘盈面前,拱手问道:“那上面写的啥呀……”葁

刘盈笑眯眯的解释道:

“拿下了南边的一座大岛,就是那座原本属于象郡的岛屿,之前不管是前秦还是赵佗,都没有什么心思上岛宣示存在感……”

“这不是现在有点缺橡胶吗?我就想,如果南海郡能种成橡胶,没道理那座岛上种不成,所以就让陈婴他们伺机进剿岛上的野人,恢复前秦时期就有的统治……”

“橡胶?”张不疑愣了一下,皱眉问道:“我记得你之前不是给那些南洋藩国的使者一些种苗,让他们回国种植,然后卖给咱们吗?”

“既然能廉价买,为何还要自己种呢?费时费力费人工,价格还比进口的贵……”

“话不能这么说。”刘盈摇了摇头:“万一人家不卖你呢?万一他们要求涨价了怎么办?或者说人家掌握了用树胶制备橡胶的工艺,不肯卖你廉价原材料,而是高价卖你成品呢?”

张不疑无所谓的摇了摇头:“那就打咯……”葁

坏了,这大汉怎么遍地战狂,定是体制出了问题……刘盈微不可见的撇撇嘴,接着说道: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兵家有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所以,动用武力永远是最后的手段。在此之前,还有别的手段可以用。”

“比如经济封锁,贸易制裁……”

“举个栗子吧,如果我们国内能够大量生产橡胶,只要我们建立起相应的储备库,南洋小国不愿意低价卖给我们橡胶,那么我们一方面可以做到短时间内的自给自足,另一方面就通过诸如经济封锁等手段,让他们国内种植橡胶的农户和相关工坊破产!”

“然后,如何让他们签订城下之盟,如何攫取足够弥补我们的损失,就不用多说了吧?”葁

“奸诈,一如既往的奸诈……”张不疑竖起大拇指。

……算了,就当他在夸我好了……刘盈鼓了股腮帮子,旋即笑眯眯的问道:“你就不问问那些从这里出去的老家伙们,为什么是……嗯,那个表情?”

这厮又在显摆了,不过听听无妨……张不疑心中吐槽,但还是很配合的问道:“对呀,为什么他们一副死了亲爹表情?”

这可是你说的,雨我无瓜……刘盈笑着说道:

“还记得我之前说过,改正朔易服色这件事吗?如今尘埃落定,等到过完今年的春节,也就是十月之后,就要颁布新历,以一月为岁首,同时改元大圣!”

张不疑吃了一惊,连声问道:“哦?他们妥协了?不对呀,我早上问过了,棉花的价格虽然还在跌,但距离你所设想的价位还有不少余地……你不再等等了?”

“得饶人处且饶人。”刘盈轻声说道:“不仅仅是我爹,还有你爹,以及萧相也曾经隐晦的劝诫过我,凭借我现如今掌握的筹码,足以达成设定的目标了。”葁

“得寸进尺,咄咄逼人,虽然一时或许能够得到不错的收益,但长此以往,必然会把一切都吐出去……比如前秦……”

“这个我知道!”张不疑一脸兴奋的打断刘盈,抑扬顿挫的念了起来:“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怪不得我说你不时不晌的突然写什么《六国论》,原来是受到了这件事的启发吗?”

“鞭辟入里,一针见血,真了不起!”

对不起了苏老泉,如果有来世,我给你当半个儿补偿你……刘盈扁扁嘴:“你觉得很好嘛?我爹看了之后说我意有所指,把我叫过去骂了半个时辰……”

“啊这……”张不疑愣了一下,岔开话题:“也就是说,你准备用高于之前市场价的价格,收购他们手里的棉花咯?”

刘盈点点头:“对呀,利益交换嘛……”葁

张不疑追问:“国帑?私囊?”

刘盈笑了笑:“自然国帑,毕竟改正朔易服色乃国家行为,哪有动用我小金库的道理?再说了,你是了解我的,我素来以败家子闻名于世,手中断然是没有闲钱的!”

但你可以借啊,比如你家那只貔貅……张不疑意有所指的努了努嘴。

开玩笑,那只貔貅向来进进出出,呸,只进不出……刘盈一脸黯然的摇了摇头,接着说道:“不过虽然动用国帑,但也必然不亏,否则如今的治粟内史阎泽赤还不吃了我?”

嗯,原本的治粟内史,芒侯耏(nài)跖已经在一年前去世了。

只不过和原有历史上无子国除的结局不同,那老头或许宝刀未老,或许吃多了淫羊茸之类的补药而焕发了第二春,接连生下了一儿一女。

因此,在迎夏大典上,刘邦带着几分哀思和喜悦,将一顶代表侯爵的头冠,一片丹书铁券颁给了一个尚在蹒跚学步的幼儿……葁

听到刘盈的话,张不疑越发好奇,探头问道:“如何个不亏法?教教我呗,如今我那里的库存棉花也不多了……”

刘盈笑着说道:“只怕你学不了,因为你的棉布价格受到棉花价格的影响,成本很高!”

张不疑歪了歪头没有说话。

“嗯,其实也没什么,胡天八月即飞雪,咱们这边虽然还是艳阳高照,但北方草原已经快要下今年的第一场雪了……”刘盈很是缅怀了一下:“所以,阿雅请求找咱们这边低价采购一批棉袄棉被,以方便草原上的牧民更好的越过这个寒冬。”

“毕竟这是匈奴人归附于汉国的第一年,总要给一些政策帮扶……”

张不疑点点头表示赞同,脸上随即换上了几分谄媚的笑容:“凭咱俩这关系,你懂得……”

他想要承接这个项目,希望刘盈主动些,不要不识抬举……葁

否则,他不保证不首先使用刘乐……

最瞧不上这些以权谋私,侵吞国有资产的权二代了……刘盈满眼鄙夷,冷笑一声:

“行啊,给你。阿雅那边给出的报价是棉袍一件六百钱或者换一头羊,但要求棉袄最少长六尺,重十二斤……你能接吗?”

张不疑愣了一下:“有补贴吗?你之前说给与政策帮扶……”

刘盈摇了摇头:“最多免税……”

张不疑勃然大怒:“这叫什么政策倾斜?一斤棉花都多少钱了,要不要我白送给她!”

这话别让阿雅听到,否则她能要到你破产……刘盈无声笑笑,脸上浮现出讥讽的神情:“做不了吧?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葁

张不疑梗着脖子问道:“那我问你,现如今棉花和棉布的价格这么贵,你如何能满足阿雅的需求,并且还能赚钱?”

“行吧,教你个乖!”刘盈端起茶盏喝了一口:

“首先,虽然我从那群老贵族手里买的棉花价格并不美丽,但我做棉袍子的棉布,基本上是半卖白送……这样算下来,每件棉袄大约毛利五十钱左右。”

“嗯,如果算上运费和损耗,其实就是个不亏不赚。但,我赢得了人心,获得了比黄金还要珍贵的信任!”

“这,就是最好的收获!”

嗯,其实北方游牧民族并非如史书上所说狼子野心,普通的牧民其实和中原的农民一样的淳朴,就想着能够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但没奈何,草原上虽然丰饶广阔,但却不怎么出产他们日常所需的很多东西。葁

因此,需要和南边的中原王朝互通商贸。

但问题的关键是,当草原人惯有的游牧思维以及弱肉强食的理念,和南边中原商贾的农耕文明和无奸不商碰撞之后,纠纷必不可免,当发生纠纷的双方用鞭子和刀子讲理的时候,战争就有了。

所以要想治理草原,并不是一味血腥镇压,亦或是所谓的羊吃人,重要的重塑他们的三观,将粗狂、野蛮、为了生存不讲道德的游牧思维,转变为汉人所奉行的理念。

好在现如今的汉国是这颗星球上的文明之光。

嗯,其实就是之前河西之战时,被扣押的匈奴人‘主动’拥抱文明了……

听完刘盈的振聋发聩,张不疑重重点头,只是旋即眯着眼睛问道:“不对,差点被你蒙混过关了!我就问你,你那便宜棉布从哪来的?”

刘盈奇道:“你头疼吗?”葁

张不疑满脸茫然的摇了摇头:“不疼啊,怎么了?”

刘盈笑咪咪的说道:“人长脑子的时候,不是应该头疼吗?”

张不疑大怒,紧攥拳头,但看了看那些站在廊柱之下的虎贲卫士、持戟中郎,只能忍气吞声的认怂。

不过,他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他,准备找老婆告状了!

哎,当皇帝真是无聊……刘盈微不可见的摇了摇头。

从前他觉得当皇帝是天下一等一的美事,皇权至高无上,一呼百应,但其实坐在这个位置上了,才知道压力山大。葁

毕竟他随意的一个决策,都将影响到千万人的生活,需要慎之又慎,殚精竭虑。

重要的是再没有了敢和他嬉戏打骂的朋友……

世人皆苦,但最苦是天子啊……刘盈再度轻声叹息,变得有些意兴阑珊:“你走吧,朕想静静……”

静静是谁……张不疑愣了一下,随即站起,躬身行礼,倒退着离开宫殿。

刘盈靠在桌前,双手交叠撑住下巴,目光闪动沉默良久,才终于提起笔,蘸满墨汁,随手批复着面前的奏疏。

其中陈婴等人上报由南海郡和象郡暂时共同管理临高的建议,自然是一个‘可’字,毕竟之前早就细论过很久了,如今按部就班即可。

至于另一份需要尽快处理的,就是阿雅的请求。葁

这一点,刘盈早就已经安排妥当了。

在他下对身毒棉布征收十倍关税的时候,就已经料到了对方会有堆积如山卖不出去的棉布。

因此,这就是个抄底的好时机。

他当时原本的计划是准备抄底之后卖到东胡或是朝鲜,但没想到的是船队尚未返航,就收到了阿雅的请求。

所以,正好解决了棉布销售,以及接盘棉花这两个难点!

嗯,虽然有贸易禁运的律令,但封建王朝,尤其是这个皇权远迈鞑清,无比膨胀到可以随意赐死王侯的年代。

皇帝,自然拥有法律条文的最高解释权,以及额外的豁免权。葁

刘盈从身毒进口的棉布,自然不在加倍征税之列,不仅如此,还不交税……

这就是他说张不疑做不了的原因……

哎,高处不胜寒啊……刘盈放下毛笔,再度伤春悲秋起来。

直到,殿门口出现了一个矮墩墩但怒发冲冠的身影。

“朕警告你,朕现在已经是大汉的皇帝了……”

“臭弟弟,有本事你别跑!过来让我掐一下!”

…………………………葁

关中,长乐宫。

夜色渐晚,华灯初上,房檐屋脊依次点亮的灯泡,让整座皇宫如同天上宫阙。

廊桥之上,一个身着白衣,如同一枝绰约朦胧,弱不胜衣的芍药般倩秀的美人儿一蹦三尺高的蹦蹦跳跳,很是大煞了风景……

许负展开手中的飞鸽传书,就着灯光看了又看,脸上洋溢出了幸福的笑容。

小钱钱……

飞鸽传说上写的,是刘盈已经搞定了那帮遗老遗少,正式改正朔,颁布新历,并启用大圣这个年号的消息。

而许负高兴的也是为此。葁

准确的说,是颁布新的历法。

毕竟当初她强打起精神,在刘盈梅开二度昏昏欲睡的时候,逼迫刘盈签订了城下之盟。

也就是新刊印的历法,其中有百分之五的利润将作为专利费,归属于所有参与编纂的阴阳家士子……

嗯,其实只有她。

毕竟如今张良不和她争,那她的辈分就最高,自然可以昧下这笔钱,反正在她的‘苦苦哀求’、‘做出了许多羞人举动’之后,那些编纂历法的阴阳家士子成为了大汉王朝官僚集团的一份子!

从此,他们再也不用走街串巷的给人算卦,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了……

夜色下,许负放飞自我的蹦蹦跳跳,时而在原地转圈圈的翩翩起舞,看的跟在她身后的刘德满脸懵逼。葁

我娘疯了……

这是刘德幼小心灵里唯一的念头……

ps:古代卖日历很赚钱的。

现如今的日历有个古老的称呼,叫做黄历,亦或是皇历。

毕竟基本是每家都有,而且每年都要买新的,一年几百上千万册的销量,利润十分可观!

比如《元律》中规定:诸告获私造历日者,赏银一百两。如无太史院历日印信,便同私历,造者以违制论。

到了明朝,穷疯了的老朱家更是变本加厉,凡是售卖没有加盖钦天监印信的盗版商,一律斩首,举报者将获得白银五十两!葁

一直到了清朝,刊印历法这件事才算是不再垄断,允许民间参与……

不得不说,我大青果其实在某种程度上,相比于前朝多了几分进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