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八十三章 刘盈:你就作吧!

天命唯汉 第八十三章 刘盈:你就作吧!

作者:曹吉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1:27:03 来源:笔趣阁

沿河北上,折而向西,田连阡陌的景象渐渐淡出视线,取而代之的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青青草原,牛马成群,毡帐朵朵。

这里,已经到了九原郡的管辖范围。

张不疑骑在一匹土黄色的河曲马上,摇头晃脑:“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版权费给了吗就瞎念……刘盈扁了扁嘴没有说话。

但韩信很显然的不惯着张不疑这毛病,径直指责道:“地方对了,草长得也很高,但这里没有羊,只有牛!”

张不疑愣了一下,左顾右盼:“对哦,确实没见到羊!这么大的草原不养羊,简直浪费!”

嗯,那些突突突排着浓烟的高污染行业从关中迁走之后,张不疑投资了两个棉毛纺织工厂,主营羊毛纺织,自然对这里的人不大量养殖绵羊很是气愤。

韩信张了张嘴没有说话,毕竟他只是个战将,打仗的事情交给他,必然战必胜攻必克,但这种有关民生的事情还是不要问他的好。

于是,韩信和张不疑齐刷刷的将视线投向刘盈。

“谢邀,人在内蒙,刚到包头……”刘盈看着二脸懵逼的张不疑和韩信,笑着说道:“人家也养有羊,只不过出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避免被羊把草原啃秃了,因此没有像牛这般散养,而是集中圈养。”

“为何?”韩信皱着眉头:“你看人家那些匈奴人,祖祖辈辈游牧为生,也没有把草原啃成沙漠啊!”

刘盈满脸懵逼的反问道:“对啊,所以他们为什么要游牧呢?逮着一块地死命啃不就完事了?”

于是韩信愣了一下,满脸羞愧的把脑袋转过一遍,只当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毕竟近墨者黑……呸,他本来就是个能屈能伸、唾面自干的男子!

刘盈看向依旧满脸求知的张不疑说道:

“羊吃草的时候喜欢连草叶带草根一起啃,被羊群密集啃食过的草原,需要很久时间才能恢复过来。而牛不同,牛只吃牧草上面最嫩的一段,因此被牛啃过的草地,羊还能吃,但要是让羊啃一遍,就真的什么都不剩了……”

“嗯,牛没有上门牙,吃草的时候是用舌头卷着吃,这也是炭烤牛舌格外爽脆细腻的原因……”

你这么说,牛牛该顶你了……张不疑眯着眼睛,脑补了一个刘盈咻的一下被牛顶飞的画面。

刘盈停顿了一下,接着又说:“但这里放牛不放羊的原因,在于羊到处跑且跑的贼快不说,而且总是咩呀咩呀的乱叫。”

“相比之下,牧牛就很简单了。”

“清晨自己排着队出去吃草,晚上排着队回家舔盐块、喝水顺便吃点精饲料……基本上只要一个带着两条大狗,手持强弩的牛仔,就可以很轻松的管理上百头牛!”

张不疑轻轻颔首表示了解。

毕竟九原郡虽然有不少移民,但总体来说还是地广人稀,人口集中在九原县和临近阴山长城的几个县,大河流经的地区虽然也很肥沃,但无论从人口还是开发程度来说,都比不过北地郡下辖的上河农都尉屯垦区。

于是他又产生了另一个问题:“不野外放牧,圈养的羊吃什么?”

刘盈向周围指了指:“你仔细看那些看似是杂草的地方,长得是什么?”

张不疑凝神看过去,皱着眉头:“玉米?这里的人好浪费啊,没长好的玉米都舍得拿来喂牛?”

“哈哈哈……”刘盈笑了笑:“这叫做玉米草,是一种牧草,虽然现在看起来和玉米长得很像,但若是放任不管,这种玉米草能长到一丈多高,亩产轻松好几千斤!”

张不疑瞪大眼睛,睁目结舌:“这,这不就和高粱长得一般高了!”

嗯,这时候的高粱还没有进行矮化杂交,一些特别能长高的个体,甚至能长到快五米高!

营养都拿来长枝叶了,产量自然就十分感人。

这也是玉米能够横扫北方各地,轻松击败高粱,获得统治地位的原因。

和玉米一样横扫天下,打遍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等地无敌手的,还有小麦。

准确的说,是冬小麦。

毕竟粟米的生长周期和小麦仿佛,但粟米无法越冬,这就意味着种粟米,要比种小麦每年少收获好多粮食。

这也是尽管当年阎老西逢人就说山西的小米儿养人,依旧改变不了小麦在山西这个面食大省的统治地位。

因此,张不疑恍然大悟。

“啊,我明白了,这就是所谓的两年三熟,收获完春玉米后,土地种植牧草,散牧牲畜,修养地力……”

刘盈点点头:“对呀。毫不夸张的讲,九原郡如今牛的数量,是人口数量的好几十倍!”

这样,将一改关中人吃韩国牛肉,喝韩国酸奶的历史!

有了奔腾不息的蒸汽机车,九原郡出产的肉牛和牛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抵达关中,然后端上人们的餐桌。

重要的是,九原郡的牛肉牛奶,售价比韩国出产的牛肉牛奶要低出了三成!

九原郡的农场主赚到了钱,关中的百姓省了钱,双赢!

除了韩王信……

不过他的意见不重要,刘盈此前得到过消息,说是韩王信的一群儿子斗得不可开交,如果不是碍于朝廷派去的国相,只怕不等停尸不顾,就已经开始束甲相攻了……

所以,韩王信这几年的重点完全不在于能不能赚钱,而是和朝廷维持好关系。

这样在他死后,朝廷在韩国进行推恩令,让他最喜欢的那几个儿子可以永世富贵……

因此,在驰道尽头的九原城外,青绿色的韩国大旗和黑底白字的汉国大旗迎风飘荡。

旗帜下,是韩王信主动请缨,驰援而来的三千韩国甲骑。

而在韩军大营之南,还飘荡着一面同样黑底白字的大旗,只不过上面写的不是‘汉’,而是‘代’。

这是代国的军队。

代国的大营向西,绵延到大河北岸的草原上,还分部着两个挨在一起,但泾渭分明的军营。

此次刘盈出长城北上,试图一劳永逸的解决北方游牧的问题,除了自身带领的两万精锐之外,还从关中抽调了两万骑兵,以及征募了燕国和代国,以及东胡人的骑兵。

刘盈身边,韩信踩在马镫上眺望了一会,颔首说道:“我明白你为何选择在九原城集结大军了……”

张不疑愣了一下:“不是因为铁路吗?”

韩信摇头说道:“是也不全是。铁路能快速大量运输粮草辎重不假,可大军出了北境长城之后呢?难不成还要扫荡沿途匈奴部落,才能完成全军补给?”

“所以,他一说九原郡养牛的数量是人口的几十倍,我就猜到了。”

“他真正选择从这里出塞的目的,就是因为这里能够大量征调牛,不仅是用来拉车,运送辎重,重要的还是为了牛粪!”

“吔?哦,我明白了。”张不疑再次做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河套草原有阴山阻隔南下的冷空气,所以此时秋高气爽,但漠北草原,只怕已经到了要下雪的时候了。

因此,对于北上草原的汉军来说,保暖御寒比吃饱喝足更重要。

如今有了棉花,有了毛毡,最为稀缺和紧要的,就是燃料。

煤炭太重,且只会越用越少,而军中若是携带大量的牛,不仅能杀了吃肉充当军粮,还能源源不断的获得用来煮饭驱寒的牛粪……

张不疑想明白了这一截之后,正想说话,但看着满脸‘哥运筹帷幄,真是牛逼!快,夸我’表情的刘盈,默默地转过头一言不发。

吹捧刘盈的任务,自然交给策马狂奔而来,满头白发垂垂老矣的韩王信。

…………………………

林光宫,刘邦的寝殿门前。

曹参如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虽然天气并不炎热,但他却满头大汗,背后湿了一片,往日里那种镇定消失不见,眉宇间满是惶急。

毕竟,他已经有足足三天没见过刘邦了!

“能否再通传一下,就说丞相曹参,有要事面见陛下……”

“陛下说了,这几天身子不适需要静养,相爷还是请回吧,莫要为难小人……”

听到又是这样的回复,曹参怒视了那两个小黄门一眼,愤然离去,只是攥紧的拳头在微微打颤。

太子远征,皇帝病重不见外人,这不就是前秦末年的翻版?

曹参觉得,自己绝对不能让旧日重现!

嗯,他虽然是刘肥的远房娘舅,却并没有动过拥立刘肥的心思。

刘肥虽是齐王,但奸生子的名头却会伴随他一生,哪怕是刘盈突遭横祸,皇位也绝对不会传承在他这个庶长子的头上。

因此曹参心中的猜疑,就是戚姬母子挟持了刘邦,或者是秘不发丧,准备等到被人拥立!

这是他,以及满朝的丰沛功臣所不能接受的!

并不是他们对刘邦或是刘盈很是忠诚,也不是单纯的讨厌戚姬母子,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戚鳃曾为秦将,若是刘如意继位大统,哪怕是为了平衡朝野,前秦的那些遗老遗少也必然会得到重用!

于是片刻之后,曹参换上了一身在楚汉战争时期穿过,满是刀劈斧凿痕迹的战甲,身后跟着同样顶盔掼甲的周勃樊哙等人大步而来。

站在刘邦寝殿门口的几个小黄门看着杀气腾腾的曹参等人,虽然两股战战,但还是义无反顾的上前阻拦。

“曹相、舞阳侯、绛候……尔等莫非要逼宫不成!”

一瞬间,曹参等人止步不前,面面相觑。

毕竟若是他们猜测的对了,那么大家最多就是受到几句申斥,但要是猜错了,不光是自己脑袋上这颗人头保不住,只怕全家老小的脑袋也要被砍下来!

不,准确的说,这是夷三族的大罪!

三族,指的是父党、母党、妻党,基本上将犯人的所有血亲一网打尽了!

因此,曹参周勃等人的视线,就慢慢集中在了背负圆盾,一如当日鸿门宴上打扮的樊哙身上。

夷三族,请从此人开始!

樊哙愣了一下,左顾右看,在满脸懵逼中恍然大悟。

来呀,夷三族呀,不夷不是大汉人!

于是他愤然上前,一掌推飞小黄门,同时取下背后的盾牌,猛然横扫,将同样上前阻拦的几名持戟郎击飞了出去。

曹参等人看的心旷神怡,樊哙这种强横如猛虎的姿态,让他们的脑海中依稀浮现出了当年樊哙在鸿门宴上救主的神采!

真猛士也!

在一众持戟郎的惨呼中,樊哙大步上前,一脚踹开殿门,旋即站住不动,整个人宛如石化。

“发生了什么事情?”

“别愣着呀,里面到底怎么了?”

曹参周勃等人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向前眺望,但除了樊哙呆若木鸡的的背影,以及黑漆漆的寝殿,什么也没有看到。

此刻,他们有一种度日如年的感觉。

大约两个刹那之后,樊哙动了起来。

他猛然转身从寝殿走出,大步流星的走到那个躺在地上挺尸的小黄门身边,如同抓鸡仔一般一只手将他拎了起来,怒发冲冠:“说,陛下在哪?”

“什么?陛下不在宫中?”

曹参等人面面相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

林光宫向西,燕王别苑。

虞姬在监督着卢虞练舞之后,百无聊赖的走入卢绾的书房。

“一大把年纪了还学着小年轻出去打猎,都这么多天了也不回来,别是让狼叼走了吧……呸呸呸!”

她很是慵懒的拿起自己常看常新的一卷话本,轻轻翻阅。

突然,一纸书笺从话本滑落,如花蝴蝶般飘飘荡荡落在地上。

虞姬捡起一看,旋即柳眉倒竖。

………………………………

林光宫,后花园。

吕雉逗弄着满地乱爬的刘启和刘暄,怀中还抱着尚未正式起名,因此小名刘三儿的另一个孙儿,脸上洋溢着含饴弄孙的笑容。

突然,一阵急促的甲叶摩擦声响起。

吕雉抬头望去,看到的是一群穿着破破烂烂盔甲,急匆匆走来的男人。

片刻之后,吕雉好看的眉毛扬起,卡姿兰大眼睛里杀气腾腾。

“这个不省心的老家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