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七十九章 周勃: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西海郡,令居塞(今甘肃兰州)阑

正值盛夏,天气炙热而干燥,即便是靠近大河两岸的农田,也依旧需要频繁浇灌,不然只需一两天的时间,地面上就会裂开卷起一块块巴掌大小的土皮。

因此天空虽然挂着晓星残月,但许多农户已经扛着自制的抽水机前往灌渠,以占据一个好位置。

嗯,那是一种简易的木制抽水机,人力驱动。

使用的时候将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伸进水里,通过脚踏带动刮板,将水渠里的水抽上来,相比较从前利用杠杆原理取水的桔槔,要省力不少。

基本上两个半大的小孩,一上午的时候就能浇灌三四十亩地。

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是当爹的手持棍棒而立,要不然小孩子的注意力分分钟就被别的东西吸引走了。

比如此刻,排成一字长蛇阵从田边涂道经过的汉军骑兵。阑

于是,那些吭哧吭哧踩着抽水车的小孩子,趁着自家老爹愣神的时候,欢呼一声跑向迤逦前行的军队两侧,挥舞着双手蹦蹦跳跳。

这是汉人的军队,是他们的军队,也是他们长大之后想要加入的军队!

嗯,这是肯定的。

毕竟那个手持木棍怒气冲冲而来的男人,户籍为‘士伍’,类似于军户,他的孩子自然会在成年之后被征召入伍。

然后,头戴斗笠,哗啦哗啦摇着扇子的刘盈,就听到了一阵鬼哭狼嚎的声音。

这声音再熟悉不过了,因为他也发出过那样的惨嚎……

真是怀念啊……刘盈摇摇头,满是感慨。阑

他现在并不是班师回朝,而是率领汉军骑兵顺着黄河东进,抵达北地郡之后,再沿河北上,前往九原郡。

毕竟这次出兵的目的,是为了扶持阿雅上位,让匈奴成为汉帝国的一个藩属国。

游牧民族不同于农耕民族,春夏两季主要以游牧为主,近百万匈奴人散布在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如同一把碎米洒在了西湖里,想要找到就难如登天,只有等到秋天之后,草黄马肥,匈奴人集中转入冬季营盘,同时在龙城举办祭天大会的时候,才是在草原上找到牧民的最佳时机。

所以,刘盈这里的行军就不紧不慢,只要保证秋季到来之时,全军抵达九原城即可。

因此,刘盈看了看逐渐升高的太阳,立刻下令全体就地宿营,修整到太阳落山之后再行出发。

不过他想了想,叫过身边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传我将令,犯民者斩,马踏青苗者斩,其余有违军令者,一律重罪,连坐!”

少年一脸肃正的拱手行礼,打马如飞而去,大声呼喝着刘盈刚刚发布的命令。阑

张不疑凑到刘盈旁边,小声问道:“就是他吗?”

刘盈一脸不耐烦:“什么是他不是他的,有话直说,谜语人都该死你知道吗?”

张不疑愣了一下,忍下怒气:“我听止阳说,你创办大汉公学的原因,就是因为在集市上见到了一个卖身救母的小孩……”

“刚才跑去传令的东宫舍人袁盎,是不是当初那个小孩的弟弟?”

刘盈点头:

“没错,就是他。”

“另外,那个卖身救母的小孩有名字,叫做袁会,汉十三年以大汉公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我爹亲自给他颁发的毕业证书,如今在皇家第二造船厂任职。”阑

张不疑颔首,目视前方,似有意似无意的轻声呢喃:“不错,羽翼渐丰……”

刘盈懒得搭理那厮,只是跳下马背走在田埂旁,看着半尺多高的玉米苗,假装自己很懂的满脸赞叹:“嗯,长势很好,看样子今年又是个丰收年!”

那名刚刚教训过自家两个偷懒儿子的中年农夫,闻言一愣,旋即笑呵呵的说道:

“是啊,这玉米可是个好东西,亩产比小麦高多了,就是玉米苗长高了之后,每次钻进去拔草太痛苦了……”

在他旁边,两个吭哧吭哧踩着水车的小孩更是差点没再次哭出来。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两年他们长高了不少,钻玉米地里拔草的活自然也要参与。

青纱帐里又闷又热,重要的是每次拔完草,身上就是一道道的血印子……阑

刘盈附和着点头说道:“是啊是啊,拔草确实是个辛苦活……我当年也干过。”

嗯,当年吕雉居田中耨[nou]的时候他也在场,自然要分去三分之一的功劳!

农夫看了看自己近乎一望无际的田野,满脸感叹的说道:

“托当今太子的福,农机商社有各种省力的农机,我这闲置抛荒的两顷多地也能开垦出来了……”

“可惜只有耕田收割的农机,没有那种自动除草的家伙,要不然我都不用犯愁请人帮忙了……不过再有三四年,我家老三老四也能下地帮忙了!”

一时间,那两个挥汗如雨踩着水车的老大、老二也不由得精神一震。

毕竟,地里的农活总是有限的,多了两个帮手,他俩也不至于像现在这般累了……阑

不过在此之前,他们还是最恨义学里的先生。

放什么暑假、寒假,大家一直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不好吗!

嗯,寒假还是要有的。

毕竟过年不仅有好吃的,还不用干活……

在刘盈满脸若有所思中,张不疑突然凑过来问道:“敢问这位大哥,祖籍可是太原郡或是上党郡?”

农夫一愣,摇了摇头:“都不是,在下祖籍河东,魏人。后来才迁入的关中。这位公子还是叫我冯壮就行了,属实是当不起公子这句大哥……”

哦,怪不得这么会精打细算……张不疑露出一本满足的表情,旋即又问道:“你之前说家里有两顷多闲置的土地……可我看你这个年纪,不应该只是个不更爵啊?”阑

刘盈也附和的点点头:

“对呀,此地名为令居塞,从前归属陇西郡,是最近才划归的西海郡,为的是充实西海郡人口赋税……”

“多年前今上就颁布过诏命,对历次参与作战的汉军戍卒大肆赐爵,许多人的都已越过民爵,位在大夫之上……难不成是有奸吏作祟?”(注1)

陇西郡属关中,是楚汉战争时期汉国最稳定的基本盘,为了和项羽死磕,萧何把关中和巴蜀的人力都榨空了,基本是只要身高在一米六以上的少年,都会被认定为成丁,然后征召入伍加紧训练,随时准备派往前线和楚军作战。

所以,没道理这个中年农夫才是个民爵第四级的不更爵。

而刘邦大肆封赏功臣的时候,是排排坐吃果果模式,扛过枪的都算,无所谓参没参加过战斗,有没有战功。

毕竟当初人少地多,大肆赐爵的目的就是为了笼络人心,近百万因为政策而一下子实现阶级跃升的精壮男性,足以压服国内任何不和谐的声音。阑

在刘盈一副‘别慌,青天大老爷为你做主’的神情中,冯壮脸上露出几分尴尬,眼神躲闪。

如果是旁人询问,他自然懒得理会,但眼前这两个一看就是位高权重,而且还有一大群膀大腰圆的甲士目光炯炯的注视着他,只怕他没有拒绝‘采访’的权力。

因此,冯壮吞吞吐吐的说道:

“这个……嗯,我是个逃户,之前打仗的时候,我带着一家人逃进了山里,后来太平了,我才从山里出来……”

“皇帝陛下虽然有过诏命,承认我们这些人的爵位身份,命令官府按照我们的爵位发给田宅……但我出来的时候,家里原本的宅子已经塌了,而田地也成了绛候的封地……”

“所以,不过是我,我家原本的邻里都被官府迁到了陇西郡的这片荒田……不过好在官府有法令,开荒免税赋,生儿免徭役赋税,这才算是给了我们这些人一条活路……”

听到绛候两字,按剑站在刘盈身后的周亚夫揉了揉鼻子,脸上神情很是复杂。阑

毕竟他爹就是绛候,也就是说,他们家现如今占有的土地,原本的主人就是这个叫做冯壮的农户。

不光是冯壮,还有对方口中邻里的土地……

在张不疑的满脸揶揄中,刘盈也愣了一下,再度问道:

“后来呢?我记得之后对匈奴作战,以及征伐南越国、淮南国、滇国的战争,你都没有参与过吗?”

冯壮摇了摇头,满脸愤愤:

“当然没有,这种好事哪里轮得到我们这些外来户!如今的汉国打仗可不比从前了,死人寥寥无几,战功却格外丰厚,就是给钱……”

他说到这里的时候,戛然而止,双眼满是心虚的盯着地面。阑

毕竟此刻漫山遍野找阴凉处扎营的汉军甲士,尽数都是出身优握的骑兵,尤其是随风而来的吵吵嚷嚷的秦音,更是暴露了他们的籍贯。

所以,这就是个堂下何人状告本官的场面……

刘盈环顾那些良家子出身的骑兵,吸了吸鼻子问道:“那啥,快晌午了,能去你家吃饭吗?”

注1:今上指的是当朝皇帝,出自《史记·今上本纪》,后来被本子偷去了,用于指代当政的天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