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四十三章 刘盈:苛政猛如虎啊!

天命唯汉 第四十三章 刘盈:苛政猛如虎啊!

作者:曹吉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1:27:03 来源:笔趣阁

汉十六年,夏五月。

芳菲歇去,夏木茵茵,晴多雨少的月份,风也变得懒洋洋起来。

大朝会结束之后,刘盈一马当先的冲出了有些闷热的宣室殿,但还是被十几个白胡子老头堵了个正着。

“殿下休走,听老臣一言!”

“烦不烦,跟你们说了这事不归我管!”

刘盈左突右闪没有冲破重围,满脸无奈看着这帮将战阵之道用来堵自己的老家伙们。

嗯,这些人大多都是灭楚之战后册封的第一批功候,只不过三公九卿的名额有限,于是他们大多外放做了郡守,封疆大吏,牧守一方。

现如今他们从外地入长安,主要是因为朝局动荡,也就是栒侯温疥因穿‘短衣’面君,犯了‘不敬’之罪,因此封爵被废除,同时还因为有人检举其诸多不法事,于是下狱,交由廷尉候封这条法家恶犬审讯。

而法家酷吏,历来主张的就是主张重刑主义,认为对轻罪处以重刑,可以达到‘以刑去刑’的效果,因此大开株连,在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已经有八个功候被除爵,三千多人下狱!

一时之间,不仅廷尉的大牢里人满为患,就连长安周边各县的监狱里也拥挤不堪,关中的功候大臣噤若寒蝉,那些山高皇帝远,平日里刘邦老大他们老二,横行不法的封疆大吏更是胆战心惊。

毕竟,风暴已经在帝国的中枢开始酝酿,有了蔓延之势,不想办法在刘邦面前刷刷存在感,追忆一下曾经的功劳和苦劳,只怕下一个入狱的就是自己了!

只不过刘邦那条腿粗则粗矣,但抱的人多,因此他们就惦记上另外一条大腿。

刘盈。

刘盈的大腿比刘邦的细一些,虽然抱的人一点也不少,但却勉强有一些空余的地方让他们下手。

比如挡在刘盈正对面,一个眇了一目,脸上挂满讨好笑容的砀郡郡守张侯毛释之。

此人出身丰邑,刘邦当上沛公的时候,毛释之担任的是中涓骑,也就是骑马的亲随,后来西征灭秦,刘邦做汉王时他做了郎将,再然后就是刘盈当了东路军监军,刘邦担心刘盈安危,于是将精通骑术,可以抱着刘盈从乱军之中冲出来的毛释之调到了刘盈身边听用,至于毛释之瞎的那只眼睛,则是在和龙且作战时被流矢射中。

因此刘盈看着在自己面前很是谦卑的毛释之,回忆起了对方曾经的意气风发,轻声叹息:

“我早就对你说过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牛马,你总是不听……看吧,千户候如今就剩下了七百户,再削一下,彻候就变关内侯了!”

毛释之脸上闪过一抹羞愧,他作为第一批封侯的功臣,封地在张县(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食邑一千两百户,只可惜儿子不争气,没奈何就只能用退还食邑的方式为儿子开罪,所以就只剩下了七百户……

不过他今天倒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因此羞愧过后抱拳说道:

“殿下之言老臣句句记在心里,当日为犬子赎罪之后,老臣立刻将之关在家里读书认字,不允许踏出侯府一步!因此今日并非是为了犬子,而是为了治下黎民黔首而来!”

在他身旁,一群白胡子老头七嘴八舌,但却异口同声的说他们此次入长安,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百姓谋福祉巴拉巴拉……

真稀罕嘿……刘盈将信将疑,点头说道:“那行吧,到我东宫……嗯,去长信殿吧,你们都是外臣,不太适合出现在东宫。”

………………………………

长信殿。

刘盈手起刀落,啪啪啪啪的切着西瓜,力争每一牙都大小一致,免得让人猜疑他‘二桃杀三士’……

在他下首,毛释之等人面面相觑,脸上浮现出惊喜和遗憾的神情。

毕竟刘盈是太子,国之储君,如今亲手给他们分瓜,这是可以吹一辈子的荣誉,至于遗憾,自然是因为自己本事不行,没有留在长安,错过了不知道多少好东西!

比如这个时节的西瓜!

少顷,刘盈分完瓜,让人给他们送过去,自己则抱着半个沙楞楞的西瓜,边用勺子挖着吃边含含糊糊的说道:

“先吃点冰瓜凉快一下再说!这可全是大棚里种的瓜,大田里的西瓜可没有这么大,至少还要再有一个月才能张熟……”

毛释之牛嚼牡丹般吭哧吭哧的啃完面前的两小牙西瓜,擦擦嘴说道:

“老臣此次入长安,主要是来此地招商、嗯,招商引资,关中不是要让一部分工厂搬走异地重建吗?我砀郡地狭而民众,黔首的日子无不是过的紧巴巴,若是能够在当地多修建一些工厂,大家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不错,有那么一点代天牧民的能吏风范了。”刘盈轻轻颔首,不吝赞美。

另一边悄悄溜进来的张不疑在偷走了刘盈半个西瓜后,抬头问道:“不是说士伍授田百亩吗,有了这么多的地,黔首怎么还会过得如此辛苦?”

毛释之愣了半天,很想打人,但最终气呼呼的转过头一言不发。

刘盈满是鄙夷:“若是黔首不苦,怎的你留县的子民要来长安打工?他们家里雇佣的庸耕者又是从何而来?”

张不疑梗着脖子:“话不能这么说,留县靠近大泽,时常有洪水泛滥!穷则变,因此他们才会抛家舍业的来长安做工,要是留县位于中原,到处都是膏腴之地,谁会愿意背井离乡啊!”

嗯,留县大约在沛县东南五十里,现如今已经被微山湖淹了……

刘盈笑了笑说道:

“有授田不假,可膏腴之地,凭什么要分给你这种既和地方小吏不沾亲带故,也不没有闲钱拿来送礼的升斗小民?就凭你脸长得好看?但你是个男的呀?”

“当然了,也许这就是你深受本太子隆宠的原因!”

一瞬间,张不疑微微凝固,再度默默远离刘盈,毕竟刘盈从小的时候就‘觊觎’他的美色……

而在另一边哄笑过后,毛释之轻轻颔首说道:“太子所言甚是,授田一事臣曾多次过问,也下狱了很多不法小吏,但分身乏术,老臣总不能什么事都不干,专门盯着这一件事情吧?”

“毕竟若是细论,那些小吏其实并未触犯汉律,律令只规定成年士伍、庶子授田百亩,但并未规定这百亩田是何种田。”

“昔日苏秦也曾说过,若是家中有良田两顷,他甚至不屑六国相印……”

刘盈也点点头,毛释之说的这种砀郡地狭而民众,百姓困顿的现状,其实从战国年间就有了,而且持续到了秦朝年间,又延续到了如今的汉朝初年。

比如陈平。

陈平当年居住在砀郡阳武县户牖乡的时候,和其兄住在一起,两个成年男子只有农田三十亩,是个十足的贫困户,日常需要替别人主持丧礼赚外快谋生。

而且陈平的老丈人张负第一次去陈平家的时候,见到的就是‘负郭穷巷’、‘以弊席为门’,也就是说陈平家住在背离城郭、偏僻小巷的尽头,用敝旧的席子当作门。

嗯,连娶媳妇的钱都是老丈人给的……

张不疑抱着冰瓜歪头问道:

“既然有授田,那就去开荒啊,砀郡一马平川,现如今又有了耕牛和轻便的刘氏犁……要我说,他们穷就是因为他们太懒了,我曾经多次路过砀郡,大白天的到处都是躺在墙根下晒太阳的人,有这功夫,去开荒不好吗?”

刘盈攥了攥拳头,很想教育一下这个何不食肉糜的公子哥,但想了想,这其实并不怪张不疑,毕竟张家累世公卿,即便是张良东躲西藏那几年,张不疑依旧是锦衣玉食,不知道普通人的困顿也属正常。

不过刘盈不动手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如今的小萝莉不同以往,‘殴打’起他来他甚至都不能跑,更别说还手了,因此他若是揍了张不疑,那厮定然回家告状,然后小萝莉就打上门来,但时候吃亏的还是他……

因此刘盈压下怒火,满是鄙夷:

“开荒种田?说的简单,砀郡之地虽然一马平川,但良田早就有主了,你猜猜那些废弃的荒滩和旱地为何无人耕种?”

“呵,谅你也猜不出来,本太子告诉你吧,主要是穷!”

“要知道,想在那种土壤板结,地下都是小石子的地方开荒,让那些在杂草面前毫无竞争力的庄稼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每亩荒地改造起来,大概需要消耗一个五口之家一年的劳动量!”

“也就是说,想要开荒之前,需要先存够全家两年的口粮,让全家人全力以赴,在此期间一点都不能停!否则荒野反噬的速度,远比人改造荒野的速度要快!”

“所以,一群连吃饱饭都要拼尽全力尚且无法做到的人,只能多晒晒太阳,减少身体的消耗,这种情况下你让他去开荒种田,不如立刻杀了他算了!”

嗯,他没说的是,造成百姓困难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官府。

毕竟官府制定税收的标准,就是让百姓既不会饿死,也富裕不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