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四十一章 刘盈:西北望,射天狼!

天命唯汉 第四十一章 刘盈:西北望,射天狼!

作者:曹吉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1:27:03 来源:笔趣阁

“为甚?”

吕释之瞪着眼睛:“你心里不清楚吗?还在这装?”

我装什么了,我真的不知道……刘盈满脸茫然的摇摇头。

“真稀罕嘿,这天下还有你小子也不知道的事?”吕释之半得意的挑挑眉,接着说道:

“还不是你搞出来的什么垦殖令,如今关中好多人都一股脑的退还林地、旱地,置换了北方四郡的草场,准备养羊去了……”

“三四万人一股脑的扎向北边,至少带走了上百万只羊,不光把关中的羊搜刮一空,就连三川郡、陇西郡的羊也被他们抢购一空……”

“一时之间,长安羊贵……内史府西边那家卖水盆羊肉的老店已经关张好几天了!不光是我,府里的很多官吏也都在背后骂你呢!”

你们喝不上羊汤关我屁事!但,这也算是未曾设想的道路……刘盈皱皱眉说道:

“这个我倒是真没在意……毕竟我买有十几个牧场和农庄,专供东宫和未央、长乐两宫。唔,看样子日后要让人每日调研长安物价了……”

“可没道理啊,这帮家伙都这么有钱的吗?居然把长安的羊都买光了?”

吕释之带着几分讥讽的笑容:“你不是忘了有一种叫做债券的东西?那帮迁往北方四郡的家伙动不动就兑换了一两千亩的草场,最少也能养六七百只羊……”(注1)

“咱们算一下,我听人说过,说是羊两年三胎比较多,就按照每次生一个,那么像这种规模的牧场,一年少说也要卖掉两百只羯羊。关中羯羊千二百钱一只,考虑到商人要赚的钱以及路上的运费,牧民卖羊的时候,每只九百钱总是有的。”(注2)

“两百只乘以九百钱,每年收入最低也是十八万钱……所以,这长安城中,多得是愿意花钱购买债券的家伙!毕竟羊群前期的基数越大,实现回报的速度就越快!”

刘盈轻轻点头,吕释之算的其实比较保守了。

吕释之计算养殖收益的时候,套用的他曾经在咸阳游学时,秦朝的老戎狄们散养游牧的养殖方式,而现如今随着苜蓿、黑麦草这样的高产且营养丰富的牧草推广开来,单位面积能够承载的牲畜数量也大大提升。

毕竟汉初的气候依旧温暖多雨,河套地区的降雨、气温类似于后世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在草原上种植牧草完全不成问题。

一只羊一年差不多要吃掉两千斤以上的草,若是将草场改造一下,清理杂草种上高产牧草,比如亩产在两万斤以上的黑麦草,千亩草场养活两三千只羊都绰绰有余!

而且如今和前秦最大的不同其实不在于牧草,而是养殖的方式。

比如从前的牧民就是单纯的散养游牧,而现在是半散养,也就是白天放牧,傍晚赶回圈舍再喂一点玉米豆百用作增肥。

这样一来,基本上春天生的羊羔,到了冬天的时候就可以出栏上市,而这也是羯羊口感最好,肉质肥嫩不膻的时候,无论烧烤清炖,怎么样都好吃!

刘盈吞了吞口水,心中泛起另外一个疑问:“千里迢迢贩运活羊?光是一路上喂羊的成本恐怕不低呀……”

他说完,立刻恍然,果不其然就看到了吕释之一脸鄙夷的神色,听到了满是嘲讽的话语。

“我记得你小子之前说别人一孕傻三年,没想到你这不怀孕也傻了!你忘了刚刚通车的长九铁路啦?人家不能用火车花两天的时间飞渡千里,然后再游牧着去自家牧场?”

刘盈脸上一热,岔开话题:“也就是说,这段时间置换草场的人多,而置换农场的人少?对吧小舅?”

吕释之点点头,脸上满是优越感:“当然。你可知其中原因呀?”

刘盈歪着头:“愿闻其详。”

吕释之解释道:“置换牧场的人多,主要是放牧相对简单,家里的男人骑上马带上弓箭在牧场周围转一圈,基本上就没有狼群敢再靠近羊群,因此放牧羊群的时候,家里的女人或者小孩带上四五条大狗就行了。”

“但种田却不同。”

“周朝时期有言,说是一人跖未而耕,不过十亩。也就是说,十亩田就是一个五口之家能够经营的上限了。而到了大争之世,这句话就变成了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这主要是铁质农具的大量应用,至于现在,哪怕推广牛耕、马耕,有了更轻便的耕犁和播种效率更高的耧车,这个一夫百亩的上限依旧存在。”

“原因很简单,这解决的其实是翻耕、播种难的问题,而收割的时候依旧要靠人一镰刀一镰刀的去把成熟的庄稼割回来。”

“这也是为什么无论是李悝变法还是商鞅变法,庶民授田的数量都是以百亩计算。只有有了高爵,才能够合法占有隶臣或是驱使无爵位的庶子为自己无偿劳动。”

“也因此,在北方四郡置换农田,响应只有那些豪右勋贵家里的庶子旁支,他们分不到关中的良田,但可以合法驱使隶臣为他在田间劳作。”

“至于平民,还是换牧场更加合适一些。”

刘盈赞同的点点头,只是低声沉吟:

“嗯,我懂了。这个问题我来解决……毕竟垦殖令在北方四郡只是个试点,如果不能大获全胜不仅丢我的脸,还会影响到下一步的规划……”

“什么下一步?”吕释之满脸好奇。

“不可说、不可说……”刘盈一脸神神秘秘。

“我是内史兼你小舅都不行?”吕释之抓心挠肺。

“不行!”刘盈斩钉截铁,满脸鄙夷的吐槽:“因为小舅你是个大喇叭,什么事情给你说完,不出半天整个长安城都知道了!我一直怀疑我阿姐那大嘴巴就是跟你学的!”

吕释之一脸你怎能凭空污人清白的神情,想要反驳但又心虚,于是慢吞吞站起:“那好吧……我先去准备一下,你也快点吧,别错过吉时……”

刘盈轻轻点头,等到吕释之离去之后,闭上眼睛倒转喷壶在自己身上狠狠喷了两下。

毕竟他刚才和吕释之说了好一会话,唾沫星子乱飞,自己身上很难说没有沾染到细菌,于是他准备等一会再给所有参加庆典的人身上都重新喷一遍!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刘盈身上消毒水还没有干的时候,刘邦从耳房熘熘达达的走了出来,望着吕释之远去的背影轻声吐槽:

“吕家老大何等人才,这吕老二不光读书读傻了,嘴上还没个把门的……”

刘盈对此表示赞同,只是默默向后挪了挪,免得再被刘邦喷一身唾沫星子……

“嗯,对了爹,我大舅来了吧?”

“来了,在里屋陪你娘说话呢。”

刘邦径直在刘盈身边坐下,拍了拍座椅扶手,连声赞叹:“人老了,腿脚不好,还是这种椅子坐着舒服,最起码坐下起来的时候比蒲团方便不少。”

刘盈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在今天这种场合下,是不是有点过了?”

刘邦愣了一下,摇头说道:“不为过,毕竟只是庶长子。况且我都让如意警告过他了,可他依旧不知收敛!怎么,以为灭楚有功就可以为所欲为,置国家大政于不顾?”

听到刘邦如此说,刘盈自然不会多说。

他们说的其实还是垦殖令。

这不仅仅为了缓解关中授田不足,以及换一种方式掌控阴山以南,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将这一成果向西边复制。

嗯,就是河西走廊,以及被羌人占据的青海甘肃地区。

毕竟那里地处高原,同样是农牧混居,重要的是大牧场可以为帝国提供最优质的骑兵,而农场主家里的良家子同样是最好的兵源。

但凡是定都关中的王朝,甭管是秦朝、汉朝以及唐朝,六郡良家子以及河西地区的士兵就是定海神针的存在。

这里的士兵能打,则帝国就威服四方,万国来朝,若是这里的兵垮了,就看关东的士兵能不能奋起了,能奋起,则王朝还能中兴,若是也拉了跨,就是改朝换代……

不过刘邦对垦殖令的重视,更大程度是为了稳扎稳打的收拾占据河西走廊东侧的乌孙人。

去年的时候,月氏王不远千里的带着西域二十多个大小国家前来长安城朝贺新年,但乌孙就是派遣了一支商队充当使者,虽然敬献了不少的玉石牲畜,但毕竟人家来的都是王,你来的就是个商人,为免有些太过分了……

所以,既然乌孙王不愿意亲自来长安城朝拜汉家皇帝,那就让汉军的甲士去把他请回来好了。

唯一的疑问就是,请来的乌孙王,是几等分的乌孙王?

注1:内蒙古2022年禁牧的载畜量。

每16亩天然草原饲养一个羊单位食草牲畜,每2亩人工草原或饲料地饲养一个羊单位食草牲畜。其中,一匹马折算为6个羊单位、一头牛折算为5个羊单位,当年仔畜折算为0.5个成年牲畜。

注2:《汉简中所见物价考释》,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研究员徐杨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