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三十章 刘盈:红薯代表着什么,侬晓得伐…

早春二月,春寒寥峭,但是枝头桃蕾已吐,地上的小草已经冒出澹绿的新芽。

今天是汉十六年的启耕大典,只是和往年不一样,没有在长安南郊挑一处吉地,而是放在了秦朝的极庙,现如今汉国的宗庙。

宗庙向西,是一处占地大约两三百亩的农庄,这处农庄只有一个使命,那就是每年将收获的新粮敬献给祖宗神灵,因此启耕大典选在这里,就是为了让祖先吃上后代种植的粮食。

嗯,名义上的。

毕竟启耕大典是场政治秀,天子推耜三下,三公推耜五下,卿、诸侯推耜九下……

刘盈扛着严格按照古法制作的未耜,看着远道而来的刘肥,满脸懵逼:“大哥,你这个体型让我想起一人……”

刘肥满脸好奇:“谁?”

刘盈嘿嘿笑了两声,回答道:“某个会说相声的大象饲养员……”

刘肥眉头紧皱:“谁?大象我知道,但相声是啥?”

“是一种这两年流行在新丰的曲艺,有女卷在场时规规矩矩,男人在场时就全是屎尿屁,净往下三路招呼……”

刘邦从身后走来,随口解释一句,然后伸手捏着刘肥宽阔的肩膀,摇了摇头:“可能是名字没取好……你这现在得有六百斤了吧?比你大父从前在中阳里养的那头猪都重了!”

嗯,刘邦说的是旧制度量衡,一斤重250克。

听到刘邦的话,刘肥有些羞赧的低下头,不过并没有看到脚尖,而他心中也有些不以为然,他又没有继承皇位的机会,因此可不就剩下吃喝玩乐……况且刘邦说过,要让他多为刘氏开枝散叶,所以不吃饱了,哪有力气干那事?

刘盈对于刘邦起名字不行这件事深有体会,所以这段时间正盘算着联合吕雉还有刘太公,剥夺刘邦对于自己第一个孩子的起名权……

毕竟刘肥前车之鉴……

在些许同情之下,刘盈挺身而出,拦住了用手指戳着刘肥肚子玩的刘邦,笑呵呵的说道:“民间有句俗语,叫做能吃是福!你看大哥这白白胖胖的,看着就是喜庆!”

“喜庆?”刘邦笑着摇摇头,边挥手边向远处走去:“人家小孩子胖点叫做喜庆,他这么大个人还这么胖……算了,肥啊,等过了启耕大典你先不要走,就住在长安,每天清晨过来绕着宣室殿跑十圈,什么时候瘦下来什么时候回齐国……”

于是刘肥愣住,他这个体型,别说绕着宣室殿跑十圈了,就算是两圈也活不成啦……

毕竟长乐宫是从前秦兴乐宫的遗址上扩建而来,宣室殿作为类似于太和殿这种召开大朝会的金銮殿,台基东西长近八百米,南北宽四百多米,换算成椭圆的话,周长大约两千多米,十圈就是两万多米……

嗯,台基是占地面积,而不是建筑面积。

“老三……弟弟!”刘肥一把抓住刘盈,基本上看不见了的眼睛中满是祈求:“咱爹最听你的了,算大哥求你,让咱爹饶了我吧……真的,会死人的……”

求我的时候就是弟弟,不求我的时候就叫我老二,呵……刘盈微不可见的撇撇嘴:“放心吧,爹就是逗你呢。”

“不过大哥,不是我非要多管闲事,你这个体型确实对身体不好……别的不说,大哥现在估计就只能体验躺着这一个姿势了吧?”

刘肥愣了片刻,终于明白刘盈说的是什么,脸刷的一下红了起来,兀自嘴硬:“呵,我还能侧着呢……而且,我大概要不了多久,就能再有四个子女!怎么样,还可以吧?”

小胖子还傲娇上了?人中山靖王还一百多个呢,那才是个人形播种机……刘盈看了看刘肥发冠上装饰的一颗猫眼石,有些不屑的笑了笑:“行了,大哥去更衣吧,马上启耕大典就要开始了。”

嗯,刘肥现在穿的是一身袀玄,并不是正装礼服,而要参加启耕大典,不仅要把束发头冠换成那个沉甸甸,形制类似通天冠的远游冠,而且要换上春天专属的青绿色礼服。

少顷,从上到下绿油油的刘肥扛着未耜,和同样绿油油但满脸苦逼的刘如意并排站在一起,等待着祭祀环节的结束。

刘如意的苦逼,自然是因为被派去整饬吏治,不仅处处碰壁,而且还把好不容易拉拢到了的几个旧贵族得罪了……

而让他更苦逼的是,今天举行祭祀活动的人不是刘邦,而是刘盈。

在万众瞩目之下,接受祖先和神灵的审视!

嗯,刘邦以自己年纪大了为由,将磕头虫的任务交给了刘盈,自己则躲到了另一边的偏殿喝春酒,专等祭祀结束之后,再拿着未耜过来装三下样子……

…………………………

祭田。

刘邦拎着未耜,身后站着刘太公和燕王刘喜,之后则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是刘肥、刘盈、刘如意一直到刘恢、刘友几个皇子,以及刘信、刘鼻,第四排,才是诸侯王和其他的刘姓子。

至于文臣武将,则按照食禄多寡从第五排开始依次排序,整整齐齐,手中都拿着系着青色丝绸彩带的未耜,吭哧坑着的在地上翻着土。

这一刻,他们体会到了上古先民筚路蓝缕开创基业的苦……

才怪!

他们只盼望着早点结束,然后回长乐宫喝一顿‘劳酒’,顺便在刘邦面前说说吉祥话,拍拍马屁,混个脸熟……

少顷,等到活动结束,刘邦身后跟着浩浩荡荡的诸侯功臣们志得意满的回宫之时,刘盈并没有着急跟过去,而是暂时留了下来。

他还有另外一件事要做。

插扦。

嗯,就是播种红薯。

他之前无意中迁到了一麻袋红薯,本来想开开心心的先蒸几个尝尝,但后来看了看,那些红薯似乎并不都是一个样子,于是放弃了尝鲜的想法,准备按照肉眼判断分门别类的播种,然后验证一下对错。

至于选择种在祭田,主要是因为这里有甲士不间断巡弋,而且还有专门照料祭田的农夫拔草捉虫,不担心红薯秧苗会被小动物破坏。

而且红薯成熟之后,正好可以用作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贡品!

这样一来,红薯的推广就没有丝毫难度了。

在刘盈忙忙碌碌的挖坑,埋红薯苗的时候,同样没有跟着刘邦一起走的吕释之慢慢悠悠走过来,一脸鄙夷:“在祭田里种草?真有你的!”

“草(一种植物)?”刘盈抬起头,很是鄙视了一番吕释之:“有事说事,别闹……”

一瞬间,吕释之被气笑,一脚踢在刘盈屁股上:“小兔崽子没大没小,不是你上我家连吃带拿的时候了?”

这个仇我记下了……刘盈脸上挤出笑容:“小舅,你找我啥事?”

吕释之这才点点头,从袖囊里摸出一卷文书:“看看吧,这些都是自垦殖令颁布以来,关中各县民众退还的田亩数额和方位。”

刘盈看了看自己的脏手,很自然的在吕释之身上擦了擦,旋即在吕释之暴怒中,接过文书边跑边看。

“嗯,和我想的差不多。”

他隔着一条垄沟和吕释之彼此相对,轻轻颔首。

吕释之有些嫌弃的看了看身上脏兮兮的袍子,恨恨的用手指点了点刘盈:“小兔崽子你给我等着!不过你说和你想的差不多,是什么意思?”

刘盈扬了扬手中的文书:“这不就是咯。我就知道,肯定不会有人傻乎乎的退还良田,果然这上面记录的都是退还的山坡地或是林地,就连普通的旱田都寥寥无几……”

吕释之皱皱眉头:“你早就知道你为什么不说?不过没关系,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现在就加上细则,说是必须要退良田,才能享受垦殖令的优握条件!”

“可别。”刘盈摇摇头:“本来垦殖令就是为了解决北方四郡人口少的问题,只要人家愿意去,国家暂时吃点亏就吃点亏吧。反正从长远上来看,垦殖令的免税时间总会到期,到时候百亩田变千亩田,田租直接翻了十倍!利国利民,何乐而不为?”

“你境界高,你了不起!”吕释之有些讥讽的竖了竖拇指。

刘盈嘴角扬了一下,反问道:“小舅,你今天找我来商量给垦殖令打补丁这件事,是你自发的呢,还是别人向你提的意见?”

吕释之愣了一下:“问这个作甚?难不成我连这么点问题都发现不了?”

刘盈摇了摇头解释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小舅不要给人当枪使了,嗯,知道什么是当枪使吧?”

“小兔崽子欺我太甚!”吕释之越发抓狂:“难不成在你眼里,你小舅我就是如此愚笨不堪?”

嗯呐,你们吕家人的智慧都集中在了我娘和大舅身上……刘盈很想点头说是,但想了想万一真的激怒吕释之,他不管不顾的揍自己一顿,到时候就算是告吕雉也很难讨回场子。

毕竟这是吕雉的亲弟弟,他的亲舅舅……

于是刘盈看着吕释之反问道:“小舅你有没有考虑过,若是把这条必须退还良田,才能置换北方四郡荒田草场的条款加上,会有什么样严重的后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