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一百三十五章 刘盈:是闽越国,但是是三国演义…

“不错,长进了不少。行吧,今日算是我在考教你,说说你的看法……”

看着张良的一脸笑意,以及刘邦貌似满不在乎,但竖起耳朵的样子,刘盈稍稍沉默了一下,说道:

“若说我大汉多的是兵家必争之地,那么闽越国可以称得上的兵家不争之地……”

“原因很简单,那里交通闭塞,山地多而平原少,境内河流短而湍急,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

“具体来看,此地东滨大海,北与会稽、鄣郡(浙江)交界地方是莽莽群山,西与豫章郡(江西)交界的地方是绵延千里的武夷山脉,南与南海郡(广东)交界的地方依旧是山峦起伏……”

“不仅边界多山,就是境内也是山峦峰起,地势高险,有太姥山、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山、玳冒山等诸多山脉,因此蜀郡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而闽越国则是‘闽道难,更甚于蜀道难’……”

“如此兵家不争之地若想要现在就加强管控,设郡设县,恐怕很困难……”

刘邦轻轻点头,他其实对于闽越国也知之甚少,甚至宫中收藏的堪舆全域图中,对于长江以北的很多郡县,可以精确到里,也就是每一个里坊都有所标注,但唯独对于闽越国,只是大致的标注了一下有哪些县,以及简单的山川河流走向。

这主要是因为刘盈所说的闽越国山脉多而平原少,因此可以养活的人口不多,和齐国疆域大小仿佛的地域,但官府掌控的人口也就十三万户,不足六十万人,属于是出了县城管辖的范围之后,立刻就被战争迷雾所笼罩……

刘邦看向刘盈问道:“那照你这么说,闽越国既然鸟不拉屎,那干脆就不管了,任由他们和从前那般自治好了?”

听到刘邦问话,刘盈立刻缄口不言,只是看向刘邦的眼神似乎在询问他懂不懂规矩?

毕竟开始的时候就说好了,他这是在被接受张良的考教,是师生之间的对话,不是皇帝和太子在议论国策。

于是,刘邦的脸顿时黑了下来,虽然没说什么,但却轻轻咬着后槽牙,决心趁着自己奔跑迅捷,挥舞剑鞘的手臂依旧有力的时候,给自家小崽子留下一个完整的童年……

张良见状笑着说道:“好了,闽越国的‘弊’说完了,该说说‘利’了。”

他的意思很明白了,是要刘盈将闽越国的详情细数一遍,之后再讨论另一个问题,那就是闽越王该由谁来当,比如成年的驺郢,亦或是刘交隐晦提过一句的尚未成年的驺摇。

毕竟驺郢现如今虽然貌似心向汉国,不惜刺杀自己的王来向汉国表示忠心。

但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一个连自己的王都杀了的人,会一直做汉国的忠犬吗?

而驺摇就不同了,他还是个孩子,国中大权必然由闽越王族和朝廷派去的国相所暂时掌控,彼此制衡之下,闽越国至少能安定二十年之久!

但问题的关键是,驺郢是闽越国相,驺摇还是个孩子,若是汉国强推驺摇为王,必然要先将闽越国清洗一遍,让各方势力维持均衡。

那么,脏活谁来做?

所以,一切的一切都要看利够不够大,就像是《孙子兵法》所说的那样,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听到张良的话,刘盈将目光投向张良,接着说道:

“老师可知,闽越国因地理气候的原因,极其适宜种茶。而茶叶,如今在很多地方已经不再是当做葵(冬苋菜)、藿(大豆叶)之类的菜来食用,而是一种用来泡水喝的饮品。”

张良轻轻颔首,他本人就是茶的拥趸,尤其是他前段时间从刘盈的弘文馆,也就是修撰《大汉百科全书》的地方得了一本据说是上古先贤写的《茶经》,更是爱不释手,花了好大的代价去让人搜集其中提到的茶叶品种和泡茶的器具……

“去岁一年的税赋中,其中各地榷场收取的茶税有四千多万钱,若是算上国内售卖茶叶时收取的商税,二者相加只怕接近亿钱!”

刘盈竖起两根手指接着说道:“闽越之茶,占比两成左右,这还是很多地方种植的茶树尚处于幼苗阶段,不太适宜采摘,若是再有个三五年,至少可占比一半!”

嗯,茶叶税是在唐朝年间才有的一种税收,相继设立‘盐茶道’、‘盐铁使’等官职专门负责,到唐宣宗时期‘天下税茶,增倍贞元’,茶税年收入达八十万贯!

要知道茶税可是现钱,唐朝征税的时候主要还是实物,比如粮食,布匹。

在大唐最鼎盛的天宝年间,比如天宝三年,全年的赋税为租钱二百余万缗,粟千九百八十余万斛,庸、调绢七百四十万匹,绵百八十余万屯,布千三十五万余端。

缗和贯指的都是穿钱绳,一般一千枚铜钱为一贯或一缗。

所以茶税八十万贯,是一个足以和盐、铁等税并列的主要性税种!

至于刘盈让人在闽越国教当地的越人种茶,主要是看中了那里的越人处于赤贫阶段,虽然因为贫穷而显得很凶残,为了一口吃喝甚至拔刀相向,不惜玩命。

但越人的贫穷对于刘盈来说却是极好的,毕竟穷人不掌握劳动力的议价权,可以用远比中原更廉价的工钱雇佣他们干活。

嗯,甚至不需要发钱,只需要给他们一点点刚够吃饱的粮食,勉强遮体的布匹都能让他们感恩戴德,干起活来格外卖力……

因此刘盈是不希望看到闽越国发生动乱的。

而听到刘盈画出的大饼,刘邦眼前一亮,虽然想要开口询问,但还是忍住了,只是频频用眼神示意张良,让他做自己的‘嘴替’……

张良轻轻一笑,看着刘盈问道:“既然闽越国是利大于弊,那么你觉得闽越国是否要郡县置之,还是依旧由驺姓王族掌控?”

刘盈回答道:“自然是封王。我之前说了,现如今的闽越国还不具备由汉庭直接掌控的条件。”

嗯,等到他教会当地的越人说关中话,认识汉字,然后忽悠他们为了更好的运出茶叶,运来粮食布匹书籍药品而修‘村村通’的公路,接着再大规模迁移江南滋生的人口之后,才是闽越之地正式设郡设县的好时机。

于是张良轻轻颔首,继续问道:“那依你之见,该由谁来当这个闽越王?国相驺郢?还是那个小孩子驺摇?”

刘盈竖起拳头笑着说道:“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自然全都要!”

刘邦愣了一下,终于没忍住,探头问道:“什么?”

刘盈只当做没听见,依旧看着示意他继续说下去的张良,接着说道:“闽越国地方千里,虽然人口不多,但却容得下两个王!”

“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那就是封驺郢为闽北王,依旧王(wàng)冶城,统治闽江以北的地区,而在闽江以南的地方,切割出一个闽南国,封驺无诸之子驺摇为闽南王,改鲤城(泉州)为东安县,以此为东海国的都城!”

“而且我听说,东瓯国的军队已经到了闽越之地,汇同楚军共同弹压闽越叛乱,所以不妨一次性解决东瓯和闽越的纷争,正式册封东瓯王欧贞复为王,东瓯国为汉之属国,让刘交叔父在闽越国多停留些时日,理清东瓯国和闽越国的国界……”(注1)

嗯,从前闽越国总惦记着打东瓯国,是因为两国从来没有划清国界,从舆图上看,整个东瓯国都归属在闽中郡,也就是闽越国的范围之内。

毕竟从前的东瓯国和闽越国同为越王勾践后裔,只不过因为生产力低下,再加上闽中郡崇山峻岭交通不便,这才分了家,各过各的,一个以欧,也就是欧余山为姓氏,另一个接受了秦朝的册封,以驺为姓氏。

张良稍微想了想,觉得刘盈说的有几分可行之处。

驺郢杀死驺无诸,若想要更进一步,成为闽越国的王,则必须要借助汉国的力量,那么既然他有求于汉国,自然好拿捏。

而驺摇要想继位,单不说他爹是发兵对抗汉国的罪人,就说他只是个小孩子,更是只能接受汉国的安排。

因此,闽越国一分为三,分别由三王统领这件事,虽然听上去有些荒唐,但其实执行起来却并不困难。

所以他看向刘邦,轻轻点头。

刘盈自然毫不意外,毕竟清朝时期地理学家顾祖禹曾说过,福建偏居海隅地势艰险,据闽争天下,则福建的兵力和钱粮不足以实现这一目标。

而事实上也是如此。

五代十国时期别的地方都打成了一锅粥,唯独王氏在福建建立的闽国毫无存在感,甚至当北宋在平定了那些或独立建国,或割据一方的军阀之后,吴越国和掌控福建的清源军根本没动用北宋的一兵一卒,直接就投降了……

所以,只要平定江南大部,闽越自服。

注1:史书上说驺摇是东瓯国的王,他的儿子是欧昭襄,欧昭襄在位九年,死后传位给儿子欧贞复。我这里设驺摇为驺无诸的儿子,只是同名,因为两家争端,驺无诸‘生子当如孙仲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