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一百三十一章 刘盈: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丝绸作坊。

换上了旧式织机后,纺织工人由奢入俭难了好一会,才终于找回了过去的经验,吱吱呀呀的织起丝绸。

这里的丝绸虽然不是‘寸锦寸金’的锦缎,但却同样价值不菲,是西域商人的最爱,每年有十万匹以上的丝绸和百万斤的茶叶一起装在骆驼背上,运往中亚中东,乃至于伯罗奔尼撒半岛和亚平宁半岛,换来各种各样的宝石,和造型奇特的银币。

嗯,丝绸之路最早也叫做玉石之路,比如玉门关这个地方,就因汉朝时玉石商人们从此地进入汉境而得名。

不过从春秋以降到汉朝打败匈奴,建立西域都护府之前,周朝以及分封的各诸侯国主要以进口为主,也就是用黄金白银换取西域的名马美玉,奇珍异兽,鲜少出口。

比如驴子就是这一时期从非洲传入……

而到了汉朝强盛起来之后,汉人将玉石之路更名为丝绸之路,为西域诸国带来秩序,带来安宁,使得财富得以畅通无阻的流淌在这条金色的大路上!

现如今的汉朝虽然没有设立西域都护府,但匈奴人却被打残了,躲在漠北苦寒之地舔舐伤口。

而失去了匈奴人的支持,乌孙人也变得消停了不少,和月氏人也不再是全面战争状态,双方虽然还是老死不相往来,但却按照实际控制区瓜分了河西走廊,属于是关起门来各过各的日子了……

和平之后,秩序不可避免的就会重新出现。

虽然路上会被层层盘剥,但追逐利益的商人还是纷至沓来,提前让玉石之路变成了丝绸之路。

毕竟从前商人们要穿越战乱地带,黄金玉石的体积小,可以提前掩埋避免损失,但驼队中若是携带了丝绸这样昂贵且累赘的商品,这就只能是为马匪做嫁衣了……

茶叶这种快消品也是如此,虽然刘盈提前了快一千年点出了茶砖工艺,但这种可以让生活变得更有滋味的饮品,可是和烈酒一样,都是游牧部落的最爱!

游牧民族,最显着的特点就是具备热情好客和贪婪凶狠二象性……

尤其是对于商人更是如此,分享奶和盐,以及妻女待客的情谊,并不妨碍他们骑上马,拿起刀把你洗劫一空……

这就是游牧民族的价值观。

我抢你并不是我的错,而是你的错,只怪你太过弱小,一如他们抢婚时的逻辑,一个怯弱的男人,不配拥有如此美女为妻!

嗯,强如成吉思汗,也有过妻子被抢走的经历,不过蔑儿乞人那是报复,毕竟成吉思汗的母亲,柯额伦也是也速该抢回来的……

日中过后,据说是黄金家族的嫡系祖先,汉高祖刘邦熘熘达达的走入这间丝绸作坊。

嘈杂的机杼之声在刘邦耳中却是如闻仙乐。

毕竟丝绸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能直接当钱花,是和粮食、铜钱、黄金一样的硬通货。

因此纺织丝绸,就是在印钱!

刘邦东看西看,突然看见了角落中一个貌似躲闪不及的熟悉身影,于是好心情荡然无存。

张不疑。

虽然那厮长得漂亮,唇红齿白,眉清目秀,活脱脱一个师奶杀手的小白脸形象,但却是拱了他家白菜的猪,刘邦作为一个女儿奴,不偷偷砍他两剑就算是看在张良的面子上极力克制了,日常自然是绝对不会给他半点好脸色……

张不疑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本来是想要直接熘掉的,毕竟刘邦不待见他的事情他十分了解,但既然被刘邦看到了,不上前问好就真的是嫌命长了。

于是他一脸谄媚的急趋而来,拱手鞠躬:“拜见外舅……”(注1)

嗯,刘邦既然是微服出巡,张不疑自然不好直接称呼刘邦为陛下,况且他是有脾气的,正好用这个称呼刺激、不,是提醒一下刘邦,我是你的女婿……

刘邦眼神微微一凝,轻轻攥了攥拳头,哼了一声权做应答,旋即领着垂头丧气的刘如意走出丝绸作坊。

张不疑跟上,用手肘轻轻碰了碰刘盈,下巴向刘如意挑了挑:

“怎么了这是?你又怎么摧残他了?行啊现在,当着陛下的面就敢收拾赵王了……你不怕那厮告状,戚夫人又去哭哭啼啼的吹枕头风?”

刘盈伸手掏了掏耳朵,故作一脸不屑:“那又如何?枕头风?戚夫人吹得我娘就吹不得?”

张不疑闻言,看向刘盈的脸上一副‘你是认真的’的表情。

毕竟宫闱之事外人不知,可他家有个好奇心十足且大嘴巴的长公主,有关刘邦和吕雉之间的事情,他知道的比刘盈都多……

这些年随着刘盈的地位日渐稳固,再加上吕雉年岁渐长,主要是更年期了,于是决定活出真我,不再委曲求全的惯着刘邦……

因此,即便是刘邦日常留宿椒房殿,也会很快从相敬如宾,转变为横眉冷目、恶语相向,然后刘邦气呼呼的一个人去偏殿睡,第二天一起吃早饭的时候甚至还能把没吵完的架接着吵完……

所以,哪来的枕头风可吹?

迎着张不疑的眼神,刘盈一脸无所谓。

中年夫妻吵架很正常,尤其是吕雉属于大鹏展翅型而不是小鸟依人型,和刘邦自然相爱相杀……

反正他俩人再闹腾,也比历史线上的关系要好很多。

在刘盈和张不疑用眼神交流的时候,刘邦突然停下脚步,带着几分疑惑的看着刘盈问道:

“怎么这里是人力在纺织?你那些水力纺车,唔,这个算了,你那些轰轰隆隆的蒸汽纺车呢?要是用机器来纺织的话,效率何止提升十倍!会稽郡上交的赋税起码也能翻倍!”

嗯,刘邦之所以不提水力纺车,主要是吸取了关中的经验。

关中人口众多,日常消耗的米面是个天文数字,而稻粟需要脱壳,也就是‘春米’,小麦需要研磨成粉,因此‘八水绕长安’的河流两岸,到处都是春米的水碓和磨面的水磨。

众所周知,现如今的汉帝国是个封建王朝,权贵阶级有一百种方法可以名正言顺的垄断赚钱的行当。

河流两岸的水碓和磨坊自然也不例外。

虽然单笔生意赚的不多,但架不住需求量大,而且水不要钱,只需要拦河建坝,就可以获取源源不断的动力。

水碓磨坊日夜不停,每年可以赚取的财富其实也很可观。

嗯,无独有偶,欧洲那些采邑骑士们日常最重要的经济收入,也是蹲点村里的磨坊和面包炉收取费用……

但正如曹刿说的那样,肉食者鄙,权贵们拦河修坝获取暴利的时候,直接造成的就是河流水位下降,农田无水灌既,庄稼干旱枯萎。

所以,在小地主们和大贵族们爆发了几次大规模的冲突之后,刘邦决定站在小地主的一方,下诏限制河流两岸的水碓磨坊数量,优先保障农田用水。

而执行这道诏命的,自然是廷尉候封这条法家恶犬。

毕竟法家酷吏从来不怕得罪人,他们的毕生所学,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利用法律条文打击勋贵,让他们彼此构陷,然后掀起大狱,砍掉成千上万颗脑袋……

嗯,小地主和大贵族之间的暴力冲突,其实是刘盈在暗中操作,一方面是权贵们做的确实过分,但更多的其实是报复!

他修建的水电站和水力纺车都被拆了,那些家伙还想拦河筑坝修建水碓磨坊赚钱?

呵呵。

因此在听到刘邦提及水力纺车的时候,刘盈挠了挠头,稍稍岔开话题:“看来从前我娘缫丝养蚕的时候,爹你肯定没有帮过忙!”

刘邦愣了一下,脸上神情不变:“嗯呀。那是女人的活,我一个大老爷们也插不上手……”

那我娘居田中耨(nòu除草)的时候你又在哪?不会是居旁舍,也就是在曹姨那里喝酒快活吧……刘盈心中吐槽,但不利于团结的话他不会说,只是附和着刘邦说道:

“行吧。”

“那些机器是用来纺织麻布、棉布以及羊毛用的,蚕丝太细,重要的是人力无法控制蚕丝均匀一致,所以纺出来的丝线虽然看上去好像一般无两,但其实粗细并不均匀。”

“如果用机器来纺织的话,很难调整出一个合适的力量,极其容易把丝线扯断,反而是人力纺织更为合适,可以随时根据纺织时传来的手感调整力度大小,避免纱线断开……”

嗯,传说中的水力大纺车就是专门用于纺绩,也就是麻纱,毕竟植物纤维的粗细比蚕丝好控制,重要的是麻布不值什么钱,因此不会如纺织丝绸那样小心翼翼。

ps:我有个想法,就是让‘宝日龙梅’强暴了刘盈,然后带球滚,前往草原深处繁衍黄金家族,继承汉帝国的一个弱宣称,你们不会喷我吧?

注1:外舅不是舅舅,《尔雅.释亲》中说,妻之父为外舅,也就是岳父的意思。

至于‘舅’这个称呼,既可以指母之兄或弟,也指社会上和母亲辈分相同的男性熟人,儒家十三经中的《仪礼》还记载,天子称异姓大邦诸侯为伯舅,异姓小邦诸侯为叔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