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刘盈:何以酬恩义?

天命唯汉 第一百一十九章 刘盈:何以酬恩义?

作者:曹吉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1:27:03 来源:笔趣阁

齐国,临淄。

大批的军队和后勤辎重人员在征召令下,迅速向临淄附近集结,仅仅用了两天的功夫,聚集在这里的总人数就达到了十三万之众,临时营地绵延四十多里,浩浩荡荡。

这些不仅是齐国的军队,还有齐地附近的郡县兵。

齐国最初的时候有七十三县,但按照这一时期的规矩,一个县管辖的户口总数通常不超过两万户,超过了就要迁移人口,将一个县切割成两个县。

而这,就是新修版郡国并举制度的好处。

如果按照春秋之时的分封方法,诸如这种新设立的县,只要依然存在于齐国的封地上,那就同样属于齐国,也就相当于是齐国在不断壮大,慢慢的形成了周天子手中掌握的封地和人口越分越少,而诸侯的实力在几何倍增的局面。

周天子坐困东都,一步步从天子变为郡守,再由郡守变成县令,然后是乡啬夫,最后成了个镇长……

嗯,昔日吕不韦灭亡东周的时候,惠文君虽然被秦军所杀,但秦国却并没有断绝了周人的祭祀,将周王室的后人迁徙到了一个叫做‘阳人地(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北汝河以北)’的地方,继续延续周氏的祭祀。

虽然,阳人地,这名字听起来不是很吉利……

但在新修版本郡国并举制度下,新切割出的县归属于汉国中央所有,县令由中央政府指派,乡啬夫等小吏的名字也会登记造册,存入中央政府的桉牍库之中。

也就是说,齐国有七十三县的封地不假,但永远只能有七十三个县,人口滋生和诸侯国无关,相反,随着一个个新县的设立,齐国在实际上是在不停被削弱。

毕竟,人口以及管辖的‘县’这一行政单位的数量虽然没怎么变,但领土却在一点点变小……

如果再搭配上推恩令……

至于诸侯国为了藏匿户数而使用的小手段,其实那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就玩剩下的烂招数了。

汉承秦制,其中有一条专门就是针对四世同堂,五世同堂这种只有一户,但却有几十口子人的大家庭用的。

那就是民有二男不分家,倍其赋。

指的是一个家庭里有两个成年的男丁,则需要上交双倍的人头税,不光是成年男子的人头税,小孩和女人的也全部加倍。

这样,只要人口普查到位,每年的上计文书复核精确,除非诸侯不收治下百姓的税,否则就不要想着藏匿人口。

当然了,最直接最有效地方法,还是藩国的国相由中央政府任命,日常把藩王当贼一样去防,当猪一样去养……

不过这一点需要慢慢来,毕竟现如今的诸侯国大多都是血亲骨***迫太紧传扬出去了名声不好听。

“所以,这就是你建议赵尧担任赵相的原因?”

临时营地中,和刘盈并肩而行的张不疑小声滴咕,想起当日刘如意那一脸错愕的表情,就觉得一阵好笑。

刘盈点点头:“嗯,赵尧贤才一个,在东宫担任小吏浪费了,先去赵国历练历练,若是表现得好,将来还有重用。”

张不疑斜了他一眼:“什么是表现得好?比如把该给如意的钱全给昧下?”

“什么昧下?说的那么难听,那叫做漂没,懂不懂什么叫做语言艺术?”刘盈大力甩了甩袖袍,摇头晃脑:“士大夫的事情说了你也不懂!反正是他们先动的手,就别怪我翻脸无情!”

张不疑嗤笑两声不再多说,他对于刘盈有多记仇已经是见怪不怪了,而且所谓的戚姬母子先动的手,无非就是戚姬想给自己的亲爹谋个高位,于是枕头风下,周昌空降成为太子詹事,日常看不惯刘盈的所作所为,劝谏不成,就气到结结巴巴的告御状去了……

其实按照他爹给他的分析,这更多的是皇帝在敲打太子,毕竟天家父子不比寻常人家的父子,虽然相爱但也相杀,很多时候这种相杀甚至连他们双方自己都没有察觉。

重要的是哪怕是他爹,也觉得刘盈有时候做的比较出格,以太子之位行使皇帝的威权,这是任何一个帝王都无法容忍的。

所以张不疑觉得,刘盈举荐赵尧做了赵国的相国,并不是在报复戚姬,而是在和刘邦较劲……

相爱相杀,又是一次相爱相杀……

只不过倒霉的是莫名躺枪的刘如意罢了……

于是张不疑看着死乞白赖非要跟着他们一起过来,然后如同乡巴老进城般东奔西跑的刘如意时,在心中为对方鞠了一把同情的泪水。

“你看,那驴子已经在缩耳朵了,那厮再摸人家屁股,必然会被一脚踢飞!”

刘盈用手肘捅了捅张不疑,指着远处正在一脸兴高采烈拍驴屁股的刘如意,一脸幸灾乐祸的表情。

嗯,驴子或马这种大牲口在发动攻击前,通常都会向后缩着耳朵,然后侧脸打量自己和敌人的距离,之后就是一脚飞踹……

据说泰晤士报曾经写过报道,说是每年死于驴击的人数远大于飞机失事的人数……

至于刘盈此刻没有做出更多举动的原因,是因为在刘如意面前的是一头小驴,踢不死人,最多踢断两根肋骨……

因此,区区致命伤,算不得什么。

但张不疑不那么想,刘如意是跟着他俩一块出来玩的,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戚姬奈何不得刘盈,但只怕会把他撕吧撕吧吃了……

哪怕小萝莉和戚姬义结金兰……

“快,去把赵王叫回来。”

张不疑转头吩咐了一句身后的卫士,旋即看着刘盈,脸上挂上了揶揄的笑容:“我听说,止阳和戚夫人曾经斩鸡头烧黄纸的拜了把子?”

嗯,关二爷作证……刘盈点点头没有说话,只是心中升起一抹不祥的预感。

张不疑捏着下巴说道:

“这么说来,我算是赵王的长辈了……啊哟,疼疼疼,别打了……”

“你是不是想说你也是我的长辈?呵呵,给爷死!”

在刘盈追打张不疑的时候,人群中一个黑脸汉子突然窜了出来,拦在刘盈面前,而他口中说出的话,让他免于命丧当场的厄运。

“殿下,果然是殿下!小民田七,叩见太子殿下!”

吔,我都穿成这样了你还能认出我……刘盈看了看自己身上灰扑扑的短打扮,满脸震惊的表情。

而在刘盈身侧,看着拜倒在地上的田七,那些扮做路人的东宫卫士缓缓将抽出的长刀收了回去,一脸心有余季的神情。

如果今天扑出来的是个刺客,虽然刘盈内里穿着软甲不会有致命的风险,但他们这些人只怕难辞其咎,一辈子的前途就此荡然无存!

“起来吧。你,认得我?”

“小民参加过垓下和项籍的战斗,还是殿下亲自挑选出的选锋勇士!”

刘盈眉头微蹙,心如电转,恍然大悟,用力拍着对方的肩膀说道:

“啊……我想起来你了,当年我见你用长枪做撑杆跳,跳进了西楚步兵方阵之中,还以为你死了呢,没想到你还活着!好样的!汉军全是勇士,但你是英雄!”

“命大、命大,殿下过奖了……都是托太子的福。”田七摸了摸脑袋,对四周涌过来的人群说道:

“当时我脑子一热就跳了进去,本来以为这下死定了,可没想到楚军也傻了,然后我胡乱杀了两个人,他们就全跑了……”

他说完,像是想起来什么,从身后拉出来了一个约么十六七岁的少年,笑着对刘盈说道:

“本来这次下达的征调更卒的征召令上没我的名字,嗯,托殿下的福,我已经爵至不更了……但我听说这次还是太子挂帅,所以不光我来了,我还把我儿子也带过来了!”

“这样,我们父子俩都能在太子麾下作战了!”

刘盈眼眶一红,脸上强行挤出笑容,拍着田七的肩膀说道:“很好,很好……不过这次不只你是上阵父子兵,我也是!其实陛下才是主帅……”

“嗯嗯。”田七涨红了脸,有几分不好意思的说道:“但我还是想要跟着殿下作战!”

而在田七说完,周围响起此起彼伏的声音。

“我也是,我今年已经服过更役了,但听说太子在,所以请我堂弟喝了一顿酒,顶替他来太子身边效力!”

“还有我……”

“我是被我爹安排,顶了姐夫的更役……”

刘盈环视左右,看见的是一双双真挚中带着羞赧的眼睛,不过面对着刘盈的视线,那些眼睛并没有丝毫退却,相反,变得越发炽热,于是他摇着头说道:

“其实我挺不想听到你们这么说的……为什么呢?因为你们这样,我还怎么好意思不把藏起来的好酒和你们分享呢?”

“来人啊,把咱们带的酒全拉过来,今天不醉不归……”

“你们知不道,那几车酒可是当今皇帝陛下要喝,我都没舍得给他喝的陈年佳酿!”

在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被挤到了人群之外的张不疑用肩膀碰了碰身边的刘如意,拉着他远离了人群之后,用只能有他们两个才能听到的声音说。

“现在,你觉得你还有机会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