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九十二章 刘邦:太坑爹了…

天命唯汉 第九十二章 刘邦:太坑爹了…

作者:曹吉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1:27:03 来源:笔趣阁

函谷关以西,大河之南。

从清晨开始,这里就人山人海,河堤之上挤满了看热闹的民众。

上次大家只是在长池边上短暂的看了看蒸汽船,惊鸿一瞥没有看够,重要的是当初看的是蒸汽船空载,所以他们今天准备再看一遍蒸汽船是怎么拉货的……

在如今商业氛围很浓的大汉,许多小商贩果断把握住了商机,不仅凑钱请人骑马沿着河道传来蒸汽船走到哪了的情报,而且还在岸边支起了芦棚,摆上各色点心和茶水,供那些站累了的游人歇脚解渴垫垫肚子……

嗯,还有一些豪商搭起了帐篷,内里不仅有酒有菜,还专门从新丰城请来了天南海北的海鲜商人,邀请那些出手阔绰的纨绔子弟们前来寻欢作乐,共赴温柔……

到了日上中天的时候,远处的河道上出现了蒸汽船的身影,粗粗的烟囱喷吐着浓烟,蒸汽机的轰鸣之声也隐约可闻。

在两岸的人头攒动中,拖着整整十条货船的蒸汽机,用一种比人奔跑速度稍微快一点的航速逆流而上,由远及近。

嗯,航速满的原因主要是超载了,那十条货船上满载的全部都是沉甸甸的钢铁。

准确的说,是铁轨。

因为蒸汽机的功率问题,火车头的拉货能力也并不太强,不需要太高承载能力的情况下,前期修建的铁路并不需要使用钢轨,铁轨就能够满足需求了。

重要的是始终保持产品升级换代,刘盈可以赚……嗯,可以拉高国民生产总值!

而在大河南岸,看着那些站在蒸汽船上,洋洋得意的船工,许多人都快把牙都咬碎了……

毕竟从前的时候,船工这个行业,只有最没有本事,地位最下贱的人才会去做,现如今这帮人下人摇身一变,居然在他们面前耀武扬威,神气极了!

不过和那些因循守旧的老家伙不同,许多十三四岁的少年则暗下决心,等到大汉公学秋招的时候,说什么也要报考海事学院,争取也成为这么威风的船工!

嗯,哪怕他们不会游泳,平日里看见个水坑腿肚子都直哆嗦……

在万众瞩目之中,蒸汽船并没有过多停留,而是直接向着北方继续航行。

他们的终点站,是大河中下游,距离壶口瀑布最近的一座码头。

黄河之所以航运价值低,一就是没有修成小浪底水库之前,三门峡河段水文复杂,航船如行鬼门关,再就是壶口瀑布,直接断了船只逆流而上以及顺游而下的可能。

因此,刘盈一直在考虑,要不要人为把壶口瀑布给炸了……

不过他思前想后,还是决定把这个世界奇观留给后人。

也因此,他的计划就是航船只到壶口瀑布下游,然后转陆路,也就是从这里开始修一道铁路,连接上从九原郡直抵关中的铁路干线!

这样一来,九原郡的廉价煤炭就可以直接顺着大河顺流而下,运送到地理位置优秀,方便进口海外廉价优质铁矿石,但缺乏煤炭的江南、岭南地区。

毕竟,钢铁这种东西,其实是永远都不嫌多的!

……………………………………

长安城,冀阙。

因着城中居民都去大河边上看稀罕去了,所以今日的邸报贴出,观看者就寥寥无几,让那些铆足劲头准备维持秩序的甲士有些兴致缺缺……

不过很快,邸报上的内容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扬开来,长乐宫门前的广场再度人头攒动,摩肩擦踵起来。

而让这些宅在家里的人都出门来这里看的原因,在于今日份的邸报发布的依旧是扩编朝廷官吏的消息。

嗯,准确的说,只是亭长这个级别的斗食小吏。

不过在现如今的汉国,没有人会鄙视亭长这个小官,这一方面是亭长再小,也是吏而不是民,天然就高人一等,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如今那个高居帝座之上的男人,曾经也是泗上一亭长!

冀阙之下,许多人读着读着,眉头渐渐舒展起来。

毕竟按照规矩,十里一亭,也就是说亭长这种官员的编制是有限的,并不存在可以大量扩招的可能。

因此最早的时候,他们心中满是质疑。

“铁路亭长?这是个啥官?”

“说是替朝廷看铁轨的,就是那种会冒烟的铁牛跑的那种路……”

“哦,那就怪不得了!毕竟是铁,有贼娃子惦记也很合理!”

“监守自盗者绞,玩忽职守造成巨大损失者斩……嘶,好严厉的刑罚!”

“这有啥可严厉?我七舅老爷的邻居的妹夫是煤铁商社的工师,他说火车一旦出轨,损失至少上亿!杀头?杀头都是轻嘞!”

“出轨?什么意思?”

“啥是火车?”

“知不道!不过听说从齐国来的工人,有些就是去北边修铁路了,估摸着再有两三年铁路就修到长安城了,到时候就知道火车长啥样了……”

……

冀阙之下议论纷纷,热闹如同菜市场的时候,刘邦批阅完一封奏疏,抬起头,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奏本,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竖子!”

刘邦咬牙切齿,拳头攥紧,恨不能立刻揍自家小崽子一顿出出气。

毕竟他现在忙成狗,就是刘盈临走时给他挖的坑……

刘盈说,人家始皇帝虽然生了一二十个孩子,而且还满世界的熘达,但每天却批阅上百今的奏疏,因此刘邦很有必要不让始皇帝专美于前……

重要的是将这种勤政的美名记录在起居注和史料中,不仅让后人敬仰,也可以作为榜样,让后继的皇帝们好好学学……

后两点,完美的戳中了刘邦的痛点!

于是他吩咐魏无知,也给他搬一个称来,每天不批够一百二十斤奏疏就不睡!

而且,他还从奉常那里专门把太史找来,做个见证!

不仅如此,受到了刘盈给自己作画留下历史瞬间的影响,刘邦的身边,转圈排开八个画师,从各个角度绘制他勤政的英姿……

但问题的关键是,始皇帝批阅的是竹简,一卷竹简好几斤,上面也就是几百字。

而刘邦面前的奏本全是硬纸壳子封面,内里是折叠起来的纸张,多的上万字,少的也有一两千字,双方的重量标准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所以,这就是他迫切的想要爆锤刘盈一顿出出气的原因……

不过他已经把牛吹出去了,因此硬着头皮也要继续下去,免得被后宫的那群莺莺燕燕笑话,而且正好可以借着这个由头睡在长乐宫!

毕竟,他年纪其实也不小了……嗯,懂得都懂。

刘邦在拿起一本韩王信向他问安的奏本,写下‘朕很好,别惦记,有空找你喝酒’这几个字之后,装作不在意的问道:

“那个竖子有写信回来吗?”

魏无知整理着奏本,稍稍回忆了一下:“写了,听说昨天有一封太子从九原郡发来书信和包裹,直接送到了未央宫……”

刘邦竖着耳朵等了一会,没听见说起长乐宫这几个字,于是继续装作随口一问。

“还有呢?”

“没了。”

“没了?”

殿中传出一个高八度的声音后,在魏无知木着一张脸,但其实什么都说了的神情中,刘邦低下头,酸熘熘的说道:

“没了也好,省的朕看了生气!不过知道时刻向皇后汇报行踪,也算是他有那份孝心,不枉费皇后对他的溺爱……”

“嗯,包裹里都有什么?”

听到刘邦的问话,魏无知一脸懵逼,傻傻愣在原地,有些左右为难。

他虽然是刘邦身边的尚书令,但却是外臣,未央宫是内宫,他没有传召又进不去,再说了,他一个外臣,去打听未央宫的事情,难不成是嫌命长了?

不过凭借着魏无知对刘盈的了解,他看向刘邦,说出了自己的猜测:“许是松茸干果,或者小鱼干这种土特产吧……”

嗯,松茸不仅南方有,内蒙也是有的。

于是,刘邦变得更酸了。

对于他们这种家庭来说,并不缺金银珠玉、翡翠玛瑙,缺的就是这种一看就很用心的小礼物。

然后,曹参写的为刘肥开罪的奏疏,就遭遇了池鱼之灾。

奏疏上洋洋洒洒万余字,从在沛县时期刘肥受的委屈,一直写到了刘肥平日里对于刘太公的纯孝,对于齐国子民的爱护,但最终只换了刘邦七个字:

知道了,接着禁足!

片刻之后,再又是几份奏疏有了同样的遭遇之后,刘邦的情绪渐渐平缓了下来,呆呆的看着一封奏疏出神。

这是萧何汇总了各地郡守,上报的一封联名奏疏。

内里是向刘邦建议,为了增加百姓垦荒的热情,所以倡议再度减少地租,从原来的二十税一,变成三十税一!

刘邦刚想提笔写下一个‘可’字,旋即停住,在手中毛笔笔尖上墨汁尚未滴落之前,将这支羊脂玉做杆的狼毫笔放了回去。

他沉默许久,回忆着此前曾经和刘盈谈话时听到的只言片语,于是嘴角慢慢扬起。

“去,将这封奏疏快马送到九原郡,告诉太子,别玩了,抓紧时间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